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4962300000050

第50章 张养浩(1)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

张养浩

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此带过曲,《雍熙乐府》、《北宫词纪》俱作〔最高歌兼喜春来〕。按此处所兼者,实为〔摊破喜春来〕。首二句为〔喜春来〕本调,“对一缕”三句为本调〔煞〕,末三句仍用〔喜春来〕作结。〔摊破喜春来〕,惟与〔最高歌〕为带过曲,今改。

起首两句振起全篇。“诗磨的剔透玲珑”,则千锤百炼、不惮屡改;非极度清醒,一丝不苟,是不能做到的。“酒灌的痴呆懵懂”,则昏昏然进入醉梦之乡,无思无虑,其乐陶陶;非极度糊涂,忘情世事,也是很难做到的。

前曲只是虚写,侧重于议论,后曲〔摊破喜春来〕,则转入具体的描绘,用一系列美丽动人的物象,重申闲居之所乐:美酒溢于银瓮,浓香四射,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何况有美人持杯,频频劝饮,情意难却,安有不醉之理!

不仅饮酒可乐,由于摆脱了名利的羁绊,心无挂碍,万象俱空,田园中所见之一切,几无往而不乐。

张养浩的《云庄乐府》,主要反映辞官后闲居生活之乐趣,并不是真正的在歌咏田园,自与历史上的田园诗人有所不同。他所写的都是眼前即目之景,而气势浩荡,流转自然,自具本色,非一般假作清高,强为山林之气者所能企及。

〔中吕〕喜春来

张养浩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遏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这首小令内容显豁,语言朴实,艺术手法也比较单纯,对它的理解与欣赏应着重于在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他在曲中流露出来的拳拳爱民之情。

中国封建社会中像白居易那样对自己“曾不事农桑”却“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观刈麦》)感到羞愧的官吏,当属少数,而真正“为民父母”、“爱民如子”者,千载之下,能有几人?张养浩入仕途后,成为“昨日尚书,今日参议”(〔中吕·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地位显要,后因直言敢谏,为当国者所不容而辞官归隐。后朝廷数次征召,他都坚辞不就。可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陕西一带百姓处于倒悬之中,亟待解救,此时朝廷又特召他任陕西行台中丞,他却立即登车就道。他的确是一个爱民如子、称得上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百姓视之如父母的好官。

面对着百姓的称扬,应该说他是感到欣慰的。但又为什么“还自哂”呢?首先,这是一种严于责己的态度,他并未居功而对百姓的颂扬自觉受之无愧;其次,朝廷所拨赈灾的粮、资,虽解一时之急,然而也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面对着饥民之困厄,他并没有因博得了一个“好官人”的名声而满足,而是为不能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日夜焦虑着。一个处于十三、十四世纪的封建官吏能有如此的胸怀和献身精神,这不仅是对当时绝大部分尸位素餐或视民命如草芥、甚至不惜以万千生灵的鲜血浸染朱黼的官僚们的反衬,同时也能提高今日读者对我中华民族优良品格的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中吕〕朱履曲

张养浩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正胶漆当思勇退,到参商才说归期。只恐范蠡、张良笑人痴。拱着胸登要路,睁着眼履危机,直到那其间谁救你。

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人潦倒青山慢嵯峨。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张养浩〔朱履曲〕(即〔红绣鞋〕)九首都是他辞官归隐时所作。他做了约三十年的官,从东平学正,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官职不能算小。然而三十年的仕途生活,使他对于官场的腐败、险恶、钩心斗角、尔诈我虞的情况,非常熟悉,非常了解。这里所选的四支曲子虽非一时之作,但其内容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他对元代官场丑恶的揭露和“跳出功名火坑”(〔十二月兼尧臣歌〕),决心隐居田园的表示。

“那的是为官荣贵”一首是对荣华富贵的否定。第一句褒中寓贬,从肯定中见否定。你们说为官的的确能享受荣华富贵吧?那么“荣贵”的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是什么呢?那也不过是官场酬应,多吃些盛筵美肴,填塞肠肚罢了。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就是对“为官荣贵”者的当头棒喝。他们应该从热衷功名富贵中跳出来,对之冷眼相看,才能勘破看透,不要一得官职,就冲昏头脑,得意忘形。须知你得官之始,便是遭殃之始。因为福者祸之根,如果你看不到这一点,到了事败之日,你就会落入陷坑,祸不可避,“天怒”(指上司、皇帝的发怒)也不会饶赦你的。

“弄世界机关识破”这支曲比上述几支境界更广阔,思想更为深沉。这支曲可说是作者对三十年来为官的回顾与反思,也可说是他对人生的反思。第一句“识机关”是指对官场中人物的种种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的鬼域伎俩的揭露。这种情况,官场如此,官场外整个现实世界也未尝不如此。张养浩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主张为官要“正直清廉,自有亨途”,而“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意为天理所不容)”(〔折桂令〕)。对人生的否定,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这是处在特别黑暗的元代的一般知识分子的共同态度。这些曲子,说尽说透,不像诗词的含蓄吞吐,确是表现了元曲尖新、的本色。像“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这首小令仅用四十八字,便将作者辞官的原因,归隐前后的生活、心情及感受逐层展开;其中诗句、典故的化用,细节的选取,情景的描写,都颇见张养浩的功底。

首句连用两典。折腰惭: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潜束带见之,陶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解印归乡。迎尘拜:据《晋书·潘岳传》记载,晋潘岳谄附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另,唐高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因宋州刺史张九皋推荐,任封丘县尉,他在一首描写任职期间内心痛苦和矛盾的诗篇《封丘作》中写道:“迎拜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哀。”“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作者以陶潜、高适等古人自况,道出自己为何要辞官的原因,并以“迎尘拜”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官场的丑态,为下文辞官后的欢乐埋下了伏笔。按照顺序,此句应为:“迎尘拜,折腰惭。”然作者在此却用了倒置语,一则是音韵需要,二则也是为了突出自身为官时的痛苦和矛盾,一个“惭”字,将其内心暴露无遗。

曲尾选取最能体现天伦之乐的一个特定场面:与妻儿欢聚,谈笑风生。这无拘无束的生活,与首句的“折腰惭,迎尘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整首曲子在结构上形成一种反差美。团栾:同“团圜”,即团圆、团聚之意;《庞居士语录》:“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活。”从曲意以及作者同期所作的〔中吕·普天乐〕“看了些荣枯”来看,这首小令大约作于张养浩辞官不久。由于作者刚脱离官场的泥沼,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全曲自然地流露出一种超脱感和新鲜感,基调可以说是向上的,风格也是清新明快的。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张养浩在为官期间,替朝廷尽心尽力,却因正直而遭陷,从此把一切都看穿了,只寄情于山水之间。他的小令,多数是这种情绪的流露。这首〔普天乐〕,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类主题在张养浩的小令中是相当普遍的。他曾在〔沽美酒兼太平令〕中感慨“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张养浩回顾自己的一生,认为“为功名惹是非”,“险犯着笞杖徒流罪”,“黄金带缠着忧患,紫罗斓裹着祸端”,倒不如“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这首小令的节奏明快,曲词如潺潺流水,滚动如珠,一环扣一环,没有丝毫雕凿痕迹。而它那种参差逶迤的句式、层次分明的韵律,把作者自由解脱的心情表达得恰如其分。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鹦高低。

这首小令似一卷“隐居乐道”的水墨画。乍看,的确是“闲中真乐”;细端详,却能感到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哀愁笼罩着画面。

“任鸡虫失得”至结尾为第二部分。鸡虫失得,如果从鸡虫两方面而论,似乎都是非同小可,难免要争论不休;但从人的角度看来,却是不值一提的。杜甫《缚鸡行》:“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张养浩所采取的就是一种比较超脱的态度。夔蚿多寡:说夔一足,蚿多足,均秉自然属性各自生成,不必以己之有,意人之有;以己之无,欲人之无。另外,鸡虫、夔蚿、鹏鹦三例并举,用的是博喻的手法,这样结尾,构思奇特,引人深思,起到了言尽意不尽的效果。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写隐逸之志,抒山林之情,是元散曲中常见的内容。或咏山川风月以自慰,或示清心寡欲以傲人,但多用曲折隐约之法,即以隐居之美,衬官场之恶。此曲却一语道破,直迫鹄的,尖锐地指出宦途从政的危险。联系到张养浩曾为元朝高官,那么,这首小令所表现的强烈忧患意识以及与宦途绝决的精神,是非常大胆的了。

小令不比宏篇巨制,用字要十分简练才行。此曲一开头,用“挂”、“弃”、“偷”三个动作鲜明的字,便把退隐者抽身急退的心理写出来了,使人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炼字功夫。“连云栈”,本指横贯秦岭的一条高与云接的栈道。作者对隐居地的描写,着重点并不在勾画具体形象上,而在传达一种意境。有了意境,作者的诗旨则在不言之中矣。

全曲最后用了韩信功高被杀的典故,充分地表露了作者为全身远祸才追求严陵钓滩的心迹。这里既包含对“湖山佳处”的赞赏,也包含着对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畏惧。这里以含蓄的诘问,点出了这种合作的危险,使本曲的思想价值得到了升华。

全曲用语质朴淡雅,写景用白描,写情重含蓄,叙人世之险,不写君颜难承、虎威莫测,而是把“严子陵钓滩”与“韩元帅将坛”拿来对比,让读者自己衡量判断:孰安孰危?从而达到对宦途的否定和对隐居的赞颂。不过,这里的“忧患”,既可理解为忧惧,危险,也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忧患意识”,也就是诗人忧国优民的心理。作者虽然隐居很深,却不是完全与世隔绝,不过是跳出了尘世是非之外,站在云端来看待世事的纷争了。身在山林,心怀魏阙,诗人报国忧民之心总是不能平静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当政,还是退隐,哪一个都不是“无忧患”的境界,从而揭示出身隐心未能隐的主题,使作品的思想意义更深入了一层。

〔中吕〕朝天曲

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张养浩曾在最高统治集团中供职,中年以后急流勇退,辞官还乡,过起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并创作了大量歌咏隐逸生活的散曲。

这首〔朝天曲〕抒写了作者对田园生活令人陶醉的强烈感受。开头三句先写柳堤竹溪的景色。作者只用六个字,便描绘出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来:柳堤,由近而远;竹溪,由静到动;日影,由上至下。三种极为普通的自然景物,由于勾勒得体,立刻变得活泼而富有生气了。

全曲如行云流水,跌宕有致。写法上主要采用白描,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依次写来,层层递入,却不落痕迹。作者选取了许多典型的乡村景物,如柳堤、竹溪、日影、金翠、钓矶、鸥鹭、农夫、渔翁、图画、景致等;加上杖藜、徐步、游戏等动态描写,共同组成了一幅闲适悠游的画面。更值得佩服的是作者的炼字功夫。“日影筛金翠”一个“筛”字,便把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出来。再说全曲用韵,曲韵虽然比诗词韵宽泛,但为了上口,韵脚较密。本曲除一“翁”字外,每句都协韵。这也是很见作者工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