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14926700000023

第23章 孩子需要爸爸妈妈为他的成长提供条件(1)

关于孩子的成长条件,成才的过程,多数的成功者也都认同,天赋条件居其次,个人努力才是主要的,这样的结论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也是认同的。但要家长们注意的是,孩子的个人努力绝不是纯粹的主观行为,是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与物质条件支持的,手头连一个玩具都没有,书包里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一次动物园都没有去过,一次博物馆也没有参观过的孩子是不容易成才的。

孩子失败时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励

与成人比较,孩子更经受不起失败和挫折,而一旦孩子在某些事上遭遇了失败,他想到的是,如果有爸爸妈妈的帮助多好啊,此时,他如果受到讽刺和打击会更深的伤害他,对于这一点父母要注意。

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原来成绩很好的可心,这次数学只考了80分。

回到家里,妈妈问可心考了多少分,可心有点不情愿地说:“这次考砸了。”

妈妈生气地说:“把卷子拿出来,我看看。”

妈妈接过卷子,越看越生气,推了可心一把说:“考试时你都在想些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会算错,再看看这道题,前天刚做了这样的题型,也算错了,白白丢了5分,再看看这道题,这么简单,你却还是做错了,这么不上进呢?”

可心低着头听完妈妈的训斥,默默走到自己的房间,整个晚上没有说一句话。

在接下来的一次测验中,可心仍然考得不好,自然又被妈妈训斥了一顿。

此后,可心越来越不爱说话,与妈妈之间更是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同时,心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成绩也是每况愈下。

生活中像可心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许多家长都经历了这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先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倍加宠爱。当孩子遭遇失败时,在恨铁不成钢的失败阴影笼罩下,父母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向孩子施加压力。于是,指责、讽刺、打骂等现象不断发生,最后,父母往往会认为,孩子不是那块料,孩子已经无可救药。这种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争气,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却很少反省自己。

可是,孩子为什么不能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呢?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孩子不理解父母,而是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并没有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没有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失败了,任何人都会感到沮丧、难过,并且自责、后悔,这个时候是他们最伤心的时候,也是最脆弱的时候。

小孩子更是如此,甚至他们内心比成人又多了一层恐惧——怕被爸爸妈妈数落。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是敏感的,需要安慰、理解和鼓励。有的小孩子天生自尊心强,如果失败后得到的只是一顿责骂,他心里就会留下一个阴影。一句“笨蛋”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来自失败的打击越多,孩子就越会产生自卑感和抵触情绪,他不仅不会向父母寻求帮助,还会逃避父母的询问,结果变成了一个“笨孩子”。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失败和挫折。当孩子失败或碰壁的时候,父母应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让孩子用勇气、用信心再试一次,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有一次,苏杭的女儿考试没考好,于是女儿闷闷不乐,甚至担心自己会前途暗淡。这时,作为家庭教育家的苏杭对女儿说:

“女儿,将来你当了博士是我的女儿,你扫马路也是我的女儿。到时候,就让你爸爸用三轮车拉上我,把做好的热菜热饭送上马路。只要人品好,扫马路也能扫出一个光明的世界。”

听了母亲的话,女儿的脸上放出了光彩。

苏杭女士的话,让孩子身上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使她的女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坚强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在不断战胜失败和挫折中,慢慢走向成功。可见,引导孩子坦然面对失败往往能够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如果父母都能够像下面案例中的妈妈那样,孩子的心灵就不会受到伤害,自信也就不会受到打击。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全班45个同学,梦桐考了第30名,而他的邻居又是同学李伟,考了第一名。

梦桐从来都认为自己不是差生,可是,这样的名次让梦桐有了强烈的挫败感,他觉得自己太笨了,沮丧的心情让他打不起精神。

妈妈看出了儿子的神情不对,就问梦桐:“怎么啦,孩子,不舒服吗?”

梦桐流着泪说:“妈妈,你说我是不是很笨?我认真听课,认真地做作业,为什么我还是考第30名,而李伟却能考第一。”

妈妈摸了摸梦桐的脸,温柔地说:“妈妈不认为你笨,你比以前进步很多了,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学期考试结束,梦桐考了第16名,而李伟仍是第一。他想不通,自己比李伟更努力,但为什么就是考不过李伟。

这次,梦桐问了妈妈同样的问题。妈妈还是说:“你不笨,你比上学期进步多了,你会越来越好的。”

梦桐小学毕业了,他的学习成绩仍然没有李伟好,但是,梦桐已经进入了班级前10名。

初中时,梦桐依旧能听到妈妈这样鼓励的语言,等升入高中时,梦桐已经成了全校的尖子生。

温情地鼓励孩子,会让孩子战胜失败,让孩子越来越进步,离成功越来越近。梦桐正是在妈妈“你比以前进步多了,继续努力,你会越来越好”的鼓励声中,逐渐跨越障碍,并最终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们的家长不妨看看这一段精彩的话: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一朵最小的浪花吧,他同样可以带给你跳动的喜悦,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位名人,那就让他做一个平凡的人,无论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或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也无论是一名军人还是一位商人,只要他诚实、正直、善良、上进,为父母者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可见,当我们的孩子失败时,我们应该理解、宽容孩子,并鼓励孩子哪里失败就从哪里爬起来。尤其是当孩子考试失败的时候,父母更应该全面看待孩子,不应全盘否定孩子。

事实上,即使孩子做一件事失败了,他也并不一定就能对失败有正确的认识,只是担心害怕,没有去想自己失败的原因。那么父母就应该是一个引导者,首先肯定他的努力,然后再提醒他做得不够的地方。父母对孩子说“你很棒的”“你很勇敢”这样的话,激励孩子,让他知道自己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然后再慢慢指出失败的原因,加以提醒和鼓励:“某某方面还不足,要稍加注意,一定会有进步的。”如此一来,孩子的情绪不再停留在失败的恐惧上,而是转而思考失败的原因,考虑怎么才能不再失败。

生活中,每个孩子总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还小,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就一味地顺着孩子,从不让孩子受苦受累。如果家长不引导孩子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就无法使孩子形成正确态度,孩子就无法学会战胜失败的本领。所以,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无论自己多忙,父母也应该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老往消极的方面想。只要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烦恼很快就会消失。

对于父母而言,当你的孩子做某一件事失败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失败的原因,以便于他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使孩子能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锻炼自己的能力。

父母要尽量满足孩子所提的合理要求

孩子向父母所提的要求基本上都反映着他们的兴趣和诉求,既然知道孩子的要求就应尽量地去满足。

李先生一家三口正围着桌子吃饭。已经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对父母说:“我的同桌学画画都两年了,他画的大白鹅可棒啦,我也想学画画,想画我喜欢的小动物。”

妈妈听了孩子的话对爸爸说:“孩子想学画画,那就让他学吧!”

而爸爸听了却瞪了妈妈一眼,没好气地说:“学什么画画,能把功课学好就行了,整天动那歪心思,怎么就不能在学习上下点功夫?如果期中考试排班上前三名,就让他学!”

儿子听后,低下了脑袋,是儿子放弃了自己的要求了吗?不是,因为爸爸提出的条件无异于断绝了他的要求。

常听一些父母这样抱怨:“为了孩子的学习,生活的愉快,我们经受的艰辛都不让孩子知道,没想到孩子却不领这个情,什么事也不愿给我们说就罢了,总是事事和我们对着干。”

而孩子也诉苦道:“父母根本不理解我们内心的需要,他们想要的就说个没完,而我想说的他们不是心不住焉,就是一番训斥。”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当孩子在与父母交换意见时,孩子希望他的意见能引起父母的重视。然而,此时的父母并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使孩子对父母的意见感到失望,以致不再想与父母交流。

如何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实质上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问题,在于父母和孩子的谈话或讨论问题是不是平等的方式交谈。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这样几种情形:

当孩子来到你面前想说些什么或想征求你的意见,你或是不屑一顾,或是敷衍搪塞。

孩子想和你讨论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时,你却“顾左右而言他。”

当孩子和你谈话时,你静不下心来,或者找借口“我正忙着呢,一会儿再说。”或者没好气地说:“少给我唠叨你们学校那些事。”

凡此种种,不愿听孩子讲话、不能以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谈,孩子怎么会乐于与你交谈?

你又怎么能了解孩子,怎么去教育孩子呢?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员,父母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敞开心怀地和孩子谈看法、讲见闻、说愿望、道苦衷,共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下面却是一个妈妈想儿子之所想的一个事例:

妈妈刚下班回来,孩子就迎上去说有事对妈妈说。

妈妈对孩子说:“好的,等妈妈换双鞋子,我们到客厅慢慢说。”

不一会儿,妈妈拉着孩子坐在沙发上说:“妈妈准备好听你讲话啦,说吧。”

孩子看着妈妈不好意思地说:“班上好多学生都参加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他们画的画可好了,都在黑板报上展览了。妈妈,我不会画画,可我也想画我喜欢的东西,你能让我参加画画班吗?”

妈妈认真地听完孩子的话,高兴地对孩子说:“你想学画画,说明你很上进,妈妈当然支持你啦!不过,妈妈要提一个要求,你不能因为学画画耽误了学习,你看能做到吗?”

孩子高兴地给妈妈敬了个队礼:“妈妈,你就看我今后的表现吧,我保证不耽误功课。”

看着孩子高高兴兴的表情,我们不难猜到孩子今后的表现。

其实,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追求进步,关键是家长能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只要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思想世界,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讨论和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孩子是愿意与父母交流,并信任父母的。

孩子在讲话时,父母要表现出很愿意与孩子谈话的样子,无论孩子在讲什么,父母都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更不要插入批评的语言,让孩子把话讲完,父母要从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说话的内容,使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接纳。

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往往比他所接受的直接教育更能引发他的行为。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并对他的感受进行认真地评价,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

无论是讨论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是对孩子进行评价都要切合实际。不能跟着感觉走,随着性子来。比如,孩子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你就夸大其词:“笨蛋,我已经说过一千次了,你为什么还做不好?”这种讨论方式对纠正孩子的错误于事无补,反而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大多数父母观念上也认同应当尊重孩子,但在日常的教育行为中,他们却做不到这一点。如果把他们和孩子讲过的话录下来,认真听一听,就会发现,他们在很多时候是用教训的口吻和孩子谈话的。这种不平等的谈话方式,当然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孩子期望父母支持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促进孩子行动的最大动力,一个人只要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用心去学,就是没有人去督促,他们也会努力去实现兴趣。因为孩子对一些东西产生了兴趣,他就可能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他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遇到的困难再大,他也会保持解决问题的斗志。但令人疑惑的是,我们的孩子对一些事也不乏痴迷,但他们却不会因此变成某个领域里的天才,有的甚至成才都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没有给孩子发展兴趣的环境。因此,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天才,就要保持住孩子的兴趣,并且按孩子的兴趣提供合适的环境。

可能不少父母都清楚兴趣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当孩子对一些事有兴趣以后,他们便以为孩子就可以顺利地成长了。其实不然,因为孩子对某件事有了兴趣,如果他的兴趣没有发展的环境,那么,他就不会因为有兴趣使自己有多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