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礼仪全书(第一册)
14957900000023

第23章 职场礼仪(2)

(2)忌不着边际

应试者为介绍自己准备得十分充分,生怕有遗漏之处,自我介绍得没完没了。这些应试者心过细,甚至把自己出生日期、地点、家乡生活、毕业日期,一直到每一份工作的起止日期都答得一清二楚;不着边际也不着要点,在“历史回顾”中还来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面试官在倦怠中听完“回忆录”,便没有兴趣和勇气问别的问题,因为你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来一通长篇大论。

介绍时用编年史法固然是好事,但编年史不宜搞成“起居录”,不要过细,从最高的学历谈起,只要主试官不问,没有必要谈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谈学校设置什么课程,而无需谈你在学校的业绩;谈与你目前求职有关的经历,而不要漫无边际,东扯西扯;多说事实,避免笼统、琐碎的词句。最好在3~5分钟之内,停止“自我介绍”,话不能太多,也不要一谈自己就口若悬河,关键是要显出你的不凡。

面试考官问的话题有长有短,不要把所有的话题都当成论文题来做,“话多必语失”,话多并不能保证你把该讲的话都讲清楚了。

(3)忌得意忘形

小李平时爱好广泛,可以拿出几项好的成绩。他去应试饭店大堂经理职务,主试官:“你擅长些什么呢?”小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发挥的话题,于是精神大振,把自己爱好集邮,收集了许多珍贵的邮票;喜欢下围棋,水平已是业余初段;爱好长跑,曾得过本市马拉松长跑前十名等大大渲染了一番。主试官立即把他大大夸奖了一番:“你的围棋达到初段,实在了不起啊!”“你坚持长跑,真叫人钦佩!”小李听不出夸奖的含意,继续又说下去了:“是啊,我还喜欢养鸽子……”

主试官用夸大的语言和语调来赞美你时,一定要警惕,他那穿着铠甲的内心里一定翻滚着一股莫名的火气。他的语调表明,他不能再听这类“自我介绍”了。看来,夸奖的言词,恭维的话,并不一定是可喜的,也不能真正表达人的内心。表达的成分十分复杂,倘若刚一被称赞之后就立刻上当,会弄巧成拙。最好的办法是,谈到某个话题,先说一点,同时探索出主试官表达的真意是什么,找出隐藏于赞赏言词内部的观察之心,再继续说下去。

(4)忌故意卖弄

你必须给主试官这样一种印象,即认为你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熟悉,对自己的特点具有概括能力的人,这里不要丝毫浪漫色彩。一位学中文的毕业生,到某报社去应试编辑,他很想在介绍自己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文学才能显示出来。主试官说:“谈谈你自己吧!”这位大学生觉得表现自己的时机到了,清了清嗓门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道:“25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的啼哭把北国的一座城市闹醒了。懵懵懂懂度过童年,迷迷糊糊度过少年,热热闹闹度过青年。有许多欢乐,也有许多痛苦,自然也长了许多见识。我爱好黑色,包括黑咖啡……”主试官听了这番介绍却大倒胃口,最后说:“你大概更合适写诗。”

面试官说:“谈谈你自己”并不是他对你一无所知,像医生面对的每一个陌生病人,医生必须知道你的姓名、年龄和病史。而面试官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你的情况,在这种场合下他未必对你的“辉煌业绩”有浓厚的兴趣。要知道,没有哪种业绩能打动他,他不过是想听你对自己的评价,或者通过谈论自己来观察你的为人、性格等许多方面。面试官都相信,人在谈论自己时,暴露的问题最多,因而谈论自己能促使主试官决定:是否愿意聘你为他们工作。

当你还不十分了解面试官的为人方式时,自我介绍最好是简短、有条有理、实事求是,不要乱加补语、形容词;也不要用漫谈的方式,把主要经历说出来就够了。虽然你的经历可能丰富多彩、迂回曲折,但在言论上不必表现出来,不要重复,颠三倒四。自我介绍中,一定要给面试官留下思想清晰、反应快、逻辑性强的印象。

(5)忌语言空泛

王某是一位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大学毕业生,但在一次求职面试中,他却失败了。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的自我介绍语言空泛,言之无物。他是这样说的:“我在大学时,担任团支部书记,具有组织能力,交际广泛,有好奇心,协调能力强,善社交,朋友多,有韧性。”实际上类似王某的回答法占99%,而且肯定要被淘汰。也就是说如果王某不犯这样的错误,将成为这里的1%而顺利通过。

王某回答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交际广泛、好奇心强、协调性好,善于社交、朋友多、有韧性——这简直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物。但对他就立刻发内定通知书的愿望是愈来愈远了。“协调性强”“善社交”之类的抽象词本是听了自我介绍的主考官记录对考生的印象的词汇,作自我介绍的应试者本人不应该说。参加面试就是为了推销自己,所以极力宣传渲染自己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应试者自称有协调性,主考官能就那么天真地相信吗?相反极力想表现“协调性强”的人反而容易给人一种缺乏这方面自信的感觉。

面试时一般都会不自觉地暴露自己的弱点,往往是朋友交往少的人,为不让考官看出来,用“我交际很多”之类的语言加以掩饰,结果却往往会弄巧成拙。

交谈的礼节

古人说要在日常生活中“谨于事而慎于言”,这是经验之谈。意思是说话做事都要谨慎。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求职者的面试应答。求职面试中的应答提问与一般的交谈有所不同,所以其要求也不一样。

从交谈的基本原则来看,求职面试的应答一般要掌握这样几点原则:

(1)诚恳热情

把自己的自信和热情“写”在脸上,同时表现出对去对方单位工作的诚意。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求职者在应答交谈中自然地模拟该单位职员的口气有助于让对方信赖。

(2)落落大方

要把握住自己,应答时要表现得从从容容、不慌不忙,有问必答。问而不答、毫无反应是很失礼节的。尽管有时在应答中难免会碰到一时答不出来的问题,但也不要一言不发,可以用两句话缓冲一下:“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怎么想过。从刚才的情况看,我认为……”这时脑子里就要迅速归纳出几条“我认为”了;要是还找不出答案,就先说你知道的,然后承认,有的东西还没有经过认真考虑。考官考你的并不一定只是问题的本身,如果你能从容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欠完整,也不致影响大局。

(3)谨慎多思

回答之前,应对自己要讲的话稍加思索,想好了的可以说,还没有想清楚的就不说,或少说,切勿信口开河。文不对题、话不及义,会给人以一种浅薄之感。

(4)朴实文雅

这是一种美德,也是知识渊博的自然流露。但切忌装腔作势,故意卖弄。应答中只要言词达意,表达流畅即可。

从交谈的礼节来看,当主考官发问时,求职者应动脑筋,搞清对方发问的目的、要求,尽力做到有礼有节,不可随意答复或敷衍搪塞,因为如此态度或行为也是失礼的。

另外,从求职面试的具体过程来看,主要是主考官发问与求职者应答的过程。但求职者除了注意应答礼节和技巧外,有时为了及时了解有关情况,还应学会适时的提问(询问),这样通过面试可使主考官和求职者双方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可调整面试交谈的气氛。

告辞的礼节

告辞是指会面结束时的辞行。其遵循的礼节有如下方面:

(1)善始还要善终

如何适时告辞既是礼仪规范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学问。对此应注意下列方面。

如果你是用人单位约请参加面试的,那么何时告辞应视对方的要求而定,不能在对方未告知的情况下单方面提出。一般情况下,面试的所有提问回答完毕后,面试就算结束。如果对方对你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请等候消息(通知)”,这时你方可告辞离开。

如果你是直接上门联系工作,那么何时告辞你就应主动些。因为你是主动拜访者,从礼节上看,对方不好主动打发你走,只能从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如果对方心不在焉、焦躁不安,或不时地看表,这就是下逐客令的信号,你应有自知之明,主动提出告辞为妙。

(2)告辞要讲究技巧

在谈话结束时,想问问用人单位究竟如何决定,那就主动地向对方表示自己愿意到该单位工作,然后坦然地问对方:“不知你们认为我适合不适合来贵单位工作,我来了以后一定会很好地工作的。”如果对方答复说:“我们还没最后定下来。”你一定要尽快判断一下他们是否是托词不想录用。根据你的判断表示:“我告辞了,我等候你们的研究结果,您看什么时候需要我再来,就通知我,谢谢。”或者表示:“如果你们认为不合适,不录用也没关系。我就不再耽误你们时间了。如果以后你们需要用人时再告诉我,若那时我还没找到工作的话我再来。”总之,谈话时一定要很认真、很有礼貌。

要记住,面试(谈)的结果无论如何,在告辞时都应向对方衷心道谢,这最能体现你的真诚和修养。道谢时要有明确的称呼,使道谢专一化,以引起他人的反响和共鸣,达到感情的交流,并辅之以适当的体态语。如目光要注视被感谢人的面部,而且要伴有真挚的微笑。离别时这些礼貌的举止也许会给对方留下难忘的印象,对你的录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面试谈话要适度,短了不行,长了更不行。所以要先想好话题,察觉会谈的高潮已过后,便准备结束。把该说的话说完,站起身来,露出微笑,伸出手谢谢他,然后离开,给对方留下一个积极、良好的形象。面试中有些话是可说可不说的,有些话是必须说的。那些必须说的话就是高潮话题,面试者必须察觉高潮话题的结束,主动做出告辞的姿态。

高潮话题一般分为两类:自我介绍和工作。

应试者自我介绍之后,面试考官还会相应地提些问题,然后转向工作。一方面是考官介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另一方面是应试者谈自己的工作情况、打算及对以后工作的想法。这些都是高潮话题。高潮话题结束后,就不要盲目拖延时间,那样会给考官造成心理压力,有逼他当场作决定的意思(可能你本意并非如此)。如果你还想了解一些问题,就应该说:“我不想浪费你的时间谈工作细节,可是我想略微了解一下工作的环境、福利,以及种种有关的事。”巧妙地把琐碎的问题转变成高潮问题,而不至于让面试考官认为你是有意拖延时间。

社交中有一条秘诀:长谈一次不如增加见面次数。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像网络。来往交织得越多,网络的密度就越大,交流的感情就越牢靠。人们相互疏于来往,情感也就会淡漠。人世间许多事是由情感来联系的。这一道理用在面谈中同样有效。如果面试考官对你兴趣浓厚,而他又一时下不了决心,可想办法再见一次面。在非正式的场合下,加深考官对你的了解,将来没准儿会重新步入该公司的大门。

职业行为礼仪

职场是人生的重要舞台,每个人在这个舞台上都应表现出良好的举止和责任心。这既是对个人的要求,也是职场的需要。

职场人员举止礼仪

一个企业待人接物的礼仪水平,是从每个职工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个员工都应牢记,自己的言行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具体来说,应注意如下礼仪:

(1)仪表端庄,仪容整洁

无论是男职员还是女职员,上班时应着职业装。有些企业要求统一着装,以体现严谨、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加深客人对企业的视觉印象。有些企业虽没有统一服装,但都对上班时的服装提出明确的要求。

男士上班应穿白衬衣或西服,扎领带,衬衣的下摆一定要扎入裤腰里,应穿深色的皮鞋。服装必须干净、平整,不应穿花衬衣、拖鞋、运动服上班;不留胡须、不留长发,头发梳理要美观大方,才能衬托出本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工作的责任感。

女士上班应着西服套裙或连衣裙,颜色不要太鲜艳、太花哨。上班不宜穿太暴露、过透、太紧身的服装或超短裙,也不能穿奇装异服、休闲装、运动装、牛仔装等。应穿皮鞋上班,皮鞋的颜色要比服装的颜色深。应穿透明的长筒丝袜,袜口不能露在裙口下,不能有钩破的洞。不应穿凉鞋、旅游鞋上班。佩戴首饰要适当,符合规范。发型以保守为佳,不能新潮。最好化淡妆上班,以体现女性端庄、文雅、自尊自重的形象。

(2)言语友善,举止优雅

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站坐行走,举手投足,目光表情,都能折射出一个人良好的文化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也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真诚微笑是一般社交场合最佳心态的表现;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对他人的宽宏和友善,是稳重成熟的表现。微笑是自信、是真诚、是自尊、是魅力的体现。上班时与同事、领导微笑问好,下班微笑道别。接待人物、邀请、致谢都应有真诚的微笑。不要把喜怒哀乐都流露于脸上,否则会让人感到你不够成熟、自控力不强。

在办公室讲话时话语要谦和,声音要轻,不能在办公室、过道上大声呼唤同事和上级。无论是对同事、上级还是来访者,都应使用文明用语。在办公室里,说话不要刻薄,与同事开玩笑要适度,不能挖苦别人、恶语伤人,更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和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