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奢侈态度
14916800000053

第53章 我心狂野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大卫·林奇的电影。那时还只有家用录像带,无论画面还是声音,都跟今天的DVD不可同日而语,但此片留给我的印象却远超他后来导演所有的作品。这除了因为我从他后期那些神秘诡异的作品中总能找到《我心狂野》的影子之外,还因为片中那无所不在的狂躁与性感。尼古拉斯·凯奇徒手将女友母亲派来刺杀他的人活活摔死在台阶上,这狂暴嗜血的开头,一上来就让人血脉贲张,也让紧接着的性爱场面更加淋漓酣畅。把性爱与暴力扭成一团一起释放,也许就是大卫·林奇对性感的解读。

而我对此片却另有一番解读。推动情节发展的主线——女友母亲对凯奇不遗余力的追杀,在我看来,正起因于她深深地爱着女儿的男友,既然爱而不得,不如彻底毁灭,以此解脱煎熬。因此,这部片子总是让我联想起另一个人物——《水浒传》中的“拼命三郎”石秀,严格来讲,是被另一个人重新解读过的“石秀”,这个人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作家施蛰存。

中国的“新感觉派”就像它的母体——日本“新感觉派”一样也是个短命的流派,当年的主将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徐霞村等人,现在恐怕已无人知晓,大概唯有施蛰存影响力相对持久。这位擅用弗洛伊德分析方法进行创作的小说家,精于刻画内心,文笔相当细腻。大学时我一度非常迷恋他的作品,而其中最震动我的就是中篇小说《石秀》。

施蛰存把石秀与杨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做了与原著完全相反的解读。他认为真正的导火索不是杨雄妻子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的通奸,而是因为石秀爱上了潘巧云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尽管石秀曾拒绝过她的勾引,但其实他内心深处却极度渴望着潘的肉体,只是“义气”二字让他不敢正视自己的情感。

敢爱敢恨的潘巧云看穿了石秀的“虚伪”,对他由爱生恨,反手陷害,这让真正爱她的石秀陷入情感的绝境。如此激烈的天人交战,并不能压抑石秀的欲望,反而令他对潘巧云肉体的渴望转化为嗜血的躁动,这便解释了他为何要以一场彻底的杀戮来了结此事。施蛰存的这种解读,解开了我过去对《水浒传》中这一段情节一直存有的疑问:杨雄在出手杀妻那一刻明显地表现出犹豫,可石秀却为何对他极尽怂恿之能事?施耐庵以同样细腻的文笔,暗示了杨雄在最后一刻仍深爱妻子,却没有交代石秀这么做的原因。施耐庵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是无意间疏漏还是有意而为之?

对此,一位中文系的老先生曾劝我不必纠缠于作者的动机,他认为这一切完全符合施耐庵对石秀性格的刻画,因为石秀的性格概括下来就是“彻底”二字,行事彻底,为人也彻底。此话我倒也认同,否则石秀何来“拼命三郎”的绰号呢?但我还是无法完全释然。因为施耐庵所描写的石秀不仅高大英俊、武艺超群、侠肝义胆,而且心思细密、精明敏锐、进退有据,这一点从他被潘巧云陷害,继而被杨雄误解,却丝毫不动声色,悄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就可看出。所以我一直认为石秀才是施耐庵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勇猛多思,举止得体,讲究分寸。然而,就是这样的石秀,却要在已经向杨雄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又亲手将和尚、丫鬟等人杀死解恨之后,还要刺激、怂恿杨雄举刀杀妻,亲眼目睹他剜出潘的心脏,割下潘的乳房,这不是很矛盾吗?此一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义气”的范畴,完全不合“义者宜也”的江湖之道,这岂是“彻底”二字所能解释的呢?

敏感的施蛰存捕捉到了《水浒传》中这个细微的逻辑断点,以性爱与暴力的潜意识之链将其重新连接,也让故事的题旨得到升华。在施蛰存构建的故事结尾中,当杨雄手刃爱妻之后,石秀看着那血淋淋的心脏和乳房,听着空中盘旋的乌鸦叫声,心底里发出了“这一定很美味”的感慨。就在那一刻,他终于借杨雄之手释放了内心的躁动。

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施蛰存的敏锐,以及他挖掘人物内心的功力。也许施耐庵留下这个矛盾点原本就是有意为之,他只是不愿意亲手破坏石秀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因为他实在是太喜欢这个人物了,便只好以此种隐晦的笔法,让有智慧的后人自己去解读。

的确很有智慧的施蛰存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但这似乎又不是对原著的注解,而是借石秀之手完成了他本人对性欲与嗜血的解读。这一手法与大卫·林奇是多么一致!时空相差如此悬殊的两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难道在他们心中都潜藏着狂野的冲动,只能通过创作来释放?作为二度创作者,是否都隐藏着这样的倾向呢?笔者有此一问,是因为类似这样的巧合可是所在多有、不止一桩。比如,法国的时装设计师Agnes b就曾有过类似的遭遇,但她不是被一个而是一群艺术家,如此这般地解读过。

问题出在Agnes b自己身上,她太喜欢跟艺术家合作了,喜欢玩儿感觉,可能是心中还存着文艺青年的情怀吧。1986年,她出面张罗了一个摄影展,邀请了64位世界各地的著名摄影师,让他们以各自的视角,表现她那款尽人皆知的设计——按扣针织开衫。这个1979年推出的款式,几乎成了Agnes b设计风格的象征——简洁、中性。因为简洁,所以不退流行,到今天还在卖;因为中性,所以适合任何人,无论男女还是老少。据说,这款衣服迄今累计销量已达到法国总人口数的一半,以至于被称为法国的“国民制服”,但其实它的销售范围远远不止法国,可说是服装史上很传奇的一款。

Agnes b之所以会办这样一个展览,据她自己说,是因为她发现这款针织开衫,被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穿着,她想看看如果再加上摄影师创作这个因素,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不同的摄影师会以怎样不同的视角来呈现这款衣服以及穿着它的人。

结果64位摄影师拍出的照片果然是五花八门。由于这些摄影师来自世界各地,所以他们的拍摄对象也是各个种族各种肤色都有,而且男女老少不一而足。可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所有这些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性感。无论拍摄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摄影师都不约而同地让他们将这款按扣针织开衫穿得无比性感,致使大部分照片都充满了强烈的性暗示。

我不知道Agnes b本人对这些照片是怎么看的,也许她不认为这算性感,也许她不在乎,也许这就是她想要的。但不管怎样,这毕竟不符合Agnes b一贯的设计风格,也与这款衣服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Agnes b曾多次对外宣称,她崇尚的风格就是简洁与简单(clean &simple),她追求的是“超脱时尚”(out of fashion)。对于这款扣子超多超密的针织开衫,她自己解释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凡尔赛风格。说到那个年代,我想没人会将它与性感挂钩。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款简洁中蕴藏繁复的按扣针织衫都与性感无关。那么,这群摄影师为何如此不约而同地将它作性感解读呢?为什么这个外表看上去并不性感的款式,在艺术家们的眼中,却有着如此强烈的性感意味呢?这64位摄影师是否与施蛰存和大卫·林奇有着同样的心理?难道他们是要借助Agnes b的针织衫来释放他们的心中狂野?

施耐庵、石秀、施蛰存、大卫·林奇、尼古拉斯·凯奇、Agnes b以及64位摄影师,这处于不同时空的一干人等,却在性感这回事上,有了如此相似的交汇,可见性感之美同样具有普世的内涵。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每次翻看Agnes b的开衫写真集,都会想起施蛰存与大卫·林奇,《石秀》与《我心狂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