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茶道(第三册)
14957700000004

第4章 品茶艺术大讲堂(2)

候汤,是指火候和定汤两个方面。火候,是指煮水的火力;定汤,则是对泡茶用水温度的定夺。苏东坡说“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煮水时的火力如何也会影响到茶汤的质量。煮水要用活火,就是炭火而有焰的。如今用液化石油气,取“活火”十分方便,呈蓝色火苗即可。昔时用柴或炭烧就难了。其火用炭,“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许次纾《茶疏》),不让“烟柴头”污染了茶水。同时要“炉火通红,茶铫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汤有声,稍稍重疾,斯文武之火候也”(张源《茶录》)。水须以武火煮沸,不可用文火炖熟,扇法的轻重徐疾,亦得有板有眼。因为“过于文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过于武则火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要旨也。”

定汤,是泡茶中殊为重要的一着。“茶之殿最,待汤建勋”,一杯茶的好坏优劣,最后决定于此。清诗人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对饮茶也十分精通。他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详细叙述了定汤之术,他说:“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即是说,定汤一举,须精心掌握,此间不容有一丝一发的差距。他还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天,裴中丞过随园,袁枚亲自煮水定汤,招待他品茶。第二天裴逢人便说“我昨天过随园,才真正吃到了一杯好茶。”其实,并非士大夫们没有好茶好水,而是他们烹煮和冲泡不得其法。

烹茶的水温,得依据茶而定。唐时煮茶,以第二沸时投末茶;宋代点茶,以背二涉三之际冲点末茶,总的说,唐宋时“汤取嫩而不取老。”明代以后冲泡全芽叶条茶,水温就要提高一些。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蔡君谟汤用嫩而不用老,盖因古人制茶造则必碾,碾则必磨,磨则必罗,则茶为飘尘飞粉矣。于是和剂印作龙凤团,则见汤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时制茶,不假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也。故曰汤须五沸,茶奏三奇。”张源还把辨别水温即水至纯熟的方法归纳为“三大辨十五小辨。”所谓“三大辨”,就是水在煮沸过程中依据水面形象变化来辨别水温的“形辨”;依据水在沸腾时发出的声响来辨别水温的“声辨”;依据水沸腾时从壶嘴中冒出的水气形状来辨别水温的“气辨”。形辨、声辨、气辨又各有五个不同形态:“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茶叶科技部门的实验证明:泡茶用水的温度,对茶汤的滋味、香气和内含物的浸出,关系很大。同样用3克茶叶,加150毫升水冲泡,都是浸泡5分钟,由于水温不同,茶汤中溶解的咖啡碱、多酚类、氨基酸等都有很大差别。茶叶在沸滚水和摄氏60多度开水中的溶解量几乎相差一倍。内含物不能充分溶解,滋味香气当然就差了。

如今茶类丰富,名茶众多,泡茶仍然要依据茶的不同来定汤。一般是冲泡摘细采嫩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温度要适当低一些,以85度左右为宜,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一沸至二沸;冲泡乌龙茶,用100度开水,即五沸纯熟的水,而且冲泡前要温壶,冲泡后要淋壶,以保持壶内高温;冲泡红茶、花茶,也用五沸纯熟水,不需温壶、淋壶。

说配具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许次纾《茶疏》),茶、水、火、具,是冲泡一杯好茶不可或缺的,惟有这四者俱佳,才有茶汤的色、香、味、形的俱佳。考究历代爱茶者,他们都把茶具的选择搭配,放在与选茶、择水、候火同等的位置。诗人们在咏茶时亦总把茶和茶具并提。唐徐寅的“金糟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楼烟”,范仲淹的“黄金碾畔玉尘飞,碧玉瓯中素涛起”,苏东坡的“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玉红”,莫不如此。

茶具,随着烹饮方式的变化,总的说是由繁趋简,越来越单纯。唐代煮饮团饼茶,有团饼茶炙、碾、罗的器具,有煮茶、调茶的用具,有茶汤盛饮的器具等;宋代煮水不煮茶,直接冲点,茶具比唐代略有减少;明代后用撮泡法,省去炙、碾、罗等器具,茶具大大简化,主要是壶和杯盏而已。茶壶、茶盏历来推崇瓷质,黄金白银在次,铜锡生铁不入用。明代以后,紫砂具列为贡品,紫砂茶壶越来越受人喜爱。

我国瓷器肇始于汉。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过一批我国东汉时期的瓷器,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浙江考古研究所鉴定,并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理化性能的测定,证实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古窑址在上虞市西南的上浦乡石浦村小仙坛。这说明我国瓷器生产已有近2000年历史了。不过汉代的瓷只是上釉的陶器,高火度的瓷器实成功于唐,以浙江余姚上林湖的越窑、湖南常德等地的鼎窑、湖南湘阴的岳州窑、洞庭湖沿岸的岳州窑、河南禹县的钧窑、河北曲阳的定窑、河北内丘等的邢窑为著名。唐诗人韩偓的《横塘》诗有“蜀纸麝煤添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之句。纸墨佳可添笔兴,茶具精能助茶香。诗人用“犀液”(即初放的桂花,经过咸卤淹制)点茶,置于越窑所产的青瓷茶碗中,茶香得以透发,茶色清芬可爱,煞是惬意。

对唐代各窑所产茶碗,陆羽在《茶经》作了详细的述评,他说:“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陆羽独爱浙江越窑产的青釉茶碗。当时河北邢窑所产的白釉瓷很著名。李肇《唐国史补》说:“邢白瓷器……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有人说,河北邢窑的白瓷胜于越窑青瓷。陆羽大不以为然,他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类冰似玉的越瓷茶碗,有助于衬益茶汤的色泽。当时饼茶的茶汤“作白红之色”,即是淡红色的。陆羽对各种釉色茶碗盛茶汤后的色泽变化作了比较: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选择茶具,是从使茶的汤色与茶碗颜色相衬益出发,有着很强的审美意识。他这一鉴赏茶具的观念,也为后来历代茶家所继承。陆龟蒙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也是从艺术鉴赏角度着眼的。

宋时茶具趋向小型,改碗为盏,也叫盅。盏盅是一种小型的碗,敞口小足。为递送方便,也有外加一个托碟的。据考古发现,托碟在东晋时就有,唐时已用得比较多,宋时因改用茶盏,更需托碟,流行更加普遍。宋时盛行斗茶、分茶,茶以“纯白为上真”,茶盏采用黑釉的。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当时斗茶者以茶面泡沫鲜白,着盏无水痕,又能耐久为胜。为了便于观察茶面上白沫,选用黑釉茶盏,以黑盏来衬托乳花白沫,形成黑白二色对比,夺目可赏,最为适宜。

宋代黑釉盏中以建窑所产兔毫盏最为珍贵。建窑位于福建建阳的水吉镇,主要烧制宫廷御用茶盏。其他如四川广元窑、江西永和窑、陕西耀州窑也有烧制,品质也不差。兔毫盏,釉面以茶褐、黑色交杂,形细如毫。然而,釉料的调制往往无法控制釉面兔毫的形成,有时会因釉点下垂,出现周围乳浊或油滴状大小不等的银灰色斑点,这就是油滴盏,它的油滴结晶状是偶然天成。有时还会因釉料在烧制过程中未熔融的部分形成褐色斑点,形似鹧鸪羽毛般,这便是鹧鸪斑茶盏。日本茶人称宋代黑釉茶盏为“天目碗”,并非这些茶碗产于天目,而都同是建窑所烧制,只是因日本僧人是从天目山等两浙佛寺中带回日本的,故有此名。另外,从现存宋代茶具实物和茶事诗文看,也有大量青瓷、白瓷茶碗,表明当时也被广泛采用,特别是条形散茶(亦称草茶)的冲点,更为适用。

明代流行的茶具,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以宣窑所产的白釉小盏最为著名。明时的茶叶制法,从蒸青团茶、蒸青散茶,到炒青散茶,采取全叶撮泡。炒青茶颜色青翠依旧,茶汤澄碧如鲜,所以茶盏的衬益与唐宋不同,不再以青瓷为贵,亦不宜用黑釉茶盏,而是“盏以雪白者为上”。纯白的茶盏作底色,使茶叶茶汤更现原色宝光,衬益之美显然。明张源《茶录》说:“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玉茗冰涛,当杯绝技。”

陆羽爱青瓷,蔡襄贵黑盏,张源却以盏白为上。他们各人的喜好不一,但从茶具颜色与茶汤颜色两相衬益,发茶香、助茶色而言,他们的审美出发点又是一致的。品茶作为一种生活艺术,配置茶具,是需要有点艺术素养的。

紫砂茶具在明代异军突起,深得茶家珍爱。虽早在宋代已有紫砂茶具,但那时流行末茶冲点,紫砂具还未被采用,或者只用来提水。在冲泡散茶时或已有采用的,但毕竟还不普遍。到了明代,茶人们对紫砂茶具已赞赏备至。明人周高起在《阳羡名壶系》里说:“荆南土俗雅尚陶,茗壶奔走天下半”。清时,“惟壶则宜兴茶壶精美绝伦,四方皆争购之”,一时间成为喝茶、品茶不可缺少的名贵之物。这寸柄之壶,盈握之杯,竟被人珍同拱璧,贵如珠玉。

紫砂茶具中最突出的是壶。紫砂壶的原料是宜兴与长兴所独有的宝藏紫砂泥土。这种深藏于岩层之下、镶嵌于泥坯之中的“泥中泥”,性能殊绝,加上精湛的工艺技术,更充分地发挥了原料的特性。紫砂壶里外不施釉,在十分致密的砂土中间,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天腊月,急注沸水,不会爆裂,传热缓慢,茶不易凉,也不炙手。而且使用年代越久,壶身越发晶莹光润。最为难得的是用紫砂壶沏茶,既不夺香味,又无熟汤气,聚香含淑,香不涣散。

紫砂壶以小为贵。《阳羡名陶录》记:“壶供真茶,正如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香茗,俾得团结氤氲。”历来茶家都认为,“茶性狭,壶过大,则香不聚。”独自斟酌,愈小愈佳。邀客品饮,最好每客一壶,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紫砂壶的壶身,根据不同茶叶的冲泡要求,一般设计有高矮两种。高型的茶壶多为小口,适合泡红茶,因红茶适宜焖泡,可使茶色酽而味香浓;矮型的茶壶多为大口,适合沏绿茶,因绿茶不经发酵,宜冲沏经不住焖泡,以葆茶色碧绿而味清醇。紫砂壶的设计制作,重茶理,讲造型,理趣共存。

紫砂壶不仅有良好的实用功能,而且以俗入雅,以平出奇,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千姿百态,造型精美。仿殷罍、商彝、周鼎古器的,庄重挺括,古朴浑厚;摹瓜果、花木、动物的,栩栩如生,生意盎然;状实用器物的如僧帽、笠筐、纽扣等,件件维妙维肖,真假难辨;巧变各种几何图形的,或圆或方,或棱或扁,样样规方圆润,线条流畅。紫砂壶的色彩,“妙色天错,烂若披锦”,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朴素、雅致、耐看。叫人“骤看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爱不释手。难怪古来人们对那些名手所制紫砂壶,贵重如珩璜,珍重比琉璃,觅得一壶,赛过无价之宝。

茶具的选择配置,总的原则是与茶相宜,还要有所创新。台湾在乌龙茶泡饮中增设一只闻香杯,让品饮者不仅能更好地闻到轻发酵乌龙茶独特的香气,又增添了品茶时的情趣,是很有创见的。还有台湾紫藤庐茶艺馆馆主周渝,采用宋代黑釉茶盏来冲泡龙井茶,既为龙井茶品饮别开生面,又为黑釉盏再续茶缘。周渝说:“黑釉茶盏能呈现水的澄澈宁静,也可衬出茶芽的青翠鲜绿,由于碗小胎厚,滚水冲出茶香后,水温即快速下降,保持了茶芽的鲜嫩。”达到宋黑盏、龙井、心境三合为一,不失为一种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