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针灸与按摩
14980400000002

第2章 中医基础理论(1)

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人均寿命的提高,中老年人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中老年人如何防止疾病,自我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祖国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总结,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并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为全世界人民的医疗及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所谓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

中医从这一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诸窍共同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的,而这种联系有其独特的规律: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如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等等。每一系统,皆以脏为首领,其中以心为最高统帅,因心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因此,心的功能不正常,则会危及五脏六腑和全身,《素问·灵兰秘典》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因此,中医历来重视对心的调养和保护。形成以心为主宰,由脏、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有条不紊地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的统一。各系统中,脏、腑、形、窍之间,密切相联系,脏腑所化生的精气不但滋养脏腑本身,同时也滋养着形体和官窍,以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功能。因此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认识疾病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如肝火传心,则心肝火旺,见烦躁易怒;肝火传肺,即肝火犯肺,见胁痛咯血;肝火传胃,即肝火犯胃,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

2.诊断疾病注重整体,察外知内,如舌诊、脉诊就是通过外部诊察来测知内脏病变的诊断方法。

3.治疗疾病着眼于整体,即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如临床上口舌糜烂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这是因为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经脉相互络属,有表里相合的关系。同时中医也注重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如五脏之间的关系和传变规律,《难经·七十七难》云: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

4.中医养生同样注重整体观念,如反对过分安逸,强调四肢要适当运动。因脾主四肢,四肢活动能加快脾的运化,使水谷精微得以很好的吸收,进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二)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

古代医学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的运动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人体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反映出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如《灵枢·岁露篇》:“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1.自然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四时气候的变化:古人认为: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故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正常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人体亦与之相应。《灵枢·五癃津液别篇》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故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秋冬阳气收藏,气血易趋向于里,故皮肤致密,少汗多溺。同理,四时脉象的浮沉变化也与季节相应,如: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细。

(2)昼夜晨昏的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指出人体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的现象,是人体的生理活动对自然的适应性。

(3)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一带气候多湿润,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一带气候多寒冷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

2.自然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人体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以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但有一定限度。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出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疾病的形成关系到自然与人两个方面。

古人将这种超越人体适应能力的自然变化和能够致人于病的其他外在因素称为“邪”,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机能称为“正”。疾病的发生与否,就决定于邪正双方势力的消长。

(1)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特点:四季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的疾病之外,常可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行病。如:夏季多泄泻,秋季多疟疾。有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

(2)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较轻,下午起逐渐加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此乃随晨、午、昏、夜变化,人体的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3)地方环境对疾病的影响: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地区环境有关,如江南一带病多挟湿,北方一带其病多寒。

3.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由于人与外在环境的密切关系,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因时制宜:人的生理活动,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治疗也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因时制宜。如:春夏季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外感风寒时也应慎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

因地制宜:地势高而寒凉的地带,其气主收敛,人的腠理开少而闭多,所以病者多寒在外而热在内,治疗当表散外寒,清其内热;地处温热的地带,其气主疏泄,人的腠理开多而闭少,所以病者多气泄于外,寒盛于中,治疗当收敛其气,温暖其中。

因人制宜:人体的禀赋不同,老幼有异,男女有别,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因人制宜。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病,是疾病的总称,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哮喘、中风等。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头痛等。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因(如风寒、风热、痰饮等)、病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疾病性质(如寒、热等)、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由于病是指疾病的全过程,而证是反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实质,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至于症,仅仅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对疾病的反映,不如证深刻和准确,因而证比症更能反映疾病的实质。

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是确立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的原则。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如蛔虫病应用驱虫剂治疗等。但大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其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都不尽相同,很难确定统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证来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得多的道理。

同病异治: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则治法亦不同。如感冒,夏季感冒,应用芳香化浊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治法有异;再如麻疹,初期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后期则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需以养阴清热为主。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如:久痢脱肛、子宫脱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发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体现出来的。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是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与黑夜,气候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状态的躁动和静止等等。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因此: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而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将阴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是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人、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等。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其结果,阴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为“阴平阳秘”,如四季气候的变化。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动态平衡)的结果。只有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是疾病的形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