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4956700000037

第37章 意志品质篇(8)

忆“素考”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山泉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刚刚结束的司法系统素质教育复习考试,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轻轻开启记忆的心扉,那段素质教育复习考试生活,像一幅精彩的画卷,如一首醉人的诗篇,似一阕让人奋进的乐章……因工作忙,白天无暇顾及复习,只有等到晚上,坐在桌前,亮一盏孤灯,静心苦读。翻开书,一个个文字如老朋友般跳入眼帘,久违了!内容虽然非常枯燥乏味,但有这些从上学时就相识的老朋友相伴就不觉得了。他们像导游一样将我带入一个知识的殿堂,浅显处,如平川走马,任你驰骋:晦涩处,如悬崖峭壁,步步攀登,脉络易理处,如千尺瀑布落下,一目十行。在这里,我时而字斟句酌,细细推敲;时而掩卷冥想,柳暗花明,时而背诵,念念有词。这哪里像是在准备素质教育考试,分明是又回到了当年的求学年代,是在迎接高考吧?——迎接素质教育考试是紧张而充实的。

除夜读外,见缝插针,也是我常用的一种复习方式,或饭桌旁,或厨房里,或洗衣盆边,或看孩子时,抽空就瞅几眼准备好的小题卡。有时手忙着,嘴不能闲着,于是就和妻子一问一答进行复习。这下可惹恼了三岁的女儿,她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莫名其妙状,生气的小嘴撅起;“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呀,也不理我,哼!”逗得我们捧腹大笑。当然,类似的笑话还不止这些。一次,我们在厨房做饭,正在拣菜的妻子给我提了一个问题,结果,因答案分歧而发生了争论。干脆,查书!于是,我们都急不可待地跑出厨房去查书。答案找到了,可厨房那边却飘来了焦味——菜煳了!看着桌上的一盘“杰作”,我们不禁都笑了。——看,迎接素质教育考试,也是很有趣的。

在复习中,最大的困难是准确记忆。为维护集体荣誉,保证考出优异成绩,领导要求复习题必须准确记忆,做到一字不错。为能达到这个要求,我采取了默写法。当比较长的题很难准确记忆时,就反复默写,一遍写不对就写两遍,两遍写不对就写三遍……直到全对为止。每当长出一口气,把笔一放,望着一字都不错的答案时,我的心情都会激动万分;那激动能与收获的农民看着自己的粮食收仓的幸福相比,能与工人师傅看着用汗水铸成的产品的愉悦相比,能与作家望着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快感相比。

有春华就有秋实,有播种就有收获。考试的日子终于到了。11月8日,我满怀激动的心情,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开始做题了,考场里仅能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和监考人员有节奏的踱步声,除此以外就是寂静。此时,即便是一根针落到地上,也会清晰可闻。我努力控制着激动的心情答着题: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思考,一笔一画书写,包括标点,都写得规规矩矩,唯恐出半点儿差错,就像《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琢玉人梁亦清在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刻。那场景,那气氛,仿佛是高考的考场,庄严、肃穆、规范。现在想来,还真有点紧张。

光阴似水,毕业后参加工作多年,我已好久没如此静下心来读书、学习、考试了。世事纷繁,在工作生活中渐渐浮躁起来。在东拉西扯中送走了时光,在敷衍了事中应付了工作,在醉眼迷离中审视着自我,在虚虚荣荣中麻醉着自己。“素考”…逼着我学习、考试。这一来,我的生活充实了,让人踏实了,认真了;它虽然已过去近两个月了,但留下的印象却让人难以忘怀。

——充盈的“素考”!为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坚持夜读。见缝插针,甚至在煮饭时还与妻子讨论疑难。这种苦读精神十分可贵。此外,对考试时心情的激动、审题思考、一笔一画答卷等细节也描述得生动逼真。总之,这篇回忆文章,不论内容还是形式均值得借鉴。

淡忘起初

不要指望,起初就是星辰。起初如虹一般横空出世、光彩照人的,毕竟很少;况且,起初如此地灿烂,还只是依赖某种天赐的良缘。起初如雷霆一般不鸣则已,一鸣惊天动地的,毕竟难得;况且,起初拥有如此巨大的反响,还只是凭借某种博大的背景。

不要抱怨自己过于寻常,起初竟如此没有色彩、没有声响。你不妨往宽处去想:起初并不说明一切,并不决定一切;再不妨往远处去想:起初之后的路还很长,起初之后,还有时间去争取、去赶上。

我们的起初,即使是一页白纸,即使有几分浅薄,有几分苍白,那也不要沮丧。世间哪一件不朽的作品,不是在起初的一页白纸上创造出来?

我们的起初,即使是无名的山涧小溪,即使有几分懵懂,有几分迷惘,那也不要悲观。天下哪一条大江大河,不是由起初的无名小溪流淌而来?

我们的起初,即使是一片待业的土地,即使有几分荒芜,有几分寂寞,那也不要哀叹。现实中的哪一座飘香的果园,不是由起初的荒地一镐一镐地开垦出来;哪一条宽敞的通衢,不是从起初的被遗忘的角落开辟筑成?

纵然我们不是天才的诗人,但我们终能成为苦吟的诗人,一步步接近成功。

成长的人生像蒲晨的露珠,总是把最明朗的奉献给人们;成长的人生像雪构成的银白世界,总是把最纯真的奉献给人们;人生充满希望,因为人生在不断成长。

从底层起步

人总容易心高气盛,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是在社会上一闯荡,却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你越摆谱,越没有人理你;你越自我感觉良好,越总是到处碰壁。

人呵,有时还是多低看自己一眼为好。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处求职无果,十分沮丧,感到怀才不遇。苦闷之中,不禁走进一座大山,山中溪水全是向低处流着的,看到溪水,他顿时开悟。

高职不好求,不妨放下架子,求些低职,于是他到一家饭店去洗盘子。洗了几天,老板见他谈吐不凡,便让他在大堂里当领班;当了半年领班,老板见他素质很高,便让他当经理助理;当了一年经理助理,老板见他才华出众,比自己还强,不仅是当助理的料,便又让他当了经理,自己愿意屈尊在大学生麾下当了副经理,这时老板才得知这人是一个学企管的大学生,而且是高材生呢!

低看自己一眼,不是自卑,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一种睿意的智慧。你低看自己一眼,别人才会接纳你,你怀着一颗平常心,才能将世上风光尽收眼底;你普遍,才能将更多的养分吸收摄取。

低看自己一眼,前途更加天高地阔,你也更有魅力。是啊,人有时候还是多低看自己一眼为好。低看自己一眼,你就会更准确地把握住自己:低看自己一眼,别人才会接纳你,你才能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才能将世上的风光尽收眼底,学会这种境界。你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宽广。

镜子

镜子,是多种多样的。有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哈哈镜……平面镜能真实地反映你的面貌,而哈哈镜则为了博取你的开心,不惜将你的形象肆意扭曲。你可别信了哈哈镜里的形象,别因她把你的形象放得很大而得意洋洋,也别因它把你的形象缩得很小而自卑,在生活中也要时刻提防“哈哈镜”的欺骗,生活中有些人就像哈哈镜一样,出于各种目的,时而把你捧上天,时而把你说得一文不值。可你千万别信这些。这时,你应该坦然地走到“平面镜”前,它会告诉你,你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平面镜”就是自我解剖,就是认真地研究自己。

生活中的镜子比比皆是,就看你站在哪面镜子面前。在服装店的试衣镜前,我曾看到许多时髦的姑娘在照镜子。她们是那样专心、认真地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长得漂亮,打扮得也入时,看上去不错。镜子这样告诉她们,她们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镜子能如实地照出一个人的外貌,但却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灵魂。那么,有没有能照出我们;内心的镜子呢?有的,用唐太宗的话就是“以人为鉴”。

提起“以人为鉴”,我想起我的哥哥,在我的心目中,哥哥就是一面“镜子”,一面真正闪光的“镜子”:他开朗、乐观、进取心极强。他曾经两次参加高考落榜,但他仍不放弃,丝毫没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他说:“只要再下点功夫,会成功的!”终于,第三次高考,哥哥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从哥哥这面“镜子”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积极进取,什么是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