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小波传
14914000000027

第27章 创作观:幽默、性爱与严肃文学(2)

一本关于性爱的书

在写《革命时期的爱情》的时候,王小波想的是关于性爱的问题,虽然在提出假设的时候,他说得比较委婉。他用异性来代替性爱,说他喜欢异性,不管对方漂不漂亮云云,但事实上他指的是性爱。在随即的叙述中,他也指明了这一点。在《革命时期的爱情》这篇小说的序言里面,他更是直言说:“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所以,王小波指出这一点,并不在于当事人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当事人与同性之间的关系,这两者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在王小波看来,性爱是好的,由此,他假设每个人的看法和他都是一样的,但是他又对此深表怀疑。在写《革命时期的爱情》时,这种怀疑就萦绕着他。他深深地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性爱变得复杂和矛盾。所以在《革命时期的爱情》的序言里面,他写道:“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允许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复杂。举例言之,颐和园在我家北面,假如没有北这个方向的话,我就只好往南走,越过南极和北极,行程四万余里到达那里。我要说的是,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爱在内。”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中,一直以来,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关系是遭到反对的,事实上不仅是我们国家,在西方国家,他们的情况也是这样,但这种态度其实并不正确。罗素先生在《我的信仰》一书中就指出,关于性的方面,我们现行的很多道德,其来源是完全迷信的。在罗素先生看来,这种迷信包含着无谓的残酷,假如人们能对周围的人怀有善心,那么,这种迷信是会被抛弃的。

王小波也意识到了我们对待性关系的传统态度有问题,并且这种态度会导致我们对待性爱的心态也产生问题,所以他说,想吃想爱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会成为人性的障碍。与此同时王小波也发现了,不管表面上人们的态度是如何的,在沉默的世界之中,这种态度反倒被摒弃在了一边。所以,在非性的世界,性爱成为主题,正如在饥饿的时代里吃成为主题一样。

通过这所有的一切,王小波只是想说明,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性爱。他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便揭示了我们对此荒诞的态度,他正是在试图说明,我们对待性爱的态度应该更客观一些。性爱是人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但不是全部,这种态度他觉得才是比较正确的。弗洛伊德说,性是一切美的来源。王小波在这句话上补充道,如果我们想要欣赏到美,就不要只一心关注着性器官,而是去欣赏人对别人的吸引力。在这之中,我们才能发现美的存在。

强忍着绝望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写《红拂夜奔》的时候,王小波想的是关于有趣的问题。他特别喜欢有趣,曾说他的一生要让他感到满意的话,除了能明白些道理之外,还要让他遇到些有趣的事。这是他一生不可动摇的信念,甚至还说,假如世界上没有有趣的事,他宁愿不活。所以,在那篇《思维的乐趣》中王小波会说,某个人被剥夺了学习、交流、建树这三种快乐,仍然不能得到他最大的同情,这种同情他要为那些被剥夺有趣的人留着。而事实上,他的很多杂文所提倡的也正是有趣。

《红拂夜奔》就是一本关于有趣的书。在那个故事里面,除了主人公李靖和红拂等寥寥几人之外,其余的人都呆头呆脑地生活着。有趣的人生活在一个无趣的时代,导致了最终的悲剧,于是李靖装傻,红拂自杀,穿插在里的作者王二,也只能“强忍着绝望活在这个世界上”。王小波深深地感到,整个社会到处都弥漫着无趣。所谓无趣在王小波这里正是指他所反对的乌托邦,每一件事都被规定得死死的。我们应该怎么生活,有着一套固有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人们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失去了有趣应该有的那种开放性和未知性。

王小波反对这种无趣,他正是用他作品的有趣来反对的,《红拂夜奔》就是一本有趣的书。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王小波还说,他认为每本书都应该有趣。在他的杂文之中,他也提到过这一点,说他觉得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社会变得无趣。他自己写小说正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试图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有趣。很多读者读他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感受也是最深的。所以李银河后来会在文章之中说,很多读者喜欢王小波,可能是喜欢他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对智慧的热爱等,但是肯定有更多的读者,喜欢的是他的幽默、反讽和有趣。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一个主持人曾问王小波,他的作品里面的那种黑色幽默的写法,譬如说,在《革命时期的爱情》里面他所写到的一个情节,在“文革”时期的武斗场面,一个人被长矛扎穿,嘴里“呃呃”地发出惨叫,这时候幼年的主人公走到他跟前,看到这样一副毛骨悚然的场景,居然只是“爱莫能助地想着,瞧着吧,已经只会发元音,不会发辅音了”。这就让主持人感到古怪了,由此产生疑问说,是不是他在刻意追求这样一种手法、一种意境?

在王小波写作的时候,他的意图是很明确的,他的确希望自己的作品让人感到有趣,但他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这种有趣。正如王小波自己所说的那样,黑色幽默是他天生的气质,其实在生活中,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朋友后来也提到了这一点,说别人看他的作品,会觉得他是不是在故作幽默,那朋友就解释道,生活中的王小波说话就是那种腔调的。很多接触过王小波的人也都表示,尽管王小波平时看起来很沉默,但是从他嘴里常常能迸发出很多有趣的话语来。

严肃文学的天平两端

在编成《怀疑三部曲》之后,王小波还给集子写了篇后记,在后记里他毫不含糊地说道,他写的东西属于严肃文学,他是一个严肃文学作家。在王小波看来,所谓严肃文学,就是乍读起来有些费劲的东西,因为作者在根据自己的思路去解释一些事。作品让人感到费劲,这当然并不算好的现象,但王小波原谅了这一点,因为他发现不这么做,他就无法把自己想要融入的东西写进去。

我们读王小波的作品,对于这一点也能有所体会。所以很多读者常说,王小波的小说让人读不懂,正是因为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王小波所依据的是自己的视野,因此,倘使我们要明白他要通过小说所表达的那些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攀登到他的肩膀上,从他的视角去看。这也是严肃文学让人感到费解的原因,但是王小波又说了,这就像一个游戏,游戏的两端有着相对的公平。

王小波说,对于作者而言,公平就是,你的作品可以艰涩,可以激怒古板的读者,还可以有各种让读者难以适应的特点,但是,作品在这些毛病之后,必须要存有另外一些东西。让读者通过艰辛的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就是对读者而言的公平。王小波更为体谅读者,所以他觉得这个天平可以往读者那边倾斜一点,这就是说,作者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那些让读者不适应的毛病。譬如说,可以让作品不那么艰涩,他自己的作品就没有艰涩的毛病,再譬如说,作者应该聪明一些,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王小波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是,我们往往把读者看得太笨了点,以为他们打开书,总是期望自己能受教育。这其实是很错误的看法,所以王小波常常会说,读者的水平其实是很高的。也正是因此,王小波觉得,我们国家可以有一些正经的严肃文学了,事实上也应该有一些正经的严肃文学,让那些真正想读小说的人收获高雅的小说艺术。因此,王小波一直将把小说写得更好看当作自己的本分,他觉得他的作品应该是给喜欢读小说的人看的,而不是去教诲不良青年的。

在文学的混沌之中,王小波将作者和读者分门别类,于他自己而言,他感到,现在严肃文学的读者明显少了。有一部分读者,还是希望小说能让他们受教育,希望看到政治隐喻,希望寻找到发泄,希望以此消磨时间,等等,但是,除去这些之外会剩下一些读者,一些真正想要读小说的人,严肃作者正是为这部分读者而写。同样,作者也在渐渐流逝,有的转行了,有的去写剧本了,有的依旧在写一些毫无意义可言的作品,但是,除去这些之外,会剩下一些真正写小说的作者。这两个群体很少,可最终能沉淀出这些,王小波觉得是个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