书城励志创业有啥了不起
1506000000024

第24章 公益创业--小公益大文章 (4)

上海的人均GDP进入到差不多6000-7000美元了,从全世界来看,当一个地方GDP进入到3000美元的时候消费方式家庭化,然后就是家庭生活方式个性化,这意味着将来个性化的需要,同样一个东西人们想要寻求更多的个性化的资源。上海人如果将来要干一个小买卖一般很难,但是如果做一个家庭设计工作间,把自己的创意卖给别人,空间会越来越大。纽约有一个很重要的产业就是家庭设计,纽约格林威治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家里有很多的设计师,设计很多的东西拿到生活区,和第五大道不一样,第五大道是全球奢侈品的大规模生产,而生活区卖的东西是带有个性特色的东西。现在上海有很多创意区,可以看到很多现代画,现代画要选一种不是传统的表现。

力学除了在物理学就是哲学里面可以表现,但是今天是表现在美学里面,比如说在《斗牛》里面看不到牛,能看到两种力形成的一种交错关系,其实这就是创意,这些资源别人没有想到放在一起,把它们放在一起卖了出去,就变成创意者。在现代画里面看到的就是一种资源重组的模式,在当代艺术品里面重新感受色彩、结构、颜色、线条等等这些东西有什么新的使用方式,把这样的东西提炼出来用在产品表现里面,试着让消费者去感受。卖的特别好的就是第五大道可以量产的东西,第五大道卖的好了中国就有更大量的山寨产品。上海这个地方显然不适合制造山寨产品,因为成本太高,适合做前端的东西。如果去看世博会,可以看里面各个馆的设计,我参与了很多国家馆的顾问,觉得这是世博会最好看的东西,这一届世博会在建筑艺术方面绝对是美伦美奂。加拿大馆、日本馆等等在材料、功能、新能源和节能减耗等等地方都有很前卫的东西。Redesign将来在场馆里面有两个地方可以看,第一是建筑的形态,另一个是他们送的小礼物的形态,这是衡量他们Design水平非常重要的地方,一个是微观的一是宏观的,可以非常好的看到各个国家的风格。

“IDEE”中第一个”E”是环境技术(Environment),过去20年是IT的天下,未来的20年是环境技术的天下。沃尔玛当中90%是中国的产品,但是供应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3000家变成了2000家,原因就是沃尔玛用了新的标准,现在沃尔玛的供应商除了最后的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生产的过程也要符合,比如污水排放、废气排放、粉尘量、能耗标准等等都要符合。如果按照沃尔玛的这个标准,中国70%以上的企业是不符合生产过程标准的。

在英国市场上现在流行一种碳标签,就是整个生产过程当中排碳水平是多少,过了这个水平就不可以上架。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回暖的气象,另一方面要看到大的经济正在强劲复苏的时候,很多企业的产能是完全过剩的,他们的生产过程达不到环境标准,这就意味着就算能生产东西,但是没人要。这就意味着今天很多的产业和设施要大规模的环境改造,生产企业要大规模的改造,连在座的各位住的楼房都要改造。纽约用了5年的时间使所有的建筑能耗降低5%,排碳总量减少5%。

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是在环境上做努力,这种努力将变成巨大的生意。美国有两书在环境方面是被认为有历史性的,一本是由耶鲁大学教授丹尼尔?埃斯蒂写的《由绿到金》,还有一本是1965年由雷切尔女士写的《沉默的春天》。1965年左右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差不多,河流没几个是干净的,食品没几个是没有农药超标的,鱼虾都是激素超标,但是这本书是把环境运动由一个环境保护运动变成了世界上最有利可图的生意。将来我们一系列的改造都要符合新的节能减排标准就是巨大的生意,所以环境生意是一个最大的生意。

第四个也是”E”,即教育(Education)。整个危机时期蓬勃发展着就是教育和培训。很多35岁以上的人不知道什么是QQ,什么是博客,也不会上开心网,上开心网的都是80后、90后的人,这就代表着每一个现代技术发展周期比过去越来越快,每过4-5年就会被新发展出来的技术抛弃。45岁以上的人发短信都很少,而一个80后平均每天发50条短信,90后发展到70条。当父母掌握的技术水平低的时候,代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这里说的Education首先是多个层面的教育。第二是管理模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现在的人才第一要有技能,第二要有爱好,第三要会和人打交道,创业性的人有很重要的就是有爱好,而现在的孩子学的东西没有爱好,大部分专业都是父母来帮助选择的;有的人说创业应该学习MBA。其实MBA是给创业的人打工的,因为MBA是系统的格式化的书面知识,而创业是眼光、勇气、关键时刻的决断,不是用系统的方法,创业第一条就是胆略。所以培训、教育、辅导的空间非常的大,尤其是现在生活条件好的情况下,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发达。比如小孩子去考钢琴,其实15岁以前考的级不管用,青少年成长经验表明15岁以前的成就和以后的成就基本无关,15岁以前最重要的是改变人格,而自我认识高的人格对将来的成长是一个障碍,也就是说15岁以前如果比较牛的话,将来可能会比较不牛。

今天这个时代有很多的东西值得去重新调整,只要重新调整就是生意,叫做Structure(建设)。建设是生意,建设完了以后改造也是生意,改造完了重建也是生意,反正都是经济。人们会为更多的为在知识上的建设和重建花钱,所以我把这个叫做”IDEE”,这个不直接源于世博会,是世博所处的时机将会对这个领域的创业提供很多的机会,知识型、服务型的创业机会。

上海的资本密集度比较好,那么上海人在这样的地方真的是适合创业么?事实上上海这个地方创业的条件是非同寻常的。如果江西南昌、安徽铜陵、河南郑州,创业由1万元起步后来干成了100万,而在上海,100万元创业很容易获得2000万的投资,过了2年之后说不定变成5亿的金额。另外上海也是各种投资辅导和知识人才特点密集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创业时可以了解、接触、检验的东西很多。上海这个地方有三个东西是有优势的:第一产生创业点子的几率最高,因为建设需要,北京也是人很多,但是搞政治文化的人多,到上海来的人都是奔着做生意来的,商业建设第一;第二高层次的商业人才也是有各种各样层面;第三投资资源多,这些都是对创业来说非常重要的条件。

现在这个时候投资也发生了很多很重要的变化,现在这个时候是天使投资总量明显飙升的时代。天使投资不是真的天使,很可能被投资方后来创业不成,但是给他投资看两点:第一这个点子理论上有很大的复制空间。自己创和拿投资最重要的一个不一样就是自己干爱怎么就怎么。拿投资商的钱,投资投的是模式。所以上海有很多资金,但是大部分人拿不到,因为大部分人是普通投资者,都是自己玩自己的钱。中国一共有4800万个经营主体,真正拿到投资钱的人不过是30万,上市的公司不过3000个。投资人第二就是看人。他喜欢工作狂。如果被投资人准时下班,生意做的不怎么样,总的营业额800万,结果买车还是凯迪拉克,这样的人他不会投,还有打高尔夫球的不投,买车本田以上的不投,生意做的不怎么样都买奔驰的绝对不投,平时天天干活,吃的和穷人一样的可以投。所以投资有很多新的变化。

另外投资开始集中投入到新的产业里面,比如教育、互联网、环境是三个新的产业,是旧产业,但是是新模式,10个投资者里面有5个实际上就是投在民用消费品里面,因为这是大家最熟悉老百姓最需要,而且在下一个经济周期民用消费品会发生重大的消费改变。今天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是53.1%日,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高的。看病、老年养老,还有小孩子读书和固定消费这些保障忧虑造成了高储蓄。就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做民政工作,按照现在的建设目标,3年之后基本建成全民保健网,如果在3-4年时间中社会保障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将第一次出现重大的下降。国民储蓄率下降10%社会需求会增长一倍,如果中国的国民储蓄率达到日本现在的国民储蓄率,社会商品将会上升2-3倍,意味着目前的产能基本不会过剩,出口还会大幅度增加,第一次变成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甚至是全球经济的真正发动机。而当我们能够带动全球经济的时候,是中国人第一次能够在时尚和奢侈品方面有发言权,这意味着对我们的实际水平、实际能力、实际产业、实际创业有很多需求。

今天看到的投资更多的是天使投资,包括更多的政府对创业发展的鼓励,有更多的主持创业的钱变成了种子钱。如果有一些精明的创业者一开始就懂得琢磨模式,懂得整合资源,那么风险会比过去有所减少。在模式过程中很重要的是找到小生意。就像一茶一座,它就是一个茶餐厅,里面有一些简易的东西。做两个店后来很火,投资者问还可以开多少店,他反问投资者准备给我开多少店的钱。第一他做了一个小的茶餐厅,第二他先做了两个店,这是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好比象棋有多少人玩,就看你可以做出多少象棋。他的模式是找到一个小的点,然后证明这个小的点能够成功,然后再复制。在上海证明一个小的点,然后找到支持资金的几率是大大的大于其他地方,上海人创业和普通温州人创业是不一样的,温州人靠自己的钱,最多是老乡的钱。

在世博这样的一个时机,上海有那么多好的创业条件,但真正上海人创业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原因在于首先这个地方二层文明太发达了,二层文明的发达本身对于一层楼的创业有非常大的限制。第二个方面,真正的创业者发生了改变,投资者要看你是不是一个工作狂,赚钱了以后还愿意干,这不是上海人的作为,上海人的特点就是对生活有要求,对品质有追求,然后对工作强度也有一点门槛。真正的创业者要有三样东西:第一要有超强的身体和神经,创业的特点就是事必躬亲,我创业的前8年就是什么时候都随时上去,因为没有其他人,今天晚上不行就明天,三个晚上不睡觉也一定要做出来,因为别人觉得老板累死是应该的,所以身体不好的不要创业,晚上睡眠不好的不要创业,脑神经衰落的人也不要创业。

第二个就是要有一点心腹的人,能够搞小团队。第三,要会整合资源的人,还是黑白两道的整合资源。100人中间有95个人是不适合创业的。而适合创业的人中间只有5%的人企业可以过5年,2%的人可以过10年,中关村基本的概率就是每过5年淘汰95%,1985年创业时代剩下的大概就40个。如果创业的目的是为了发财,那么95%不仅发不了财而且连裤子都没有了,就算裤子都没有了还要创业,这就是创业心态。这和炒股不一样,炒股就算套在里面剩下的还有一个套子钱,创业破产的时候都是资不抵债,连套子都没有了。所以上海的特点就是有很好的支持创业发展的条件,但最后真正创业的人是新上海人,就是外地人,外地人什么条件都没有就敢创业,发现上海还有这么多的条件就更要创业了。

上海人有地主之便,将来上海人如果要考虑创业的时候,我有非常重要的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找创业伙伴的时候找外地人;第二,在琢磨模式方面可以下一点工夫。创业中间上海人脑子都很好使。模式很快就能明白,有这个条件但是我们没有这个心,就是因为条件太好了。第三,在上海创业,不见得所有的创业都要拿到别人投资。上海将来的机会都在知识性的服务,特别是对下一代的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以让他们有创业的能力和意志可建设,可以把把他们打发到外地去增加一些见识。创业很大程度要有市场的扩展,要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理解。卖东西最好是卖外地人,我以前有一个朋友许先生做汽车,做的海派汽车,其实看不到海派人开,海派口号是糊弄外地人的,专门卖到三、四级城市的个体户,那个车看起来还不错,但是里面质量稍微有点问题。其实站在商业角度来说,真正的赚钱是赚落差的钱,外国人创业是赚我们的钱,上海人创业要赚外地人的钱。站在家庭文化的角度来讲,下一代应该要超越上海人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把这种资源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