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一分钟悬案
14989800000048

第48章 历史文明的疑点(21)

1202~1204年的第四次东征,对象竟是以基督教为国教的拜占庭帝国。坚固的基督教前沿堡垒君士坦丁堡不曾被异教徒穆斯林攻陷,却被具有相同信仰的十字军攻陷、摧毁,付之一炬。这些与基督教精神大相径庭的行径,定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不齿。用宗教感情来解释战争的初始冲动和部分人心态则可,用它来解释这场持续了两百年之久的战争,则远远不是事实。

有人认为,强烈的物质刺激和精神解放才是十字军东征得以持续的真正动力。每个熟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巴勒斯坦在《圣经》里叫做“迦南之地”,是一个奶蜜横流的地方。乌尔班教皇的慷慨许诺激起了欧洲人无穷的幻想:封建主想扩大自己的领土,农民们则想得到一块富饶的耕地。

当时的欧洲人还普遍认为,世纪末日即将来临,上帝将在耶路撒冷审判人类。占总人口95%以上的脆弱和轻信的愧疚者惶惑不安,所有的基督教国家动荡不宁。东征可以“完全赦免罪孽”的许诺,不只使恶行累累的无赖之徒如释重负,而且激活了他们有恃无恐、继续犯罪的欲望。这就是他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东征,而且一路骚乱的根本原因。

还有人认为,这场持续了两百年之久的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该从欧洲当时的现状上来寻找。当时的欧洲已经经历了连续七年的饥荒,哀鸿遍野,民不聊生,骚乱一触即发。

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把封建领主、贵族的绝大多数后代变成了既无产业、也无职业的游民。他们寄人篱下,无所事事,习武打斗是他们的职业,恣睢生事是他们的本性,这就是所谓的“骑士”。再加上封建领主和贵族的穷凶极恶,为所欲为,更加深了社会的矛盾。

表面上看来,教会拥有无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国王们拥兵自重,不把教皇放在眼里。乌尔班二世的前任格列高利与德皇亨利二世长期纷争,乌尔班二世因反对菲力浦一世与人通奸而与法王反目成仇,梵蒂冈危机四伏,教皇只好外出避难。

基督教徒朝圣受阻遭到迫害由来已久,但阿历克修斯一世的求援信正在其时。现在好了,教皇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各个阶层都有自己必须“东征”的理由:悲苦的农民迫切希望寻找出路,摆脱饥饿和贫困;躁动的骑士迫切希望发泄和冒险,打开一片新的生存空间;贪婪的领主想要继续扩大疆土;狡诈的商人想借此触发商机;老谋深算的欧洲王公早就想祸水东行,把这些不逞之徒送上杀场;而教皇则要凭借他特殊的地位,夺回已经丧失的神圣权威……因此,十字军东征表面看来是由基督教徒朝圣受阻遭到迫害引起,而实际上是欧洲封建主、商人和教皇发动的侵略性远征。

结果是,200万欧洲儿女喋血异域。

但对于历史的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也许有它的特殊意义:教皇树立起了绝对权威,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欧洲得到了东方文化的滋养,得到了发展和安宁。这一切,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无敌舰队:毁灭之谜

1588年8月,西班牙同英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两军实力相比,西班牙占绝对优势,但结局却大大出乎意料,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惨遭失败,几乎全军覆灭。

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后代史学家对此议论纷纷。

战争的起因

战争的直接起因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被杀。

1587年3月23日,当信使把玛丽被她的表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送上断头台公开处决的消息,报告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的时候,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一方面,在争夺新大陆黄金份额和海上霸权上,西班牙和英国早已积下了宿怨;另一方面,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执意处决苏格兰女王玛丽,严重伤害了西班牙天主教派的宗教感情;第三,腓力普二世本想娶玛丽·斯图亚特为妻,他的意愿当然就此破灭。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星期没有接见朝臣,当他冲出房间时,这位以谨慎闻名的君主下定了要对英国进行报复的决心。腓力普二世下令组织一支远征英国的大舰队,任命大贵族西多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并且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了舰队授旗仪式。

西班牙联合舰队拥有舰艇130艘—20艘四桅大船、44艘武装商船、23艘圆船、22艘差船、13艘轻帆船、4艘中船和4艘长船,总吨位57868吨,火炮2431门,海员8050人,船上共载陆军约19000,加上其他杂务人员,总计3万多人。

1588年5月27日,西多尼亚坐镇“圣马丁号”,率领舰队从里斯本出发。舰队刚出港口,就受到了大西洋风暴的猛袭,等风暴停止后,淡水已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光。最可怕的是载有8449人的33艘船舰走散,再也没有了消息。他只得把舰队开进西班牙半岛西北角的拉科鲁尼港避风和补给。

7月12日再次起航。7月19日西班牙人已经望见了英格兰西南的利泽德角。奇怪的是,离英格兰这么近,却还没看见英国战舰。西班牙军官李弗亚建议,利用这个机会将英军堵在港口里,一举歼灭。然而,西多尼亚却放弃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英国方面,在处死玛丽女王之后,就知道战争已迫在眉睫,伊丽莎白女王立即命令主力舰队在朴次茅斯港集结。当时英国能应战的各种舰船共约140艘,其中大部分是海盗式的武装商船,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1587年11月底,女王召开军事会议,任命霍华德为陆军上将兼舰队司令,海盗出身的德雷克为他的副手。

英西大海战英国监视船发现西班牙舰队后立即报警。英国人这时才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危迫,霍华德利用敌人迟疑不决的当儿,毅然率舰队出港。月光下,西班牙舰队已经抛锚,摆好了战斗队形。机灵的英国水手逆风而行,抢占了西班牙舰队的上风方位。7月22日凌晨,英国舰队顺风向西班牙舰队发动了攻击。

英国舰队排成一条单长线,绕过西班牙舰队的前卫,乘西风楔入西军主力和后卫之间,集中火力猛攻西军后卫。西军的比斯开支队在英军的沉重打击下队形混乱,开始溃逃。支队司令官李卡尔德乘旗舰“格兰格林号”前来解围,但立刻又被英舰包围。英军炮火空前猛烈。不久,“格兰格林号”丧失战斗力。

西多尼亚亲乘旗舰“圣马丁号”前去解围,英国舰队又巧妙地避开西班牙主力,把载满金币的西班牙军需船打得烈火熊熊。西班牙战舰仿佛暴怒的斗牛扑向英国军舰,企图进行肉搏战,却被英国水手灵活地闪开。夜幕降临,第一场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当天夜晚,英军在“皇家方舟号”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不给西班牙人以喘息之机,夜袭敌人舰队。为了不暴露行迹,会议还决定,德雷克在他的旗舰“复仇号”主桅上点起桅灯,其余的英国军舰则熄灯蔽火,跟随着“复仇号”桅灯悄悄逼近敌人。

突然间,“复仇号”的灯光熄灭了,英舰失去目标,在大海上团团乱转,不知所措。原来,海盗出身的德雷克本性难改,当他摸黑接近西班牙将领皮德罗的座舰时,发现了那只船已被打坏,于是盗瘾大发。他怕别人分赃,干脆熄灭了桅灯,然后大肆洗劫该船,并且俘虏了皮德罗本人。德雷克的掠劫行动,使英军丧失了一次大获全胜的机会。

不过,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面发展。他们仗着船舰轻便,航海技术高超,想战则战,想走就走。在大量的消耗中,英国人离家近,可以马上获得补给,而西班牙人要获得补给则困难得多,打来打去,炮弹所剩无几,他们只得放弃维特岛,东航到加来,以求补充炮弹。但是,英国舰队汇同西莫尔勋爵的兵力,封锁了整条尼德兰海岸线,西班牙的登陆舰队根本冲不出海港。

7月28日晚,英国海军将领在“皇家方舟号”上再次研究破敌之计。大家一致同意使用“火攻”。他们从舰队中挑了8艘200吨的小船,装上沥青、油脂和柴草,当晚顺风顺潮,火船向西班牙军舰的锚地漂去。

西班牙哨兵发现有几艘浅装小船向他们漂来,并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当小船渐次靠近的时候,熊熊的大火突然在海面上燃烧起来。西班牙海军本来对火攻有所准备,专门备有几艘小艇负责拦截,但事到临头,个个惊恐万状,西多尼亚慌乱中下达了“砍断锚索”的命令。混乱中大家争相逃命,许多军舰自相撞沉。英国舰队则乘胜追击,把西班牙战舰打得落花流水。

火船漂远了,然而大多数的西班牙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集结。天明后,西南风把无锚的西班牙舰队向东北吹去。得胜的英国军舰紧咬住它们,它们弹药不够,无法还击,只能挨打。上帝给予它们的唯一希望是,等英国人把炮弹打完,然后再设法逃出虎口。

从上午9时一直到下午6时,英国人的炮弹终于打光了,西班牙舰队则已经漂过了敦刻尔克。在整整一周的炮战中,西班牙舰队虽说也发射了10万余发炮弹,但由于距离较远,给英军造成的损失甚微,没有击沉一艘英舰。西军死伤1400人,英军却不足百人。

7月29日黄昏,西军决定绕过英国的北方航线回国。但是,归途的境况比战争更为悲惨,许多船破损严重,在强大的大西洋风暴中沉没;另一些船被礁石累累的爱尔兰西海岸吞噬。幸存的船上,海员们被伤口溃疡、坏血病、饥饿和干渴困扰,有的船上甚至断水达14天之久,死者数以千计。回到西班牙时,强大的“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的船舰了。

失败的原因

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为什么会一败涂地,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不同的见解。

第一,战争基础薄弱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头号殖民强国,财力和国力都首屈一指,但它的繁荣和强盛不是建立在本民族的经济发展上,而是仰仗于殖民地掠夺。特别是1492年哥伦布为西班牙找到美洲后,大批西班牙殖民强盗涌向那里,他们屠杀印第安人,抢掠金银财宝。科尔提斯洗劫墨西哥城,皮萨罗毁灭印加古国,大量运送珍宝的船只驶过大西洋,给西班牙王朝带来空前绝后的财富。既然财富来得轻而易举,也就不去费心发展生产了,这终于导致了民族工业的萎缩、凋敝。腓力普二世即位后,对内迫害“异端”,大开杀戒,重税敛财,民不聊生,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致使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第二,指挥失当说。西军统帅西多尼亚原为陆军将领,因在贵族中的较高威望,深得西王信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不懂海战,而且晕船,曾多次恳请辞职,却未被批准。用这样的将领带队远征,焉有不败之理?

在战争中,西多尼亚至少有三次重大失策:

1.7月19日,没有听部下李弗亚的劝告,把英军堵在港口里歼灭,因而失去了战机。2.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立即抢占了上风方位,主动出击时,西多尼亚却只能按照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很快就被英军拦腰切断,打乱阵脚,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3.当发现火船后,他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使多数军舰无法停船,以至于在随风漂流中任人打击。

第三,天灾说。“无敌舰队”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无敌舰队”出师之日,就遭到大西洋风暴的猛袭,致使载有8449人的33艘战舰失踪。它战败归国之际,又在爱尔兰西海岸再次受到风暴的打击,许多船舰因破损或触礁而沉没海底。事后,腓力普二世也不无感慨地长叹说:“我派无敌舰队是去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涛作战。”这说明,就是这种无法预料的天灾,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均言之成理。也许,正是这三者相辅相成,联合作祟,才把外强中干的“无敌舰队”送上了绝路。

这次大战的意义在于:英国保住了,西班牙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从此,西班牙一蹶不振,而英国则以新一代“海上霸主”的身份,出现于世界舞台。

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处决之谜

东京遇刺与日俄战争

1856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的惨败,使它在国际争霸中遭到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将扩张重点转向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是俄国的末代沙皇,1894年即位。在此之前,他的身份是俄国皇位继承人—皇太子。1890~1892年,皇太子尼古拉先后访问了希腊、埃及、印度、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

1891年10月,皇太子尼古拉接受日本皇室邀请准备出访日本。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到19世纪末时,已成为亚洲强国。一心想成为亚洲霸主的日本,面对俄国在远东扩张的咄咄逼人架势也深感恐慌,日本国民中也充满着强烈的仇俄情绪。因此,在尼古拉赴日之前,反俄组织已开始筹划刺杀他的行动。

1892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抵达日本。因为这是两国关系史上俄国皇室成员第一次访日,尼古拉又是未来皇位继承人,日本官方和皇室都予以特别规格的接待。相互拜会后,俄国皇太子提出要游览东京市容,以示对日本国民的友好情谊。就在他乘马车在东京观光时,一名长得粗壮的日本武士拨开人群,飞步冲上前去,挥动日本马刀向尼古拉头部砍去。幸亏尼古拉的随从及时将他一推,才免于刀下做鬼,但头部还是被削掉了一块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