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29

第29章 从容淡定,处变不惊逍遥一生(2)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生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烦恼事、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像王阳明学习,不抱怨、不计较、不生气,让一切顺其自然,如此反倒更能让环境为我们改变。

看清生死,活出淡定

关于生死这个深刻又难解的终极命题,王阳明也有独特的看法。曾经有人向他请教《论语》中有关志士仁人的一章,王阳明为其解答:“只为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太重,不问当死不当死,定要宛转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却丢去了,忍心害理,同者不为。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往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学者要于此等处看得明白;比干等,只为也看得分明,所以能成就得他的仁。”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因为世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了,也不想想有没有必要献出自己生命的时候就抱定了不死的决心,采取一切办法委曲求全,获得苟延残喘,于是就丢掉了自己的天理。如果一个人连天理都能够破坏的话,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那些违背了天理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禽兽,即便能够在世上多活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后来人要明白,像比干那样的人,只因为他们看透了生死,能够舍生取义,所以才被人们称为“仁”。

在王阳明看来,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看透生死的时候,人生才不会再有任何困难。事实上,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无非是来自对死亡本身的无知和对生存的偏执。所以王阳明认为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模样,那么生前快乐还是死后快乐也就没办法做出定论,只是一种猜测罢了。

生死相对,同时相成,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中不能缺少死亡这一环,虽然死亡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但人人都怕死。佛教以解脱生死、觉悟成佛、弘法度生为首要目标,他们并不执着于肉体生命的,身体只是装载灵魂的“臭皮囊”。

净空法师说:“在因果循环中,生命过程中的苦与乐、逆与顺、成与败、得与失、寿与夭、健康平安与多灾多难,都应该面对并接受。”平常人惧怕死亡,是因为不知道人死之后要去向何处。然而,死也是我们要承担的人生义务之一。

寂寥秋日的黄昏时分,若独自行走在一条铺满梧桐叶的路上,必然心生感慨。当一片片枯黄的叶子从枝头静静地飘落时,地面似乎就是深秋赋予它的归宿。

不知何处吹来的风,如同兰花手,悠然自适间,生命便已陨落。风与树叶之间,总有细数不尽的故事:春风吹绿了叶,夏风吹肥了叶,秋风把叶儿染黄,冬天的风把叶儿吹进尘埃。树叶的轮回,就像是人生的兜兜转转,循环往复间,没有永生,也没有消亡。每段生命的开始意味着过去的陨落,每段生命的结束又昭示着下一个未来。

生死从来不由人,甚至连佛祖也无法改变。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生怕风把蜡烛吹灭了。

但是,佛陀训斥他的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佛陀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接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失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了哪里,他去了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论是人的死亡,还是佛的死亡,都是人死如灯灭。但即使灯灭了,也并非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光依然在闪烁,蜡烛的意义在于其燃烧的过程。生生死死,且由他去,不要执着于如何永生,也不要总惦记着人究竟如何做才能在死后上达四方乐土,这都是虚无缥缈无踪可觅的乌有,最好趁生命还在时,多做善事,认真修行。

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缠绕心灵的那条生死线,只有自己才解得开。

人的一生很短暂,百年也只是一瞬,在茫茫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当人的生命消逝时,我们常常觉得它比叶子的凋零更加悲凉,花谢了会再开,潮退了会再来,可是人的生命逝去之后,将以怎样的方式重新回归呢?

法师说:“接受自己逐渐步入高龄的事实,明了外表、容貌、体力上的改变,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死亡也要以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体认到那不是结束,而是另一阶段生命的开始,便能坦然面对,不再有任何的恐惧和忧虑。”

王明阳一生的潇洒,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无惧生死,所以才能够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去效忠朝廷,那就跟邪恶势力对着干;想要平叛匪患,那就提着剑骑上马冲上战场。对于他来说,活着就没必要去害怕死亡,只要内心的声音在指引着他,只要天理在驱使着他,就应该抛却“生命只有一次”的顾虑,尽情地投入到自己醉心的事业和理想中去。正是因为王阳明对生死已经看得很开了。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问题得看透,否则的话,就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像生死这件事,实在没必要杞人忧天。每个人总有一死,大家都是平等的,所以请看淡些,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情,既然死亡逃脱不了,那么就请好好地活着,积极做一些活人应该做的事,想一些活人应该想的问题。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看透了这个问题,人生就能活得潇洒自在。

所以心始终保持着平静,也就不在意那些是是非非,就更进一步地贴近了良知。

淡看和别人的差异

人人都有差异,这本是自然天成之事,并非上天有意善待众生。然而有些人却用一生的精力去计较这种不平等,满眼都是自愧不如他人的哀伤,满心都是羡慕嫉妒的失落,结果整日郁郁寡欢,忘记了最应该比较的那个人其实是自己,也就由此失去了催促自己不断进步和超越他人的动力和信心。做人,应当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写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要以平和之心看人,以淡泊之心论事,以包容之心行走江湖,方能求得心灵的安静。

王阳明的学生刘德章曾经问老师:“先生用重达万镒的纯金去形容尧舜,而用九千镒来比喻孔圣人,这恐怕不太贴切。”王阳明知道自己的弟子对孔子的地位被降低感到不满,于是他回答说:“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心,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这段话的意思是:你这是从外形上着眼的,因此替圣人争轻重。如果剔除比较分量的心,各人尽己之力与精神,只在此心纯是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知足,个个成功,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无不足具。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

王阳明的这番话点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存在差别的社会中,因此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和别人进行比较。假设我们与之比较的那个人和我们自身的差距并不大,那么心理上自然会感到一点平衡;然而如果这个差距很大的话就会感到失落或者自傲——这一系列的心理动态,让人们产生了原本不应该产生的烦恼。王阳明以圣人作为例子,其目的就是让人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不平等”是客观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跳出和别人比较的魔障,从而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我。

有一位天使独自在花园中散步,让他惊讶的是,所有的花草树木竟然全部枯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可怕的荒凉。后来,天使经过调查才知道原因:橡树因为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自尽了,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果子也自尽了,葡萄深恨自己整天爬在架子上也自尽了,牵牛花因为羡慕紫丁香的芬芳也自尽了……唯一活得精神的竟是安心草。

天使感到很好奇,他问安心草:“为什么别的植物都死掉了,只有你还这么勇敢乐观呢?”

安心草回答说:“天使啊,我一点也不感到灰心丧气,因为我知道如果您需要一颗橡树或者松树、葡萄和牵牛花的话,您就会让园丁种上,而我知道您寄希望于我的就是安心做一棵小草,所以我必须乐观地活着。”

安心草之所以能够自在地活着,得益于它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它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而是认清自己的价值,这样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人人自有,个个圆成”简单的八个字,不仅是王阳明对人们不正常心态的劝诫,更是从侧面点明了心学的境界,要以“自我”的视角出发,与“自我”进行比较,以圆满“自我”为目的而不是取悦他人。只有到达这种精神层面,才能修炼出强大坚挺的内心,人生奋斗也将事半功倍。

当一个人计较他人的长处而贬低自己的短处时,就会让自己陷入到自我毁灭的泥潭之中。人们经常抱怨自己不好,那是因为与别人相比,自己存在着落差。如果一个人总是用各种理由来否定自己,那么心性自然受到干扰,做人做事都不会成功。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如果你不能消除比较心理,起码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当你进行客观比较的时候,才能看清楚自己的生存价值。

笑看人生起伏

无论是辉煌还是低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今日的辉煌并不能照耀前路的灿烂,而今天的惨败亦不能预示日后的颓废。人生的风景万千,正是这一段段不同的旅程造就了众生。当我们处于辉煌或低谷时,要学会让它们进行有机的转化,笑对人生的每一次转折,淡看每一次得失,才能勇敢地走完下一段路程。简而言之,想要让内心处乱不惊,就要保持平淡之味。

关于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譬如行路的人,不小心跌倒了,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可见,王阳明认为失败和失意都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淡定就能应付自如。这就像一个走路的人忽然摔倒了,只要身体没摔坏,拍拍身上的土就可以起来继续赶路,不要自欺欺人,装作没有跌倒的样子。

王阳明说得在理。王阳明在教导我们,做人要常怀一颗淡定的心,不管别人的非议与嘲笑,不理会别人的诋毁与诽谤,不顾及自己的荣辱,随便功夫有进有退,我只要良知做我内心的主宰,生生不息,自然就会日进,即使有外界的干扰也不为动摇。

一个秀才出门进京赶考,然而由于考场失利而名落孙山,秀才自然心情沮丧。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出去郊游,遇见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和老者攀谈了几句,秀才就将心中的苦闷一五一十地对他讲了。

老者听了之后,问:“昨天早上第一个和你说话的人是谁?”

秀才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记得了。

于是老者又问:“那么,你明天会遇到什么人?”

秀才很诧异地说:“明天还没有到来我怎么能知道?”

老者笑了笑,又问:“此时此刻,坐在你面前的人是谁?”秀才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我面前坐着的人当然是您了。”老者点了点头说:“昨天的事情已经被你忘了,明天的事情还没有到来,那么你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既然如此,你何必为以前的事情而烦恼呢?不如放下心中的包袱,用一颗平淡之心面对。仔细想想,你其实什么也没有失去,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