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4956700000038

第38章 意志品质篇(9)

妈妈也是我的一面“镜子”。一次,妈妈生病了,我劝妈妈别去上班了,她说:“不行,我要是不去,其他的同事,都要加大工作量了。我一定得去,不能连累大家。”然而,当别人有什么事时,妈妈却总是帮助别人干活:让她们早些回去。妈妈这面“镜子”告诉我:

人活在世上,应当更多地为别人着想。任何人的长处都是你的“镜子”,同时,你的长处也可以做别人的“镜子”。“镜子”到处都有,只要你认真去找。朋友们,用我们的心灵,用我们的眼睛去感应、去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镜子能如实地照出一个人的外貌,但却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灵魂。而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可以做你的“镜子”,正如孔老夫子所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绊脚石

夏日的傍晚,失意的她徘徊在林间小路上,像是在寻觅着什么,一不小心,她的脚被绊了一下,“好痛,”她的心不禁一颤,“讨厌!是一块绊脚石。”她狠狠地瞪了它一眼……一片“枯叶”忽上忽下地飘来,她死死地盯着这片“枯叶”……忽然,她张了张嘴,兴奋地发现那片“枯叶”原来是一只蝴蝶,已“飘”落在树干上休息,漂亮的翅膀还在微微颤动着,的确逗人喜爱。她真想抓住它,她伸出手,不行;踮起脚,还是够不着。她呆呆地望着蝴蝶,迷惘地低下头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看见了那块“绊脚石”,慢慢地移动那块“绊脚石”,然后轻轻地站上去,一伸手就逮住那只蝴蝶了。“多亏了这块绊脚石。”她想,她又突然觉得很矛盾,“真的是这块绊脚石帮了忙?”她像明白了什么,微笑着放飞了蝴蝶……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可以阻碍我们的行走,也可以帮助我们攀高,生活中的挫折不也正像这“绊脚石”阻碍着我们去取得成功吗?那我们怎么来对待这些“阻碍”呢?

只要我们勇敢地去承受,战胜挫折,便会成为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使生活显出五彩的斑斓;挫折,便成为一本书,我们在这本书上获取知识。然后解答人生的种种“喜怒哀乐”。

面对人生命中的一切挫折、阻碍,我们该做的是承受、跨越,在承受中,在跨越中慢慢感悟人生。

承受贫苦,跨越贫苦,我们会迎来富裕;承受哀痛,跨越哀痛,我们会走向幸福;承受失败,跨越失败,我们最终会走向成功。学会承受也就学会了使自己的心灵经受一生的磨炼,勇敢地去跨越所有的阻碍,才会实现幻后之实,苦中之乐。

愿阻碍来得更多些吧,它会使我们更成熟、更坚强,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

正如文中所说,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可以阻碍我们的行走。也可以帮助我们攀高,生活中的挫折也正像这“绊脚石”一样阻碍着我们去取得成功,那我们就要勇敢地去承受。战胜挫折,便会成为人生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活就会五彩斑斓,跨越失败,我们最终会走向成功。

你看到的是星星什么

培养一种凡事都可为的积极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你听过两个推销员被派到非洲去卖鞋的故事吗?其中一个推销员在拍回公司的电报上写道:“立即返回。这里没有人穿鞋。”另一个则写道:“绝佳机会。将能卖出100万双,因为这儿还没有人有鞋子。”

当你看到半杯水时,你会怎么形容它?是一杯半满的水,还是一杯剩下一半的水?当你想到交通信号灯时,是先想到红灯,还是绿灯?小心点,你的人生态度会在此表现出来。记住,一个乐观的人是当鞋子磨破时,仅会觉得更“脚踏实地”。

我曾听过一个很好的故事。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个住在美国中部的新婚妻子,随先生驻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营区里。营区里生活条件很差,先生原本不让太太跟着一起吃苦,但是太太坚持一定要跟他去。他们只找到了一间靠近印第安村落的小木屋。白天时闷热难耐,连阴凉一点的地方都还有华氏115°(摄氏46°);风又总是一年到头呼呼地吹个不停,把尘土弄得到处都是;旁边住的全是不懂英语的印第安人漫漫长日极其无聊。

一次,她的丈夫必须外出两周参加部队的演习,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她更是寂寞之至。于是,她写信给母亲说她要回家。母亲很快回信给她,信中写道:“有两名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泥巴,一个看到的是星星。”

她将母亲所写的话看了又看,觉得很惭愧。“好吧!”她想,“我就去找那星星吧。”于是她走出屋外,和邻近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请他们教她如何织东西和制陶。刚开始时彼此还有点生疏,但是当他们了解到她对这些真有兴趣时,他们也真诚相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历史、语言及所有有关印第安的事物。

不仅如此,她还开始研究起沙漠来了。很快地,沙漠也从荒凉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神奇美丽的地方。最后她成了沙漠专家,还写了一本有关沙漠的书。

是什么改变了呢?绝不是沙漠或是印第安人。只是她的态度转变,才化逆境为顺境。

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生命。”

凡事都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消极颓废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乃至整个生命。

凡事都要以积极的向上的向善的心绪看问题,以花的、美的、真的、纯的视角看世界,那么世界就成了美的乐园了。

话语权

邻家小女英子九岁多点,是三年级小学生,热情率真。一日晚饭后,英子敲开了我家的门,愁眉不展的样子,手里捧着作文本,说是“请叔叔帮我改一改作文。”因为她的“作文坯子”被老师看好,要参加一个什么比赛,但“还得改一改”,且第二天就要上交,急得很。我看了看英子的作文,大体是说,有一次她跟爸爸去市场上买菜,看到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小姑娘在帮卖菜的爸爸收钱找钱。

“我”便问这个小姑娘是否上学读书了。小姑娘说没有,她爸爸说家里孩子多,上不起学。

于是“我”的心里受到很大震撼,为这个同龄的小姑娘不能像自己一样走进学校的大门而感到不解和悲哀,但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她。后来听爸爸说“希望工程”就是为了让这样的穷孩子走进学堂,“我”便央求爸爸带我去为“希望工程”捐了款。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那个小姑娘扎起小辫儿和自己一起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写到这儿便结束了。在我看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我很为难地告诉英子,说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修改,于是便问英子老师提了什么要求,让怎么改。英子说,老师让多写一点捐款时的思想动机,突出文章的主题。

老师还提示说,捐款的动机来自于对“希望工程”重大意义的理解。哦,我明白了!原来老师是嫌孩子的“认识水平”太低。但要求一个九岁多点儿的孩子用文字去破解一项事业的“重大意义”,是不是太超前了点儿?亲眼看到一个上不起学的孩子而产生的同情心,难道不比语言符号的“意义”更具驱动力?

在这里,我看到了某种思维惯性,像夕阳映出的长长的阴影,挥之不去。在私塾教育时代,幼童自启蒙始,便开始叽里哇啦背诵儒家的经典,这意味着孩子从刚刚懂事起便被灌输了一套完整的话语系统,这套话语系统从君臣父子孝悌之大行到温良恭俭让之细节无所不包。

谁能指望在这套套话语系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多半将变成一个个静止韵文化符号,活在中国的文化字典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没有根本性的进步,这恐怕是一个文化根源。语言是能统治人的,而且语言对人的统治是一种相当牢固的统治,它能剥夺一个人的思维空间。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把语言对人的统治明确地揭示出来。

这种揭示至少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教育和反省现实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必须有适应这个时代的超越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至少不能像私塾教育一样生硬地灌输,否则只能事倍而功半。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在教育思想上也必须实现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必须同时抛弃更多的陈旧观念。

比如,应该尊重孩子表达自己思想的自由,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成熟”的观念去代替孩子的思考,让他们说自己想说和该说的话,把话语权交给他们自己,因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愿下个世纪的小学生们不再遇到这样的难题。

我终于没能为英子改一改那篇作文。放开孩子的手,让他自己走;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自己书写人生的答卷。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