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14959200000005

第5章 二战前后的世界(4)

法国人民阵线

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1935年7月14日,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共产党等左翼党派和各大工会组织了全国规模的反法西斯示威,并决定起草统一左翼各党派行动的共同纲领,人民阵线遂宣告诞生。其目的是为了团结反法西斯力量,实行社会经济改革。5月,人民阵线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并组建了首届人民阵线政府。但1938年10月《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人民阵线公开分裂,此后名存实亡。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从1933年开始,美国罗斯福政府一改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开始广泛干预经济,大规模实施救济政策。这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新政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政治、经济后果,巩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百日新政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按照总统罗斯福的要求,美国国会制订了一系列应急立法,被称为“百日新政”,美国由此进入了一个“反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新政”首先从改革银行制度开始。国会先后颁布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重要法案,由国家对银行业、农业和工业进行宏观调整。社会救济也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5月12日,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其中“以工代赈”是救济工作最重要的方式。

《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了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这是新政中最重要的反危机法案,即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的规模、结构和劳动条件。其主要内容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和劳资关系、实施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此外,根据这部法案美国还成立了国家复兴管理局。《全国工业复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摆脱危机、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但后来遭到反对,于1935年5月27日被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违宪。

罗斯福新政的两个阶段

罗斯福新政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33年起至1934年底是第一阶段,通过的法律和采取的措施多属紧急性和暂时性的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恢复经济,救助失业、困难群体。但随着新政的施行,资产阶级的不满日益增多。1935至1936年,美国最高法院先后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等主要法令违宪,新政转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继续推行“以工代赈”等救济措施,公共工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制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一些影响深远的改革立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美国参议员华格纳提出的一部有关劳资关系的重要法律,1935年由国会通过。该法第一次明确地承认工人拥有组织工会并由工会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确定解雇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把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列入黑名单等不公平对待劳工的行为违反法律。同时,依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工与雇主的申诉。《全国劳工关系法》是罗斯福新政后期的一项重要改革立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复兴。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政府干预化解经济危机,以挽救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它涉及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各个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反经济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民生产总值回升,失业人口下降,民众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恢复了信心,美国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避免了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从长远来看,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苛刻政策,使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高涨;而经济危机的侵袭则使基础薄弱的民主共和国摇摇欲坠。希特勒及其领导下的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抓住德国的左派力量德国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麻痹大意的机会,蛊惑民众,最终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纳粹党

纳粹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德国的法西斯政党。1920年9月30日正式建立。纳粹党成分复杂,主要领导人除希特勒外,还有施特拉塞、赫斯、戈林、戈培尔等。纳粹党混合19至20世纪的各种反动思想,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极端仇视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纳粹党设全国委员会,统管州、区、乡的地方和基层组织,还设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下辖组织。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是纳粹党的纲领性文献。1933年1月,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后,逐步建立起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最终将德国拖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沼,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后,加快了排除异己、夺取政权的步伐。1933年2月27日晚,纳粹党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第二天,戈林发表公告,诬陷纵火事件是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并将当时在纵火现场的荷兰共产党人范·德·卢贝作为纵火犯予以逮捕。纳粹党由此掀起了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高潮,先后逮捕多名德共领导人和在德的其他国家共产党员。国会纵火案之后,德国共产党力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以国会纵火案为契机,希特勒建立起纳粹党的法西斯独裁政权。

法西斯专政

1933年初,白色恐怖笼罩着德国。在1933年3月5日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以微弱优势险胜。3月23日,新选出的国会通过《授权法》,希特勒政府被授予4年的独裁权力,由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在德国不复存在。在法西斯独裁专制下,共产党活动转入地下,社会民主党被禁止活动,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等传统的资产阶级政党均被迫解散,一度是纳粹党盟友的民族人民党也未能逃脱解散的下场。纳粹党还取消自由工会,强迫工人参加其建立的“德国劳工阵线”。1933年7月,德国多党制最终被取消,纳粹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建立。

第三帝国

1934年8月1日,希特勒操纵国会通过《元首法》,把总统和总理原则上合二为一,确立了权力一体化的元首原贝川。1934年,总统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成为集国家一切最高权力于一身的国家元首。通过8月19日纳粹党一手操纵的“公民投票”,希特勒最终成为德国国家和国民意志的全权代表。魏玛共和国寿终正寝。希特勒认为自己建立的帝国继承了历史上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和威廉一世的第二帝国的光辉传统,因此称“第三帝国”。

积极扩军备战

为了夺取生存空间和称霸欧洲,纳粹党从上台开始就着手扩军计划。1933年10月,德国公然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先后退出了日内瓦国联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宣布恢复义务兵役制。1935年6月,德、英两国签订了海军协定,这一协定有利于希特勒重新发展海军力量。1936年3月,希特勒指令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公然撕毁保证西部安全的《洛迦诺公约》。纳粹党还制定了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基本国策及在各方面作好速战速决准备的总体战略。经过1936至1939年4年的准备,德国再度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在对外扩张中寻求利益、转移矛盾以维护统治,日本统治阶级大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并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也作了充分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法西斯与德国、意大利的法西斯结成轴心国侵略集团,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军财抱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者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以通过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这一举措导致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变化,日本新老财团的军事扩张倾向大为加强。军阀与财阀实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这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作“军财抱合”,其实质是军部与资本家的政治联盟。“军财抱合”加速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化,对日本最终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重要影响。

倾销政策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立足,扩大出口,日本政府实行倾销政策。军需通货膨胀和禁止黄金出口,导致日本国内物价迅速上升,日本政府通过保持这种垄断性高物价加重对本国人民的剥削。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商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但日本政府却不顾对外贸易中的剪刀差,不惜压低商品价格,大量廉价倾销本国商品,抢占对日本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国际市场。从1931至1934年,日本出口额增长了一倍。日本商品的到处冲击,致使欧美各国先后采用立法手段,以抵制日货进口,保护本国市场。

二二六事件

在军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皇道派”和“统制派”两派。前者成员多为下层军官,主张继续搞政变,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后者主要成员均为军队高官,主张约束军队的行动,运用军部的现有地位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两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936年2月26日清晨,皇道派的青年军官率领1400多名驻京部队的士兵发动了叛乱,袭击首相官邸和警视厅等地,要求解散议会、建立“维新内阁”。29日,叛军被镇压。“二二六事件”后,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五相会议

1936年8月7日,广田弘毅内阁召开了五相会议,即由首相、外相、藏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会议。会上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提出为“谋求帝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稳步地向海外扩张”,“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实现所谓“日、满、华三国紧密提携”,并“向南方海洋发展”。《基本国策纲要》是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对中国实行全面侵略,既反映了陆军的北进意图,也涵盖了海军的南下主张,基本勾勒出日本日后南北并进的庞大侵略计划和狂妄意图。为了确保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实现向南洋发展的目标,这次会议还要求陆军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兵力,海军对抗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

三国轴心形成

1936年,德、意两国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决定加强在对外侵略过程中的合作,由此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1936年11月25目,为了同英、法、美争夺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与德国利用英、法统治集团惧怕共产主义、反对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心理,签订了名为《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盟约。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协定。至此,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短暂的和平局面。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以及相互之间潜在的矛盾激化。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德、意、日三国在欧、亚、非大陆点燃了侵略之火,它们企图用武力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当英、法等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断满足侵略者要求以求自保的时候,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却在为抵御法西斯侵略浴血奋战。绥靖政策并未达到英、法预想的效果,法西斯侵略步步加剧。英、法、美、苏虽曾试图制止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扩大,但却因未能协调好彼此的矛盾最终归于失败。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法西斯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部开动。在消除两线作战的威胁以后,德国挑起了新的世界大战。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自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以侵华为主的侵略战争。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军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激烈争夺。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从侵略中国东北入手,进而向整个中国和亚洲大陆进行武力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