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21

第21章 心胸宽阔,忍耐包容没有敌手(3)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每一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智得多。我们应当保持一种温和平静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生活中忍耐、适应,等一切都过去了,剩下的就是美好的了。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在王阳明看来,很多人只要心中有嗔、有怨、有恨,很快就会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神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嗔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嗔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愤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取对立的心态,心中就不会安定。

因为在贪、嗔、痴、疑、慢五毒中,“嗔”是烦恼毒的根源。佛学中所谓“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原因就在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喜怒不形于色。大多数人快乐时可以不动声色,而怒气却往往很明显地就浮现在脸上或者付诸于报复之中。

嗔怒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跑的方向难以掌控。所以王阳明认为嗔心的毒害最大,其爆发往往有指向性,一旦发作,害人害己,是双重的罪恶,“杀嗔心安稳,杀嗔心不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一个人若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以一颗宽容心对己对人,以一份豁达的心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够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壁立千切,无欲则刚”,布施心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心让人更加柔韧。坚忍是一种特质,像水一样,刀剑斩不断,绳索缚不住,牢笼困不得,而水滴却能穿石。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人,那人愤怒地冲进精舍。原来是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了,因此,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了他的无理辱骂后,等他稍微安静时,对他说:“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那人回答:“当然有了,你为什么问这些呢?”

佛陀不答,继续问道:“那个时候,你偶尔也会款待客人?”

那个人说:“那是当然了。”

佛陀继续问:“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谁呢?”

那个人回答:“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归我了。”

佛陀以慈祥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然后说:“你今天在我面前说很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谩骂,那是归于你自己的啊!婆罗门啊,如果我被谩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说:“对愤怒的人还以愤怒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

面对他人的无理谩骂,佛陀并未生气,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甚至以一颗宽容之心为他剖析其中缘由。实际上这是佛陀对他的点悟和开示,是否能够参透,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遭别人误会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时之言,也许别人会加以放大和责难;你的认真,你的真诚,也许会被别人误解和中伤。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如果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还不如拔除嗔怒的毒根,做一个轻松之人。

在王阳明眼中,灭嗔心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如果能灭嗔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嗔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嗔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嗔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待人处世,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而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拥有幸福的人生。

人要懂得克制自己

当我们被某人所激怒时,当我们被某事所烦恼得无以复加时,当我们的极端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想要爆发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报复别人,冲动爆发,还是克制住自己呢?

宋朝理学大家朱熹提出“克念作圣”的观点,要求为人者需懂得克制自己。王阳明的思想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与朱熹有所不同,但在克制自己这方面,两个人却殊途同归。

王阳明讲“能克己,方能成己”,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能克制住自己,才能够有成。只不过朱熹要求的“克己”是从理智的角度讲,而王阳明要求的“克己”是从一个人爱自己的角度讲的,“为己之心”就是为了自己、爱护自己。

然而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克制自己总是一样的。人为什么要克制自己?因为克制对应的情况往往是冲动,在冲动中的人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对自己造成伤害,或者对人生有不好的影响,总之都是不应该的。此时,就需要用克制让自己冷静下来;人冷静了,决定自然也就理智多了。

古往今来,我们知道的那些做大事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有着极强的克制能力,能忍受别人完全无法忍受的恶劣情绪。

从前,波罗脂国有两个比丘。

一天,它们听说佛陀在合卫国大开法筵,演说妙法,二人便相约一同前往听佛陀开示法要。

收拾了简单的行囊,二人便向舍卫国出发了。烈日下,二人挥汗如雨地低头疾行,走着走着,觉得口干舌燥,但一路上却没有半点水源,二人只得耐着口渴,继续往前走。

正当俩人走得精疲力竭时,突然,眼前一亮,一口井就在前面不远处。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当他们把水汲出井后,却发现水中有虫。这时其中一位比丘,顾不得水中有虫,就迫不及待地一饮而下。

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于井边,喝了水的比丘见状就问:“你不也很渴吗?为什么现在却不喝了呢?”

这位比丘答道:“佛陀有戒,水中有虫不得饮用,饮了即犯杀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劝说:“您还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连佛都见不到,更别说听经闻法了!”

比丘听完,不为所动地说:“我宁可渴死,也不愿意破戒而苟活!”

这位坚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丧命了。

但由于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后立即生到天道,当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达佛所,顶礼佛陀,佛为他说法,他得到了法眼净。

而喝了水的比丘独自一人继续赶路,直到隔日才来到佛所,一见佛陀,立刻五体投地的至诚礼拜。

佛陀以神通智能力得知先前发生的事,他询问道:“比丘,你从何处来?有没有同伴随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地把路上发生的事禀告佛陀,佛即呵斥说“你这个愚痴的人,你虽然现在眼睛见到了佛,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见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己先你一步来见我了。”

佛陀更进一步说:“若有比丘放逸懈怠,虽与我同住在一边,也能常常见到我,但我却不曾见这样的比丘;若有比丘离我数千里,能精进用功、不放逸,虽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遥,而这样的比丘却能常常见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见比丘。”

比丘听完佛的教导,若有所悟,羞愧地顶礼而退。

克制自己,才能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若不克制,放纵自己被激情和欲望的魔力牵制,莫说难以成就事业,甚至会自取灭亡,走向可悲境地。

王阳明云“或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然而有一点他没有说,那就是克己实际上也是为己。在遭遇侮辱时,在坚持不住时,任谁的第一选择都是放弃克制的堤坝,让冲动的洪水得以宣泄。然而一旦让冲动的洪水冲开了堤坝,那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克制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人智慧与意志的体现,越是在经历重大磨难的时候,越是一个人表现其克制能力的时候。关键时刻,克制住了,那么他的人生也就走向成功了。

忍是一门最让人受益的工夫

关于忍耐这个话题,王阳明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人在说话说得翔乍常痛快的时候戛然而止,能够在人生最飞黄腾达的时候及时收手,能够在怒不可遏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最大的勇气,也是一种罕见的自制力。王阳明所说的自制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忍耐。众所周知,忍耐是一个人成就大业的基础技能,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素质。

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太过于嚣张的民族,往往越容易被低调的民族所征服。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头曼后来又喜爱别的妻子生的小儿子,想废掉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冒顿便杀掉头曼,自立为单于。

当时东胡强盛,听说冒顿弑父自立,内部形势不稳定,乘机挑衅,派使者到冒顿那里,索要头曼的一匹千里马。

冒顿问左右大臣,大臣们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绝不能送给他。”

冒顿沉吟着说:“东胡索要千里马不过是个借口,假如我们不给,他就有理由攻打我们,就要发生战争。”

左右大臣都攘臂愤慨地说:“宁可和他们拼一生死,也绝不可示弱送马。”

冒顿说:“打起仗来就要损失几千几万匹马了,人死得更要多,不值得为了一匹千里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况且都是邻国,在乎一匹千里马也显得过于小气。”冒顿便派人把千里马送给东胡。

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人来索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单于的妻子称为阏氏),冒顿又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义愤填膺,说:“东胡太没有道义了,竟敢索要阏氏,是可忍,孰不可忍,请您下令发兵攻打他。”

冒顿说:“为了一名女子和邻国大动干戈,损失人马牲畜无数,太不值得了,况且和人家邻国友好,何必吝惜一名女子。”便又把东胡索要的阏氏送了出去。

东胡王见所求辄获,意气骄横,根本瞧不起冒顿单于,又派使者见冒顿,说:“你我两国边境之间有块空地,有一千多里,你匈奴也到不了那里,把这块地送给我吧。”

冒顿又问左右大臣该如何。左右大臣们说:“这本来就是块无用的土地,给他也可以,不给也可以。”

冒顿闻言大怒,说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把土地送给别人?”

凡是说可以把地给东胡的大臣都被他斩首,然后下令国中,集中兵马,有敢迟到者一律斩首,便亲率大军袭击东胡。东胡素来轻视匈奴,全然不加防备,冒顿一举消灭了东胡,把东胡的百姓和牲畜占为己有。

冒顿弑父自立,虽属自保,也显露出他凶猛残忍的天性,然而面对东胡的无理要求,却一忍再忍,而且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是因为他要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当时东胡最为强大,东胡敢于提出无理至极的要求也是倚仗自己的实力,索要千里马和阏氏不过是想挑起事端,以便自己出师有名,假如此时冒顿不答应请求,正式开战,一定占不到上风。

冒顿偏偏都忍住了,要马给马,要人给人,就是不给你开战的理由。

另外也以谦卑懦弱的姿态达到骄敌、愚敌、痹敌的目的,同时用所受到的耻辱来激发国内斗士的血性,“知耻近乎勇”,耻辱常常会增强斗志。

东胡见所求无不获,心满意足,既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也不屑出兵攻打了,却不知“骄兵必败”,在表面的胜利中,已经输掉了最关键的战争要素。

冒顿战胜东胡的智慧,正是以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为指导思想才成功的,或者说是一种退一小步而进一大步的胜利。倘若东胡是一块巨石的话,那么冒顿就必须要让自己成为一堆棉花,而不是同样硬的岩石,因为棉花与巨石相碰,则会很轻松地将其包在里面。而如果巨石与巨石相碰,必然会两败俱伤。

至柔治刚的智慧并非让我们在面对强者时一味退缩、忍让,而是让我们适时地避开锋芒,与别人巧妙的周旋,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真正意义的忍耐,并非只是狭义地对人对事的退让,而是为了更高追求和目标的自我坚守。有了坚守,才能不介意眼前利益的得失,才能不在乎所受的屈辱和磨难,那么成功也会在你的百折不回之下悄然而至。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在某些人眼里,忍耐是一种自残。其实并非如此严重,王阳明所说的忍耐是为实现更高理想的暂时隐忍,绝非无原则的自虐。如果将忍耐当做处世原则,那就是对人对事:沉稳一点,持重一点,平和一点,理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