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趣味心理学:最神奇的意志提升课
14927400000014

第14章 控制负面情感,你需要时常和情绪搏斗(3)

比如,你正在和一个难缠的客户进行谈判,因为客户态度比较恶劣,你觉得很生气,特别想劈头盖脸骂对方一顿。但是你想一下,当你骂完对方之后,这个谈判极有可能就此失败,而你因此会让公司以及自己失去一笔收益,并有可能让公司的形象受损。而你想要的是谈判成功,为公司谈成一位客户,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为达到这个目的,你所需要的是一个冷静、友好的沟通氛围。这样,你的负面情绪就会相应地消失。

除此之外,注意力转移法、深呼吸放松法都是情绪调节的方法。不管我们在情绪控制中利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使自己的负面情绪消失,让自己变得冷静,或者使消极情绪被另一种积极的情绪所取代。

情绪控制依靠的不只是意志力

在生活中,有时候意志力会显得无力有些人好像没有脾气、很好相处;有些人很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经常出现生气、愤怒等情绪;有些人则比别人更消极,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灰心丧气、烦闷不已。自尊心强的人很容易因为小事生气,或者与别人发生冲突。与这一类型的人相处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很敏感,受不了一点委屈。他们很可能因为一个玩笑而觉得别人瞧不起他,然后非常生气;或者因为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觉得气闷不已。

个体本身的一些特质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表现。对于这些因为个体特质而出现的情绪,光是依靠意志力进行调控,似乎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我们会发现,有时候意志力对于这些情绪没有多大的控制作用。比如对于因失恋而产生的难受、悲伤的情绪,就不是单靠意志力便可以控制的。

那么,意志力对于我们的情绪管理究竟有多大用处?我们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情绪?

哈佛大学教授欧文·迪曾做过一项实验,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者。首先,欧文·迪先把被试者带进实验室,测量其自控力的基础水平。然后,欧文·迪让被试者们完成一项自我控制任务。接着,欧文·迪再对被试者的自控力进行测量。通过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了解被试者在任务中所消耗的自制力。

随后,欧文·迪将被试者随机分成四组,并分别布置不同的意志力锻炼任务,并让他们回家后按要求进行锻炼。

第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要求他们在接下来两周内,注意自己的身姿。每当他们想到自己的身姿,就努力地坐直或者站直。因为这些被试者基本上都习惯懒洋洋地坐着或站着,所以让他们注意自己的身姿,违背了他们原有的习惯、意愿,会消耗他们的意志力。由此,欧文·迪猜想,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被试者们的意志力会逐渐增强。第一组被称为身姿调整组。

第二组被试者,欧文·迪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将自己所吃的任何东西都记录下来,但是他们不需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过在记录的过程中,被试者们可能会自行进行调整。这一组被称为饮食监控组。

第三组被试者,欧文·迪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调整自己的心情,让心情保持在良好状态。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难受了,情绪变得消极了,他们需要及时努力地调整自己,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第四组作为控制组,欧文·迪没有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周内进行任何自我控制的有关训练。

两周后,欧文·迪将被试者们召回实验室,对被试者的自控力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所得结果与两周前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之后欧文·迪发现,第一组裤试和第二组被试者自控力测验的得分都比两周前高,且显著高于第四组的得分。其中,相对于第二组被试者,第一组被试者两周前后的得分差值更大。但是,第三组被试者的自控力测验得分与两周前没有明显变化。

欧文·迪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第三组被试者的自控力没有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因为情绪调控需要的不仅仅是意志力,让自己的情绪变好,不是单靠意志力就能够做到的,更多时候还需要认知等方面的技巧。

欧文·迪从实验结果中,获得以下结论:

1.并不是所有自我控制的过程,都会让意志力得到锻炼。

2.相对于自我监控,练习控制自己的身姿能够让意志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3.练习情绪调控,不一定会有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因为情绪调控还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技巧。其实,欧文·迪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想探索“什么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增强个体的意志力”。但是,这个实验似乎还能告诉大家:情绪调控需要的不仅是意志力,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情绪调控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都认为,情绪来自其他人或事物。因此,当情绪出现时,他们很容易把情绪的原因归结在别人身上,导致和别人产生冲突,但却忽略了对自身情绪的管理控制。其实,决定情绪的是个体自己的内心,因此,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自身的调控很重要。

其次,个体的信念、价值观、所坚持的原则等,都会影响某件事给人带来的情绪。这也是同一件事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情绪体验的原因。

由此可知,调整我们自己的认知信念、价值观等,都能够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如果将钱财看得非常重要,那么他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钱财受损而生气,哪怕受损的钱财非常少。这种类型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来调整情绪。他只要将钱财看得轻一点,生气的情绪就会有效地降低,甚至消失。

前文中曾提到过,错误的认知信念很容易让个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调整自己的认知信念,也是情绪调控的一个重要方法。假设你在评先进的活动中落选,你很气愤、沮丧,因为你觉得“评先进是时辛勤工作的必要回报”、“考没评上先进是对你工作的否定”。在这个情境下,你只要将自己的信念进行调整,认识到“评先进是对团队中表现最为优秀的人的一种精神奖励”,你的这些负面情绪就会降低或者消失,甚至让你变得更自信。

内心的敏感和你的意志力相关

意志力耗竭状态下,个体自控力下降的部分原因,同时也进一步证明,自我控制过度会导致个体的自控表现变差。那么自我控制过度除了会导致个体的自控表现变差之外,是否也还存在其他负面影响呢?

有一些人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情绪就会变得烦躁易怒。这些人经常会在工作繁忙阶段向周围的人发脾气,比如上下班途中和他们产生小摩擦的陌生人,他们的家人等。

对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由于个体自控力下降所导致的。但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自我控制过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自我控制过度会使人们的情绪变得更敏感,欲望变得更强烈。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自我控制会让个体产生一部分负面情绪。这在前文中曾描述过。因此,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感知,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当这些负面情绪很多时,说明意志力可能已经处于耗竭状态。

不过,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由此提出了新的观点:“因为自我控制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与正常状态下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基本没有差别,个体无法分辨。所以个体难以通过这种方法发现自己的意志力耗竭状态。”于是,很多心理学家展开了更多关于意志力耗竭状态特点的研究,并试图从中获得发现意志力耗竭状态的方法。

为证实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他们做的实验。

凯瑟琳·沃斯是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她曾经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

实验中,凯瑟琳·沃斯先将被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凯瑟琳·沃斯让实验组完成一些自我控制任务,让他们的意志力资源被消耗掉。使他们在进入下一个实验任务时,意志力处于耗竭状态。

接着,凯瑟琳·沃斯将每组被试者都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实验处理。

凯瑟琳·沃斯让第一组被试者观看一些悲剧短片;凯瑟琳·沃斯让第二组被试者观看能够让人产生愉快情绪和能够让人感觉恐怖的图片;凯瑟琳·沃斯要求第三组被试者将自己的手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冰水中,并评估水的温度;第四组被试者被实验者带进一间放着曲奇饼干的屋子,并被告知:他们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第五组被试者从凯瑟琳·沃斯那里收到了一些包装成礼品的包裹。

实验过程中,凯瑟琳·沃斯对被试者的行为反应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束后,凯瑟琳·沃斯对各组被试者的情绪和感受进行了测量。

凯瑟琳·沃斯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被试者,实验组被试者在看到悲剧短片的时候更加悲伤;看到令人愉快的图片时更加高兴;看到令人恐怖的图片时更加害怕。在同样的冰水里,实验组被试者通过自己的感受测量到的温度比控制组低。在放有曲奇饼干的屋子里,实验组被试者吃掉的曲奇饼干的数量也比控制组被试者吃掉的饼干数量多。在面对礼品包裹的时候,实验组被试者打开包裹的欲望更加强烈。

综合来看,实验组被试者比控制组被试者的反应更加敏感,欲望的表现也更加强烈。

凯瑟琳·沃斯从实验得出的结果中得出:意志力的消耗与耗竭反应更加敏感、强烈;意志力的消耗与耗竭让个体对情绪刺激以及环境刺激的让个体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

实验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关于发现意志力状态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周围环境刺激、情绪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对某些事物的渴望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意志力耗竭时,个体的情绪变得更敏感,欲望也更强烈。而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得敏感时,他因为受到刺激而出现的反应就会变得强烈,从而极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或者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入情绪困扰。

这种敏感、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个体人际交往和工作都存在极大的消极影响。比如,破坏个体的人际关系,让个体无法安心工作,影响个体的决策等。

可见,自我控制过度造成的意志力耗竭状态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们需要警惕自己陷入这种状态。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陷入意志力耗竭状态,我们还是需要从这种状态的外在表现入手,比如情绪变得敏感、感知觉变得敏感、欲望更加强烈等。比如,经过一天的工作之后,走进小吃街,你感觉到非常饥饿、周围的食物特别诱入。这种状态显示,你有可能已经进入了意志力耗竭状态。

当我们根据这些外在表现发现自己进入到意志力耗竭状态后,需要做的是:避免刺激源,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意志力状态。

不过,因为人们都是根据自身感受来判断自己的意志力处于何种状态的,所以这种PI断存在很大的主观性。而一个人的感受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们自己的潜意识愿望、生理状态等,很容易导致判断失误。所以很多人对自己的意志力状态的意识和判断都不够准确。

当一个人内心不想坚持某件事时,就很容易在潜意识的影响下,在自我控制过程中为自己找一些理由来放松自我控制,而“累了”就是很好的一个理由。因此,在判断自己的意志力状态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是否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意志力耗竭就有可能成为偷懒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