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王阳明心学
14925400000016

第16章 品行端正,良知在心可做圣人(2)

人人习性不同如同其面,本性则相同相通人人平等,士农工商,良知无异,都可以成德成圣。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在王阳明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诗中,第一首便点出了“良知”的精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面目,只是良知更莫疑。”

其意是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不比孔子多一点,也不少一点。因为良知本是天生,不用学习和思考,自然而得,大家不多不少,只有“灵丹一粒”。那么,为什么孔子是大圣人,而大家只是凡人呢?因为孔子体悟了自己的良知,而大家还处于蒙混状态,将“灵丹”遗弃在物欲的垃圾堆中。

王阳明这一说法与佛家认为“凡圣不二”意思相同,“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佛性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不同之处只在一个悟字上。作为“先觉”者,其义务是帮助未悟者觉悟成圣,帮助的方法,并非是将“良知”灌输给他人,引导他人发现自己的“良知”。

一天,了空禅师在外弘法,途经一条山路,被土匪打劫。了空禅师看着土匪们,扑簌簌地掉下了眼泪。

匪徒们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个胆小的和尚!”

了空禅师说:“我不是因为害怕才流泪,对于生死,我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你为什么流泪呢?”匪徒们好奇地问。

了空禅师说:“你们年轻力壮,非但不为社会贡献,却在此拦路劫财危害社会,想到你们所犯的罪过,不仅遭人唾弃,国法难容,将来还要堕入阿鼻地狱,遭受苦难。我是为你们难过才流泪啊!”

匪徒们听了,感动之余,竟然抛下贪婪之心,皈依到了空禅师门下,从此变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心性与行为也与往日大不相同。

了空禅师引导匪徒发现自己的“良知”而让其向善,同理,孔子引导“鄙夫”的方法,不是将良知像传授知识一样传授给对方,只是以没有丝毫偏见的平等心,引导对方反观自心,发现心中本有的“矿藏”。

王阳明说:“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也就是说,无论是圣人还是俗人,古人还是今人,都根源于同一个良知,心之本体,本来就没什么分别。我们只要识得自己的良知,也就继承了古圣人的仁心。

良知如同一座智慧的宝库,一向被认为是有圣人在保管。我们后人拼命翻账簿,以期能破解开启宝库的密码。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与圣人共同享有着开启宝库的钥匙,我们还需要漫无目标地去寻找吗?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以智者为师很重要,因为智者可以为你指点路径,帮你指出“宝库”所在,让你更快地领悟“良知”之妙!

君子当养浩然正气

俗话说:“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我们处于龙蛇混杂的社会中,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建功立业。

弟子问王阳明:“很少有人夜里不怕鬼,是怎么回事呢?”

王阳明回答说:“是因为他平时的行为不合于道义,内心有所愧疚,所以会怕。若他平日的行为合乎道义,是不会害怕的。”

王阳明奉旨前往广西平乱,到了之后,他了解到汉族官兵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引起当地少数民族起义的原因,王阳明认为如果以武力进行压迫,可能会使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这样冤冤相报何时才能结束?于是,王阳明开始寻找机会。

这个时候,王阳明获知反抗首领哈吉的母亲卧病在床,就赶紧派跟随自己的医生去给哈吉的母亲看病。不出几日,在医生的治疗下,哈吉的母亲能够下床走路了。但是出于双方是敌对关系,哈吉并没有过多的表示感谢。之后,哈吉从医生的口中听说了王阳明为人,而且得知用来医治母亲病的药都是王阳明自己本人所必需的。王阳明在哈吉心中的好印象大为加深。

随后,王阳明写了一封信给哈吉,实事求是而又诚恳谦虚地劝哈吉要从大局出发,和睦相处为妙。哈吉早已被王阳明高尚的人格所折服,这封信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就这样,王阳明未用一兵一卒,只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便顺利解决了叛乱问题。

孟子说养气修心之道,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知道有此一善而已;必须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进而由“充实之谓美”直到“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才算是“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成功。

何为浩然正气?王阳明说:“一谓至大至刚的昂扬正气,二谓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三谓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可见,浩然正气便是由这昂扬正气、大无畏的勇气以及光明磊落之气所构成。有些人表面上很魁伟,但与之相处久了就觉得他猥琐不堪;有些人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却能让人在他的平淡中领略到山高海深的浩然正气。正是因为后者具有正直如山的品质,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一身正气。

古今之成大事者,心中都有大气象。正是“笑览风云动,脾脱大国轻”,“俯仰天地之气概”,“力拔山兮气盖世”,这就是浩然正气。

当然,养浩然正气并非易事。《孟子》中有言。镇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在孟子看来,浩然正气是正义的念头日积月累所产生的,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关于“集义”,王阳明认为做每一件事都应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将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的中庸境界。

浩然正气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歪风止歇、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由此可见,要养浩然正气,就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一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引领整个社会不断走向正义和文明,这才是王阳明所欣赏的君子之道。

真诚做人,诚信立德

子张问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处都能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诚可信,行事要敦厚恭敬,即使到了遥远的边荒地区,也可以行得通。如果说话不忠信,行事不笃敬,就是在本乡本里,能行得通吗?站着,仿佛看到‘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就好像看到这几个字刻在车辕木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

王阳明对孔子的话是这样解释的,即一个人说话有信用,行为很诚恳,哪怕在蒙昧辽远的地方也能顺利自由地行动;反之,即使在自己熟悉的家乡,也会处处难行其道。大师在这里还指出:真诚是打开这个世界的一把金钥匙,你可能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你可能一再地跌倒,至今仍然没有功成名就,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拥有了真诚,就不会有人不尊重你。

众所周知,诚信自古以来被认为“为人”、“处事”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他就会受到人们的藐视。言行要一致是做人立身之本。一个人只有“言必行,行必果”才能获得别人和社会的信任。

《小畜卦》上说:“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意思是说,“无以诚不能定天下,无以信不能服天下”。经商做买卖若要成功应该诚信;为人处世要得到别人的信赖与欣赏也要同样做到诚信。很显然,诚信是君子立德之基。

王阳明说,只要人们能够胸怀诚信之心,便能排除万难、逢凶化吉。

这个观点同孔子的观点是一脉相乘的。孔子的“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讲的就是一个人说话要有信用。

事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诚信都是生活常识。

统治者与百姓之间如果盟约信用,就不会朝令夕改;国与国之间如果没有诚信,发重誓订下的盟约,回头就会变成一张废纸。所以,诚信问题就是生存问题。

诚信无价。虽然一时的坦诚可能会损失眼前的利益,但换来的却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信任,收获的是长远的利益。

远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无意中触犯了国王,被判处了绞刑,选定了一个法定的日子要被无辜处死。

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恳请国王能够允许他与远在百里之外的老母亲见上最后一面。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相见,但给他提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皮斯阿司必须找到一个人来替他坐牢,倘若他不回来的话,替他坐牢的人就要代替他被绞死。

这近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绞杀的危险替他坐牢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然而,却真的有人却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皮斯阿司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司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灾乐祸的也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

就在吊索即将被拉起,人们听到了从雨声中传来的呼喊:“我回来了,我回来了!等一等,不要杀我的朋友!”

人们在惊诧中回过神来,只见皮斯阿司从远处飞快地奔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挥舞着手臂,同时大声喊着。

这个令所有人感动的消息,像雨声中的呼喊一样,很快传进了王宫,传到了国王的耳朵里。国王似乎不敢相信。他亲自来到刑场,召见皮斯阿司和达蒙,确认之后大为感动,当场赦免了他们的死罪,并给予丰厚的赏赐。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重承诺、负责任。诚信是“为人”、“处事”之本。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正常交往乃至沟通,整个社会也将无法维持正常的秩序,他就会受到人们的藐视;一个企业如果不讲诚信就会使企业蒙损,严重时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上面的这个小故事就非常好的验证了这个道理:在艰难困顿之中,如果确实能够做到守诺诚信、信念坚定、内心诚实,就能看到光明,使人们能够跨越艰难险阻,走出困境。

诚实守信,总是围绕着每一个人,事事都需要讲诚实守信,可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背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人类同在。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市场经济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面对这样的形势,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以立身,信以处世”呢?

修名不如去修德

王阳明说:“多省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句话事实上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习前贤圣人的言行,并以此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但在王阳明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自古至今,许多人往往更喜欢追名逐利,而不去积攒德行。历史上许多大的灾祸,就是由此而引发的,正所谓“修名不如修德”,修名者往往身败名裂,而修德者则可以独善其身。

王阳明的话一点儿不假,唐朝大将郭子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郭子仪是唐朝战功赫赫的大将,他带兵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的入侵,在朝野有很高的威望。而奸臣鱼朝恩却嫉恨郭子仪的功劳,多次向皇帝进谗,百般诋毁他。

郭子仪面对诬陷,却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怨愤的样子。他手下的将士认为他懦弱,对他说:“将军手握重兵,功高无比,如果不惩治那些小人,他们会更肆无忌惮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会杀了那些朝中小人,绝不连累将军。”

郭子仪制止了他们,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又担任军中统帅,责任重大。倘若随便发怒,和奸小相抗,敌人就会有机可乘了。自古就有忠有奸,我不能因为私怨而坏了国家大事啊,请你们明白我的苦心。”

郭子仪高风亮节,鱼朝恩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他对自己的死党说:

“郭子仪不过是个武夫,他只会行军打仗,哪里懂得什么权谋?他现在不敢喊冤叫屈分明是怕了,只要再加把劲他就要完蛋了。”

一次,郭子仪小有失败,鱼朝恩便诬陷他用兵不利,结果朝廷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召回朝中,改任闲职。人们为他感到不平,郭子仪反倒安慰众人说:“我出征在外多年,回朝正好可以歇息调养,这并不是件坏事,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郭子仪的儿子心中愤怒,他对父亲说:“奸人变本加厉,现在父亲的兵权也没有了,难道父亲还要忍吗?父亲如果当初和他们对着干,就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郭子仪教训儿子说:“我身为统帅,皇上总是放心不下的。奸人害我,因为奸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他们这才敢对我下手。我若不加忍耐,事情只会更坏。他们苦苦相逼,就是让我走入他们的圈套啊!”

郭子仪猜想得一点不错,鱼朝恩等人就是想逼迫他抗争,他们好借机把郭子仪置于死地。郭子仪没有上当,从而躲过了大的劫难。

后来,鱼朝恩又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还是忍住了。鱼朝恩气急败坏,始终无法除掉他。

郭子仪修身避祸的故事在今天仍可警示世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争名逐利,洁身自好、修养好自己的品德,这才是消灾避祸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