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办事能力全集
14920300000020

第20章 办事通用规则(3)

中国人讲究入乡随俗。当一种社会风气形成的时候,如果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办好事情,就必须迎合这种风气,如果逆风而上,对社会风气和潮流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失去朋友,失去帮助。下面的两个大学生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张君是学经济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省城的一所大学里教书,虽然已在省城安家立业,但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每一次回家,他的心灵就被震撼一次,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家乡的山依旧荒芜,乡亲们的生活依旧贫困。

张君决心为家乡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毅然辞去大学的教职,回到家乡承包了40亩荒地,开始建造他的示范农场。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不到两个月,他就和干部们发生了冲突。一次,因为干部吃吃喝喝,张君当面提了意见,他坦诚地说:“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多吃多占。”干部们一愣,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当面说他们的不是呢。他们手捏酒盅,小声议论说:

“这后生,读了几年书,就翘尾巴!”

又一次,因为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张君去找干部评理,又一次得罪了干部。

张君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了石屋,开始了农场的建造。可是,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干部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干部的冷眼……有人劝张君,为了你的事业,去找干部服软认错,以换得他们不再刁难,或是给有实权的部门送点礼,换取贷款,否则你将一事无成。张君却口气强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绝不向落后的行为卑躬屈膝。乌七八糟,见不得人的事我不干!”

后来,张君的妻子仍远在城市,母亲也因儿子“不通情理”而客居他乡。

张君孤零零地守着屋,守着他的农场,守着他的人生梦想。

另一位大学生李君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他嫌机关太冷清,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以便实现他的抱负——开发太行山的矿产资源,造福家乡父老。刚出校门一个月,他也有过类似张君的遭遇。那是在建造家乡选矿厂时,李君发现,用来建厂的大部分钢材被领导拿去送人了。他气愤地去找领导质问:“你怎么能拿公有的东西随便送人呢?”领导拍了拍李君的肩膀,开导说:“你呀,刚出校门,不懂得人情世故。搞设计不能死抠实际需求量,还必须把一些人为的损耗加进去,这是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

李君恍然大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他安然渡过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险滩。在领导的眼里,李君能干而又听话。几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副乡长。

李君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四处奔波。每处矿产的开发,每一座乡镇企业的建立,都浸透着他的汗水和“智慧”,与此同时,他一次次去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又一次次地原谅了自己。

人们夸奖李君脑子特别灵活,他挺得意。的确,通过几年的奔波建厂,李君悟出不少“人情世故”。他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的技巧,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自然地,李君面前的红灯少,绿灯多。他主持的那个乡,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年年翻番,乡亲们的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人们对李君更是赞不绝口。由于他突出的“政绩”,3年以后,他被任命为乡长、乡党委书记。又过了2年,他被提升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李君在大学里立下的志向开始实现了,也可以说,他成功了。可是,李君却苦笑说:“我发现我越来越不像我了。不错,我是做出了一点成绩,可是我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当人们夸我做出成绩的时候,我却在想,是不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都要有一个与世俗妥协的过程,甚至以牺牲人格理想为代价?”

李君的提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回答。当然,书面上的回答和讨论会上的回答,对李君可能是否定的,而现实中,两青年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所得出的结论却是活生生的。这说明,有时在有些地方,要成就事业,要获得成功,要取得领导的支持,群众的支持,不适应社会环境是不行的。

2.要适应角色变化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工作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是不可离开的。从这个环境走入那个环境,你必须完成好角色变换,才能与人和谐相处,才能与人共事,办事。在家庭里你是别人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到了工作单位中,你仍然以家庭中的身份去对待别人,那你就得做好挨别人打的准备。

同样,一个领导干部,在单位里你可以给下属委派工作,指手划脚;若下了班以后,节假日时间,你仍以领导的语气跟下属说话,命令下属办事,那么下属肯定会讨厌你。环境变了,角色身份就要顺应而变。

3.要适应场合变化

生活中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之说,这就是一种讲究场合的办事方式。因为子是幼小的,是未成年人,无论你在什么场合下教育他,训斥他,都不会有损于孩子的身份,而且还能给他以警示作用。相反,如果对待妻子也像对待孩子一样,在众人面前训斥她,则必然会损伤妻子做为成年人的尊严,让她下不来台。

同样,做领导的批评下属,也要讲究一定的场合,有些情况,你可以在大会上指名点姓的公开批评,有些情况,你就得背后找他私下交谈,这样,你尊重他,他反过来也会尊重你。

与人办事,讲究场合非常重要。

不久前,笔者偶然看了一部电视剧的一个片断。故事的大致情节是:一位年青人过去在农村中受到打击和迫害,不得不出走他乡,并与他过去热恋的一位姑娘挥泪告别。而且一去就是好几年,音信杳无。然而,这位姑娘此时已经怀上了他的孩子。如果等到肚子大起来,在农村可就是一件见不得人的大丑事。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青年一半是出于对她的爱慕,一半是出于同情和帮助,与她结婚了,从而在七个月后,以早产为借口体面地生下了孩子。事情之巧就还在于这位青年过去作为生产队干部,曾执行上级的指示而参与了对那位青年的迫害与打击。几年之后,出走的青年由于在外经商,发了财,也由于政策变化,他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未婚妻竟然与他的仇人成了家。这打击太大了。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谗言,这位青年不顾一切地要去与仇人论理。此时,留在农村的小伙子已成为一个乡镇纺织厂的厂长,而且正在召开全厂大会,表彰先进,布置和动员下一步的工作。眼见着出走青年气势汹汹地冲进会场,不由得一愣,心里也腾起一股怒火,心想,他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不是存心要拆我的台吗,不是故意要给我难看吗?可是,他心头又一想:此时此刻,我当着全厂职工和乡领导的面,与他争辩,即使是有再大的理,也是无理呀!而且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于是,就在出走的青年大声喊出他的名字,紧接着就要兴师问罪之际,他马上非常温和而有礼貌地接过话茬儿,高声向大家说:“这位青年在外面闯荡了好多年,有见识、有经验,今天能参加我们的大会,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带头鼓起掌来。见此情形,那位出走的青年自然也不好意思再作问罪之举,只好强打笑容在前面坐下来……看完这段情节之后,笔者不禁拍手叫绝。这真是太棒了。在这种公共场合,这位厂长利用自己的忍让化解了一场本来势在必然的冲突。可想而知,有些事情如果以私下的形式,个别的方式去解决,去交涉,可能双方都会比较理智一些,就有可能收到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

五、办事要因势制宜

因势制宜中的“势”,表面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却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其实,势这个概念出现很早,《尚书·君阵》就有“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的话。《管子·形势》篇说:“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又说:“无之所助虽小必大,无之所违虽成必败”;“得天之道,虽立不安”。其“天之道”有自然规律的意味,置身于“天之道”的自然势态中,事物将为某种无形的不可抗御的力量所左右和推动,进行不得不然的运动。自然界的物态运动及其节律(比如四季)体现着恒常不变的势,社会生活的运作(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统属关系,社会的权力结构,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模式,乃至国家民族的盛衰兴亡趋向)也往往体现出难以逆转的势。势以一种特定的格局和无形的力推动和制约着事物发展演变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掣肘着人们办事的顺逆成败。

在办事过程中,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会像预期计划的那样,一切有条有理,顺遂如意。一些突发事件,常常不期而至,如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我们办事受阻,利益名誉受到损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我们的聪明智慧,因势制宜,随机应变,化凶为吉,转危为安。

因势制宜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顺势制宜

顺势制宜,就是按照突发事件的势头、情形,顺同发展,将不利情况逐渐诱导使之向有利方向发展。

前面讲过的那位乡镇纺织厂的厂长在开会过程中,处理妻子的旧恋人兴师问罪的手法,就是这种顺势制宜的策略。当时,妻子的旧恋人已闯到会议主席台上,气势汹汹不可阻挡,正面冲突不仅破环了会场秩序,而且已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使今后的工作受到影响。就在这“火药”即将“燃爆”的一刹那,那位厂长灵机一动,伸出双手,温和而有礼貌地将他迎到台上,化解了一场冲突,不但给自己,也给那位小伙子带来了十分良好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办事,免不了磕磕碰碰,对于那些做法失当,让人厌烦的人或事,运用顺势制宜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避免冲突,化解矛盾。

有这么一件事。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车上位子已经坐满,而这位妇女旁边,一位小伙子却躺着睡觉,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小青年假装没听见。这时,小孩的妈妈说话了:“这位叔叔太累了,等他睡一会儿,他就会让给你的。”

几分钟后,青年人起来客气地让了座。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顺势制宜,对那位年青人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实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确切的说,他也是乐意接受这种方式的。

春节前,上门到各家各户推销“对联”、“财神”画像的人一拨接一拨,扰得心烦。有人对朋友说出这一烦心事。不料,朋友哈哈一笑:“这好拒绝,管保让他痛快走,还不得罪他。”那人一愣,问他:“什么高招?”他说:“你就说你也是推销这东西的,他一听,保证回头就走。”

可见,顺势制宜有许多好处,它能恰当地因势利导,委婉地拒绝,于己于人都自然和谐。运用这种方法的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2.逆势制宜

逆势制宜,就是在交际、办事过程中,因对方的有意刁难,或恶意相向,使我们自己处于了窘迫、尴尬、受辱、不利的地位,这时候,就应该逆势而行,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就是采取这种方法,面对侮辱,反唇相讥,赢得人格和尊严的。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楚王自认为是“南岭虎”,想咬谁就咬谁,所以,齐国虽则是个大国,楚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和善关系,齐王又派晏婴出使南域。

晏婴到达楚国。楚王想借晏婴解气,就传令楚人,尽量羞辱晏婴。

晏婴远远地过来了。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那么矮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的侧门,瞧他进不进。

晏婴仪表堂堂地站在正门前,一声不响。

嘻皮笑脸的兵士过来了,晃悠着脑袋指了指小门儿,说:“先生,您请进吧!”

晏婴冷蔑地笑了笑,指了一下侧门儿,打了个比喻,反击道:“这纯系狗窦!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窦!”

礼宾官员反被侮了一通,只好命令士兵把正门敞开。

楚王接见了晏婴,但傲眼朝上,他不屑一顾地问晏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么?”

晏婴听了这话暗想: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嘲笑,主要的是对国家尊严的侮辱。

于是,他连眼皮也没抬,夸张地赞颂自己的国家道:“我的故国齐都,名唤临淄,说大,确实不大,只有几百闾人家,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能盖住偌大的太阳!如果每个人挥一把汗水,无异于下一场大雨!国都的大路上,人如潮涌,摩肩接踵,怎能说没人呢?”

楚王也想夸奖一下自己的国家,又苦于没有辞令,困窘了半晌,才接上了晏婴的话茬,冷嘲道:“齐国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你来出使我国呢?”

晏婴也“顺流而下”,接着楚王的话音道:“是的,诚如您所说,齐国派出使者,是经过谨慎选择的:水平高上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下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晏婴水平低下,不消说,就出使到贵国来了。”

楚王还想反唇相讥,可又觉得自己无理、无礼,只好吞下了这颗“苦药丸”!

上述两例反映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对于楚王的污辱,给予了有力还击,维护了自己及国家的尊严,这是人的智慧,也是语言的威力。

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卓越的雄辩家、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