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妇产妇枕边书
14918900000040

第40章 产妇与婴儿的护理保健(9)

②应具备的本领。

一般15个月的幼儿走路走得好,能蹲着玩,能叠一块方木,会用匙取食物。还会像模像样地几面几面翻书,会乱涂乱画,多画重复的放射线或圆圈。能说出几个词和自己的名字,能表示同意不同意。

18个月的孩子已会爬台阶,有目标地扔皮球,会叠2~3块方木,指出自己及亲人的眼、鼻、口、头发、手、脚、鞋等;说出球、笔、剪刀、杯、手表5种实物中的1种,说得出10张画(狗、鞋、杯……)中1张的名称,会表示要大便或小便,会自己进食。

2周岁时孩子手的动作更准确,会用小勺吃饭,能完成简单动作,如拾起地上的物品。会说2~3字构成的句子及用代词“我”、“我的”,说出5种实物中的3~4种和10张画中的4张的名称。

③脑体训练方法

增加一节主动操(1周岁幼儿):

孩子与妈妈面对面站立,妈妈双手扶在孩子腋下,然后把孩子托起离开桌面,让孩子脚尖着地跳跃。跳四个八拍。

拿和放(1周岁幼儿):

妈妈抱孩子坐在桌前。桌上一边放杯子、盒子或小篮子,另一边放些积木、铅笔头、不用的钥匙、小瓶子、盖子等。先是妈妈报一下物件的名称,放进一样物件。全放完以后,再报一样,拿出一样。重复几次以后,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动作一个一个地放进去,再一个一个地拿出来。慢慢地,孩子能根据妈妈的语言指示,拿对一半以上物件,就很不错了。这样既发展了孩子的小肌肉动作,又进一步促进他听懂语言的能力。

走小路(1岁半幼儿):

妈妈带孩子到野外或公园的狭窄路径上,或者妈妈用粉笔在室内走廊上划一条“小路”,要求孩子不越线,稳当地独自走完小路。这样可训练孩子的平衡力,这可为将来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注意,要求要逐步地严格起来,开始“小路”可以划宽些,再逐渐变窄。

上楼梯(1岁半幼儿):

孩子会走以后,对独立上楼梯很有兴趣。开始妈妈可以扶着孩子的双腋帮他走上楼梯,渐渐地只需搀着孩子一只手让他自己走。再后来就可以完全放开,任孩子扶着墙或楼梯栏杆自己走,能走上几阶就很不错了,要好好鼓励他。因为上楼梯是这个阶段孩子应该会的大动作运动能力。对锻炼腿脚活动能力和锻炼全身肌肉都有很大作用。孩子稍稍会上楼梯后,妈妈如在室外看见有一级、两级阶梯的地方,就要鼓励孩子自己走上、走下,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培养勇敢精神。注意,在多级阶梯的地方,不宜让孩子过早学下楼梯,以防摔跤。

指五官(1周岁幼儿):

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妈妈的眼睛在这里。”然后把住孩子的手,指着他的眼睛说:“××的眼睛在这里。”用同样的方法教孩子指出自己的鼻子、嘴、耳朵、手等。作用是训练孩子辨认五官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学单词句(1岁多幼儿):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讲“是”、“不”、“吃”、“拿”、“要”等单词句。如孩子想要妈妈帮助他拿一样什么东西,往往习惯借助手势“嗯”“啊”地叫,这时妈妈就乘势要他讲话,“是这样吗?是的话,就讲‘是’,点点头。”“不是这样吗?不是的话,就讲‘不是’,摇摇头。”又如孩子急切想吃某样东西时,妈妈就顺势要他讲“宝宝,吃”,“宝宝,拿”,“宝宝,要”等。

搭积木(一岁半幼儿):

在妈妈的帮助下,让孩子学会用4块积木竖着搭成一个“高塔”,然后横着并排搭一列“火车”。从1周岁以后,孩子可以开始玩积木了。但有意识、有目的地搭成一样什么东西,还需要加以细致的训练。通过这样搭积木,发展孩子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手指的灵巧性。

(7)2~3岁

①正常身体特征。

2岁时期孩子的身体、手脚都长得较快,显得修长漂亮。由于身高增长明显,体重增长不显著,所以皮下脂肪就明显减少。

2岁半时的体重和身长表

体重(公斤)身长(厘米)

男女男女

2岁半平均值12.7512.1588.987.8低于此值要引起注意10.29.72岁半时孩子体重约为12~13公斤,身长为87~89厘米左右。

到2岁半时,牙齿长出20颗(上下各长出10颗)。牙齿可能长得高低不平或歪斜,但大部分都能自然长正。从2岁半到3岁前后,正是开始生虫牙的时期,故应引起注意。

②应具备的本领。

2~3周岁的幼儿能跑,会骑小三轮车,会洗手、洗脸、穿脱衣服。能说短歌谣,数几个数。能认识画上的东西,认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会表现出自尊心、同情心,还会怕羞。学会画半圆,绘出不像样的太阳或人脸。这时,他已能听懂800个字,能用300~500个字,指出3种颜色,说3~4个词的语句。能将纸张折叠得很好,用方木堆桥形。能穿简单的鞋。

2~3岁的幼儿若两人并排坐着玩,则喜欢各自玩自己的玩具,同时也互相模仿和激起对方的兴趣。3岁以后才可能两人一起玩。

幼儿期的孩子通过运动和发育,扩大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探索,能听懂一些语言,开始能控制大小便,故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感。但仍需要依赖家人。此期特点为违拗行为与依赖行为的交替出现。父母应了解孩子这个阶段性格发育的特点,必须对其合理的自主行为给以支持,避免过分干预,但对不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如自私等则应加以控制,不能放纵。

③脑体训练。

第一,找同伴:

取两种不同颜色的棋子(或纽扣等)各3个(或4个)混在一起,让孩子找出同颜色的棋子,分成两堆。在孩子学会分棋子游戏后,用同样的方法,把3种或3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玻璃球相混,进行同样的游戏。

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分类操作能力。进行这项游戏的前提是孩子对颜色的识别,因此在确定用几种颜色的玻璃球进行游戏时,要估计到孩子是否能识别这些颜色。在这些颜色中一般不要有两种以上不易识别的颜色。

第二,抓积木:

准备大小不同的积木,让孩子只用两个小指头把一块积木拿起来。先用拇指和食指拿,再分别用拇指和中指,拇指和无名指,拇指和小指拿同样的积木。用以上的办法逐渐拿大的、重的积木,右手学会后,还要用左手拿。用手指抓稍微重一点的东西,可增强手指的运动能力。除手指能否拿起外,妈妈还要注意观察一下,每个手指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持续时间短的手指要多加训练。

第三,语言训练:

妈妈除了经常让孩子模仿自己讲一些简短的句子外,还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言语作业”(较长句子)。

“爸爸回来了,快去和爸爸说,‘爸爸,我的帽子买来了吗?’”“宝宝,去问隔壁小妹妹,‘你把我的玩具放在哪儿了?’”

“我们要回家了,快去跟外婆说,‘外婆,请把我的衣服给我。’”

在具体的交际条件下使用正确的言语,不仅能帮助孩子用词造句,还能培养礼貌习惯。

第四,多多少:

取4个红色玻璃球和3个黄色玻璃球混在一起,让孩子分别把这两种颜色的玻璃球挑出来分成两堆。然后妈妈向他指出两个问题:“哪种颜色的玻璃球多?”“红玻璃球比黄玻璃多多少个?”

另外,可用同样的方法,把5个红色、3个黄色玻璃球相混,指导孩子数“2”;把6个红色、3个黄色玻璃球相混,指导孩子数“3”。

通过这项游戏使孩子理解1~3的数,并发展他的数数能力。当孩子比较两种玻璃球多少时,妈妈不用急于教他方法,先看看他用什么方法,如果不会再教他。孩子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清楚、肯定,特别最后一个问题,“多1个”的“个”是绝对不能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