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姆姆回到了这座被贫穷和痛苦笼罩的城市,正因为如此,她深爱着这座城市,命中注定,她要来到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服务。现在,经过几个月的离别,她又回到了这座城市。
特蕾莎姆姆一身印度平民妇女的打扮,走在加尔各答肮脏的街头,她的全部财产就是5个卢比,而她还得去寻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特蕾莎姆姆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讲述了她当时的艰难:“为了找到一个住处,我四处奔波,累得腰酸腿痛。我想到了穷人们,他们为了找到一口粮食,获得一个安身之处,在身体和精神上得承担多大的痛苦啊?”
当然,在特蕾莎姆姆看来,这种奔波算不得什么,相反,她觉得,这是她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刻,她坚信上帝会一直守护着她的。
耶稣说过,用2个铜板就能买到5只麻雀,可是上帝一只也不会忘记,就连你们的头发也被他一一数过了。所以,你们无须害怕,你们可比麻雀尊贵多了。
特蕾莎姆姆想起神父曾跟他说起过,他托付了一个人家帮她找住处,于是她找到了那里。
特蕾莎姆姆来到了这栋小楼的门前,犹豫了一下,还是敲响了门环。主人出门一看,以为是上门乞讨的穷人,说:“你怎么走到大门口来了,去后门,去那里我才会给你食物。”
特蕾莎姆姆赶紧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女主人惊讶地说:“我以为你会穿着修女服过来,很抱歉,快进来吧,我先生已经等你很久了。”
房子很难找,最后特蕾莎姆姆只能求助于这家主人高玛先生,她表示一旦找到新住处立马就会搬走。
高玛先生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说:“修女,你也看到了,我家很小,家里人口又多。”
不过高玛先生可爱的小女儿,却在一旁大声地喊道:“爸爸,楼上不是有两个空房吗?还阁楼也空着呢。”
小孩子就是这样的单纯。因此耶稣都说:“你们不能保持小孩子般的纯净,你们绝对进不了天国。”“谁能像小孩一样谦卑,谁就是天国里最大的大人。”
高玛先生尴尬地说:“好像是空着呢,可是太简陋了,怕修女你不习惯啊。”
特蕾莎姆姆赶紧说:“不会的,越简单越好,而且我经常不在家,只需要一个睡觉的地方就可以。”
高玛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
于是特蕾莎姆姆在高玛家住下来。她选择了一间最小的屋子,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一张简陋的床。
高玛太太说,家里还有很多闲置的家具,姆姆需要的话可以跟她说,姆姆说,我以后要出去帮助穷人了,恐怕没时间享用家具,估计这张桌子和这把椅子都会被闲置。
就这样特蕾莎姆姆找到了栖身之地,现在,她可以安心的开始她的仁爱工作了,这令她非常激动。
特蕾莎姆姆说:“饥饿不单指食物,还包括对爱的渴望;”“赤身不单指没有衣服,还包括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还包括受到排斥和摈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第二天清早,特蕾莎姆姆就来到了摩提吉——当时加尔各答最糟糕的一个贫民窟。
摩提吉在孟加拉语里的意思是珍珠湖。可是这个名为珍珠湖的地方,居然是个如此糟糕的贫民窟。可能是因为摩提吉有着一个散发臭味的池塘,而人们称它是珍珠湖。
摩提吉没有自来水,人们饮用和洗涤都是用这个池塘里的水,孩子们玩水,当然也只能在这个池塘里。而池塘附近就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堆,要知道,摩提吉的穷人们就靠这个垃圾堆为生,垃圾堆也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和唯一资源。
特蕾莎姆姆走到了一排房屋前,这些房屋事实上根本称不上是房屋,因为它们破烂不堪,只是由一些简单的茅草和铁皮,加上一些竹子随便搭建而成的,不过摩提吉的穷人却世代住在这里面。特蕾莎姆姆对着门口的一群妇女和老人说:“你们好,我叫特蕾莎,是天主教的一名修女,我来是想教你们的孩子读书学习的,希望你们帮助我。”
面对这个奇怪的修女,没人做声,他们只是觉得好奇。而孩子们呢,他们一看见修女就围上来了,伸出一双小黑手,嘴里还嚷嚷着:“修女,给钱!修女,给钱!”
修女是不会有多少钱的。于是很快孩子们就都散开了。但是有一个孩子却紧跟着特蕾莎姆姆。特蕾莎姆姆回头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孩子只有一条腿,而另一只断腿的伤口处还在流血。姆姆难过极了,原来这个一直跟着自己的孩子居然这么可怜。她立马取出了随身携带的药物和绷带,试图给孩子包扎一下。可是孩子说,他只要食物。特蕾莎姆姆坚持给他擦药,于是他又抢过药瓶,说:“这个给我。”然后就溜走了。
特蕾莎姆姆紧跟着他,他们来到了一个又小又黑的窝棚里,里面躺着一个妇女和一个小孩,还有一个婴儿。3个人骨瘦如柴,看上去都很虚弱。
原来这个男孩叫巴布,躺在木板床上的妇女是他的妈妈,因为结核病躺在床上很久了,那个小孩是他的妹妹,小婴儿是他的弟弟。
特蕾莎姆姆很同情他们,可是她什么也没有,帮不了他们,她用孟加拉语和他们谈心,谈了很久。临走的时候,姆姆把身上仅有的几颗维生素丸交给了巴布。
巴布的妈妈很感激,她对着姆姆做出了双手合十的道谢,说:“还有个老人在生病,请你去里面看看吧。”这样简单的话语里所包含的善良与爱,让特蕾莎姆姆更坚定了帮助他们的决心。
特蕾莎姆姆在一天之内拜访了好几个家庭,每个家庭的状况都让她非常难过。她的午餐只是一块面包,不过也被一个小男孩抢走了,当然,姆姆不会怪他,她甚至微笑着看着小男孩一溜烟似的跑了。
晚上,特蕾莎姆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阁楼里,她的心情沉重极了。她彻夜未眠,白天亲眼所见的贫穷一直在她的脑海里盘旋。
她还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见过的穷人,那时候,妈妈经常带着这些所谓的亲戚到家里吃饭,姆姆知道,说亲戚,只是妈妈为了为了保护穷人的自尊而编造的谎言。可是这些穷亲戚跟摩提吉的穷人比起来,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摩提吉的穷人,就是她见过的最穷的穷人。
母亲说,那些穷人是她的亲戚;那么,特蕾莎姆姆要说:“穷人就是我的家人。”
第二天,特蕾莎姆姆又去探访了几个家庭。中午她在一个梅树下休息,她发现这棵梅树枝繁叶茂,于是一个念头产生了,何不就在这棵树下教孩子们读书学习呢?
她边想边拿出了面包,这时,一群孩子来了,他们趴在附近,一副虎视眈眈的样子。特蕾莎姆姆笑着说:“你们是不是又要抢我的面包啊?”话音未落,面包已经被一个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给抢走了,于是其他的孩子也呼喊着,跟着那个男孩跑开了。
不过有个叫亚鲁的男孩没有跑,他乖乖地呆在姆姆旁边。特蕾莎姆姆轻轻地摸着他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喜欢听故事吗?我可以讲很多好听的故事给你听,你想听吗?”
亚鲁一听说要讲故事,立马瞪大了眼睛看着特蕾莎姆姆问:“啊,我从来没听人讲过故事,你真的会讲吗?”说完就朝身后的伙伴们喊道:“你们快来啊,修女要给我们讲故事。”
很快,有好几个孩子跑过来。姆姆想,有这几个孩子就可以开始开学了。于是她抱着他们亲切地说:“从今天起,我们就这所露天学校就开学了,我不仅会讲故事给你们听,我还会教你们算术和认字。”
特蕾莎姆姆首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王子和王妃的故事,这个故事很普通,不过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刚讲完,孩子们立马就要求再讲一个。
特蕾莎姆姆发现这是个好机会,可以以此为由教他们识字。姆姆就问他们:“你们真的喜欢听故事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
特蕾莎姆姆说:“其实啊,你们也可以讲故事。”
亚鲁说:“可是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故事。”
姆姆说:“看书,看书可以知道很多很多的故事。”
亚鲁赶紧说:“我们不会看书啊。”
姆姆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这样啊。不过没关系,我会啊,我会教你们看书的。看书呢,要先学会认字,写字,现在我教你们。”
于是,从此以后,特蕾莎姆姆开始用树枝教那些孩子学习了。
特蕾莎修女那时的日记透露了她当时的想法:
星期五我见到了X同学。他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因为他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我身上带了三个安那(十六分之一个卢比),刚够回去的路费。我把钱都给了他,让他自己买些东西吃。那天晚上,我步行回到了住处。今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主想让我成为一个清贫的修女。穷人一定也不堪贫困。为了回家,我走得双腿胀痛。而他们还要养家糊口,寻医看病,一定更是身心俱疲。
美妙地课程结束了,特蕾莎姆姆拍拍身上的尘土,正打算离开的时候,亚鲁走过来,扬起甜甜地小脸问道:“婆婆,我们明天还继续学习吗?”
从这以后,特蕾莎姆姆就是摩提吉孩子们心中的婆婆了,而日后,特蕾莎姆姆自然地就成了全世界孩子们的婆婆了。
贫穷能压迫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内心依旧善良可爱。姆姆高兴极了,她蹲下来抱着亚鲁,说:“是的,明天继续,不仅如此,后天,大后天,还有以后的每一天,你们都可以来,只要你们愿意,我也一定会来的。”
很快,梅树下的露天学校的学生发展到了40多个。
特蕾莎姆姆继续探访,告诉孩子的父母,只要读书才有出路,也是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最简单的计算也不会,还怎么在这个社会生存,难道要一直过这样的流浪生活吗?
尽管他们不知道姆姆为什么这样的苦口婆心,但是他们还是答应了姆姆。关键的是,他们相信姆姆不会伤害孩子,也明白了,接受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这天,阳光很好,阳光洒在绿色的树叶上,闪闪发光。亚鲁的妈妈送来了一个木箱子,说是给姆姆当凳子用。还有一位父亲送来了一个小黑板。
一天的课程又开始了。孩子们手拿着树枝或小木棍,这是他们的笔,面前的空地就是他们的课桌兼本子。姆姆在黑板上写字,他们就这样边读边写,很快就学会了好几个单词。上算术课的时候,孩子们边背口诀边手舞足蹈的,看他们高兴的样子,简直要从地上蹦起来了,看来,学习让孩子们很快乐。
姆姆兴奋地宣布道:“今天大家表现得很出色,我要奖励你们。”说完就打开了一个纸盒子,她拿出肥皂,边分发边说:“记住啦,这是肥皂,一人一块,你们拿去洗头洗澡,看谁洗的最干净哈。”
孩子们第一次得到一块肥皂,他们兴奋极了,欢呼着向池塘跑去,妇女们闻声赶过来,于是大人小孩都欢笑着,就像在庆祝节日。
姆姆拉着亚鲁,给大家介绍洗澡的方法。每个孩子身上都是漂亮的肥皂泡沫,整个摩提吉的空气里也是第一次飘荡着肥皂的气息。
特蕾莎姆姆不失时机地给这些摩提吉的妇女们讲起了卫生常识,什么刷牙,洗手,剪指甲等等。
特蕾莎姆姆希望不仅能教他们识字算术,还应该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就算贫穷也应该尽量讲究卫生。
一天上午,特蕾莎姆姆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突然来了一群围观的大人。
一个男人说:“这个欧洲女人什么企图,她来这里做什么?”
另一个男人说:“她在教孩子们基督教,她想改变孩子们的信仰。”
亚鲁的妈妈也在人群中,她辩解道:“不是的,你们看,她只是在教孩子们识字而已,她只是想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那个男人继续说:“不,她就是在制造麻烦。”
亚鲁的妈妈有些激动了,她喊道:“你才在制造麻烦,曼尼可。”
特蕾莎姆姆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做好事却遭到了误会和阻拦。但他深信,神对我们的爱胜过所有冲突,而冲突早晚都会烟消云散。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谁的信仰,在她看来,她要做的只是,使大家互相了解,彼此关心和爱护。
第二天中午,特蕾莎姆姆捧着一箱刚刚募捐到的面包来到摩提吉。突然,她看到草堆里有个婴儿正哭的撕心裂肺,她以为是个弃婴,连忙跑过去抱起婴儿。正在这时,婴儿的母亲蓬头垢面地跑过来了,她不分原由地大喊:“这是我的孩子,你干嘛抱起我的孩子?你还给我。”
姆姆连忙解释说:“我见他一个人在草堆里哭,以为他被抛弃了,就抱起他了,我没有别的意思。”
这位母亲野蛮的夺过了孩子,说:“我没有抛弃他,他是我的孩子。”
特蕾莎姆姆看出来了,婴儿在生病,所以她说:“他在生病,请允许我帮你照顾他吧。”
这位母亲却说:“不需要,我自己会照顾自己的孩子,你究竟想做什么?”
她的喊声招来了一群围观的人,他们对特蕾莎姆姆一顿谩骂与指责。那个叫曼尼可的男人走过来,揪住姆姆的肩膀,恶狠狠地问道:“你什么意思?你跑到我们这里来究竟有什么目的?你是不是想把我们的小孩变成基督徒?”
姆姆赶紧解释:“不是的,你们误会我了。”
曼尼可更凶了,他喊道:“误会?你不就是想偷走孩子们的灵魂吗?你敢说不是吗?”
姆姆说:“真的不是,请你们听我的解释。”
曼尼可说:“什么解释,我们不听,乱七八糟的。”
姆姆发现讲道理没有作用,她只好默默地做祷告。
孩子的母亲突然愤怒地说:“她是想偷走我的孩子,这个白种人想偷我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勃然大怒,他从腰间抽出两把刀子,朝特蕾莎姆姆挥舞着,还粗暴地喊道:“滚,滚出摩提吉。”
就在这危急的一刻,有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冲过来,推开了孩子的父亲,并把他推倒在地上。
上帝保佑,惊魂未定的特蕾莎姆姆赶紧跟这个青年人道谢,出乎意料地是,青年人反而双手伏地,给姆姆行了个大礼,他说:“不,我应该谢谢你。”特蕾莎姆姆一脸迷惑,于是青年人继续解释,“你忘了吗?我是秋蒂,在修道院的时候,你救过我。”
特蕾莎姆姆想起来了,他就是那个在暴乱中受伤的小青年,她曾经忍着巨大的恐惧为他止血。
曼尼可说:“我们不需要白种女人的帮忙。”说完就走了,其他人也跟着散了。
姆姆对秋蒂说:“秋蒂,我该怎么谢你呢?你救了我一条命。”
秋蒂真诚地回答道:“还是让我为你做些事吧,修女。”
姆姆感激地点了点头,秋蒂也笑了,他笑得那么明朗。
《圣经》里说,种下什么,收获什么。事实就是如此,秋蒂不仅救了特蕾莎姆姆,他的恭敬也消除了围观者对姆姆的误会,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帮助特蕾莎姆姆,事实上,他算得上是姆姆最早的义工,而义工又是仁爱传教会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那天,特蕾莎姆姆和秋蒂一起打扫屋子,姆姆说:“我们应该把摩提吉的垃圾清理出去,看现在这样,实在太乱了。”
秋蒂摇了摇头,说:“你的这个想法是不会被大家接受的。”
姆姆说:“为什么不?这样多不健康,如果大家一起来清理,那么大家生活的环境会好很多啊。”
秋蒂说:“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就是靠垃圾生活,没有垃圾,我们怎么过?”
特蕾莎姆姆不说话了,他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垃圾堆,上面到处都是在寻找东西的妇女和小孩。一些微不足道的铁片,废玻璃和塑料片,可都是他们的宝啊。他们满身污垢的在垃圾堆里翻来倒去,远远望去,他们就像是垃圾的一部分。
特蕾莎姆姆帮秋蒂把垃圾倒在这座垃圾堆上,她不说话,只是任由风吹动她的纱丽,她那棕色的眼睛凝望着远方,满眼充满了忧伤。
下午的时候,一辆市政府的清洁车开来了,随行的还有几个记者。他们举着喇叭高喊:“市政府命令我们来清理垃圾,请大家理解,并配合我们,不要违抗。”
摩提吉的男人们纷纷爬到了垃圾堆上,他们都一致地坐在那里,看起来很悲壮。曼尼可大声地喊道:“如果政府要清理垃圾堆,那就连我们一起清除吧。”妇女们则都跑去哀求官员了,请他们不要把垃圾拖走。
可是官员们无动于衷。正如特蕾莎姆姆曾经说过的那样,这种隔膜就源于人们的拒绝,一个没有和穷人生活在一起的人,不能和穷人共甘苦的人,是根本无法了解穷人的,至于爱,那就更无从谈起了。
官员愤怒了,他们命令垃圾堆上的男人下来,否则就逮捕他们。
秋蒂一看形势不好,迅速地跑到特蕾莎姆姆身边说:“修女,只能靠你了。”
特蕾莎姆姆担心地说:“场面那么混乱,我过去恐怕会激化矛盾吧?”不过姆姆还是过去了,因为穷人的事就是她的事。
面对眼前这个穿着印度平民服装的欧洲女性,官员诧异地问道:“你是谁?”
特蕾莎姆姆平静地说:“我是劳莱德修道院的修女,我在摩提吉工作。”
官员更加不理解了,他又问道:“你怎么跟这些贫民混在一起?”
姆姆语气坚定地说:“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和老鼠、蟑螂一起分享这个垃圾堆。”然后她指着垃圾堆上的曼尼可说:“你们知道吗?他有4个孩子一个妻子,他们一家就靠这个垃圾堆过日子,如果你们把这个垃圾堆清除了,他们往后的生活靠什么?”
官员说:“市政府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啊,你也看到了,这里被他们弄得这么脏,还怎么生活啊?”
姆姆说:“他们没错,要说错,也就错在贫穷。政府真的为他们着想的话,就应该运来干净的水,派些清洁工经常来这里打扫。”
官员赶紧说:“这可不归我管啊,修女。”
姆姆看着官员说:“但你可以负起责任来。”
官员耸了耸肩膀说:“请你理解,我只是在执行公务。”
姆姆合上双手,跟官员行了一个合掌礼,说:“那么,长官,我替摩提吉的所有穷人们请求您,取消这个计划吧,拜托了。”
官员看着特蕾莎姆姆那双充满爱与忧伤的眼睛,他震撼了。当然,他也不想造成什么乱子,于是他再看了一眼垃圾堆上的男人,说:“看在修女的分上,也为了你们的安全,这次计划就先暂停了。”说完,官员们就开着车走了。官员在离开的时候,又看了一眼特蕾莎姆姆,他不能理解这个修女为什么到这里来,还要帮那些穷人们说话。
事实上,不光是官员不理解,摩提吉的穷人们也难以理解。他们都想不通,一个欧洲女人为什么要舍弃宽敞的大房子、美味的食物和新鲜的空气,而跑到这个地狱般的贫民窟来。而贫民窟的穷人们做梦都想离开这里,过上优越的生活。虽然特蕾莎姆姆跟他们解释过,自己来这里是为上帝做奉献的,但是他们依然想不明白。
人们欢呼着,跑到特蕾莎姆姆身边,他们充满感激地谢谢姆姆替他们说话,姆姆也很高兴,她深情地和拥抱了秋蒂和亚鲁的妈妈。曼尼可迅速地跑过来,双手伏地,冲着特蕾莎姆姆行了一个大礼,他充满歉意地说:“修女,对不起,我误会你了。”
姆姆扶起曼尼可,慈爱地摸着他的头和脸,说:“别说这些,还有很多事在等着我们做呢。”
稍微仔细地看看报道特蕾莎姆姆的照片,我们就会发现,特蕾莎姆姆经常用双手去抚摸穷人的头和脸。
第二天,加尔各答的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件事,它们都在头版头条,醒目地标题说:修女在贫民窟阻止市政府清除垃圾。
就这样,特蕾莎姆姆成了加尔各答的名人,连姆姆自己都觉得很意外。从这以后,作为天主教会的激进分子,一个以行动传教的修女,一个仁爱的革命家,特蕾莎姆姆成了世界各大媒体长期追踪报道的一个公众人物。
时间如梭,很快炎热的夏天来了。梅树下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特蕾莎姆姆渐渐地感到疲惫无力。这天,特蕾莎姆姆正在讲课,亚鲁的妈妈急匆匆地跑来,说:“有家人全病倒了,可是没人敢接近他们,他们怕被传染了。”
特蕾莎姆姆连忙跟孩子交待了几句,就跟着亚鲁妈妈赶去那户人家了。亚鲁妈妈还告诉姆姆,这家人刚搬来,男主人正在四处找工作,工作还没找到,全家人就都病倒了。
特蕾莎姆姆刚到那家人的门口,就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味道,只见他们全家人都躺在一张席子上——没有床,只有一张席子,孩子们痛苦极了,他们在不停地咳嗽,很费力的咳着,看着让人揪心。姆姆冲了进去,只觉得浑身无力,眼前发黑,但是她坚持走到了孩子跟前,她摸了摸每个人的额头,对着亚鲁的妈妈说:“咱们把最严重的先送去医院吧。”
话音未落,姆姆就倒下了。这几个月来的工作让他有些体力不支,再加上经常挨饿,缺乏睡眠,我们敬爱的特蕾莎姆姆终于病倒了。
亚鲁的妈妈赶紧把姆姆送回住处了,高玛先生没辙,只好跑去告诉神父,神父派了一个懂医护的修女去照看看姆姆。
特蕾莎姆姆醒了,她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连忙跟修女说:“不行,我不能躺在这里,我要去帮助他们。”
修女告诉她,这是神父命令,她应该休息。实际上,这时的特蕾莎姆姆哪还有力气起床啊。姆姆忍不住泪水滂沱,她对修女说:“我对不起那些贫民窟的人,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深深地自责使特蕾莎姆姆有着一种急切的怀念,她怀念劳莱德修道院。姆姆感觉孤独而又迷茫,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软弱,让她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怀疑这是否真的是神的旨意,怀疑自己的渺小,怀疑杯水车薪能救得了苦难中的穷人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特蕾莎姆姆越发的想念劳莱德修道院,要知道,这就是她的家,那么亲切而又温暖的家,在姆姆看来,劳莱德就是她的全部和整个世界。其实当初自己离开劳莱德,也是下了巨大的决心的。
现在孤独和软弱将她层层包围,但她依然执着地回答自己:“我绝不后退,绝不能返回修道院,穷人是我的家人,他们的安危就是我的安危,他们健康我才健康。”
她就这样一直默念着,祈祷着:“主,我选择了你,并为了爱你而自愿留在这里,做你嘱咐我做的事情。主,我知道你一定会帮助我的,一定……”
祈祷最终使特蕾莎姆姆平静了下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这对她很重要,可是一想到那个全家都病倒的穷人,她就觉得惭愧不已。
通过祈祷,特蕾莎姆姆重新获得了力量,她那坚如磐石的信心又回来了,但是她会一直祈祷,只要她需要。现在祈祷让她可以有勇气回到摩提吉,去更深入地进行自己的工作。
修女见姆姆终于停止了哭泣,就劝慰她说:“你不能忽视自己的健康啊,你这么做,不是在服务于穷人,而是在摧残自己的能力。我曾经在贫民窟的医院服务过,请相信我,在这方面我还是很有经验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你一定要保持充足的体力与精力,还要休息好。当然,自我调剂更不可少,环境那么恶劣,你得做好一切心理准备。”
特蕾莎姆姆觉得心情好了些,于是她想去外面走走。
午后的气温很高,姆姆就这样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她居然走到了劳莱德修道院的门口。突然,教堂的钟声响起了,就像是特意为迎接她而敲响的,姆姆站在那里,静静地倾听着,她像沙漠中的旅行者突然看见了绿洲一样。
青草,长廊,教堂,熟悉的场景让她很想走进去,事实上,只要她愿意,她随时可以进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相反,她更加坚定了,她相信自己的选择。
回到阁楼里,修女已经走了,她留下了一双凉鞋和一张便签,告诉特蕾莎姆姆说:“加尔各答那么热,送你一双凉鞋,希望你能像圣女小特蕾莎一样,不穿袜子。祝你的仁爱传教会成功。”
姆姆低头,把凉鞋抱在胸口,她很感动。从这以后,姆姆就没有穿过袜子,另外,就在这个晚上,她确定了仁爱传教会这个名字和目标。因为在几天前的晚上,她曾向修女说起过她的构想,关于仁爱传教会的远大构想。
不过,这时候的特蕾莎姆姆还是一个人,身边没有任何追随者。
在特蕾莎姆姆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有一天晚上,特蕾莎姆姆正在写工作日志,阁楼的门突然被敲响了。特蕾莎姆姆很惊讶,现在几乎没有人会来拜访她,因为她天天呆在贫民窟,另外一些不知道真相的人以为,她只是一个游走在加尔各答街头的乞丐。
特蕾莎姆姆打开门一看,居然是她的学生苏妮塔。姆姆吃惊地问:“苏妮塔,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苏妮塔微笑着走进了屋,她说:“神父说你住在这里,我毕业了,我是来追随你的。”
特蕾莎姆姆惊喜万分,她睁大了眼睛,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摸了摸苏妮塔的脸,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苏妮塔笑了,她说:“修女,我可是第一次看到你不会说话。”
苏妮塔那年才19岁,她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富商。她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很钦佩特蕾莎姆姆,当她得知特蕾莎姆姆孤身一人在贫民窟办学的时候,她就决定放弃所有,跟随特蕾莎姆姆。
苏妮塔和特蕾莎姆姆一样,她们身材一样娇小,可是意志力却一样的坚强。她们选择了用一生去爱上帝,她们都相信爱贫困者就是爱耶稣。事实上,苏妮塔的父母早就帮她计划好了,一毕业就送她去欧洲留学,可是执拗的苏妮塔已经决定了,而她决定的事,谁也不能改变。就像当年的博杰舒。
特蕾莎姆姆相信眼前这个坚强的女生,她也坚信这是上帝对她的召唤。于是她对苏妮塔说:“这都是上帝的旨意,你别担心,我会向你父母解释的。”
从此以后,苏妮塔一直在成长,她进步的很快,最后她成了仁爱传教会的中坚力量,始终在加尔各答担当重任。
特蕾莎姆姆对苏妮塔一直寄予厚望,她把自己的教名送给了苏妮塔,使她成了艾格丽丝修女。事实上,苏妮塔一直做的都很好。
她不仅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她还带动了自己的学妹们勇敢地投身仁爱传教会。
没过多久,玛丽亚来了。
一天早上,特蕾莎姆姆和苏妮塔正准备推开高玛先生家的铁门出去,发现墙角有个女生,她正坐在行李上低头思考着。苏妮塔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的学妹吗?她问道:“玛丽亚,你怎么来了?”
玛丽亚喜出望外,她立马站起来拉着姆姆的手,说:“修女,你能带上我吗?拜托你了。”
姆姆怜爱地看着这个小女孩,问道:“你的家人和学校答应你来我这吗?”
玛丽亚说:“他们要我赶紧结婚,我不愿意,我要跟随你,做一个修女。”
苏妮塔赶紧说:“不行,你还没毕业呢。”
大概是有信仰的人都很执着,玛丽亚执拗地说:“不去,我要为穷人服务。”
姆姆摸着玛丽亚的头,慈祥地说:“不着急,你先看看摩提吉的环境,再决定是不是要呆在这里。”
很快,又有两个女生跑来了。
她们都是特蕾莎姆姆最早的追随者,也是最真诚最忠贞的支持者。当然,人们一样也不理解她们,不理解几个风华正茂,受过良好教育,出生富裕家庭的女孩子居然要选择这样的人生,她们完全可以拥有舒适的生活,美好的前途。当然,最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就是她们的父母。
那天早上,玛丽亚兴高采烈地拆开一封邮差送来的信,可是没看几行她就变了脸色。苏妮塔关心她就像自己的亲妹妹,连忙问道:“怎么了?”
玛丽亚伤心地说:“我给父母写的信,他们原封不动的给我退回来了。”苏妮塔连忙把玛丽亚搂在怀里,说:“别害怕,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她们都是青春少女,在一生最美好的年华选择了信仰,脱下了华美的服装,披上了粗布纱丽。在仁爱传教会还没有成立以前,她们甚至连一个修女的名分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神职人员。
所以后来人们都这样说,幸亏有圣玛丽中学的学生们陪着特蕾莎姆姆,支持并追随着特蕾莎姆姆,不然,就算特蕾莎姆姆再坚强,她也未必能支撑的下去。
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圣玛丽中学原本就有特蕾莎姆姆的辛勤劳作,现在收获的季节来了,也是理所当然。
特蕾莎姆姆让这4个学生去教孩子们学习,孩子们听说这4个漂亮的姐姐来自著名的圣玛丽中学,他们开心极了,他们打心里喜欢这几个姐姐,如同喜欢姆姆一样。
再后来,印度的雨季到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特蕾莎姆姆租了几间简陋的屋子做教室。
有了苏妮塔她们的支持,特蕾莎姆姆可以腾出时间去做别的事了,她可以去照顾病人,募捐粮食、药品,等等。
之后,特蕾莎姆姆又开始四处“游走”了。她来到了一家药店,希望老板能捐献一些药品,老板说:“抱歉,你不付钱的话,我不会给你药的。”
姆姆只好走出了药店,她一边走,一边祈祷着,希望上帝能怜悯和恩典这些受苦的穷人,以及这些看着穷人受苦的人。
突然,药店老板追上来了,说:“修女,我把这些药免费给你了。”
这个温暖的小故事,只是特蕾莎姆姆仁爱工作中的其中一个。仁爱工作在起初的阶段非常艰辛,不过也得到了不少帮助。不止是高玛先生一家,也不止是苏妮塔和玛丽亚她们,还有秋蒂和吴梅斯夫妇,他们都在起初的阶段给予了特蕾莎姆姆莫大的支持与帮助。当然,还有很多不知道姓名的好心人,如药店老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