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杭州创意标点
14914900000030

第30章 三进山一村

富阳有鹳山,滨江有冠山,读音相似,却隔江相差几十里地。滨江原来是从萧山分出去的,所豁长河、浦沿和西兴,是国家级的高新产业园区,尤其是动漫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中南卡通、夏天岛等在全国赫赫有名。而隶属长河街道的山一村(亦叫柴家坞),不仅是农家乐的醉美乡村,也是一个原生态的创意园区。它位于冠山南麓,背山面水,这水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马湖,农居错落有致,交通便利且闹中取静,颇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这桃园,又不全是中国古典式的,乍一看也有欧式的别墅模样,如西班牙式的,亦中亦西的建筑外观,是不由得让心生欢喜。

因为欢喜,我已经三进山一村了。

第一次进山一村是一个晚上,朋友一个电话就把我从单位接了过去,他的意思是一定要让我去看看这个地方,他说他也想有这么一个场地,创意且安居,属于工作生活两不误,只可惜山一村的这一块已经全部招租完毕,不过旁边有类似的农居点也已经在启动了,他的意思是让我看一下,判断一下好还是不好。

夜晚的山一村静悄悄,我想白天也是这样吧,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网球场和篮球场,这是我极为感兴趣的,如果这里住着年轻人,那让他们成天对着电脑屏幕可不全是好事情,因为做创意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有荷尔蒙需要挥发,同时也需要在如此干净的空气和环境中吸收能量。是的,我总以为人是需要能量守恒的,而好的气场最适宜于人的精神力量的发挥,这里的一切都极为干净,虽然夜色遮挡了部分视线,但清新的气息还是能感觉得到的。我们沿着小坡走了一圈,这时家家户户都闭门了,所以也只能从外面向内张望一下,也有的大门虚掩着,我们就“吱”的一声推开且打个招呼看上一眼,这一眼虽是匆匆,却足以刻骨铭心了。从外观上看那都是些极为普通的农家院子,但里面的一花一草都颇具匠心,一物一件的摆设也是充满设计感,在匆匆的打量中,我觉得这里大概属于藏在深闺的那种感觉,所以我们也只能快快地告别,因为再看下去,就怕我的朋友当晚就要住进这房子里不肯走了。后来我们找了个路边店饕餮一番,虽有美酒佳肴,但话题还是刚才的山一村。

二进山一村应该是冬天,那一天风大阳光却很好,因为是白天,所以看得格外清晰。整个村沿山坡而建,房子的外墙全是新的,特别是那些院子,都搞得格外有情调。我也听说这里基本都是中国美院的老师们的工作室,有做陶瓷的,做设计的,做各种创意产品的,有不少小小的陈列室,陈列着不少机灵可爱的产品。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区。此前听说早期阿里巴巴的办公区域颇具武侠文化氛围的,而现在这些年轻设计家的环境,却充满了动漫创意的元素。那些可爱的陈设,好像一下子消弭了工作本身的那种残酷性。做创意产品跟写作是一回事情,完全是脑力的激荡和智力的拼杀,所以设计家的生活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既要有激情,又要有休闲的状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要让鸡生出好蛋来,要让母牛的奶营养成分高,那还是要将它们放养在山坡上,让它们每天跑步,而绝不能将之关在铁笼子里。动物尚且如此,那么人尤其是做设计创意的人呢?至少,我们看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便可以相信,他们还是蛮接地气的。很可能当他们在上下班的时候,在路上也会遇到种种不爽的事情,但是一到山一村的工作室,却获得了宁静和解放,这可能才是在此设工作室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作家喜欢去咖啡馆写作而不爱在家里写作。正如我们有的时候感觉到去上班很痛苦,而去游玩却很开心,那么把工作场所打造得颇有情趣就是创意的应有之义吧。

那一天走了好几家工作室,感觉整体的气氛是一致的,即这的确是个创意气氛非常浓厚的村子,我听文创办的人说,这里有谁有谁,但我没有记住名字。有的院墙外面是有工作室的标牌,有的却没有,这便有了几分神秘感。还有一件印象较深的事情,就是在一家公司门口玩独轮车,也许这个不叫独轮车,但它的确只有一个轮子,这种车看上去极简单,一个轮子,一个杆子,一个车把,它似乎可以前后左右地移动骑行,一开始上去把不稳,轮子会不断地晃动,但是只要练个五六分钟,就可以熟练一些了。后来听说光这么一个车大概要五六万元,白领比较喜欢玩,大概是因为可以因时因地而玩吧。

第三次去山一村是开会,一个项目的论证会,那一次我是熟门熟路了,进的是一户收藏家的院子,也就是一个会所,规模很大,因为有专门的会议室和饭厅。实际上那个会开得怎么样,我已经印象不深了,但开会期间我溜出去晃晃悠悠地照了一些小花小草,觉得这个村子也是可以用来闲逛的,即使不开会不参观不想在这里驻扎,那都没关系,逛逛总是可以的。也正是那一次闲逛,我才看到了一牌子,说山一村早在2007年就被授予了“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我也知道,联合国现在好多事情都忙不过来,不过,自然和生态、教育和人文确是这个国际组织的强项。现在山一村作为一个文化创意村而为世人瞩目,这也一定会带来不少新的问题,但我想,如果这个村子里还住有一定比例的农民,这些农民可能现在不种地打粮了,但因为世居在这里,他们对这块土地会有更深的感情,而我们的创意工作者如果能更多地跟他们交往交流,对于设计和创作应该是有好处的,因为最终,你的创意设计是要为更多的人喜欢,既要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那么这一块有着吴越文化基因的土地,也一定会开出更多更艳的奇葩。

三进山一村,我相信一定还会有第四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