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14926700000020

第20章 孩子希望有自己的活动空间(1)

在家里,父母要有意识的为孩子留出一点自己的活动空间,说到底,这源于孩子已有的自尊心,也源于对孩子的尊重,在孩子只会出于本能的表达欲望时期,父母把孩子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身边是爱、是理智,而在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一定的做事能力的时候,父母让孩子与自己适当地留出一点距离,给他们一点独处的时间、自娱自乐的空间,让他自己管理自己也是父母的爱,是一种理智。

孩子总想让父母夸夸自己

太小的孩子可能并不懂得表扬和批评的意思,但他们能从父母表扬和批评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举止判断出两者的不同来,他们绝对地想看到父母对他们表扬时的神情。

为什么所有的优秀人才都希望看到父母赞赏的眼光呢?事实也是如此,很多天才的成长,都是在父母的鼓励和赞赏下成长的,没有哪个天才被父母否定以后还会取得多大成就。从孩子的角度看,他最信任的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孩子的心里,没有哪个人能替代他们父母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同时,孩子很难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是从大人的评价中获得,这其中最能令孩子深信不疑的就是父母的评价。而孩子进取的热情,做人的根基往往来源于父母对他的评价。

因此,如果父母对孩子持否定态度,那么孩子在做事、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丧失信心。如此一来,孩子完成任何一件事情,在内心中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很低;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真的像父母评价的那样。其实,孩子的潜能是无穷的,不要过早地否定孩子,通常是父母怎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怎样,因此要学会赞赏自己的孩子。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是自己的全部,而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面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已,在亲友面前也只不过仅仅是个孩子……孩子在他们的心目中远没有在父母心中显得那么重。当其他人看见孩子的父母都否定了这个孩子,那么其他对孩子了解不够的人又怎会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呢?因此他们只有信从孩子父母的评价。这样,亲友不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你的孩子,老师不会用心去教育你的孩子,孩子的伙伴不会羡慕你孩子的优点……换句话说,连孩子父母自己都看不出孩子的优点,其他人又怎会欣赏你的孩子呢?当一个孩子不被所有人肯定的时候,他还能做好一件事吗?他还敢去做一件事吗?

很显然,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赞赏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孩子究竟怎样,父母最有发言权,因为孩子是他们从小养到大,任何人对孩子的不良评价都是片面的,不能说明孩子的本质所在。父母对孩子的赞赏能带动其他人一道赞赏孩子,这样孩子就会做得更好。另外,其他人否定孩子,孩子会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恶意攻击,他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当父母否定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认为那是一句真话,父母的否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最大也最彻底。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孩子“你很棒”,不要认为这仅仅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赞赏话,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可以转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家长夸奖和很少受到家长夸奖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后者高五倍——这就是赞赏孩子的力量。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今天夸孩子听话,第二天孩子会更听话;如果今天夸孩子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明天孩子的字准写得更工整……这是孩子的一种特性,在受到大人的夸奖时,孩子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会促使孩子不断地进步,天才不就是在一步一步的进步中诞生的吗?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因此,其他任何人都可以瞧不起孩子,唯独父母一定要用赞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孩子。

最后,我们要父母注意的是,赞赏我们的孩子,不是盲目地去捧孩子,而是给予孩子肯定、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在满足孩子被赏识心理的基础上来教育孩子。因此,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的地方是,赏识教育是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孩子,多关注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改变父母“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改不了”传统的教育思维,变成让孩子“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教育办法。总之,父母的赞赏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善于运用这种教育手段,把孩子天才的潜质挖掘出来。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虽然是孩子,但也都有些自己的小秘密,这些小“秘密”属于孩子自己的世界,对此,父母需要给予尊重。那种“孩子有什么秘密,即使有,也需要大人知道”的作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有一位叫李扬的男孩,怕父母动他的抽屉,翻看他的日记和信件,便在抽屉最上面放了一张白纸,纸上放一根头发丝作为“封条”。第二天放学回家,李扬发现头发丝不见了,显然,抽屉被人动过。过了几天,他在抽屉里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侵犯人权!结果,抽屉还是被动过了。又过了几天,他将一张写着“窥视的人是不应受到尊重的!”

这次可闯下了大祸!父母一反常态,当着他的面打开了抽屉,说:“要尊重就尊重父母师长,还轮不到你要求尊重。”李扬据理力争:“你们不要侵犯了我的公民权好不好?”做爸爸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你在我面前没有公民权,在家中只是我的儿子,不是什么公民!我是你老子,看你的日记和信件才是我的权利!”

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这对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是“公民的秘密”。难道父母们猎奇欲望太强,有“偷窥癖”不成?当然不是,大多数家长的出发点是良好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害怕孩子走弯路,做出一些傻事,所以总想了解和掌握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背地里在干些什么。了解和掌握的重要途径就是偷偷地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事实上,很多父母明知这样有些“不道德”,但在强烈的“责任心”的促动下,仍按捺不住地就将手伸向孩子的日记、信件,甚至会偷着在孩子的书包里寻找蛛丝马迹。

家长们的动机是不容置疑的,但他们却在有意无意中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因为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是他们隐私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孩子的小日记本,可以说是他们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和情感阴晴圆缺的一块“私密空间”,是孩子在排除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形下进行独立思考的产物和自我意识的表露。

许多孩子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了。发现了自我世界的青少年们,虽然与家庭成员、同学、老师朝夕相处,但仍不免感到孤独。他们认为,除了与周围人的共同话题之外,对自己来说,在许多问题上谁也无法理解自己。在此情形下,日记便成了他们倾诉心声的对象,他们认为日记是一个绝对不会向任何人的“学舌”的理想听众,向日记倾诉能使自己得到安慰,无论怎样为自己辩护,也不会受到它的责备和刁难。

所以,日记的内容可以说是每个孩子的“绝对隐私”。孩子对自己的日记采取各种措施予以保护,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心里隐私,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同时也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赋予地球上每一位孩子的基本权利。

在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一点上,中国家长实在应该向美国父母学习。在美国家庭,父母能不能进孩子的房间,决定权完全在于孩子。当父母敲门后,得到孩子的许可,才能进去,而且进入后毫无行动自由。但在中国,如果孩子不让父母进入自己的房间,那简直是“反”了。

中国人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反映在许多父母的观念中就是:我是一家之主,我就是“法”。孩子是我亲生亲养的,难道有什么可以向我隐瞒的吗?我是你父母,你的事让我知道了又有何妨?爱你才将你的一切握在手。一言以蔽之,父母对孩子,管生育、管吃饭、管穿衣、管学习、管睡觉,几乎一天24个小时都管,岂能忽略他们的隐私不闻不问?也就是说,有没有自己的隐私,孩子自己无权做主,唯有父母才有完全的支配权。

在上述思想的作祟下,许多父母将手伸向了孩子的日记本,信件等私密空间,从此孩子的“绝对隐私”便大白于天日了。当孩子发现父母“侦察”了自己的“私密空间”,就会因为父母不尊重自己而产生逆反甚至怨恨心理,他们会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的“私密空间”,更为严重的是,也许从此以后他们在心灵上与父母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更不要说主动地和父母谈谈自己的心事了。身为父母,也许从此再也无法了解到孩子的真实心理状态了。

对于孩子的日记、信件、书包等“私人空间”,是处于“绝密状态”呢?还是处于“半公开状态”呢?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不能横加干涉,更不能以“特工”的手段进行“私密侦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那么,他们在家中和学校就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尊重他人,这有利于他们培养自主、自尊个性特质。当然,这对于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祥和的家庭氛围是大有益处。

每个孩子都希望有间“心灵小屋”

孩子希望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这是孩子长大,有独立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对此,父母不要感到失落、惊讶,而应为孩子高兴,并给予理解和尊重。

李娜是一个正读初二的14岁的女孩。一天,在家里突然强行“霸占”了一间闲置的小屋,并在小屋的门上贴上“告示”:早上8:00之前父母不得入内,晚上7:00~11:00家长不许打扰,并着重强调“有事请敲门”。李娜的父母对女儿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埋怨说“孩子大了不要娘”了。

像李娜这样“强占”小屋,在十三四岁即半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其实是他们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独特的外在表现。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求有自己的独处的房间,但是,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独享的空间,能够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心灵小屋”,却是少男少女共同的渴望。

如果你见过蚕蛹化蛾的过程,对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就不难理解。蚕蛹在变成蛾前,有一段时间是“作茧自缚”,把自己关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独处”一段时间。毛虫化蝶的过程亦是如此。同样,孩子在一定年龄,闭锁心扉,把自己关在一个“心灵小屋”里,是他们走向成熟,“化蝶而飞”的必经阶段。

孩子青春早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他们强烈要求独立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评价自己,要求家庭和社会承认自己的独立地位,更要求观念独立、行为自治。可以说,追求独立,确立自我,是孩子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心理学家将此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必经过程。孩子呱呱坠地,标志着脱离母体的解放,随后的生理上的断乳,便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总在尝试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这时他们就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所以,心理上的断乳,必须在精神的一切方面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才能完成。以心理上的断乳为基础,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发展才能完成。“有事请敲门”,正反映了孩子让自己的独立人格受到尊重的合理要求。因此,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孩子进入自己的“心灵小屋”,闭锁心扉,说明他们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孩子将要长大,将要走向独立,父母应当高兴才是,而不是埋怨他们“不要娘了”。

综上分析,如果孩子提出强烈的要求,做父母的就应该让孩子有一个自己的“心灵小屋”。如果条件允许,就给孩子提供一个独占的房间。即使房间不够,也应尽可能创造让孩子拥有自己独享“心灵空间”的机会。比如,允许孩子在家中关闭一间房门独处一段时间,允许孩子自己做主离开父母单独活动,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

许多父母会说,我们只是对孩子不放心呀!确实,孩子正值心理断乳的初期,是由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半成人半儿童的时期,心理上存在着成熟与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和冲突。这一时期无疑是孩子心理发展历程中一个“多事的季节”,的确会有不少麻烦。但是,父母如果回顾一下孩子生理上的断乳,不是也有不少暂时的麻烦吗?但是又有哪一个父母因为这暂时的麻烦而让孩子永远不断奶呢?谁都明白孩子总要长大!既然如此,为人父母者为何不以同样的远见来对待孩子心理上的断乳呢?只要有了这种认识,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对处在心理断乳期孩子的“多事”,多一点宽容,对孩子将自己关进“心灵小屋”,闭锁心扉,多一点理解。

能够独享一块心灵绿地,不要任何人来涉足,这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觉醒了,有了独立的人格,就应该有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天地。父母把这方天地永远地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做主,独自享有,才是对孩子最深刻、最博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