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14918500000029

第29章 大方小圆:张弛有度能把方圆之道的威力最大化(3)

与一些睚眦必报之人相比,吕蒙正的宽以待人、不计私怨更让人称羡。吕蒙正小时候,曾与母亲刘氏一起被身为朝官的父亲吕龟图赶出家门。但当他考中状元、为官之后,却并未记取父亲之仇,而是将父母都接到身边,“同堂异室”,一起奉养。对其他一些触犯过自己的人,吕蒙正同样不计前嫌,甚者也无意深究。吕蒙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年纪尚轻,有人很看不起他。有一次上朝时,一位官员隔帘指着他议论道:“此小子亦参政耶?”吕蒙正却假装没听见,径直走了过去。同僚为他抱不平,准备追查议论者的官位姓名,吕蒙正当即予以制止。罢朝后,这位同僚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查问清楚。吕蒙正却说,一旦我知道了姓名,恐怕终身都不会忘掉,这样不好,还不如不知道为好。如此肚量,使人不得不服。

还有一次,吕蒙正初任宰相,因蔡州知州张绅贪污受贿,吕蒙正就将其免职。有人对宋太宗说,张绅家中富裕,不至于贪污受贿,恐怕是吕蒙正在以前贫困之时敲诈勒索张绅不成,所以现在寻机报复。宋太宗听信此言,即命张绅官复原职。吕蒙正对此也不作辩解。后来考课院查明张绅确有贪污受贿之实,又将其贬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吕蒙正再次为相时,宋太宗感叹地对他说:“张绅果有赃。”算是为吕蒙正昭雪。吕蒙正却并未借机表白自己,只是淡然一笑,既不申辩,也不谢恩,对此事全不在意。

有一则关于吕蒙正“饭后钟”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他大肚容人的海量。吕蒙正少时与母亲一起栖身于龙门山的一个窑洞,因身无分文,吃饭靠寺庙僧人施舍。有些僧人借机刁难、戏弄吕蒙正,提出要想吃饭就得为寺庙敲钟,吃一餐,敲一次,不敲钟就不给饭吃。吕蒙正无奈,只得忍气吞声每日敲钟三次,这就是所谓的“饭后钟”。但吕蒙正为官之后,对当初刁难自己的僧人并未记仇,反倒感谢他们,予以奖赏,众僧为此羞愧难当,对吕蒙正也平添几分敬仰。

有不少的领导者,对于下属的一些小是小非的问题最感兴趣,最爱打听,也最爱处理。他们不知道,下属在领导者面前,普遍存在着一种压抑感和被动感。他们的缺点错误,他们身上发生不光彩的事情,最怕领导者知道。他们的一些问题如果被领导知道了,虽然本来是小事,但他们担心领导者会不会当小事看,会不会上不上纲,老担着心。所以,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运用糊涂的办法,懒得去听,懒得去看,就是请你也不要去。如果听见了就装作耳聋,没听见;看见了,就装眼瞎,没看见。而且在思想上要真心当作一点也不知道那样泰然处之,在嘴巴上真正当作一点也不知道那样从不谈及。

6.有些“大事”也应当作小事来处理

有些事情在一般人看来确属大事,但是如果领导者也当作大事揪住不放就可能误了真的大事,所以,领导者在面对这样的“大事”时要有一种容人的气度。

能够容人不仅是为官者应该具备的修养,在很多时候,也是成事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一种高明的做事策略。

人在面临绝境时,大多有三种状态,一是坐以待毙;二是全力挣扎,以死相拼;三是竭尽自己的智慧,积极地寻求摆脱的办法。第二、三种状态给那些暂时得势的征服者以深刻警示,就是斩草除根固为重要,但“置人于死地”也往往容易激起更大的反弹力,反而可能会瞬间成败易位。因而在征服者已经把被征服者置于必败之险境的同时,必当考虑要给其留有一点“生”的余地。能做出这样的决策的往往是能想的更远的决策者。

三国时期,曹操把河北平定之后,曹仁跟随曹操包围壶关。攻城主将曹仁下令说:“城破以后,把俘虏全部活埋。”结果连续几个月都攻不下来。

曹操对曹仁说:“围城一定要让敌人看到逃生的门路,这是给敌人敞开一条生路。如果你告诉他们只有死路,敌人会人人奋勇守卫。而且城池坚固粮食又多,攻则会伤亡士兵,围守便会旷日持久。今陈兵在坚城的下面,去攻击拼死命的敌人,不是好办法。”

曹仁按命而行,城上守军投降了。

乱世之主,一生百战,胜败在所难免。而每一战的胜利,都可能有一批降者,如何对待降者,霸主们或杀或留,自有一番主张。虽然对于降者斩尽杀绝的做法,可以起到斩草除根的作用,但是英明的霸主往往是不杀降的。

曹操一生不杀降的事很多,收编青州黄巾军即为其一。

曹操打败黑山军后,于兖州东郡有了立足点,做了名副其实的东郡太守,名声大震后,采纳陈宫策略,决定先平定黄巾,再图取天下。于是曹操向青州黄巾军发起进攻。当黄巾军退至济北时,已是寒冬十二月,衣食接济很困难。曹操敦促黄巾军投降。经谈判后,黄巾军数十万人向曹操投降,愿意接受他的指挥。曹操非常高兴,宣布既往不咎,一个也不加伤害,将其中的老幼妇女缺乏作战能力的,全部安排在乡间从事生产,挑选其中精壮者五六万人,组成“青州军”。

这样,曹操的军事力量大增,他终于有了一支同其他势力抗衡的武装队伍。

同时,对于像张绣那样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曹操多次南征,并致使爱将典韦、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在南征中丧生的投归者,也不计较其杀子侄及爱将之仇,并表示热烈地欢迎,立即任命他为扬武将军,表封他为列侯,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为己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在后来的官渡之战中,张绣为曹操打败袁绍立下了战功。

因此曹操的一生,虽然杀了很多人,但他的不杀降,确实为壮大自己的力量,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宽阔胸怀和不计私怨的品格,从而为曹操取信于天下,争取更多的智能之士归附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曹操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肯定。他在读《魏书·刘表传》时写了两条有关曹操的批注。《魏书·刘表传》裴松之的注中,有一段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一些宗族据兵谋反,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毛泽东读到此注,对“皆斩之”的做法是不赞成的,所以,他在“皆斩之”三字旁画了粗粗的曲线,又在天头上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毛泽东的这条批语,表明了他对曹操“不杀降”的赞许。

不管是战场上的敌对双方,还是生活、工作中的竞争对手,对人切不可赶尽杀绝,对照曹操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给人活路自己就有出路。

领导者为完成任务,被赋予一种强制别人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权力。它可以用来指示、指导下属,也可以用来纠正下属的过失。虽然如此,但如果决策时太仰仗权力,采取强硬手段来压制下属,口口声声说,“我说这么做就这么做”,不厌其烦地一再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向人们显示自己的权力。这样不但不能使下属信服,而且蛮横、高压地利用权力,还会引起下属的反对,甚至会把小事激成大事,以致到了让你不可收拾的地步。

7.一分宽容会得到十分的回报

做人要宽容一点,要允许别人犯错误。尤其是做领导的,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宽恕下属的一些小错误,下属往往会加倍努力,做得更好,并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春秋时,楚庄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饮,当时是晚上,大殿里点着灯,正当大家酒喝得酣畅之际,一阵风把灯烛吹灭了。这时,庄王身边的美姬“啊”的叫了一声,庄王问:“怎么回事啊?”美姬对庄王说:“大王,刚才有人非礼我。那人趁着烛灭,牵拉我的衣襟时,我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点灯,抓住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听了,说:“是我赏赐大家渴酒,酒喝多了,有人难免会做些出格的事,没啥大不了的。”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群臣一百多人马上都扯断了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位将军常常冲在前边,勇猛无敌。战斗胜利后,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系缨的人。”

瞧,被宽容者心里可是一直没有忘记宽容啊。

还有一个故事。春秋时秦穆公的一匹良马被岐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着宰杀吃了。秦国的官吏捕捉到他们,打算严加惩处。秦穆公说:“我不能因为一条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对身体会有害。赏他们酒喝,然后全放了吧。”

后来,秦国和晋国在韩原交战。这三百多人闻讯后都奔赴战场帮助秦军。正巧穆公的战车陷入重围,形势十分险恶。这些乡下人便高举武器,争先恐后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以报答穆公的食马之德。晋军的包围被冲散,穆公终于脱险。

汉代的丙吉任丞相时,他的一个驾车小吏喜欢饮酒,有一次他随丙吉外出,竟然醉得吐在丞相的车上。丞相属下的主吏报告说,应该把这种人撵走。丙吉听到这种意见后说:“如果以喝醉酒的过失就把人撵出去,那么让这样的人到何处安身?暂且容忍他这一次的过失吧,毕竟只是把车上的垫子弄脏了而已。”

这个驾车小吏来自边疆,对边塞在紧急情况下的报警事务比较熟悉。他有一天外出,正好遇见驿站的骑兵手持红白两色的袋子飞驰而来,便知道是边郡报急的公文到了。到了城中,这个驾车小吏就尾随着驿站骑兵到公车署(汉代京都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征召和边郡使者入朝的机构)打探详情,了解到敌虏入侵云中、代郡两地,急忙回来求见丙吉,向他报告了有关情况,并且说:“恐怕敌虏所入侵地区的地方管员因年迈病弱,反应不灵,不能胜任军事行动了。建议您预先了解一下有关官吏的档案材料,以备皇上询问。”丙吉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就让管档案的官吏把有关材料详细报来。

不久,皇上下诏召见丞相和御史,询问敌虏入侵地区的主管官员的情况。丙吉一一做了回答。而御史大人陡然之间不知详情也无法应对,因此受到皇上的斥责。

丙吉显得非常忠于职守,时时详察边地军政情形,实际上这是得力于驾车小吏!

容忍他人小的过失,他会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感谢;而责备只会让人徒增怨恨。被宽容者往往把感恩之情压在心底,一旦有机会能让其发挥长处时,他必定会竭尽所能地报答。由此看来,那些终日寻求他人过错、动辄对人大声责骂的人,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四川青城山有这样一副对联:“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自古以来,宽厚的品德、宽容的心态就为世人所称道,心胸狭窄则被认为是一种病态。当人与人之间有了矛盾以后,一般人往往心怀怨恨、久久不能释怀。这种心态与其说是在和仇人作对,还不如说是和自己较劲。

8.不能干挟私报复的蠢事

在一座著名寺院的大门上有一幅对联,其中的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什么算作难容之事?公正对待异己,在掌握权力的时候,不对曾经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挟私报复,应该可以称为容下了难容之事。

唐朝的名相李泌与宋朝名相文彦博都是不计私情以大局为重的代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泌随肃宗至彭原(今甘肃镇原东),规划平叛大计。肃宗与李泌谈及李林甫,想命令诸将,克长安后,掘其冢墓,焚骨扬灰。李林甫是唐玄宗后期宠信的奸相,口蜜腹剑,害人无数。他曾谗害李泌,几致死地,按照常理,对肃宗这一想法,他自然会十分赞同。但李泌考虑的却不是个人私愤,他认为若是肃宗为首的新朝廷这样对待以往的怨仇,恐怕会波及安史叛军中的新仇人,使他们断了改过自新、归附朝廷的念头。因此,他提出:“陛下方定天下,奈何雠死者,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且方今从贼者皆陛下之雠也,若闻此举,恐阻其自新之心。”肃宗听后,十分不悦,反问道:“此贼昔日百万危朕,当是时,朕弗保朝夕。朕之全,特天幸耳!林甫亦恶卿,但未及害卿而死耳,奈何矜之?”后在李泌的反复劝导下,肃宗接受了这一意见,并说:“朕不及此,是天使先生言之也。”

文彦博也是一位颇有气度的宰臣。文彦博,字宽夫,宋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仁宗时为相。仁宗宠幸张贵妃,对其从父张尧佐也厚加封拜,当时,谏官包拯、唐介等人激烈抗辞,反对此事。尤其是唐介,反对尤烈,而且还连及文彦博,他指斥文彦博向张贵妃进奉蜀锦,是因贵妃之故方登位宰辅,并要与文彦博当面对质。仁宗一怒之下,将唐介贬为英州别驾,而文彦博也被罢相。

文彦博复相后,谏官吴中复请召还唐介,文彦博不计前嫌,也向仁宗进言道:“介顷为御史,言臣事系中臣病,其间虽有风闻之误,然当时责之太深,请如中复奏。”但仁宗不许,仅命迁官。至神宗时代,文彦博已是元老重臣,以太尉留守西京,唐介之子唐义问为其属下转运判官,颇有才干,惧文彦博报复,欲另寻仕途。文彦博当即召义问解释道:“仁宗朝,先参政为台谏,所言之事,正当某罪。再入相时,尝荐其父,晚同为执政,相得甚欢。”唐义问闻知后,十分感动,自此,与文彦博成忘年之交,常出入其门下。后文彦博荐唐义问为集贤殿修撰、荆南刺史。

李泌、文彦博都曾位至极品,而能够容纳异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正是这种容人的肚量使他们做事事成,开创了不寻常的人生大局面。

为官做领导的总会与人有一些摩擦,如果把这些琐事当是非的话,你就会有生不完的气。可能有时候别人的一句无心之语,却被你当成了挑刺、找碴,结果一头栽入了是非的泥潭中。还有的时候,确实是他人有心伤害你,但你的反击却产生了“越描越黑”的效果,事情没澄清,却惹来一肚子气。其实在一些非原则性的是是非非面前,我们无须去计较什么,心胸开阔一点,时间自然会替我们证明。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别人说你两句,就让他说吧,只要无伤筋骨。非要和别人较劲,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吗?做人是这样,做领导也是这样。不过分吹毛求疵,凡事皆留有回旋的余地,对微末枝节的小事不妨姑且放过,这乃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处事为人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