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成败之秘
14918600000019

第19章 赢得信任:上司的支持是做事顺畅的必要条件(1)

领导者这个概念是很宽泛的,对于绝大多数领导者来说,自己只是众多领导层级中的一级,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是每一位领导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个人无论学识有多么深,能力有多么强,没有上司、尤其顶头上司的信任和支持是办不成事的,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1.在上司面前树立起可信的形象

领导者取得上司的信任和支持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在上司眼里,你必须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正直公正的可以信任的形象,而恰恰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的为臣者都能做到。

汉武帝遗诏让霍光和金日銸上官桀共同辅佐幼主,不久,金日銸病死,由霍光和上官桀共同辅政。霍光和上官桀之间有着姻亲关系,霍光的大女儿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彼此原本亲密无间,霍光有事或出宫休假期间,上官桀就入宫代替他处理政事。

但过了不久,两人的关系就逐渐紧张起来。上官安有个女儿,年方5岁,与昭帝年龄相当。上官安贪图禄位,请求霍光把他的女儿送进宫去。许配昭帝作为皇后。霍光认为外孙女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上官桀父子又通过昭帝姐姐鄂邑长公主,把上官安的女儿收入后宫,几个月后,就被立为皇后。不久,皇后的父亲上官安就被封为骠骑将军、桑乐侯。

上官桀父子位高权增之后,对长公主十分感激。公主私生活不严肃,与河间的丁外人私通。上官桀、上官安想为丁外人求封爵,希望依照国家关于列侯娶公主的成例把外人封为列侯。霍光不同意。他们又为丁外人求取光禄大夫的官职,霍光又不同意。因此长公主对霍光大为怨恨,而上官桀屡次为丁外人求官爵而不得,也很惭愧,心里想,从先帝(指汉武帝)时开始,自己已经是九卿了,官位在霍光之上,现在自己与霍光都是辅弼重臣,皇后是自己的亲生孙女,霍光只不过是外祖父,他反而一人专制朝廷政事!从此,他们也很怨恨霍光,企图与之争夺权力。

此时,自以为年长又未得立为帝的燕王刘旦,亦常怀怨恨之心。御史大夫桑弘羊创始酒、盐、铁专卖官营制度为国家兴利,居功自傲,想为他的子弟求官不得,也怨恨霍光。于是,上官桀父子便同长公主、桑弘羊串通一气,并勾结燕王刘旦,策划发动政变,先除掉霍光,然后废黜昭帝,立燕王旦为帝。燕王答应事成后封上官桀父子为王。上官安则图谋事成后杀燕王而立其父。他们各怀鬼胎,却还是为共同的预谋走到了一起来。

元凤元年(前80年)八月,上官桀等人让一个冒充是燕王使者的人向朝廷上书,以燕王的名义攻击霍光“专权自恣”,并列举了他的三大罪状:其一,霍光到长安东郊去主持郎官和羽林军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时,路途中他像皇帝出行时那样的威严,吃饭时让皇帝御膳房为他提前准备饮食。其二,霍光赏罚不公,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达二十年而不投降,回国以后只是被任用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杨敞没有任何功劳,却当上了搜粟都尉。其三,霍光擅自调动、增加大将军幕府的校尉,而不报告朝廷。并称燕王怀疑霍光别有企图,表示愿意交出燕王封爵,入宫值宿保护皇帝,防止奸臣作乱。这份奏章是乘霍光休假之机呈送给皇帝的。上官桀打算,从宫里把这件事下交给主管官吏查办,桑弘羊负责和各大臣共同胁迫霍光退职。但是燕王书信上奏以后,昭帝并没有向下转发查处。

第二天早上,霍光知道了上书这件事,留在殿前西阁的画室里不肯进殿。昭帝问:“大将军在哪儿?”左将军上官桀说:“因为燕王告发他的罪行,所以不敢进来。”昭帝下诏叫霍光进殿。霍光进殿后,取下头上的冠帽,叩头谢罪。昭帝说:“将军请戴上冠帽吧!朕知道信是假的。将军没有罪。”霍光很惊讶地问道:“陛下怎么知道的呢?”昭帝说:“将军去检阅郎官是近日的事。调校尉以来还不到十天,燕王远在数千里以外,怎么来得及知道呢?况且将军您一定要反,也不会在乎多一个或少一个校尉吧!”这时昭帝才14岁,却能如此识别贤愚,明辨是非,着实使在场的尚书及其身边的人都感到惊奇不已。这时,那上书的人果然已逃之夭夭了。皇帝命人追捕,上官桀等人害怕机密泄露,于是对昭帝说:“小事不值得穷追不舍。”昭帝坚决不同意。不得已,上官桀派人把上书的人杀了,然后制造假证,说他是畏罪自杀,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

后来,上官桀及其党羽又在昭帝面前攻击、诬陷霍光。昭帝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委托他来辅佐朕,敢有诽谤他的,要治罪!”从此以后,上官桀再也不说什么了。

上官桀等人见上告的计谋不行,于是密谋叫长公主设酒席请霍光,暗伏兵士,杀掉霍光,乘势废掉昭帝,迎立燕王为天子。长公主家舍人的父亲稻田使者燕仓得知这个密谋,立即告诉他的上司大司农杨敞,杨敞怕事不敢揭发,于是告诉了杜延年,杜延年立即将此密谋报告给霍光。霍光震惊不已,当即采取断然行动。这年九月,上官桀父子、桑弘羊、丁外人等都以谋反罪被处死,并诛灭了他们的宗族。长公主、燕王旦都自杀而死。在这次激烈而残酷的权力争夺战中,霍光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从而也奠定了他更为坚实的政治基础,为日后推行他的政策和主张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霍光坚持原则,不愿利用手中权力为同僚谋私开方便之门,因此遭到他们的怨恨。这一方面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也为自己树立起一个正直公正的政治形象,这也是他上受君王信任,下得群僚和百姓拥戴的重要原因。

2.善于解决问题才能赢得支持

在上级面前,领导者最终还要靠本事说话———别人想不到的办法你想到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解决了,你对于励精图治、想有所作为的上级领导来说就是一块天下至宝,他不信任才怪。

战国时李悝为魏国的相国,准备对魏国进行全面改革。魏文侯问他:“我一心想使国家很快富强起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总觉得收效不大,您认为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李悝回答道:“国家富强的路有千万条,但最根本的、首先要做的还是发展粮食生产。民以食为天,要让百姓吃饱,国家有余粮,就必须要想法多打粮食。”魏文侯又问道:“我正为这事焦急。如今人口增加了不少,可土地却没有增加,如何满足人们的衣食,如何提高产量,这些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李悝没有立即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谈起了自己微服私访的事:“从国君您任命我当相国以来,我尽忠职守。为了了解民情,找到国家富强之法,我常常到民间私访,和百姓一起种地,一起耕田,听到不少议论。有的说徭役太重太急,弄得老百姓没有时间生产,有的说赋税太多,丰年都难维持温饱,更不用说荒年了。他们要求适当减轻徭役赋税,以便让他们有时间生产,能勉强维持生活。国君您看,他们要求不多,可我们却很少为他们着想。”停顿了一会儿,李悝转入正题,他为魏文侯算了笔账,“魏国的土地除山河、湖泊、荒原等以外,可耕种的土地有六百多万亩。如果给种田人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乐于耕种,把时间和精力投到土地上,精耕细作,每亩地至少可以增收三斗粮食,全国一季就可增产一百八十万石。相反,如果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每亩就不止减产三斗。就是以这个数字计算,全国每季就要少收一百八十万石。一正一反,相差三百六十万石,更不用说徭役太重违误农时导致的减产了。”魏文侯听了连连点头。

李悝最后说道:“要使土地多产粮食,使国家富裕也并非难事,办法就是尽地力之效。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鼓励农民勤劳耕作,适当减轻徭役和赋税,给他们合适的利益,鼓励他们在原有土地上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再让他们开垦荒地,田间道旁的土地也利用起来,这样,土地的耕种面积还会扩大,增产粮食自然不在话下。其二,综合利用。鉴于我国粮食作物比较单一和歉收、缺粮的形势,我认为,一方面应引导农民根据不同的地势和土壤,选择不同的作物,将麦子、豆子、谷子等兼种、套种,充分利用地力;另外,能种瓜的种瓜,会栽桑的种桑,善植麻的种麻,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

魏文侯越听越有理,深表嘉许,果断决定让李悝全权负责国内的农业经济改革。李悝不负重托,立即着手起草文告,颁布国内各地,实行农业改革。为了增强改革实效,他经常亲率官员驱车奔行于各地农村基层,进行督导、检查。几年下来,国内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农民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国库的收入也大大提高。在改革过程中,李悝发现了一个问题,即粮食价格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很大影响。粮食多了,粮价太低,使农民的积极性逐渐消失。用粮的也不爱惜粮食,粮食产量又下降了。遇到荒年、饥年,粮价昂贵,一般百姓买不起,没有粮食吃,只得四处流浪。于是,李悝又奏请魏文侯,实行“平籴法”,即把丰年和饥年各分三等:丰年分大熟、中熟、小熟;饥年分大饥、中饥、小饥。按照年成好坏,确定应纳税额和农民自留粮的数额,然后由国家平价收购。到荒年饥年时,再由国家平价卖出。这样,好年景粮食大丰收,也不会再出现粮贱伤农的情况;遇到水旱灾荒的年头,也不致粮价昂贵,百姓买不起粮食。由于国家平价收购卖出,市场上粮价一直稳定,百姓不饥不寒,生活安定,国家赋税收入也有了相应保证。

在李悝的操持下,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效”和“平籴法”长达十年之久,魏国人民果然日益富裕。老百姓纷纷称赞魏文侯用人有方,称李悝是位好“管家”。

在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李悝为了招徕四方人才,又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针对世袭禄位制度的种种弊端,李悝干脆废除了这种制度,推行“食有劳,禄有力,使有能,赏必行,罪必当”等一系列措施,按功劳大小,对国家贡献多少授予职位和爵禄。具体规定: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治国安邦的才能,都可以在朝廷做官,领到应得的俸禄;不论什么人,一律按照功劳大小安排职务;官员各司其职,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不准徇私;凡无功而又作威作福者,即使是贵族也必须取消其爵位和俸禄,由于执行了公允、平等和奖惩分明的原则,李悝的政治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提高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和人员素质,还极大地吸纳了各方人才,调动了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的积极性。

李悝并不就此止步,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维护改革成果,又在法律领域大展拳脚。他根据魏国的具体情况,参照以往的律令,吸收了各国法令中可取的部分,制定了一部新法典,即《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内容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部分。头两篇是《盗法》和《贼法》,分别对“盗”、“贼”的含义作了具体规定;《囚法》和《捕法》具体规定了惩治“盗”、“贼”的各种办法;《杂法》是关于盗取兵符、官印以及贪污等违法行为的惩治规定;《具法》是对量刑轻重的诸项规定。这部法典颁布实施后,对维护国家秩序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这部《法经》被李悝的学生商鞅带到秦国,对秦国变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这部法典充分反映和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的法典蓝本。

李悝深知,一个国家要富强,在各国中生存发展甚至称霸,仅发展经济、改良政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眼见魏国军力不强、将士素质不高,李悝想进行改革,但自己在这方面并不在行,怎么办呢?李悝忽然眼睛一亮,何不请吴起帮忙呢?这位卫国出生的年轻人有雄才大略,尤其擅长打仗。记得当年他来魏国时,自己还曾助他一臂之力。当时,魏文侯问自己吴起如何,自己极力推荐道:“吴起这个人虽然贪名好色,但在用兵方面,即使大军事家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魏文侯遂用他为大将,派他攻打秦国。吴起不负重望,很快就攻下了五座城市。由于战功卓著,吴起后来又经翟璜推荐担任了西河太守。想到这里,李悝不禁笑了。于是,他派人找来吴起,共商军事改革的大事。在吴起的帮助下,李悝的军事改革又在魏国拉开了帷幕。

李悝的军事改革,除注重改善官兵关系外,其目的就是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常备军。为此,李悝对军士制定了严格的挑选标准:身穿三甲(上身甲、股甲、胫甲),肩负十二石之弓,带五十支箭,扛长矛、头戴盔甲,佩剑,备三天的粮食,半天行走一百里。一旦选中,待遇也非常优厚,免除全家徭役,奖给田宅。这对于调动将士的战斗积极性起了重大作用。短短几年内,魏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各国一时不敢与之争锋。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病逝。太子击即位,是为魏武侯,继续以李悝为相国,59岁的李悝不顾年迈,继续辅佐魏武侯,由于操劳过度,于公元前395年病逝,终年60岁。

李悝胸怀济世之才,得遇明君———魏文侯是他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由于李悝谦虚大度,善于团结同僚,减小了变法的阻力,使得变法得以顺利进行。但改革有序,先经济而后政治、军事的正确原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他的改革卓有成效,大大提高了魏国国力,终其一生他都受到两代魏君的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