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短片后,实验者要求三组被试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个延迟满足任务。在这个任务中,被试者被要求在电脑的一个虚拟的捕鱼情境中扮演捕鱼者,捕捉湖里的鱼。
首先,被试者们会看到一张测试说明,被试者们可以从这张说明中获得以下信息。
第一,在这个虚拟的捕鱼情景中,湖里鱼的数量就像真实场景中一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得到繁殖而补充,而湖能够容下的鱼的数量也有限制。
第二,每隔一段时间,系统就会提示被试者进行捕鱼。被试者可以从“大量捕鱼”、“少量捕鱼”或者“不进行捕鱼”三个选项中自行选择是否捕鱼,以及捕鱼的数量。但被试者除了系统提示的捕鱼时机外,无法进行捕鱼。
第三,当湖里鱼的数量达到一定充足程度时,才会繁殖得多,才有更多的鱼可以捕。
第四,被试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从鱼池中获得最大利益,即尽可能地捕到数量多、质量好的鱼。
第五,已有证据表明,被试者们在这项任务中体现出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预测他们的学习能力。实验者将在任务结束后,根据被试者在任务中获得的金币数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在这个任务中,实验者给三组被试者设置了不同的背景音乐。因此,在虚拟捕鱼任务进行期间,三组被试者会听到不同的音乐,分别是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和没有歌词的中性音乐。实验者这么做的目的是维持被试者的情绪体验。
任务进行过程中,每当系统提醒被试者进行捕鱼时,都会同时呈现湖里鱼的数量,以及被试者已经捕到的鱼的数量。整个任务中,系统一共设置了20次捕鱼时机,完成20次捕鱼之后,系统会自动停止。假如在这个过程中,被试者将湖里的鱼捕捉光了,那么任务也会自动结束。
实验者设置这个任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测量被试者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假如被试者能够在任务早期少捕或者不捕鱼,等到湖中鱼繁殖补充到最大容量时再进行捕捉,则证明他的延迟满足能力很强,且他在任务结束之时,捕捉到的鱼会相对较多。相反,则证明被试者的延迟满足能力比较弱,而他捕捉到的鱼会相对较少。
实验者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的被试者在捕鱼任务中的最终得分都明显低于中性情绪组的被试者,而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的被试者之间则没有明显的差异。
从上述实验结果中,实验者得出以下实验结论:不同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的影响不同;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会降低个体的延迟满足能力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
从上述实验可以得知,不仅仅是消极情绪对个体的自控力有负面影响,积极情绪对个体的自控力也存在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力不亚于负面情绪的影响力。
大多数时候,人们对负面事件的关注更多。比如,飞机坠落事件会引起人们密切关注,但是飞机安全航行却很少有人关心。
对于情绪的关注也一样,人们对负面情绪的关注多于对积极情绪的关注,而且负面情绪带给人们的是不好的情绪体验。在这两个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大多数人认为负面情绪容易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但从上述实验可以知道,积极情绪同样会使个体的自控力下降,继而言行失控。
积极情绪也会让个体产生冲动,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因此,情绪调控的内容不仅仅是消极情绪,还包括对积极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因为大部分人对于负面情绪比较敏感,所以,相对来说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更容易被注意到,继而引起警惕,让人们及时、主动地去寻找调节的方法,进行情绪调控。
但是对于正面情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家的警惕心就相对低得多。大部分人都是在情绪产生的后果出来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冷静点。因此,在情绪调控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提高对积极情绪的警惕。
尤其是当出现的积极情绪的程度比较高时,更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兴奋过度。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适当地恢复平静状态,从而避免它对自己的言行产生负面影响。
情绪的控制不等于情绪压抑
生活中,很多人在其他人面前都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努力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种行为表现有很多原因。
在多数人眼中,如果某个人在面对任何事情时情绪上都表现得很平静,那么代表这个人比较稳重、成熟。而大部分人认为,相对于容易情绪化的人,稳重、成熟的人更值得信任。因此,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成熟、稳重,更值得别人信任,很多人都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个体压抑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态度,一般会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而且,很多情绪表现很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伤害,对正在进行的事情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诸多原因之下,人们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就算内心波涛汹涌,外表看起来也要平静无波。但是,有压抑自己的情绪的意志力真的能帮助我们把事情办好吗?对此,哈佛大学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情绪压抑会给个体本身带来不良影响。下面,我们就跟随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来验证一下这个观点是否可信。
实验以一些彼此陌生的女士作为被试者,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将所有的被试者分成两人一小组,然后又将所有的小组分为三个大组。
实验时,实验者先让每个小组的两个组员彼此作一个大致介绍,然后让两人相对而坐。在两个被试者中间,放着一块隔板,她们与隔板之间的距离均为2米。实验者告诉被试者,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她们对话的过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会测量她们的血压,录下她们的对话视频。当然,实验者打的这个幌子,主要是为了不让真正的实验目的会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响。
实验中,相对而坐的两个被试者因为被隔板阻挡,无法看到和她沟通的人,但是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对方。被试者们坐下来后,实验者先给两个被试者看一段时间长为3分钟的自然风光影片,并记录被试者们此时的血压,作为被试者平时一般情况下的正常血压。
然后,实验者再给被试者们看一段16分钟的战争纪录片。这段纪录片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被两颗原子弹轰炸后的情景。实验者给被试者们观看这段纪录片是为了让她们产生负面情绪体验,然后测量出被试者在负面情绪体验下的血压。在这之前,实验者已经通过多次实验,证实了这段纪录片确实能够让观看者产生厌恶、愤怒和悲伤等负面情绪体验,以及强烈的政治观点和宗教观点。
看完纪录片后,被试者们会听到一个指令,被试者们根据指令,开始与自己的组员进行对话。其中,三大组被试者听到的指令不一样。第一组被试者听到的指令要求她们在与对方的对话过程中,不要表现出任何跟自己情绪有关的迹象,不要让对方觉察到自己的感受。第一组被称为情绪压抑组。
第二组被试者听到的指令要求她们在与对方对话的过程中,想象一下“自己所要的是一个冷静的、没有激情的情景”。这一组被称为重新思考评价组。
第三组被试者听到的指令只是一段音乐片段,对她们的对话过程没有任何要求。这一组被称为控制组。
指令下达之后,实验者移开两个被试者之间的隔板,让她们面对面地讨论对人类本性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她们的政治和宗教信仰。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被试者们自由对话,并且可以随时结束对话。
被试者们的谈话结束后,实验者再次放上隔板,被试者在自己的空间内填写一份跟情绪体验相关的问卷。然后,实验者再将被试者们的对话视频放给专业人士看,请他们对被试者的行为反应进行解答。
最后,实验者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者发现,情绪压抑组的被试者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得心不在焉,相对于进行压抑之前,对话过程中被试者的行为反应减少,血压升高。实验者认为,这说明被试者在生理上产生了压力感。
从上述实验的结果中,实验者得出:对负面情绪的压抑会对个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让个体在生理上产生压力感,行为反应降低,无法集中精力与别人进行沟通。
对于这个实验,有人提出了一些疑问,认为情绪压抑组和重新思考评价组的处理是一样的。
实验者对此进行了解答,他们认为情绪压抑组的实验处理是让被试者对自己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了压抑,但产生的负面情绪还在;而重新思考评价组则是通过思考现实处境和结果,试图消除负面情绪,使自己冷静,是一种对情绪的控制和管理。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从上述实验中的情绪压抑组的行为反应可以看出,被试者们在情绪压抑时,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了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对被试者们正在进行的沟通产生了不良影响。
可见,对负面情绪进行压抑不一定会帮助我们把事情办好,只不过,在很多场合中,相对于无所顾忌地表现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后果,对负面情绪进行压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要小很多。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压抑出现的负面情绪,应该先衡量一下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力,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假如,当下情境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情绪进行适当压抑,那么一定要在合适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将现在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以免它对其他的事情产生负面影响。
情绪的发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正常的通过外在表现来发泄之外,还可以通过想象来发泄。比如,当你的负面情绪因为某个人而起时,你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将这个人大卸八块。这是一种替代性发泄方式,当我们处于某种不适合表现情绪的场合时,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但要注意的是,发泄情绪的同时,还要提醒自己,你只是利用想象在发泄情绪、调整自己,而不是在对将要进行的事情进行想象。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适合在事后发泄情绪,比如运动、向别人倾诉等。不过,不管哪一种情绪发泄方法,最主要的是要避免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心理学家指出,情绪控制不是情绪压抑,情绪控制是通过一定的办法将负面情绪消除;而情绪压抑则是将情绪压制,但被压制的情绪一直在那,未被消除。因此,我们在进行情绪调控时,首先要将两者区分开,否则,极有可能将情绪压抑当成情绪调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情绪压抑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情绪控制的方法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逆向思维法,即通过思考结果反过来控制情绪。具体做法是,当情绪出现时,想一下任凭自己的情绪发展和表现将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再想想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上,基而让负面情绪消失,继而让自己恢复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