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14920300000025

第25章 怎样与领导办事(1)

无论是谁,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必须与领导打交道:做职员时,你要与上司打交道;做了基层领导时,你还要与上级领导打交道,即使你贵为高层领导,却总有比你高的人存在。可以说,我们自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自身的命运沉浮与利益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你的态度上。在万花筒般的人生舞台上,有的人左右逢源,平步青云;有的人则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虽然工作很卖力,但始终显不出山,露不出水;有的人则跟领导别扭了一辈子,看似没吃一点亏,实则一点便宜也没拣到。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是不是会跟领导办事。著名人生学研究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事业知识和技能,而85%则依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顺遂如意,单靠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必须与领导处好关系。在领导面前会说话、会办事的职员才有好的“果子”可吃。所以学会跟领导办事,是我们工作出色、事业有成的一大法宝。

一、怎样与领导办好“公事”

做好自己的一摊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职位晋升,工资涨级,劳模评选……应该说,这些在单位中每个人所面对的大部分事,都是“公事”。在领导的眼里,该给谁安排什么任务,该给谁晋职发奖,虽说都是根据工作状况“公事公办”,但在竞争者之中,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给谁多少利益和荣誉,领导“公事私办”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其中,如何让领导“私办”到自己头上,则取决于我们跟领导的亲密度。

1.如何在工作上成为领导的“红人”

任何一个领导都想使自己主管的单位、部门做出卓越的成绩,拿出一些光彩的东西来,这样,他就自然而然地需要几个乃至一批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下属,为他创出业绩。所以,要想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成为领导的“红人”,需要我们首先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这是我们在领导面前说得上话、办得了事的根本。

小李从某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研究所,该研究所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小李感到压力不小,但他也发现大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都不是很认真。于是,他一头扎进工作中,为了工作方便,索性住在办公室,从早到晚埋头干业务,8小时以外加班加点。其他同事打扑克、闲聊等事情他也很少介入。就这样,他的业务水平很快提了上去,在经济研究方面成为研究所的“一枝笔”,并逐渐受到所长的重用。所长对小李的敬业精神很欣赏,经常在其他部属面前夸奖小李,还对他的加班加点予以物质鼓励。在同事的眼中,小李就是领导的“大红人”。在缺乏敬业者的环境中,你若能像小李这样,以敬业的形象出现在领导的身边,必定很快就可得到重视,从而成为领导的依靠。

我们提倡敬业,但也提倡会敬业,这里有几个方面的技巧需要注意。

(1)对工作要有耐心、恒心和毅力

时常听到一些老同志告诫年轻人“要能吃苦,沉住气”,的确有一定道理,经常为眼前利益所动的人能安心工作吗?有些人凭热情工作,情绪来了就好好干一阵,但坚持不久,三分钟热度,没兴趣时便应付应付了事,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领导眼中,这样的下属是靠不住的。偶尔表现一把,“过把瘾就死”的下属是成不了大事的。

(2)苦干要加巧干

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提倡,但必须注意效率,注意工作方法。有很多人不能说他工作不认真、不兢兢业业,但忙忙碌碌一辈子就是没干出多少成绩,不仅没得到提拔,反而在领导和同事中留下了“笨”的印象,实在是太可惜。苦干是领导喜欢看到的,但领导更喜欢高效率的下属。不妨设想一下,领导有同一项任务,交给甲下属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交给乙可能仅要两周时间就能完成,那么领导在用人时首先考虑的就可能是乙而不是甲。所以说,苦干并不等于蛮干,必须善于动脑子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3)敬业也要能干会“道”

“道”就是经过自己表白,让领导知道或感受到你所付出的努力。工作中只会干不会“道”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领导能目睹的你的工作最多限于“8小时以内”,下属与领导分开办公的地方,领导对下属工作的了解就更少。有些人只顾埋头工作,工作完成后一交了事,与领导交流很少,自己究竟加了几个班、费了多大劲、流了多少汗水、耽搁了自己多少事等等,如果你自己不主动说,同事一般很少会替你在领导面前表白,这样,你所付出的汗水也许就默默无闻的白白流掉了,遇到那些官僚习气浓重的领导,你也许就永远被埋没了。这与老牛耕地情况不一样,老牛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步伐都能直接展现在扶犁者的眼前,哪头牛偷懒马上就会挨鞭子,哪头牛努力扶犁者也很清楚。因此,聪明的下属要既会做又要会说。

还说前面那个研究所小李的事。有一次,所长安排小李写一篇关于小企业发展的稿子,小李立即行动起来,广泛查阅资料,下班时,所长对小李说:“下班休息吧!明天再干吧!”小李心里明白表现的机会来了,便回答所长说:“这篇文章需要很多数字材料,我今晚没事,正好整理一下统计资料明天用。”结果第三天就把初稿交给了所长,所长满意地说:“完成得很及时。”小李便接过来说:“加了几个班,总算很快拿出来了。”所长点头:“不错,好好休息两天吧,放你两天假。”小李实在是会表现,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也是一种可让领导感受到的技巧,即使小李自己不说,领导也会明白,仅用了三天,肯定是加班加点,专心于此项任务才会有这么高的效率。

所以,给领导一个使他吃惊的效率,便能够很巧妙地让他感受到你在背后付出的艰辛。

(4)服从第一

“恭敬不如从命”,这一至理名言告诫年轻人:对领导,服从是第一位的。下级服从领导,是上下级开展工作,保持正常工作关系的前提,是融洽相处的一种默契,也是领导观察和评价下属的一个尺度。

在一些单位里,经常碰到一些纪律观念淡薄,服从意识差的人。他们是领导们最感头疼的“刺头”或称“渣子头”。这些人或是身无所长,进取心不强,对领导的吩咐命令满不在乎,或是自己以为怀才不遇,恃才傲物,无视领导。无论是事出何因,他们一律都在领导面前昂着高贵的头,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在他大脑中“存档”,惟有领导的命令不在此列。比如某天办公室的领导问下属小蒋,“小蒋,我让你复印的资料怎么样了?”小蒋三分惊讶七分漫不经心地反问:“复印什么资料?”当着其他下属的面,这位领导很丢面子,气乎乎地训道:“你怎么对我说过的话这样不放在心上!”照常理而论,小蒋应立刻道歉,略找原因给领导一个台阶下,待领导怒气稍有平息,迅速去把资料复印出来交给他。这样,领导再火盛也会阴转晴,顶多再训他两句,也许还会面带笑容原谅他。但这位小蒋却既没道歉,也没立即去复印,而是屁股一扭,逃之夭夭,从此给上司留下极为恶劣的印象。

这些“刺头”表面看来,超凡脱俗,潇洒自在,实则是自己有意识地与领导划出一条鸿沟,岂不知他们如此行事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进步,也不利于集体的团结和相处。因此,“刺”万万不可长,进取之心万万不可无。

当然,服从也有善于服从,善于表现的问题。细心的人都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单位里,同样都是服从领导、尊重领导,但每个人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却大不相同,何也?问题的关键便是能否掌握服从的艺术。有的人肯动脑子,会表现,主动出击,经常能让领导满意地感受到自己的命令已被圆满地执行。相反,有的人却仅仅把领导的安排当成应付公事,被动应付,不重视信息反馈,甚至“斩而不奏”,结果往往事情也做了,但却并未给上司留下什么好的印象。

善于服从、善于表现要抓住火候。当领导交待的任务有难度,其他同事畏手畏脚之时,你要有勇气出来承担,这时方能显出你的胆略、勇气及能力。

单身职工李军患肺结核住进医院,领导动员同事们经常去护理。大家面面相觑,无人表态,领导很是尴尬。最后还是小伙子刘君主动站出来,为领导解了燃眉之急。领导因此大为感动,会上表扬,私下感谢。可以说关键时刻替领导解忧一次,胜过平时服从十次,因为这一次一定会深深打动领导,使其铭记心上。

敬业与服从,应该大力提倡。善于敬业、服从,巧于敬业、服从更为重要。因为,在丰收的田野上,农夫有理由让人们记住他挥洒的汗水和不辍的辛劳。这不是虚荣,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需要。

2.如何在关系上成为领导的心腹

成为领导的心腹,自然是好处多多。常言说,“干得好不如关系好”,在单位里,领导的好恶有时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如何与领导亲密相处,使利益经常“惠及”自己,是我们应该精心研究的课题。

(1)成为领导的“自己人”

中国人用人时,一向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而最大的德则莫过于“忠”了。不忠的人留在领导身边,犹如养虎,对领导的危害非常大,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上级对下级最看重的一条就是是否对自己忠心耿耿。因此,要成为领导的自己人,就要经常地用行动和言语来表示你对领导的忠诚,而表现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敢于在领导处境尴尬之时,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某些个人利益。

有些时候,由于领导对某个问题处置不当或者认识不够,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后果,受到各方责难。这时,如果你想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忠诚,在可能的情况下不妨把责任承担下来,替领导代过。一方面,领导会因你的舍我其谁之举而心存感激,另一方面,他也会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来保护你,为你开脱。这样,你便可用短期的损失来获取领导长久的信任。

自然,承担过失要审时度势,首先你应考虑到这种损失会不会引发自己仕途上的永久损失,如成为一个从政污点;其次你应考虑到这种损失是否是你能够承担的。如果这两个问题你不能很好回答,便不宜去冒险,否则便成了别人的“牺牲品”和“替罪羊”。

(2)维护领导的权威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权威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说法。而在官场上,领导者尤其在乎下属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来事的一个重要“指标”。

历史上,因为不识时务、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而触了霉头的人并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因冲撞了领导而倍受冷落。即使很英明、宽容、随和的领导也希望下属维护他的面子和权威,而对刺激他的人感到不顺眼。

唐太宗李世民是以善于纳谏著称的贤君,但也常常对魏征当面指责他的过错感到生气。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时酒后吐真言,对长孙无忌说:“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做事,尽心尽力。我不计前嫌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劝谏我,当不赞成我的意见时,我说话他就默然不应。他这样做未免太没礼貌了吧?”长孙无忌劝道:“臣子认为事不可行,才进行劝谏;如果不赞成而附和,恐怕给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为然地说:“他可以当时随声附和一下,然后再找机会陈说劝谏,这样做,君臣双方不就都有面子了吗?”唐太宗的这番话流露出他对尊严、面子和虚荣的关注,反映了领导者的共同心理。

得罪领导与得罪同事不一样,轻者会被领导批评或者大骂一番;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打击报复,暗地里给你穿小鞋,甚至会一辈子压制你的发展。所以,从我们个人发展角度讲,也应该维护领导的权威,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领导理亏时,给他留个台阶下。常言道:得让人处且让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对领导更应这样。领导并不总是正确的,但领导又都希望自己正确。所以没有必要凡事都与领导争个孰是孰非,得让人处且让人,给领导个台阶下,维护领导的面子。

②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如果错误无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现,不妨“装聋作哑”。如果领导的错误明显,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领导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发现的方式纠正,让人感觉领导自己发现了错误而不是下属指出的,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③不冲撞领导的喜好和忌讳。喜好和忌讳是个人多年养成的心理和习惯,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得到尊重。如果你总喜欢对领导的个人喜好说东道西,领导和你的共同语言也只会越来越少。

④“百保不如一争”。会来事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领导保留面子,而是在一些关键时候、“露脸”的时刻给领导争面子,给领导锦上添花,多增光彩,取得领导的赏识。

(3)关心上级的生活

喜欢别人关心自己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上级也不例外。比如上级遇到高兴的事——子女考上大学,提薪提级,乔迁新居等等,心里一定想找人夸耀一番,而如果遇到忧愁烦闷的事,也想找个人倾诉一下。下级在上级高兴之时能够表示欣赏、赞同,在上级忧烦之时表示同情,正是所谓“同甘共苦”,这样和上级的感情联系必将加深。

但同时要注意,下级与上级的交往毕竟还是有分寸的。不能丧失自尊像个跟班似的跑在上级后面,大事小事都随声附和,连上级不愿人知的隐私也去刺探,甚至为了表示和上级亲近关系而四处张扬,或者是不看别人脸色,到别人家里一坐就是半天,喋喋不休,占用上级已安排好的时间。诸如此类这些过度的行为和作法只会让你成为不受上级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