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压力决定动力
14920800000032

第32章 让压力成为塑造个人素质的动力(2)

压力可以使人蓄势并激发斗志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不少挑战和压力。也正是这些压力使我们的生存素质得以充分蓄势,得以磨炼心志,激发斗志,提升能力。

美国麻省艾摩斯特学院曾经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用很多铁圈把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在南瓜成长的过程中,观察它能够承受铁圈多大的压力。刚开始他们估计南瓜最多能承受500磅左右的压力。在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到第二个月,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

当它承受的压力达到2000磅时,研究人员必须把铁圈捆得更牢,以免南瓜把铁圈撑断。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瓜皮才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后发现,它已经不能吃了,因为在试图突破铁圈包围的过程中,它的果肉变成了坚韧牢固的纤维。为了吸收足够的养分以突围,它的根须延展到了整个培植园。

压力带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痛苦和沉重,它也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激情,使人兴奋,激发人的斗志!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压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正因为压力大,才有了一个接一个的冠军诞生,才有了频频被打破的世界纪录。商业竞争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然而正是激烈的竞争机制才使新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

1995年,当时还是个小护士的吴士宏,通过收音机学了一年半《许国璋英语》,就壮起胆子到IBM应聘。

心里忐忑不安的吴士宏站在IBM公司应聘的酒店门口,过了许久才敢进去。顺利通过前面的笔试和口试后。主考官问她会不会打字,她说会。主考官问:“你的打字速度是多少?每分钟能打多少字?”

她机敏地环顾四周,发现现场并没有打字机,于是她问:“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数,吴士宏马上承诺说可以。果然,考官说下次再考打字。

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回家立马到亲友处借了770元买回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个星期,练得手腕红肿,吃饭连筷子都抓不稳,所幸的是,她的打字速度却达到了主考官所要求的标准。

吴士宏学会了打字,公司的聘用通知也递达她手中,她从此成了梦寐以求的IBM公司的一名员工,也由此踏上了她的传奇人生之路。直到今天,她谈起那段故事,依旧感谢那逼迫自己的压力。

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在为我们创造许多机会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更多的压力。有些人在压力面前倒了下去,但真正的强者,在经历了压力的锤炼后却变得更加坚强。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不想成为失败者,那就要有勇气面对压力,努力去塑造打拼世界的素质本事,并学会感谢压力。

素质与意志让人东山再起

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面临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其实也是促使我们努力塑造个人素质、促使我们奋斗拼搏的动力。如果没有压力存在,人们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丧失斗志。

伴随小排量耗油量低的日本小汽车的进口量加大,一度使住居美国第三大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也要陷入破产的境地。面对这接二连三的不幸,美国人该怎么办呢?

这时,出现了一位名叫艾科卡的英雄,他于紧急关头接任克莱斯勒的行政总裁。在短短的三年内,他将这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扭转过来,变为一家赢利的公司。在给克莱斯勒效力之前,艾科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时常受到该公司总裁福特二世的排挤,令他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后来,他被炒了鱿鱼,他所有的特权,包括令人羡慕的高薪、豪华富贵且设施齐全的办公室,还有保安、秘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由于合约的关系,他在被炒了鱿鱼后仍得待在公司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被安置到一个脏乱不堪的货仓里办公,那里连转身的空间都谈不上,于是。艾科卡发誓要用一番成就来雪耻。结果,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及管理素质,在接手面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后,他的努力成功了。

假使福特二世让艾科卡风风光光地退了休。假使文科卡没体会到“屈尊货仓”的公然侮辱,那么,后来的艾科卡肯定不会如此风光,他可以依靠丰厚的退休金心满意足地安度他的晚年。反正他早已成功过,富贵过,风光过,他的人生几乎已没有什么缺憾。但福特二世的侮辱,激发了他的斗志,给了他排除压力下决心取得成功的动力。

斯泰里16岁的时候,在一个大五金商店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感到自己的前途无量,于是他努力工作,尽心学习各种业务知识,自己盼望着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踏实肯干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

“我不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塞强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吧。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斯泰里无端被炒鱿鱼,这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多么无情的打击和侮辱啊!因为他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一时间他的头脑里充满了不满、愤怒、愤愤不平等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他到上司面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面对那无理的上司发誓说,“十年之内,我也要开一个像这样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种气愤的发泄而已。这个青年将第一次的失败变为激励自己的动力,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制品商之一。

如果没有受这次打击,恐怕斯泰里永远是一个平庸的销售员而已。

在受到打击之前,他原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心满意足的心理足以磨灭他那种好学上进的斗志。他所受到的那个粗鲁经理的打击,正是促使他奋发上进的必要动力。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满心理,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沉重的打击。

压力是人们面对困境逆境的一种感觉。其实,只要你能正视现实,并从中发现事情有利的一面,就可以成功地引出积极心绪,使心理发生良性变化,压力就会变为奋斗的动力。

工作能做多好就做多好

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是,热情投入,精益求精,不留“飞白”,能做多好就做多好。这不只是责任,也是可贵的敬业精神。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行“零缺陷”的管理,这种思想是当前很多优秀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内涵。“零缺陷”的管理理念要求员工在任何事情上都把标准定为“最好”,不能有一点疏忽,“差不多”是这种管理坚决要摒弃的。因为,任何一个对工作质量的妥协,都可能对企业或员工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无论是企业的产品的品质还是员工的工作品质,都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才会让自己的事业所有所保障。

浙江萧山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就是秉承着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态度,在全国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的。15岁辍学,做过打铁匠的鲁冠球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创建了万向,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2001年8月28日,他还一举收购了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UAL,开创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工作态度体现在他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有一次,鲁冠球接到一封安徽客户的来信,信中要求退货,原因是发到安徽的万向节出现了裂缝。鲁冠球马上找来了主管此事的供销科长,对他说:“没有什么比我们厂的信誉最重要,你现在马上把合格产品连夜送过去,换回那些不合格的次品。”

此时的鲁冠球在想:那些已发出去的货,是不是其他的地方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呢?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一切,一定不能有丝毫马虎。于是,他立即组织了几十人的专业小组,走访全国各地的用户,只要不合格的产品,不管是本身质量问题,还是用户原因造成的生锈,还是运输途中碰撞造成损坏,统统背回来,免费调换最新的合格产品。

这样,有3万多套产品被收了回来。鲁冠球把这些产品堆在厂中间,要求全厂职工对照次品找原因。原因找到后,他就亲自把这些次品装进麻袋,全部送进了废品公司。这次一共让他损失了43万元。这件事发生在1980年,那时的鲁冠球在经济还十分拮据。

工人们心疼地对他说:“鲁厂长,这些产品再维修一下总可以用吧。”

也有人发牢骚:“这几十万,我们多少年也赚不了那么多呀!鲁厂长也太大方了。”

但鲁冠球却严肃地说:“生产出这样的次品不仅是对‘钱潮牌’万向节信誉的损害,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产品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是一个厂的信誉。只有更好,我们才有出路,只有更好的质量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你们也一样,今后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次品,都要罚款,谁的质量出了问题,就砸他的饭碗。”

正是凭着这种追求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1980年,在全国万向节厂整顿检查中,他的工厂以99.4的高分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被列入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专业厂之一。从1980年至1989年,鲁冠球的万向节产品经济效益年均增长达4O%以上,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万向节厂股权。后来,他把“钱潮牌”万向节产品打开了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创汇在229万美元以上。

能做多好,就做多好。一个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靠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按经济规律办事。而一名员工,要增强竞争力,则必须靠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达到。我们的工作就如同企业的产品,只有质量保证了,才可能有市场,也才能为自己创造利润。相反,如果一个人工作中总是出错、出次品,那么他的市场也就从此消失了,等待他的也只有“破产”了。只有在工作中把好自己的“质量关”,生产出超越别人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能够让我们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地超越现在的自我,从这一点上来说,追求卓越是我们每个员工事业的最佳保障。

在运用中获得智慧的力量

有人学历很高,但在实际中却屡屡遭受职场挫折,徒增了不少生存的压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确切地说,知识的运用才是现实的力量,满脑子都是知识,如果没有运用,这样的知识只是一种还未爆发的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指的不是储存,而是运用。

知识就是力量,更确切地说,知识被运用而形成的智慧才产生力量。

那些成功者并不一定知识比别人多,但一定比别人更能够正确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并形成了智慧。爱迪生小学都没有读完,但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在制造他的浏览器时,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学生,对浏览器的知识掌握得并不是最多的,至少老师们就比他的知识丰富得多。但是杨致远发现了因特网上的问题,并且敢于大胆地进行改进,运用当时仅有的知识编出一种搜索软件,从而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知识不一定从学位而来,所以学历也不等于知识,知识能够被用来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时,知识就具备了力量。运用知识产生力量,体现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来源于思考的头脑,来源于活学活用。一个知识不多的头脑,如果善于思考,同样会产生力量。

一个在车站卖报的老汉每月能挣4000多元,这样的小买卖能赚这么多钱,可以算得上是智慧。下面我们边叙述老汉的卖报经历,边分析其智慧经营的思路。

两年前,老汉在工厂下岗了。下岗工资就那么少,生活的压力,使得老汉开始打算卖报挣钱(制定工作目标)。几经挑选,发现35W车总店人流量大,车次多,于是选定在35W 车总站卖报(经初步市场分析,选择终端销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