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4917500000021

第21章 品人之谋,可知其韬略(3)

李嘉诚将自己所有的资金,做出了孤注一掷的抉择。“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这是生意人遵循的古训,可李嘉诚却在别人廉价抛售地产时大量吃进,他用自己全部的资金,大量收购房屋和地皮。有些朋友对李嘉诚的做法很不理解,劝他不要冒险,做这样的傻事最终会成为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但李嘉诚经过周密分析,继续雷厉风行地吃进地产。他几乎押上了所有的筹码,他信心十足,慧眼如炬,因为他算定了这场风暴终会过去。

正如李嘉诚所预料的,这场风暴很快过去了,香港又恢复了平静,经济的发展又走上了正轨,并迅速繁荣起来。地产的价格扶摇直上、急升猛涨。这时,李嘉诚廉价吃进的地产全都卖到了好价钱,从而获得了高额的利润。李嘉诚成功了,他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得到的报偿是非常丰厚的。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豪。在地产界鹤立鸡群,一枝独秀。

这时,李嘉诚拥有的楼宇面积,足可以和香港的一些大型房地产公司分庭抗礼了。这一次冒险成功为他以后从事房地产经营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终于坐上了香港头号“土地爷”的宝座。

对于香港地产经营商来说,1966年的社会动荡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李嘉诚的成功给人的启示是,要抓住机遇,就不要害怕风险,因为机遇和风险从来就是一对孪生的姐妹。

深思熟虑如果缺少了果断,就会变成犹豫不决。犹豫不决的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错过机遇。这时,过去的一切深思熟虑都会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有在决策的时候因深思熟虑而小心谨慎,但在行动上又十分果断坚决,敢于面对和承受风险,想好了就绝不动摇,朝着认准的目标顽强地走下去,最终肯定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李嘉诚的冒险及成功,就是一个绝好的范例。

读书养谋,进退自若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住脚跟,成就事业,首先应要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如何造就,那就是靠一种坚韧和执著,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心灵,苦练坚韧之功。

曾国藩平生爱好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他受书籍的影响非常大。他所说的:“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即使放在今天,这仍然是很高明的处世之道。而曾国藩竟然能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足可见其受书籍影响的至深至远。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造成两种错误的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的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深得刚柔兼济、进退之法精髓的曾国藩,也有意气难平的时候。

曾国藩任钦差大臣镇压捻军,当时刘秉璋作为辅佐军事的襄办之官,献防守运河之策,于是清军在河岸修起长墙,阻止捻军渡过,试图把他们围在一个角落里聚而歼之。李鸿章在江督行署,力争不可,亲自给刘秉璋写信说:“古代有万里长城,现在有万里长墙,秦始皇没有意料到在一千多年后遇到公等为知音。”显然带有嘲讽的味道。刘秉璋率万人渡运河,接到李鸿章的公文,说粮饷缺乏不能够增兵。李鸿章事事进行干涉,并且时常上报情况,条陈军务,曾国藩很不满意李的这种做法。等到时间一久,军无战功,清政府便让李鸿章接替为统帅,曾国藩不忍心离去,自己请求留在军营中继续效力。李鸿章接任后,急忙派人到曾国藩驻所领取钦差大臣的“关防”。曾国藩说:“关防,是重要的东西;将帅交接,是大事,他不自重,急着要拿去,弄没了怎么办?况且我还留在这里。”李鸿章派人百般劝说,让他回到两江总督之任上,曾国藩也没有答应。有人给李出主意,并调停说乾隆时西征的军队用大学士为管粮草的官,地位也与钦差大臣相等。曾国藩故意装作不懂,问道:“说的是什么?”刘秉璋说:“现在您回到两江总督之任,就是大学士管粮草的官职呀。”李鸿章又私下告诉他说:“以公的声望,虽违旨不行,也是可以的。但大帅之军队屡屡失利,难道不惧怕朝廷的谴责吗?”曾国藩于是东归,从此绝口不谈剿捻的事。李鸿章接替为统帅,也没有改变曾国藩扼制运河而防守的策略。后来,大功告成,李鸿章上疏请求给从前的领兵大臣加恩,曾国藩仅仅得到了一个“世袭轻车都尉”,因此大为恼怒,对江宁知府涂朗轩说:“他日李鸿章到来,我当在他之下,真是今非昔比了!”

那种不甘、不悦之情暴露无遗。残酷的现实确实难以让曾国藩接受,但曾国藩也只有发发牢骚就罢了,并没有将一腔怨气化为破坏性的行动,否则后果就会不堪设想了。

在曾国藩不得已启程赴两江总督任之时,途中观者如潮,家家香烛、爆竹拜送,满城文武士友皆送至下关。此时的曾国藩,肯定是百感交集,苦辣酸甜咸的滋味不能不在胸中冲突碰撞。但曾国藩必定是曾国藩,越是百感交集就越是想到镇定自己。等到行船时,遂将郭嵩焘所纂《湘阴县志》阅读一遍,以抑制自己复杂的心情。睡后,则不能成寐,并在日记中感悟道:“念本日送者之众,人情之厚,舟楫仪从之盛,如好花盛开,过于烂漫,凋谢之期恐即相随而至,不胜惴眎。”接下来的两天,他每日只看《湘阴县志》。从第四天开始上半日处理文件,见客;下半日与晚上便开始抓紧时间读《国语》、《古文观止》。告别了他经营多年的江宁,离开自己血脉相连的胞弟,怅怅如有所失,内心十分不安,只企望旅程之中能在自己喜爱的书籍中得到安慰与休憩。

同治八年(1869年)一月九日,曾国藩行至泰安府,忽然接到新的寄谕,所奏报销折奉旨“著照所请”,只在户部备案,毋须核议。这等于说,一些人原抓住曾国藩军费开销巨大,要审计查账,现在一纸圣旨就将此事一笔勾销,不再查他的账了。曾国藩为此大受鼓舞,认为这是清政府对他的特别信任、空前恩典。谕旨使他“感激涕零,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过之”。因而便又有点心回意转,虽虑“久宦不休,将来恐难善始善终”,但不再要求辞职了。这样一来,曾国藩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看书的劲头更足了,轿中、宿店的旅途之中,他将《战国策》、《左传》反复阅读,目的是在进见皇太后、皇上之时,陈述自己的中兴大业之策。

人生活于现实中,各种利害冲突,挫折遭遇纷至沓来,决然不受影响又谈何容易?重要的是要及时从波折和打击中站起来,尤其是以读书养性、以读书养谋,热后能冷,躁后能静,从容找到出路。这大概就是曾国藩之所以能在官场中纵横数十年的资本吧!

收放擒纵,攻心为上

千万不要笨拙地认为在一个人身上有效的策略,必定可以运用到所有人的身上,要找出与对方沟通的钥匙,首先必须打开他的心胸。三国时期,魏国从北方对蜀国发动全面攻击,与此同时,孟获率领的蛮邦不断骚扰南方。作为丞相的诸葛亮要防卫北方的魏国,就必须先解决南方的威胁。于是,他挥军南下,去解决南方的危机。

诸葛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攻占人心,而非城池;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赢得人心是最关键的。”

在交战中,诸葛亮设下陷阱,掳获了孟获大部分的军队,孟获本人也被俘虏。然而诸葛亮没有惩罚或处死他们,而是以食物和美酒款待,蛮兵眼含热泪,感谢诸葛亮对他们的恩惠。

诸葛亮对孟获说:“如果我放了你,你会怎么做?”

蛮王回答:“我会再度召集军队,与你决一死战,如果你再度俘获我,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就将孟获放了。

孟获果如其言,再度攻击。但是其部下受到诸葛亮的善待,反戈一击,把他绑住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再度询问孟获相同的问题,孟获回答:“我不是在公平决战下被打败的,而是因为手下背叛,所以我会与你再决胜负,如果第三次被抓,我就会臣服。”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地智取孟获,但是每一次孟获都有借口:误中诡计或是运气不好等等。

第六次被擒后,孟获主动说:“如果你第七次掳获我,我会倾心归服,永不反叛。”诸葛亮表示:“如果我再擒住你,我就不会释放你了。”

孟获第七次又被擒住了,在这场杀戮之后,诸葛亮不忍再面对他的俘虏,他派遣使者告诉孟获:“丞相特令我来释放你,如果你办得到,再去动员一支军队来决战,看你能否击败丞相。”

孟获垂泪不止,跪倒在地,终于臣服了。

诸葛亮设宴礼遇孟获,重新让他登上王位,将征服的土地全部归还,然后带领军队返营,没有留下任何驻军,南方的威胁终于解除了。

真正聪明的人会作长远的打算,长时间的征服会激起被征服者的厌恶乃至仇恨,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将奋起反抗。这种征服只能带来潜在的危险。真正懂得进退规则的人会“攻占人心”,让人信服。信服的对手就是潜在的同盟。

用心去筹划并且迎合对方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特点,慎用征服,因为那样只会激发对方的不满和不悦。对于每个人来说,心才是主宰,会时刻影响情绪,温情胜于严酷,深入人心的信服胜于强力加身的征服。一旦在心理上控制了对方,他就会成为你忠诚不二的盟友。

信服能转化为长期的支持;征服带来的则是暂时的顺从。与其操纵了无生气的傀儡,不如让针锋相对的人信服你,心甘情愿为你的计划效力。关键的是要找出与对方沟通的钥匙,打开他们的心胸,让他们对你的一切都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