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种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令人感到温暖而又愉快的微笑,是欺骗不了任何人的。一位百货公司的经理说:我宁愿雇用一名有可爱笑容而没有文凭的姑娘,也不愿雇一个摆着陪审员面孔的哲学博士。有个叫威廉·史坦哈的人,在谈他的经验时说:“我是一个闷闷不乐的人,结婚18年来,我很少对我太太微笑。后来,有人鼓励我微笑,我答应试试。于是,第二天早起,当我跟我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同时对她微笑时,她怔住了,惊诧不已。我说:‘从此以后我的微笑将成为寻常的事,不用惊愕。’结果这竟改变了我的生活,一改过去闷闷不乐的状态,在家中我得到了幸福温暖。现在,我对每个人都微笑,他们也对我报以微笑。我可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同一些满腹牢骚的人交谈,一面微笑,一面恭听。原来棘手的问题,现在也变得容易解决了。这就是微笑给我带来的许多方便和更多的收入。微笑使我快乐、富有、拥有友谊和幸福。而不会微笑的人在生活中将处处感到困难和不方便。”
每当你出门时,抬起头,注意四周,用微笑向人们问好,让心中充满欢乐,想着你喜欢做的美好而伟大的事情,想着你希望成为有办法的、诚恳的、有用的人的目标,并时时刻刻向它靠拢。一旦事业获得成功,你就能发现是自己掌握了实现希望所需要的机会。
抬起头,真诚地向人们微笑,你就已经面向成功了。攀亲拉故缩短心理距离慎独,是儒家以及宋明理学家极为推崇的修养方法,即在独处无人时也要行为举止谨慎不敬。“不欺暗室”
是最为明显的一种。由于人的言行举止是其本身思想修养的反映,一个修养较差的人,极力伪装、掩饰,一事一时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时日长久必定会露出狐狸尾巴。因此要经常加强慎独的修养,从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至于仓促,而能应付自如。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点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而环境影响是制约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因素。攀亲拉故,正是在不同环境里选择了相同的“亲”“故”之景,自然地也就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点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而环境影响是制约情感和情绪的重要因素。攀亲拉故,正是在不同环境里选择了相同的“亲”“故”之景,自然地也就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无论是富庶还是贫穷,都给人一种特有的情感。大钢琴家肖邦,出国时携带的唯一贵重物品是家乡的泥土;海外炎黄游子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归国探亲访友;有的炎黄子孙千古后还要落叶归根……可见,人们对故乡怀有特殊的亲切感。
寒暄,乃攀亲拉故的珍品。交际中的攀亲拉故,就是借助这种美好的情感,搬走挡住视线产生阻隔的山峦。寒暄,更为分秒力争者赢得必要的准备时间,积聚进攻或防守的力量,为交际双方驱走冬日的余寒,创造有利于达到目的的心理环境。科·阿基诺总统访问我国时,首先沿着有中国血统的菲律宾人当年曾经走过的足迹,直奔祖籍福建省龙海县鸿渐村。在那里,拜访叔叔,祭礼祖宗,与乡亲攀谈。她深情地说:“我既是一国首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这个村庄的女儿。”女儿回娘家,娘家自然待以百倍的热情。科·阿基诺的重访故里,为成功访问北京,拉近了感情的距离。
亲者,近也;故者,旧也。亲与故,往往给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情绪体验。在客地他乡,遇到一位“本是同根生”的故人,多么令人激动。“你是中国人?”“是啊!”熟悉的乡音,将两位素不相识的炎黄子孙联在一起。
攀亲拉故,在一定场合和情景下,可使陌生变熟悉,冷淡变热情,拒绝变悦纳,阻挠变支持。善于攀亲拉故的人,易于与人产生共鸣,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得到帮助,它同互话家常一样起着缩短心理距离的作用。
社交场合中讲究说话的艺术矮子面前莫说矮,婚礼之中不言丧,要想使你的人际关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友情,那就让你的话说得更得体。
造良好的社交形象,要想获得社交的成功,就得讲究说话的艺术,把话说得恰当得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说话得体呢?
说话要看对象不同的对象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交际对象,即听话人,是最直接的对话语起制约作用的环境因素。说话人的言语总是围绕着听话对象进行,以他们能接受为前提,而不能逾越他们的思想、感情、知识所能及的范围。不同的对象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反应,甚至会导致对同一句话截然相反的反应。全国人口普查时,一个青年普查员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询问“有配偶吗?”老人愣了半天,然后反问:“什么配偶?”普查员又解释:“就是你丈夫。”老太太这才明白。这位普查员说话不看对象,岂不闹笑话。所以,欲收到理想表达的效果,就应当看对象说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说话要看身份
至产生反感,那势必要影响交际效果。
身份,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即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发生关系的社会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处在多维的、多层次的关系网里,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交际对象面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显示出不同的身份。例如,“她”在厂里是团委书记,在党委书记面前是下级,团支部书记面前是上级;在家里,孩子面前是母亲,丈夫面前是妻子;在大街上是普通公民,走进商店是顾客,走进剧院是观众……。在进行言语交谈时,我们说的话应当符合特定身份的要求,从称谓到措词组句,从语气到表达方式都要不失身份,恰当得体。如果不看身份说话,人们听起来就会觉得别扭,甚至产生反感,那势必要影响交际效果。
说话要看时机把握住说话的适宜时机,是说话得体的重要因素。时机,在此是说话的客观条件。“言贵精当,更贵适时。”不该说的时候说了,是操之过急;该说的时候没说,是坐失良机。把握住说话的适宜时机,是说话得体的重要因素。例如小组讨论会上,大家很容易把话题扯远,张家长、李家短。当大家谈兴正浓时,主持人如果生硬制止,势必会“一棍子”把人打“闷”。聪明的做法是先不扫大家的兴,也加入聊天的行列,瞅准机会,把话题引到要讨论的中心议题上来。
看时机说话,一般应注意这样几种情况:一、应当在听话人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去反映情况或提出批评建议。人家刚丢了钱,你说要他请客,那你只能“吃”个难堪。
二、应当在双方的感情、认识差距缩小了以后再开口劝说。高明的推销员从不直接向持拒绝态度的顾客推销商品,而是先迂回,套近乎,解除了对方的“武装”之后,再劝人家购买推销的商品,往往获得成功。
三、应当对把握不大的事情事先作出暗示。“你上完课帮我借本书行吗?”“行。但不知图书馆有没有,我去看吧。”万一没借到,对方也不会太失望,因有言在先。
说话要看场合场合是决定说话效果的重要环境因素,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说,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
的重要环境因素,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说,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场合有庄重与随便、自己人与外人、正式与非正式、欢快与悲痛、公开与私下之分。注意说话场合,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自觉地接受场合的约束,不说与氛围不相协调的话。有一年全国高考结束不久,有关部门的一位同志去访问一位外语类的优秀考生。原来设想好的问题中有:“你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习英语的能力?”但是到了现场,看到考生的父母也陪伴在场,于是原先准备的提问方式就显得唐突而不礼貌。他将原来的提问改为“你们一家是不是常常在一起讨论学习英语方面的问题?”这一提问就显得相当自然。
二、积极寻找适当的场合,使环境气氛适应自己的话题。例如,一个领导找部属谈工作,一般来说,应当把部属请到办公室里来。办公室表现了领导者的职责所在,能使谈话更具工作性质。但如果领导为开导某个部属,则可以到部属家里去。这体现领导放下架子,平等待人的作风。在部属家里,更有利于拉家常,使谈话气氛轻松,彼此的心贴得更紧。
说话要看前后话语
前后话语,人们常称之为“上下文”,指话语本身的环境。言语表面效果如何,与上下文的配合有直接的关系。几位年轻的领导干部去慰问一位退休老工人,见面以后问道:“您老身子真够硬朗,今年高寿?”老工人回答说:“七十九啦。”“人生七十古来稀,厂里数您最长寿吧?”“哪里,××活到八十四呢!”“那您老也称得上长寿将军呀。”“不过,××去年归天了。”“唷,这回可轮到您了。”谈兴正浓的老工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毛病就出在“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上。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们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这几位年轻干部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
说话要看文化背景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的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随着社交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也将会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的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拿交际场合的称呼语来说,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就十分明显。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能使交际对象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如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再比如,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这对港台同胞、海外侨胞很恰当,但对国内兄弟民族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人家就不同意,蒙族同志会说:“我们是乌桓的子孙。”在西方,你对一位姑娘说:“小姐,你长得很漂亮!”她听了格外高兴;而我国,如果跟年轻姑娘也说这句话,对方说不定会大为恼火。显然,说话不考虑文化背景也是不得体的。
慎言免灾,妄语招祸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大多的灾祸是从自己的言谈所招来的。因而慎言少祸。言谈的灾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事、政事的滥发议论,所以在古代以及解放前的茶馆及旅店门上挂有“莫谈国事”的牌匾;二是对身边的人和事评头论足,正是这种不考虑后果的高谈阔论,惹怒了上司的同事,从而埋下了灾祸的导火线;三是在众人之中鼓唇弄舌,搬弄是非,像长舌妇一样,今天道东家长,明天说西家短,这种缺少修养的言谈,没有不遭到报复的。说话能把握尺寸,说的恰到好处,是一种修养,一种水平,既不能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又不能该说话时却沉默寡言。可见,言谈能反映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涵养功夫,要把握好分寸和态势。
当别人出现错误时,该怎么做呢?音调、手势、或眼神都可以用来指责别人的缺点错误。它可以收到言辞表达一样有力的效果。但是,当你指出对方错误时,他会同意你的观点吗?不会,绝不会的,只能造成反击。因为你已一拳伤害了他们的判断、荣誉、智力和自尊,尽管你用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理论如何反驳,也改变不了观点,只因你伤了他们的感情。
如果你认为有些人的话不对,就算你确信他说错了,你也应该这样说:“啊,慢着,我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让我们共同来看看这件事,假如我错了的话,希望大家纠正我。”
很奇妙,确确实实很奇妙,像这样的话,天上或地下绝没有人会来反对你说:“我可能不对,让我们来看看这件事。”
千万不能一开始就表现出:“我要证明什么什么给你看”。这无疑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它会引起反感并爆发一场冲突,给自己带来麻烦。
假如你想证明什么,就应不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着痕迹,很巧妙地去做。
科学家伽利略在三百多年以前就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苏格拉底也一再告诉门徒: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什么。这就是说,最好不要再指出人们有什么错,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换言之,别与配偶、顾客或敌人发生冲突。别指责他们的错误,要运用一点技巧,别惹他们动怒。
埃及法老阿托乙在耶稣诞生的二千二百年关,就曾给儿子一句箴言,它至今仍然十分有用:“要机智灵活,这将会帮助你达到目的。”
早在两千年前耶稣就讲过:“要赶紧与你的对头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