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14947700000067

第67章 苏辙卷(26)

(39)迟莫:年迈。莫:同暮。

(40)自亳徂青:从亳州到青州。

(41)迄蔡而许:到蔡州和许州。

(42)汝阴:汝水之南。

(43)啸傲环堵:歌咏自得于窄狭的土屋之中。

(44)相属:互相斟酒,劝饮。

(45)报:回信。

(46)凶讣:死信,报丧的信。讣:fù,讣告。遄臻:很快地到来了。

(47)云汉之光:像日月的光辉一样。

(48)昭回:光照运转于天。洞达:透彻通畅。

(49)以克向方:以此能作为方向,作为榜样。

(50)知:通智。

(51)昧者:昏暗的人。

(52)自遂:自进。遂:进。

(53)奸回:邪恶。

(54)庸:副词,乃,就是。

(55)庶士:众士。

(56)公导其先:公在前面做了表率,做了先导。

(57)归:指归政,不再当政。

(58)朝旸:早晨日出。旸:日出。薰风:和风。

(59)矧:况。

(60)老成云亡:年老有德之人逝去了。老成:年高德重。云:语中助词。

(61)邦国瘁矣:国家伤了元气。

(62)无为为善:没有作善事的人了。

(63)善者废矣:善的事已废弃了。

(64)怼:怨恨。

(65)尚飨: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祭文结尾多用此二字。

祭文与可学士文(1)

维元丰二年岁次己未二月庚子朔(2),具官苏辙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吴兴太守与可学士亲家翁之灵(3)。呜呼!与君结交,自我先人。旧好不忘,继以新姻。乡党之欢,亲友之恩。岂无他人,君则兼之。君牧吴兴(4),我官南京(5)。从君季子(6),长女实行。君次于陈(7),往见姑嫜。使者未返,而君沦亡。于何不淑,以至于斯?匪人所知(8),神实为之。昔我爱君,忠信笃实(9)。廉而不刿(10),柔而不屈(11)。发为文章(12),实似其德。风雅之深(13),追配古人。翰墨之工(14),世无拟伦(15)。人得其一,足以自珍。纵横放肆(16),久而疑神。晚岁好道(17),耽悦至理(18)。洗濯尘翳(19),湛然不起(20)。病革不乱(21),遗书满纸。嗟呼今日,见此而已。我欲哭君,神往身留。遣使往奠,涕泗横流(22)。绛幡素车(23),归安故丘(24)。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

(1)学士:学者、文人。

(2)维:语首助词。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朔:初一。

(3)吴兴:湖州又称吴兴,今属浙江。

(4)牧:官名,州官称牧,此称文为一州之长,故称牧。

(5)南京:宋时称应天府为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南。当时苏辙任应天府判官。

(6)季子:少子。此指文与可的小儿子文务光,即苏辙之长婿。

(7)次:止,停留。当时文与可赴湖州任时,停留于陈州。陈:陈州。今河南淮阳。

(8)匪:通非。

(9)笃实:忠厚老实。

(10)廉而不刿:指棱角锐利,但不至于伤物。

(11)柔而不屈:温顺而不能使其屈服。

(12)发:表现。

(13)风雅:风流儒雅。

(14)翰墨之工:绘画之工巧。

(15)拟伦:比较,类比。

(16)纵横放肆:随意而为,不受任何规章法则的限制或拘束。

(17)晚岁好道:指文氏晚年好佛之事。

(18)耽悦:特别喜好。

(19)洗濯:清洗。尘翳:被灰尘遮掩,此处用为名词,指尘俗。

(20)湛然:慢慢地。

(21)病革:病重。革:通亟,急。不乱:清醒,不昏乱,不糊涂。

(22)涕泗:眼泪鼻涕。

(23)绛幡:绛色的旗幡,指送丧的旗幡。素车:丧车。

(24)归安故丘:平安地归葬于故土。

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

呜呼!元丰末命(1),震惊四方。号令所从,帷幄是望。公来自西,会哭于庭。缙绅咨嗟,复见老成(2)。太任在位,成王在左。曰予茕茕,谁恤予祸?白发苍颜,三世之臣。不留相予,孰左右民?公出于道,民聚而呼。皆曰吾父,归欤归欤!公畏莫当,遄返洛师。授之宛丘,实将用之(3)。公之来思,岌然特立。身如槁木,心如金石。时当宅忧,恭默不言。一二卿士,代天斡旋。事棼(4)如丝,众比如栉。治乱之几(5),间不容发。公身当之,所恃惟诚。吾民苟安,吾君则宁。以顺得天,以信得人。锄去太甚(6),复其本原。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7)。公乘安舆,入见延和(8)。裕民之言,之死靡他。将享合宫,百辟咸事。公病于家,卧不时起。明日当斋,公讣暮闻。天以雨泣,都人酸辛。礼成不贺,人识君意。龙衮蝉冠,遂以往禭(9)。公之初来,民执弓矛。逮公永归,既耕且耰。公虽云亡,其志则存。国有成法,朝有正人。持而守之,有进毋陨。匪以报公,维以报君。天子圣明,神母(10)万年。民不告勤,公志则然。死者复生,信我此言。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

(1)元丰末命:指宗神于元丰末年驾崩。

(2)老成:年高有德的人,这里指司马光。

(3)公畏莫当,遄返洛师。授之宛丘,实将用之:这句话的大意是:司马光骇怕再回朝当政,返回了洛阳,但最后,朝廷还是请他回来当政了。

(4)棼:乱。

(5)几:危险的处境。

(6)太甚:行为太过分的人,指王安石新党。

(7)日月以须:需要等待一些时间。

(8)延和:皇帝内宫。

(9)襚:赠送死人的衣衾。

(10)神母:这里指临朝太后。

言科场事状

右臣伏见尚书礼部会议科场欲复诗赋,议上未决,而左仆射司马光上言,乞以九经取士(1),及令朝官以上,保任举人,为经明行修之科,至今多日,二议并未施行。臣窃惟来年秋赋(2),自今以往,岁月无几,而议不时决,传闻四方,学者知朝廷有此异议,无所适从,不免惶惑懑乱。盖缘诗赋,虽号小技,而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兼治他经,诵读讲解,尤不可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臣欲乞先降指挥(3),明言来年科场一切如旧,但所对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议论。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之学,仍罢律义,令天下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祐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注释】

(1)乞以九经取士:请求以考九经来选举士子。九经,儒家奉为经典的九种古籍,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等,但九种名目,相传不一。

(2)秋赋:秋天的科举考试。

(3)指挥:本指手的动作,引申为发令调遣。

乞诛窜吕惠卿状

右臣闻汉武帝世,御史大夫张汤,挟持巧诈,以迎合上意,变乱货币,崇长犴狱(1),使天下重足而立,几至于乱,武帝觉悟,诛汤而后天下安;唐德宗世,宰相卢杞,妒贤疾能,戕害善类,力劝征伐,助成暴敛,使天下相率叛上,至于流播(2),德宗觉悟,逐杞而后社稷复存。盖小人天赋倾邪,安于不义,性本阴贼,尤喜害人,若不死亡,终必为患。

臣伏见前参知政事吕惠卿,怀张汤之辨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敢行(3)无度,见利忘义,黜货(4)无厌。王安石初任执政,用之心腹。安石山野之人,强狠傲诞,其于吏事(5)冥无所知。惠卿指擿教导,以济其恶。青苗、助役议出其手。韩琦始言青苗之害,先帝知琦朴忠,翻然感悟,欲退安石而行琦言。当时执政皆闻德音,安石亦惶遽自失,亦累表乞退。天下欣然,有息肩之望矣。惠卿方为小官,自知失势,上章乞对,力进邪说,荧惑(6)圣听,巧回天意。身为馆殿,摄行内侍之职,亲往传宣,以起安石,肆其伪辩,破难琦说,仍为安石画劫持上下之策,大率多用刑狱以震动天下。自是诤臣吞声,有识丧气,而天下靡然矣。至于排周(7)忠良,引用邪党,惠卿之力,十居八九。

其后又建手实簿法。尺椽寸土,检括无遗;鸡豚狗彘,抄札殆遍。专用告讦,推析毫毛;鞭棰交下,纸笔翔贵;小民怨苦,甚于苗役。又因保甲正长给散青苗,结甲赴官,不遣一户。上下骚动,不安其生,遂致河北人户流移。虽上等富家,有驱领车牛,怀挟金银,流入襄、邓(8)者。旋又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如郑侠、王安国之徒,仅保首领而去。原其害心,本欲株连蔓引,涂污公卿,不止如此。独赖先帝天资仁圣,每事裁抑,故惠卿不得穷极其恶。不然,安常守道之士无噍类(9)矣。

既而惠卿自以赃罪被黜,于是力陈边事以中上心(10)。其在延安,始变军制,杂用蕃汉,上与冯京异论,下与蔡延庆等力争,惟党人徐禧助之,遂行其说。违背物情,坏乱边政,至今为患。西戎无变,妄奏警急,擅领大众,涉入虏境,竟不见敌,迁延(11)而归,糜费资粮,弃捐戈甲,以巨万计。恣行欺罔,坦若无人,立石纪功,使西戎晓然知朝廷有吞灭灵、夏之意。自是戎人怨畔,边鄙骚动,河、陇困竭,海内疲劳。永乐之败,大将徐禧本惠卿自布衣中保荐擢任,始终协议,遂付边政,败声始闻,震动宸极,循致不豫,初实由此。边衅一生,至今为梗。及其移领河东,大发人牛,耕葭芦、吴堡两寨生地,托以重兵,方敢布种,投种而归,不敢复视。及至秋成,复以重兵防托,收刈所得,率皆秕稗(12),雨中收获,即时腐烂。惠卿张皇其数牒转运司交割,妄言可罢馈运,其实所费不赀而无丝毫之利。边臣畏惮,皆不敢言。此则惠卿立朝事迹一二,虽复肆诸市朝,不为过也。

若其私行险薄,非人所为,虽闾阎下贱,有不食其余者。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方其求进,则胶固为一,更相汲引,以欺朝廷。及其权位既均,势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仇敌。始安石罢相,以执政荐惠卿。既以得位,恐安石复用,遂起王安国、李士宁之狱,以捉其归(13)。安石觉之,被召即起,迭相攻击,期致死地。安石之党言惠卿使华亭知县张若济,借豪民朱华等钱置买田产,使舅郑膺请夺民田,使僧文捷请夺天竺僧舍。朝廷遣蹇周辅推鞠其事。狱将具,而安石罢去,故事不复究。案在御史,可覆视也。惠卿言安石相与为奸,发其私书,其一曰:“无使齐年知。”齐年者,冯京也。京、安石皆生于辛酉,故谓之齐年。先帝犹薄其罪,惠卿复发。其一曰:“无使上知。”安石由是得罪。夫惠卿与安石,出肺腑,托妻子,平居相结,唯恐不深,故虽欺君之言见于尺牍,不复疑间。惠卿方其无事,已一一收录,以备缓急之用,一旦争利,遂相抉擿,不遗余力,必致之死。此犬彘之所不为,而惠卿为之。曾不愧耻!天下之士,见其在位,侧目畏之。

夫人君用人,欲其忠信于己,必取仁于父兄,信于师友,然后付之以事。故放麑违命也,而推其仁则可以托国;食子徇君也,而推其忍则至于弑君。栾布唯不废彭越之命,故高祖知其贤;李勣唯不利李密之地,故太宗许其义。二人终事二主,俱为名臣。何者?仁心所存,无施不可,虽公私有异,而忠厚不殊。至于吕布事丁原,则杀丁原,事董卓,则杀董卓:刘牢之事王恭,则反王恭,事司马元显,则反元显。背逆人理,世所共疑。故吕布见诛于曹公,而牢之见杀于桓氏,皆以其平生反覆,势不可存。夫曹、桓,古之奸雄,驾驭英豪,何所不有?然推究利害,终畏此人。今朝廷选用忠信,唯恐不及,而置惠卿于其间,譬如薰莸杂处,枭鸾并栖,不惟势不两立,兼亦恶者必胜。况自去岁以来,朝廷废吴居厚、吕嘉问、蹇周辅、宋用臣、李宪、王中正等,或以牟利,或以黩兵,一事害民,皆不得逃谴。今惠卿身兼众恶,自知罪大而欲以闲地自兔,天下公议未肯赦之。然近日言事之官,谕奏奸邪至于邓绾、李定之徒,微细毕举(14),而不及惠卿者,盖其凶悍猜忍如蝮蝎,万一复用,睚眦必报(15),是以言者未肯轻发。臣愚蠢寡虑,以为备位言责,与元恶同时而畏避隐忍,辜负朝廷。是以不惮死亡,献此愚直。伏乞陛下断自圣意,略正典刑,纵未以污楛锧,犹当追削官职,投畀四裔,以御魑魅。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吕惠卿用事于朝,首尾十余年,操执威柄,凶焰所及甚于安石,引用邪党,布在朝右。臣今陈其罪恶,必阴有为之游说以破臣言者。唯圣明照察,不使孤忠横为朋党所害。

【注释】

(1)犴狱:牢狱。

(2)流播: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争相效仿。

(3)敢行:大胆行为。

(4)黩货:贪污纳贿。

(5)吏事:作官吏方面的事。引申为政务。

(6)荧惑:迷惑,惑乱。

(7)排周:排挤,排斥。

(8)襄、邓:二个地名。襄,在湖北省。邓在河南省。

(9)噍类:活着的人。

(10)力陈边事以中上心:极力陈述边界征战的事以迎合皇帝的心意。

(11)迁延:退却。

(12)秕稗:没有长成的庄稼和田间野草。

(13)以捉其归:通过将与王安石关系密切的王安国、李士宁下狱审理来捉住王安石的把柄,以防他再归朝复位。

(14)微细毕举:连最细小的事情都举报。

(15)睚眦必报:曾对他怒目而视的人他一定要报复。睚眦,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