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最伟大的国王相遇了
从缅甸曾经的首都仰光出发,只需要1美元的车费就可以坐火车北上到达一个叫作勃固(Bago)的城市。这是我第一次在缅甸坐火车,之后,我还会从缅甸坐车到东吁(Taungoo)、内比都(Nei Phi Daw)和曼德勒(Mandalay),充分体会缅甸火车的特点。
缅甸火车非常灵活,在世界上难得有地方的火车会跳跃着前进了。当人们睡在火车的长凳上时,火车轻快地一跳,就可以把人颠在地上。我去曼德勒时,由于脚上被蚊子咬的地方化了脓,浑身还发着烧,坐在这样的火车上简直要被颠散了架,之后我就放弃了火车,改乘汽车旅行了。
另外,由于缅甸刚刚对外开放,在火车站还能体会到作为外国人的特殊感。在这里,买票必须使用美元。在开放前,由于缅甸缺乏外汇,而官方又规定了较低的兑换率,使得外国人不愿意使用美元。比如,在黑市上1美元可以兑换1000缅元,而官方汇率却是1美元只能兑换400缅元,于是外国人都不在官方银行兑换,而是跑到黑市把美元换成缅元。这样,缅甸政府不得不强行规定外国人乘坐火车只能使用美元,不准像当地人一样使用缅元。
可是,2011年的缅甸政治改革也涉及外汇改革,之后缅甸政府把官方和黑市汇率打通了,在我去的时候,官方汇率是1:850左右,黑市汇率甚至比官方的还不划算。所以外国人现在已经习惯了到官方银行去兑换货币,曾经庞大的黑市瞬间衰落并接近消失了。
这样的汇率改革在中国也出现过,改革前后的差别令人瞠目,甚至可以说,中国庞大的外向型经济和出口加工企业就是依靠着汇率改革而发展起来的。所以,作为中国人,到达缅甸后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回到了改革的初年。
汇率改革完成后,强迫外国人用美元购票已经没有了必要。只是铁路系统的改革还没有跟上,以至于仍然规定外国人必须使用美元。而由于缅元相对于美元已经升值,使用美元买票甚至比使用当地货币还要便宜。
更有趣的是,有的火车站由于很少有外国人到来,甚至连美元票价都没有标。比如,在内比都旁边的品米纳(Phynmana),我想购票去曼德勒,整个火车站上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美元标价是多少,他们不得不临时打电话去请示,一个多小时后才把票卖给我。
在缅甸坐火车的外国人还能享受全程的陪伴,也就是说,在购票之后,就会有一位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时时观察着你,火车到来后,他要负责把你送上车,找到座位,移交给火车上的列车员,方才离去。列车员则负责你的旅程,到地方后喊你下车,移交给站上的工作人员。虽然现在执行已经没有如此严格,但是程序还在。
我之所以去勃固,是因为这里曾经存在着一座叫作汉达瓦底(Hanthawaddy)的古城,这座古城和缅甸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王朝相联系,并产生了一位伟大的国王莽应龙(Bayinnaung)。
根据史书《琉璃宫史》的记载,在勃固曾经存在着一个孟人的国家,名称也叫勃固,它时而被吸收进缅人政权,时而又宣布独立。
当蒲甘王朝崩溃后,掸族的阿瓦尔、孟族的勃固和若开族的阿拉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断断续续争斗了200年,最后被一个叫作东吁的缅人小国所统一。16世纪中叶,东吁国王莽应龙在勃固建造了一座庞大的城市汉达瓦底,这座城市共有20座城门,气势恢宏超过了后来的曼德勒。
莽应龙时期,缅甸刚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阿瑜陀耶,按照缅甸的传统,他已经满足了建造新都的七个条件:英明而勇敢国王,多谋善断的大臣,友善的邻国君主,装满十宝和七谷的仓廪,坚固的城墙、门楼、河濠、沟堑、平台与通道,富强的国家,强大的军队。
《琉璃宫史》为我们详细记载了建造皇家佛像需要多少钱财,在汉达瓦底城的建设过程中,免不了要建上座部尊崇的四大佛像。其中:
拘楼孙佛像连同宝座一起共用白银15缅斤76缅钱,制作佛冠共用金1缅斤又19.25缅钱,并用了王佩戴的绿玉指环一枚、蓝宝石指环一枚、御用槟榔杯上所嵌3000颗红宝石。该佛冠共用黄金64缅钱,有63颗红宝石镶嵌在佛冠之上。
铸造拘那含佛像时,连同宝座一起共用白银15缅斤76缅钱,佛冠用金1缅斤又92.75缅钱;佛冠上的宝石是用缅王佩戴的蓝宝石指环一枚、御用槟榔盒上的248颗红宝石镶嵌。该佛冠共用黄金62.5缅钱,还镶嵌了缅王佩戴的一枚红宝石指环及2678颗宝石。
铸造迦叶佛像时,连同宝座一起共用白银15缅斤76缅钱,佛冠用金1缅斤又98缅钱。佛冠上的宝石是用缅王佩戴的猫眼石指环一枚、御用槟榔盒上所嵌宝石共3911颗。佛冠共用黄金62.5缅钱,佛冠上共镶嵌了红宝石1210颗。
铸造乔达摩佛像时,连同宝座一起共用白银17缅斤77缅钱,佛冠用金1缅斤又37缅钱。用缅王佩戴的红宝石指环一枚、御用槟榔杯上所嵌的2994颗红宝石镶嵌佛冠。该佛冠共用黄金64.25缅钱,并用了红宝石指环一枚及1430颗红宝石。
至于都城建成之后的赏赐更是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官员们都成了受益者。比如,最高级别的官员收到的礼品是:
镶绒官帽、绒上饰重一缅两之纯金花,四面额带,护肩甲,护手甲,九道绶带,带绒罩的金壶,金水罐,金盆,金盘,红宝石手杖,红宝石花篮,脚大拇趾套,手大拇指套,靠枕,洗手盆,带三层榕叶状挂饰的金杆金把红伞,抬轿7顶,鼓7只,唢呐3把,喇叭3口,五间连房(饰有五道房椽、阳台、飞檐式红边屋顶、有高台门廊加绿缎蒙顶),以及理事府。
收到这样礼品的官员共有16位。其余的官员也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即便是贫穷的人们也分到了免费的布施。一时间,汉达瓦底成了整个缅甸,乃至当时整个世界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
《琉璃宫史》为此感慨道:
当时,汉达瓦底城因富丽豪华的皇宫殿堂与都城显得分外壮观,简直可以与阿育王所在之华氏城相媲美。城内象、马、人声喧哗,加之鼓、钹、法螺的乐声,宛如浩瀚的大海中的波涛声一般,不绝于耳。那时节,因汉达瓦底京城中人口过多、钱币短缺,一箩稻谷竟卖到纯铜5缅斤之价。
我去勃固的目的,就是为了欣赏这座都城的废墟,据说,这座都城所剩的已经不多,大部分都埋在了地下,只剩下了少量的墙基。
可是,实际上我并没有看见它。到勃固后不久,我就被其他的景致吸引住了:这里有一座超大的卧佛像。
如果说,泰国的佛像都显得非常精致和漂亮,那么缅甸的佛像则是以雄伟和庞大著称。在勃固的西部,有一座叫瑞塔拉杨(Shwethalyaung)的寺庙,这座寺庙就像一座小山那么大,寺庙的大堂里躺着那座著名的佛像。
实际上,还没有走到瑞塔拉杨,就可以见到另一座露天的巨佛,这座佛像有几层楼高,几十米长,安详地卧在一个水池的旁边,人们来到它的面前只能仰望,不由得生出敬畏之情。
这实际上是现代人仿造的瑞塔拉杨大佛,两座佛像大小相当,只是瑞塔拉杨大佛在室内,而这一座在室外。
瑞塔拉杨寺距离室外大佛并不远,古老的寺瓦和高高的尖顶都带着显著的缅甸特征。从外面看去,寺庙由于占地太广,显得并不是很高,只有走进内部,看到那只巨大的手,才能意识到它的规模。
在泰国时,一位僧人告诉我,他很羡慕缅甸人,因为他感到缅甸人更加虔诚,修的寺庙更漂亮,塔更雄伟。在这里我果然体会到了他说的话。
但从寺庙出来,我却又体会到了另一种无奈。勃固虽然曾经是莽应龙王朝的首都,在历史上拥有着赫赫的盛名,可如今的勃固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瑞塔拉杨外,顺着一条小路就可以到达一个小小的村庄。这个村庄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用竹篾搭建的,有钱的人就在竹墙上搭一个木顶,没钱的就用茅草覆盖。在这里,人们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可是,就在村外十几米远的地方,当地人却正在修一座金色的佛塔。那座佛塔的辉煌和村庄的原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天堂之下就是贫民窟。在这时我才体会到那位在仰光遇到的韩国朋友告诉我的:你只有出了仰光,到了下面的小城市和小村子,才知道当地有多贫穷。
就这样,我被另外的景象吸引着,去观察缅甸的社会去了,与莽应龙的汉达瓦底擦肩而过。
直到离开勃固之后,我才又想起那曾经伟大的国王。我相信,一个拥有着丰厚历史的国度不会永远沉沦,而会再次崛起。实际上,缅甸第二帝国在莽应龙之前,也经历过多年的沉浮。
缅人建立的蒲甘王朝灭亡之后,掸族、孟族和若开族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此时的缅人还生活在夹缝里。随着蒙古人的入侵,缅人纷纷南下,来到了锡唐河边建立了一座名叫东吁(山嘴)的小村庄。这里土地贫瘠、缺乏资源,很像中国湖南、湖北、重庆一带的大山里,是一个避难的世外桃源,却又很难成长为经济中心。
第二帝国就是从这个小村庄发展起来的,在莽应龙将首都移往勃固之前,东吁就是他们的首都,因此第二帝国也叫东吁王朝。
当时,东吁王国为了自保,还尊奉北方的阿瓦王国为上邦,保持着臣属关系。而那时,南方的勃固还是一个独立的孟人国家,并不隶属于东吁。
但由于没有外部的敌人,东吁逐渐通过开荒改善了生存条件,王族开始建造佛寺,发展文化。
公元1486年,一个叫作明吉瑜的人登上了王位,娶了阿瓦国王的公主,并得到了一块丰腴的土地皎克西。东吁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它拥有着一支士气极盛的军队,与北方的阿瓦和南方的勃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南方,勃固的孟人王国虽然更加富裕,贸易更加繁荣,却缺乏良好的军事体系,无法保证它的经济成就。这就很像中国的宋和辽金元的关系,宋占据了最富庶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经济成就已臻巅峰,但军事力量却一直很薄弱,北方经济落后、武力更强的少数民族一直是它的心腹之患。至于阿拉干,由于有巨大的若开山脉与缅甸其他部分隔离,只能是偏安一隅。北方的阿瓦曾经最为强大,但此刻也出现了衰落,将皎克西当作嫁妆交给东吁就是一种讨好东吁的表现。
公元1531年,一位叫作莽瑞体的国王继承了东吁王位,成了这个充满活力国家最著名的君主之一。此刻,富庶的皎克西在东吁的经济体系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东吁的军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莽瑞体决定要统一全缅甸。
他决定从更加富庶的下缅甸入手,即位两年后,他率兵侵入了勃固的孟人王国。在缅甸,葡萄牙人已经源源不断地从欧洲赶来开始世界性的冒险,他们大多作为各个王朝的雇佣军而存在。勃固的城内就有着大量的葡萄雇佣军替勃固王朝镇守着首都,勃固的城墙上架着巨大的火炮,给东吁的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围城持续到公元1539年,莽瑞体才最终征服了这个最富庶的地区,之后,又用了3年横扫了整个缅甸南部,将马都八、卑谬等地一一收入囊中。
接着,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和缅甸发生冲突,莽瑞体率军围困了泰国的都城阿瑜陀耶,这一仗,泰国王后素丽瑶泰为了救丈夫身死敌阵,成了泰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王后之一。不过,莽瑞体并没有赢得最终的胜利,阿瑜陀耶城池牢固,加上这个国家正经历一次小的繁荣,使得莽瑞体不得不班师回朝。
但之后,取得了无数疆土的莽瑞体开始生活腐化、耽于享受,最终死于孟人的叛乱。他的弟弟莽应龙乘机崛起,镇压了叛乱,收复了失地,并一鼓作气降服了阿瓦、阿拉干,统一了全缅甸。在历史上,这是缅甸的第二次统一。
莽应龙时期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缅人和泰人的激烈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都出现了,在缅甸这个国王就是莽应龙,而在泰国则是纳黎萱。纳黎萱在泰国三大帝(或五大帝)中排行第二位,仅次于素可泰的兰甘亨。
不管是缅甸还是泰国,都认为这次战争是自己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在战争中激发的民族意识直到今天还在鼓舞着两个国家。
彼时,王后素丽瑶泰已经战死,她的丈夫和曾经的爱人却并没有退出历史,他们必定还要经受更多的考验。
缅甸国王莽瑞体的死亡让泰人得到了暂时的喘息,但随着更加伟大的莽应龙国王的崛起,泰国的苦日子又到来了。
当时,阿瑜陀耶国王还是素丽瑶泰的丈夫摩诃查克拉帕特。老国王仁慈善良,有一天,泰国人恰好抓到了7头被认为是吉祥象征的白象,老国王欣喜不已。
但这件事传到了莽应龙的耳中,他决定利用此事做文章,写信给泰国王,要求进贡两头白象给缅甸。不出所料,泰国以阿瑜陀耶不是属国,没有进贡义务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
泰国的拒绝成了莽应龙开战的借口。他迅速集结了90万大军①(一说为50万,另一说为20万。——编者注),向泰国进发。他没有先进攻阿瑜陀耶,而是选择进攻彭世洛的诸侯摩诃昙摩罗伽(也就是素丽瑶泰的恋人匹仁)的素可泰王国。他包围了彭世洛,由于阿瑜陀耶解救不及时,寡不敌众的摩诃昙摩罗伽最终决定率众投降,成了缅甸的盟友,自号素可泰国王。
彭世洛投降的结果,除了成为缅甸的附属国,还将一位叫作纳黎萱的王子推上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