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闯荡商海的女人
14943900000038

第38章 落崖(1)

南州市的市委书记调任外地,不知道是否因为副书记李大明“抱恨自杀”的原因牵连于他。接任的市委新书记,是省原文化厅厅长葛雄。省委常委研究决定,葛雄将升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在省宣传部老部长离任之前,让他先下地市担任一段地市委书记,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锻炼。

葛雄到任后,因为赏识和熟悉的原因,张绰被升任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之职。张绰和曾岚办了喜事,结婚了。葛雄早就从张绰的书市汇报中了解曾岚,便到场喝他们的喜酒,还看了他们的新房,问了他们一些情况。

这样,曾岚也能有机会接近葛雄书记,就很自然地谈起曾虹和李大明的事,使葛雄了解到一些真实的具体情况。曾岚对葛书记没有丝毫隐瞒,甚至把自己偷着购买“味精”的事,也原原本本告诉葛书记,葛书记批评她:

“幼稚,单纯!”

“葛书记,您是在批评我幼稚无知!”曾岚笑着接受了,接着又说:“还外加莽撞呢!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我会在接受教训中进步的。”

“天真得可爱,办书店要有这份灵气!”葛书记也称赞说。

曾虹终被无罪释放,结论是:“事出有因,系不知情而卷入事端,经详细调查,未曾危害社会。”

曾虹经历这番坎坷,没有忘记《诗经》里那篇《载驰载驱》,向往那位闯荡救国的许穆夫人不屈不挠精神,便继续创办她自己的事业,干脆就往大里做,把“大福餐馆”改名“大福楼”,扩大了营业,达叔仍然继续帮助她,做她的厨师长。

“大福楼”生意更加兴旺。“大福餐馆”账号解冻,曾虹被没收的财产,退还了该退还的部分,是她所有财产的多数,未退还的部分作了罚款处理,只是其中的少数。

“好望角”大厦和“华地”宾馆收归国有,分别成为两家大型国有企业,整顿后照常营业,相互竞争,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王小莉升任“好望角”美食城经理,她邀请何琴回去担任副经理,何琴觉得在大福楼干得很好,不想再挪动地方了。曾虹让何琴担任“大福楼”总经理助理,协助自己的工作。

王敏力成了“大福楼”的常客。他继续在禁毒办工作,升任主任一职。

李大明自杀的事,社会反响仍然强烈,连他在海外的朋友,也来电、来函询问,并要求作答。李大明国内一些朋友和亲戚,甚至代替他的母亲,要求替李大明讨一个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市委按照省委的要求,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

葛雄原是某大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转业到省文化厅担任副厅长,很快升任厅长。他不到五十岁,中等身材,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当他沉稳地步入常委会议室的时候,带起一股雄风,那气质能使人想起一句成语,“名副其实”。葛雄书记主持了这次会议,他“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叫人一看就是军旅出身。他坐在沙发上,一两个钟头不弯腰,偶尔仰在沙发背上抽支烟,眼睛却还在滴溜溜地转,那肯定是在思考问题。

他打量了一下参加会议的众人,说:“一个人就这样死了,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可他是我们的一个地市级领导干部。我和几个主要领导同志碰了碰头,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也有明确指示,要求我们一定要开好这个会,让大家研究一下,给死者一个说法。人们常说,‘盖棺定论’,我们就来盖这个‘棺’吧,也好让死者瞑目,活着的人能够安心。”

会议沉默良久,谁也没吱声。大家都在揣摩葛雄书记的意图,不知道该如何说好。有的心里有话怕说错,有的在观望别人的态度,有的好似胸有成竹,却不愿意明说。终于有人开腔了。最先说话的人,只是叹了一口气:“李大明死得委屈!”

只这一句话,没说是“冤屈”,就像油锅里落了一滴水,整个常委会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有的说:“李大明是市里经济改革的有功之臣哪!”

有的说:“他在我市对外开放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

还有的说:“他是我国第一流的时装设计师。”

“应该说,他才是和毒枭熊海一做斗争的先锋!”

“那倒是把话说过头了,他和熊海一交过锋,有过矛盾,甚至做过斗争,但他并不知道熊海一是毒枭呀!他要是早知道,那就好了。”

“起码不会叫熊海一反咬一口,以致置自己于死地。”

“他的死可是太尴尬了,死得不值。”会议出现了争议,开始有了一些不同意见。“何止不值呀,要说是对抗组织对他的审查,也不为过啊!”

“嘿,你还像以前那样上纲上线哪!”

“问题本身就在纲上线上嘛,哪用得着上啊!”

“扯哪儿去了,扯远了不是!”

……

会议气氛松懈开来,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了。

葛雄仔细地倾听大家的意见,从中吸取各种意见的合理性,到了该作总结的时候,他把手向下压了压,止住大家的议论,然后略微提高了一点嗓音说:“李大明犯了一个错误,不应该选择死。可是,人哪,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关于他的死,我们不要把问题搞复杂了,本来很简单嘛!由于组织上关心不够,干部体制还存在弊端,这方面的改革进展不够快,也由于社会上对他的作为理解欠缺,情况复杂!还由于他自己……这一点,我不必说了吧,大家说了很多,人已经死了,还说什么呢!”葛雄摇了摇头,好似在惋惜,也好似在悲痛,他的声音显得哽咽了,接下来说:“他的爱情,他的事业,他的人生,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悲剧!”

看得出,葛雄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走的道路,我们改革开放的道路,坎坎坷坷,我们每个人前面的路,都不是那么好走啊!但是,置他于死命的主要原因,是恶人的诬陷!李大明不是一个高大形象,像文学作品里所创作的那样,可他却是一个正义的形象!或者说,他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有错误的普通人,却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坦荡磊落的人。他的死,可以确定地说,不会是对抗改革,他对改革可说是无限忠诚,对此他付出过很多的心血。他更不是向组织挑战,是组织提拔和重用了他!我想,这一点,他不会不懂。对于他的死,该怎么说呢?”

他把话停下来,扫视众人一眼,看着众人回视他的目光:“这么说吧,就算他是从悬崖上不慎落马吧,一不小心就掉下了深渊!这,也正是我们自己应当警惕的。李大明的死,还有那个从县处级干部堕落为毒枭的罪犯,也给我们如何做‘官’敲响了一记警钟!至于那个罪犯,我们和国际刑警组织正在加紧追捕缉拿,天网恢恢,他逃不掉的!”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结束,葛雄向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作了汇报,并形成一份书面报告。这份报告,写明了李大明一生的经历、个人品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成绩与贡献,死亡的前因后果,以及群众的反响,如实写清了主客观各种因素。报告最后的结论是:“事故死亡。免去追究死者责任,但市委常委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不久,李大明的生前亲朋好友相约,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来到朱亭山上。在李大明死去的那两株枞树下,李大明的母亲埋葬他骨灰的墓地上,众人焚香烧纸做了祭奠。

众人为李大明立了一块大石碑,上面镌刻两个大字:落崖。后面还有一行小字——市委副书记李大明因故致死纪念。

曾虹参加了立碑仪式,深深行了鞠躬礼之后,“哇!”的一声,跪倒在墓前恸哭不已。李大明的母亲,那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和另一位前来参加祭奠的男士,一同扶起了曾虹,并安慰了她。男士便是雷诺,轻声地对曾虹说了声:“节哀!”

不负李大明的鼓励,干好饮食业,提高饮食业的文化品位,为城市现代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成为曾虹的心愿。“大福活鱼”名冠全市和外地,每天的食客越来越多。大福楼的美食生意,越做越红火,曾虹把整个一楼都租赁过来,由一楼的半层一个餐厅,扩大而为两个大餐厅,中间打通了两扇门,顾客可以自由通过,且增设了若干雅座,进食的顾客越来越多,拥挤不堪。紧接着,曾虹把这座楼的二楼也一并租赁了,开辟了这座楼房二楼的大厅堂,加以精心装修,成为大福楼第三餐厅。

二楼楼堂餐厅面积,相当于地面两个餐厅那么大,曾虹设计了楼堂中央餐厅,又把楼堂靠墙的两厢,装修出十数间包厢来。其中,有一桌一间的,有两桌一间的,有的包厢还设置了卡拉OK音响,客人们可以一边吃喝一边娱乐,这也成为一种时尚。包厢谓之“雅座”,曾岚便把唐宋词的词牌搬过来,做了雅座的名号。如“临江仙”、“虞美人”、“清平乐”、“谒金门”、“梦江南”、“忆秦娥”、“长相思”、“醉花间”、“蝶恋花”、“点绛唇”、“相见欢”、“烛影摇红”等,每间雅座的门楣上,都嵌有红底绿字座牌,镶了金色图案,这些雅座的名号,个个惹人喜欢。食客们携亲带眷,唤邻呼友,招商设宴,高朋佳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特别是黄昏前后推向高峰,成为每天顾客进食的大好黄金时段。大福楼还特别地增开了夜市,夜宵也是宾朋满座。

曾经是名模的曾虹,因为这段时间的奇遇经历,一时名声大振,她的一些故事,简直成了家喻户晓、茶余饭后的谈资。满城的顾客都很好奇,都想来大福楼看看曾虹,都想来品尝品尝“大福活鱼”的那种美滋美味。

顾客们的这种好奇心理,竟然帮了大福楼的大忙。

“姐,张绰来了。”曾岚和张绰成家以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两人开小灶,享受着二人世界,来大福楼吃饭的时间少了。

姐妹情,胜天庭。曾虹经常主动约他们来大福楼聚餐,彼此说说话,叙叙家常。

曾虹把这次的姊妹、妹夫聚餐,安排在“临江仙”雅座,这里视野开阔,可以望见湘江上的船只往来,让人骋目驰怀,不胜欣慰。曾岚最喜欢这间雅座,把它的牌号置于最前面,每次吃饭首选这儿。曾岚要了张绰喜欢吃的鳜鱼,自己喜欢吃的鸡翅根,姐姐喜欢吃的荷包蛋,以及家常豆腐、莴笋尖等,尽管都是些家常菜,三个人吃得挺欢快,有滋有味。

其实,吃饭是次要的。这次聚餐,曾虹是要向张绰讨教大福楼的事业发展。而曾岚呢,她还有客户约了谈一套现代丛书的批发,不能久留。曾岚本来不方便来吃饭,但她不愿意扫姐姐的兴,就匆匆而来,三扒两口吃完饭,对曾虹说:“姐,你和张绰慢慢聊,我不敢怠慢客户,先走了。”

“你没有吃好,改天和张绰一道再来。”曾虹起身相送妹妹,再三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