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人生的厚黑策略(教你成功丛书15本)
14986100000019

第19章 跟着厚黑学识人(4)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叫许汜的人来见刘备,刘备于是和他坐论天下。谈到当时的名士陈登时,许汜说:“陈登这个人架子很大,为人很没有礼貌。我到下邳去见他的时候,他半天不和我说话,然后自己上大床去睡觉,让我睡小床。这哪里是对待客人的态度呢?”刘备听了,不屑地说:“足下素有国士之名,可惜并无国土之实。现在天下分崩离析,王令不行,百姓流离失所,你身为国家的名士,不仅没有忧国之心、救世之志,反而只知道到处购买田地,谋求个人的私利,这正是天下英雄所不齿的行为,陈登和你既然志向不同,又和你说什么话呢?你碰上陈登还算是幸运,有小床可以安身。我则恨不得睡在百尺高楼上,而让你睡在冰冷的地上!”说完,拂袖而去。

对于此事,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了“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词句来赞扬刘备的高尚气节。一向以礼贤下士著称的刘备,之所以对许汜如此不恭,原因就在于他看透了许汜的志向和兴趣不能为己所用,因此,他才愤然离席。

人的志向和兴趣,往往是通过“求田问舍”这样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想要明辨一个人究竟是志存高远的高洁之士,还是鼠目寸光的浅薄之徒,你就要学会从细节中寻找答案。

唐朝时,德高望重的吕元膺出任东都洛阳留守时,经常和同僚们一起下棋。有一次,吕元膺和一个掌管钱粮的官员一块儿下棋。正下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批紧急公文需要吕元膺批示。于是吕元膺丢下棋局,急着去处理公务去了。和他一起下棋的那个钱粮官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棋局顿时大变,钱粮官就稳操胜券了。

等到吕元膺回来,他发现了其中的变动。吕元膺也不当即戳穿,就顺着局势结束了这盘棋。

过了几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个钱粮官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

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钱粮官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其他的官吏都很不解,于是就问吕元膺这样做的原因。吕元膺说:“为人应当光明磊落,不应当在背后做些利己而损人的事情。他连下一盘棋都要耍手段为自己谋利,我怎么能够放心将洛阳的钱粮交给他掌管呢?他此生不再为官便罢,若再做官,必定会因贪污而受到惩罚。”

事情果然不出吕元膺的预料。那个钱粮官被罢免后,花钱买通了上级,又在另一个地方当上了掌管钱粮的官吏。结果几年之后,就因为贪污钱粮被抓进了监狱。吕元膺能够从一颗棋子中看清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可谓识人于微,毫厘不爽。

厚黑识人术认为,一个人的志向和品位与其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其品位的高低往往能够从细微之处透露出来。一个人要想学会识人,就要透过对方的趣味和爱好看出对方的品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识人于微,见微知著。

性格断人,性格倾向破解妙法

李宗吾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一样的人。

一个始终笑脸迎人的人,也可能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不让人窥见;相反,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会有开怀大笑的时刻。

人的性格虽然难以捉摸,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倾向和内在规律。人的性格的形成是长时间磨炼的结果,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就可以从中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范蠡,就是一个能识透人性的智者。

范蠡原本是楚国人,后来吴越之间发生了战争,越国不幸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成了吴国的俘虏,不得不到吴国做奴隶。为了保证勾践的人身安全,范蠡花重金买通了吴国的宰相伯嚭,让他在吴王面前替越王美言,同时还向吴王进献了美女西施,以安吴王的心。他一面不断鼓励勾践忍辱负重、东山再起,另一方面又拒绝了吴王几度招他为官的意图。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勾践用计谋获得了吴王的信任,最终安全地返回了越国。

此后经过范蠡和大夫文种的共同努力,越国日益繁荣富强,并且二人最终帮助勾践一举消灭了吴国,称霸诸侯。范蠡也因卓越的功勋被勾践封为上将军。

然而,范蠡此时已经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在和勾践共同相处的时间中,范蠡深刻地了解了勾践阴鸷深沉的性格。当初勾践为了复国求强,不惜君臣之死;而今天下归附,难保君臣相安。因此,他向勾践提出了退隐的请求,但是勾践并不同意范蠡离开,于是范蠡不辞而别,连夜逃到了齐国。

范蠡临走之时,给和自己风雨同舟的文种写了一封信,劝文种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深沉狠毒,可以与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同富贵。先生如果不走,必然会被他加害。”

文种不相信范蠡的劝告,没有离开越国,只是托词自己有病,不再上朝。不久后,越王给文种送来了一柄短剑,文种深悔自己不听范蠡之言,只得拔剑自刎。

所谓人性,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思维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比如,有的人就习惯于发怒,有的人习惯于忧愁,这就是情感习惯;有的人习惯于多疑、有的人习惯于幻想,这就是思维习惯。

厚黑学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他的行事规范和行为方式,通过自己的观察,你就能够看透这个人的内心世界。范蠡从越王的日常行为中认清了越王的性格,因此他才果断地选择了功成身退,从而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

俗话说“眼睛比嘴巴更会说话”。厚黑处世认为,即使一个人的嘴里可以滔滔不绝地编造谎话,但他的眼神却依旧真实可信。因此,单凭眼神即可推测一个人的心理。但是,想要抓住一个人性格的话,那就必须以眼神为核心,再仔细观察对方的表情才行。

表情是动情的一种反映。所谓动情,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意志等内部的精神活动,尤其是最能够反映情绪的表面化动作,也就是所谓的表情了。

因此,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即可基本看穿他的性格倾向,并且能借此判断他的人际关系。例如,表情丰富而时常浮现笑容的人,其人际关系一般都会很好,这种人属于容易亲近的外向者的典型。反过来说,表情一向很贫乏,始终不苟言笑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显得较为冷漠,由此就不难判断此人喜欢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是不折不扣的内向型的人。

当然,识人之术不可能如此简单,立场和主观判断方面的不同,可能带来不同的判断结果。

《曹瞒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生活中的曹操,是个很随便、没有威严的人,他常常穿着很一般的便装,戴着简便的帽子去会见宾客;和客人交谈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顾忌,丝毫没有人主的架子;说得兴起的时候,还因为笑弯了腰而一头扎进面前的汤盘之中,弄得汁水淋漓、狼狈不堪。《曹瞒传》的作者于是说:曹操这个人,为人是很轻浮放浪的。然而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这难道不是一种率真洒脱的表现吗?

李宗吾认为,从一个人的性格来判断他内心的真实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你的主观印象,从对方的客观反应中寻求其性格的真实答案。

听声辨人,一语破天机

李宗吾认为,厚黑识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人表象的判断,来窥视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声音是一个人本性最直观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其声音的了解,你可以真正懂得如何识人和看破天机。

听声辨人,音质判断人心

如果说一个人的面貌往往给人留下第一印象,那么声音往往能够加深你对对方性格的判断,因为声音会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当你无法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言词用语掌握其心态时,你可从声调去揣摩其情绪变化。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子产,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公布成文法而著名的大政治家。子产不仅仅在政治上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在对人的判断上,同样是个高手。

有一天,子产上街巡视,忽然听到一户正在办理丧事的人家传出女人的哭声,子产停下听了一会儿之后,招来捕快说:“把那个正在哭的女人带来,严加审查。”

捕快遵命带人前来,严加询问,果然审查出这女人是个杀夫凶手,故意在丧礼之时假装痛哭。

有人问子产是如何发现其中有诈的。他回答说:“一般人在亲友遭遇不幸的时候,难免伤心哭泣。不过,仔细辨别的话,哭的声音是不同的。哭病人的声音通常是抽抽噎噎,而哭死人则往往号啕痛哭,但我所听见的哭声,悲伤的成分少,恐惧的成分多,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心。”

子产能够通过异常的哭声这样一个微妙的细节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可见,声音对于辨别人心的重要意义。

人的声音往往能表露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在品位,因此,懂得通过声音音质的不同去辨别一个人,是识人之术的另一种方式。

1.高亢尖锐的声音

发出这种声音的女性情绪上起伏不定,对人的好恶感也极为明显。这种人往往执著于某一件事,忽略其他,通常也会因一点小事而勃然大怒。这种人会轻易说出与过去完全矛盾的话,且并不认为有错。

声音高亢者一般较神经质,对环境的反应很敏感,富有创意,美感极佳而不服输,讨厌向人低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常向他人灌输己见。面对这种人不要反驳她的观点,谦虚的态度反倒可使其得到满足。

发出高亢尖锐声音的男性,个性狂热,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倦。这种人对女性会一见钟情或贸然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令对方大吃一惊。

但是这些人擅长发挥个性,从而借机掌握成功的命运。

2.温和沉稳的声音

音质柔和、声调低沉的女性性格内向,她们无时不顾及周遭的情况,压抑自己的感情。同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为了某种平衡而放弃一些东西。她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念,因而应尽量让其抒发感情。

这种人具有同情心,心地善良。行事按部就班,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属于慢条斯理型。性格多变也是其特征之一。

带有温和沉着声音的男性乍听上去显得老实,但个性较为顽固,他们往往固执己见、绝不妥协,不会曲意奉承别人,即使表面上对人唯唯诺诺,实际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这种人交往时,在刚开始比较难以相处,但性格上忠实可靠。

3.沙哑的声音

声音沙哑的女性通常很有个性,往往在柔弱的外表下掩藏着坚强的性格。虽然她们对待任何人都显得亲切有礼,却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心,常常令人难以捉摸。她们对生活的品位极佳,也往往具有艺术才能。对这种类型的人,必须注意不要强迫其接受自己的观念。

带有沙哑声的男性,往往是耐力十足而又富有行动力的人,即使一般人裹足不前之时,他也会铆足劲往前冲。缺点是容易自以为是,而对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常常掉以轻心。具有这种声质者,会凭个人的力量拓展势力,越失败越会燃起斗志,并全力以赴。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不可与其讨论根本性的问题,否则容易产生冲突。

4.娇滴滴发黏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是人们常说的“嗲声嗲气”。女性发出带点鼻音而黏腻的声音,通常是极端渴望受到他人喜爱的人。这种人往往心浮气躁,过分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有时由于过多希望博得他人好感反而招人厌恶。

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这种人独处时感到非常寂寞,碰到必须自己处理的事情时会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们对待女性非常含蓄,绝不会主动发起攻势。若是一对一地和女性谈话,会特别紧张。因此在他人眼中显得优柔寡断,不能成大事。

5.粗沉的声音

发出沉重、犹如自腹腔发出的声音的人乐善好施,喜爱结交,有王佐之才,容易换得才智之士的真心归附。

女性有这种声音者在同性中人缘较好,容易受到众人信赖,成为大家讨教主意的对象。

有这种声音的男性通常感情脆弱又富强烈正义感,行事较为冲动,往往不认真考虑后果。常常在与人争吵或做出毅然决然的举止后懊悔不已。

可见,不同声音类型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只有真正把握这些要点,你才能够在处世中左右逢源,遍识天下英雄。

听出他人的弦外之音

古人云:闻弦歌而知雅意。意思是说透过对方表面表达的东西,而察觉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学会听出别人的弦外之音,是厚黑识人学中识透人心的重要手段。

春秋时代,有个小国的君主想要召一个贤能之士作为自己的宰相,于是他就派了一个负责选拔官吏的人员贴出了招贤榜。经过重重筛选,官员选定了其中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看上去都差不多,可是宰相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呢?

官员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于是只好把两个人的名单都交给了君主,请君主自己定夺。君主说:“这好办。让他们都先做副职,一年之后,再观其效。”

于是,这两个人都成为该国的副宰相。一年之后,两个人的品评报告各有千秋,官员于是又犯难了。他把品评报告交给了君主,君主看了看,然后说:“甲的智谋和治国之略是相当突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乙的人缘很好,都可以考虑。”说完,就把品评报告还给了官员。

官员茫然不解其意,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不知道君主的心意究竟如何,于是愁眉不展。他的妻子看到他一脸的烦闷,就问他是为何事,官员就把选拔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完之后,笑着说:“君主既然都把答案告诉你了,你还犹豫什么呢?”

官员一惊,说:“答案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