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4917500000010

第10章 品人之相,可知其尊卑

所谓品人之相,就是通过考查人的外貌长相和神态,来考证他的心志。如果一个人的神情总是奉承别人,他的言谈竭尽阿谀谄媚,好做表面文章,尽量表现他微不足道的善行,因此而洋洋得意,这种人无疑是虚伪的人。假如一个人感情的喜怒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流露出来,杂七杂八的琐事虽然使人心烦意乱,但心志不被蒙蔽,不为厚利的诱惑所动,不向权势的威胁屈服,这种人无疑是内心平静、坚贞不屈的人。如果由外在事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怒,因事情繁琐而心生烦乱,不能安静,见了蝇头小利就动心,一受威胁就屈服,这种人当然是心性鄙陋而没有骨气的人。

高山流水知音听

由神识人,是一个由外向内、顺藤摸瓜、追根溯源的过程。在观察人的精神状态时,即由外在的情态举止,去探察其隐伏在内的精神气质,窥视到他的心灵深处真实的活动。这一过程虽然似乎有一种无色无味、无声无息、无形无状、无征无兆的神秘性,但还是有理可循的,绝非空穴来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人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品人高手厚积而薄发的秘技。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一部《三国演义》,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空城计”。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称奇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式,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势如水火;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精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氏家族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氏家族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氏家族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俩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招看似冒险之棋。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后人读《三国》,每至“空城计”处便为司马懿扼腕叹息,甚至埋怨司马懿为何不派小股兵力试探诸葛亮的虚实。此番心情可得苍天之鉴,但又岂知司马懿的苦衷和见识?倘若司马懿不审时度势,冒然出兵轻取诸葛亮,蜀国政权势必土崩瓦解,曹氏家族正好腾出手来对付司马氏,司马氏家族的后果正如一句俗话所言: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哪还有后来的大晋王朝?愚蠢怯懦的背后,正是司马懿的聪明与智谋!

有真知才能品出真相

人心难测正如世事纷纭,这给由相品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世间固然有张牙舞爪、一览无遗之辈,与之正好相反,也有喜怒不形于色、含而不露之人。倘若没有足够的历练与见识,要品出人的真相又谈何容易?

当日本前首相三木被迫辞职的时候,一位负责采访自民党派系斗争内幕消息的某报社记者,披露了一则很有趣的秘闻。这则秘闻说明,一个人在和别人谈话时,有详细观察对方表情、举止等综合变化的必要性。

甲派人士起先对“打倒三木”的口号,并不太热衷,但是经过会员再三讨论之后,终于决定采取反三木的态度,于是甲派的一位中坚议员A氏,决定和极力反对三木的乙派代表议员B氏会面,讨论有关的事宜。

那位记者,正巧和A氏、B氏都相当要好,所以就陪同A氏前往拜访B氏。

见面之后,B氏虽然仔细恭听A氏说明有关甲派未来的动向,但是却没有显示热烈欢迎的神情。按道理说,增加了一个有力的伙伴,应该表示出热烈欢迎的态度才对,但是B氏所表现的,只是一种平常的接待仪式,一点也没有感激欢迎之状。

当时,这位记者也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

后来,A议员说出的一段话,解开了这位记者心中的疑惑。他说:

“对方真是个训练有素的人士,我们千万不能藐视他。你不是看到他一副并不表示十分欢迎的态度吗?其实,那是他伪装出来的,他怕对我们表示过分的欢迎,会降低他们的身价,日后难以相处。”

这位记者听了A议员的一番话,对于刚才心中的疑惑,顿然消除,同时也对政治家彼此间勾心斗角的情况,感慨不已。

《战国策》记载了一个故事,那是大约2300年前,战国时代的策士间彼此斗智的故事。

齐国攻打宋国。遭受强大齐军入侵的宋国,惶恐万分,马上派遣臧子向南方的楚国求救。楚王接见宋国使者之时,不但一口答应救援之事,并且大备筵席,热情款待。完成使命的臧子于是返国复命,可是在回国的路途之中,却始终愁眉不展。

跟随在旁的侍从,看到这种情景深感疑惑,于是问道:

“救援之事,楚王已经应允,为何您还这样愁眉不展呢?”

臧子回答:“宋是小国,齐是大国。因为援救小小的宋国而得罪强大的齐国,必然是楚国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现在楚王却出乎寻常地大表欢迎,所以我认为楚王必定心怀不轨,想要等到宋、齐两国互相残杀之后,坐收渔翁之利。因此我满心怀着忧虑。”

不久,齐国进军宋国,攻陷了宋国5个城池,果然不出臧子所料,楚国并没有实践派兵援救宋国的诺言。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一句老话告诉我们,只看外表就决定这个人的内心,往往会出入甚大,必须同时考虑到种种客观的情况,再加以推断,正确的可能性才会大些。上述的A议员和宋国使者,都是由于观察了对方的表情,并且深入地了解了他当时的处境,所以才发现了其中的真相。

特征即身份

任何人因为性格与环境的因素,必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特征。也正是因为这些行为习惯特征,人与人才得以明显地区分开来。深入细致地观察和研究这些特征,就能给人的现状和前途予以准确地定位。当然,这属于一种高深的识人能力。

近代人物中,在识人神情上有独特而深厚的功夫,当推清朝末期的曾国藩。江忠源第一次上门拜见曾国藩,谈话之后,曾国藩告诉身边的人:“这个人将来必定名扬天下,但因气节太强烈而不得善终。”十多年后,江忠源果然以战功名扬天下,而在庐州与太平军发生交战时,由于弹尽粮绝而以身殉难。从而应验了曾国藩的话是极有见地的。

又一次,在淮军刚刚建立时,李鸿章带领三个人来拜见曾国藩。正好曾国藩饭后散步回来,李鸿章准备请他接见一下那三个人,曾国藩摆摆手,说不必再见了。李鸿章奇怪地询问是为什么,曾国藩说:“那个进门后一直没有抬起头来的人,性格谨慎、心地厚道、稳重,将来可做吏部官员;那个表面上恭恭敬敬,却四处张望,左顾右盼的人,是个阳奉阴违的小人,不能重用;那个始终怒目而视,精神抖擞的人,是个义士,可以重用,将来的功名不在你我之下。”那个怒目而视、精神抖擞的人,即后来成为淮军名将的刘铭传。

这两个例子足见曾国藩识人之术的高明。曾国藩识人,重视几句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志量看神采,风波看脚跟,如若看条理,全在言语中。”这应该是曾氏积多年识人经验的成功总结。

让自己成为好“演员”

做为领袖人物,人们要求他不仅具备领袖才能,还要具备领袖魅力。领袖魅力自然是来源于领袖的内在才能、人格力量,此外,还来源于领袖的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言一默。总之,大众要求领袖人物任何时候都是理想人物。

凯撒大帝最初是一名负责公众竞赛的官员,最后才在社会上扬名立业的他组织了一连串的活动——-狩猎野生动物、角斗表演、戏剧竞赛等。对平民百姓而言,凯撒这个名字逐渐和他们喜爱的盛事结合在一起,是那么让人期待和难以忘记。在攀升到执政官地位的过程中,他的人气越来越旺。

公元前49年,内战困扰着罗马。在形势最紧急的时刻,凯撒来到驻扎在鲁比孔河岸的军营。凯撒和他的幕僚们,激烈地辩论着选择和平还是战争的问题。凯撒以个人的独白做结尾时,伸手指向河边,仿佛那里有一名非常高大的兵士吹响了军号,引领军队跨过鲁比孔河上的桥。他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让我们接受神祗的指示,追随他们的召唤,报复口是心非的敌人。骰子已经掷下了,不容收回!”

他的演说极富说服力,他清楚地知道将领并没有确定要支持他,然而他以雷霆万钧之力让那些将领屈服了,不容他们思考,让他们认为必须抓住这个时机,成就不朽之功。这些效果绝对是乏味的演说无法企及的。

最后,将领们集结在他的旗帜下,凯撒挥军渡过鲁比孔河。第二年,粉碎了敌人的势力,成为罗马的独裁者。

凯撒很清楚如何说得少却能让人铭记不忘,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他从来不会忘记引起群众的关注,例如以石破天惊的宣言增强实际效果,成为公众表演人物。

凯撒是历史上第一位了解权力与剧场之间有互动关系的公众人物。他痴迷于戏剧,并且升华了这种兴趣,让自己成为世界舞台上的演员和导演。他说话就像在念台词,时时刻刻注重自己在群众面前的表现。他想方设法让普通民众了解他,把自己的形象根植在人民心中。凯撒为所有领袖和权贵们树立了典范。

罗马剧场是平民大众的盛事,出席的群众多得无法想像,观众挤进庞大的观众席,因讽刺喜剧开怀大笑,也为崇高悲剧而感动落泪。如同宗教仪式,剧场对平民百姓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战争中,凯撒总是意气风发,身先士卒。他的骑术不逊于任何一位士兵,他的勇气和耐力更是无人能比,这都是他引以为荣的。他常常以最勇猛的姿态冲向战场,士兵们目睹他在战火正酣的战场上英勇战斗,这对士兵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凯撒永远让自己处于正中央的位置,不论何时何地。他是权力的象征和典范,士兵都会以他为榜样。在罗马所有的军团中,凯撒的军队永远是最奋不顾身而且忠心耿耿的,他的士兵以及参加过他举办的盛会的平民百姓,都认同他的主张,对他个人的崇拜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盛会的规模越来越大,罗马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些盛会不只是为了娱乐百姓而精心策划的,它们大大提升了凯撒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他看起来比实际上更加伟大。凯撒牢牢掌控住自己的公众形象,一刻也没有掉以轻心。人尽皆知,他在群众面前出现时,总是穿上最引人注目的紫袍,没有人能够掩盖他的风采。据说他最乐于做的就是接受元老院和人民授予的荣誉,因为在这些场合,他可以用桂冠来掩饰自己身上的缺陷。

有的人尽管优秀,但总难以出人头地,因为他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让别人的眼睛注意到你。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这样说:“世上的人都不免有某种道德污点或性格缺陷,尽管他们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克服,却总是听之任之,不予更改。”许多人看见一个举世罕见的高才却常常受困于小小的缺陷,不免为之惋叹。缺陷有如脸上的黑痣,善用进退规则的人会巧妙地将它装点为美人痣,获取众人的关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