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小波传
14914000000021

第21章 思考者:杂文、恳求与个人自由(2)

对待国学应该有的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王小波一直是持批判态度的。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他曾发奋读了一回儒家经典,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儒家文化没什么了不起的。孔子的见解也就一般,孟子就让他感到很不喜欢了,因为孟子说话的时候有股凶巴巴的狠劲。读《孟子》这部书我们也能体会这一点,孟子说话的语气的确非常犀利,往往一针见血,攻击性很强,以至于经常让人下不来台。

至于孔孟的见解,王小波虽然不同意,但是并没有说出大多反对的话,他只是觉得,像仁啊、爱啊、中庸啊什么的,不需要特殊的思维就能想出来,因此没必要将这种学问推到一个制高点。不过事实上,倘使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看那时的思想界,就会发现孔孟的思想还是很了不起的,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人,但是现在来看就没什么了。因此,与其说王小波是反对国学、反对传统文化、反对儒学,不如说他是反对我们对这些东西过分热衷的态度。

国学热来了一波又一波,每次国学兴盛的时候,大家总是将之神圣化,认为里面包含了一切,此外还有诸如中华文化要拯救世界、21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的说法等。这就不对了,因为这种态度走向了极端,而且这种态度绝对是会产生恶果的。但是,仍旧有不少人在宣扬这些东西,有人甚至说,现在的科学和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经典之中。类似的还有人说,《道德经》包含了所有的现代科学,譬如说基因学和宇宙起源的理论就能在里面找到云云。

我们看到有人曾这样解读《道德经》,说其中“绳绳不可名”一句,是在说明“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运动方式”,而其中“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句呢,则是在说明“飞速旋转的基因组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川流不息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掌握了基因科技。不用说我们就能知道,这样解读下去,什么牛顿定律啊、相对论啊,量子力学啊、弦理论啊,在《道德经》里面肯定也能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对国学经典的解释到这种程度,肯定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因为这不仅需要高深的知识,还需要极度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样解释国学经典,更像是走火入魔了。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同意王小波的看法,没必要把国学给神话了,预先设定它是好的,并不足以让个人或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国学,只要把它当作一种知识去学习和辨析,这就已经足够了。

而倘使我们撇开国学神圣的面纱,就会发现其实这东西并不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它的厉害之处仅仅是因为顶着一个国字,抢占了制高点,因此谁也不敢说这东西是不好的,否则肯定要被群起而攻之。也因此,一代又一代的聪明才智被浪费在了这些东西上面,并且一代又一代的聪明才智就被这些东西给扼杀了。王小波的看法是,我们对待国学应平常视之,说它对说它错都无不可,但不能因此遭遇道德上的攻击和批判,这才是对待国学应该有的一种态度。

狭隘的民族主义蛊惑和笔仗

王小波对待国学的态度,遵循了他一贯的思维,那就是要警惕价值领域和信仰领域的蛊惑。这种蛊惑容易导致不理性,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王小波就经历过这样的不理性,因此他深深地感到这个东西有多么可怕!知识分子的长处就是讲道理,遇到不理智的时代,有道理讲不清,长处就变成了短处,这是他们最害怕的。因此王小波一再发文,表明自己在这方面的观点,希望大家能拥有理性。

王小波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里根政府通过了一个法案,要求中小学生在课间安排一段时间由老师带领一起祷告。王小波对这个法案嗤之以鼻,使劲摇头,觉得这么做不对。他的老师告诉他,这件事没他想的那么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伊斯兰教可以祷告真主,佛教可以念佛,中国人不信教,也可以想想天地祖宗,就算是无神论者,也可以在祷告时间里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因为这个理由,王小波赞同了老师的观点,但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因为任何一种信仰都太容易导致不理性出现了,稍稍走向偏激,就会成为扼杀别人的工具。好比说,当初教廷迫害科学家,正是出于信仰导致的偏激。在我们国家也是这样,就好像王小波讲的那样,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认为它有许许多多的好处,如民族的、中庸的等,这样一来就谁也不能对此表示反对,因为一反对就是反民族的、反中庸的,可就有点危险了。

事实上,到了现在,信仰领域的种种不理智还在时刻影响着我们,最典型的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在当时就有人在宣传这个东西,王小波是非常反对的,他的态度十分明确,甚至是十分激烈。那阵子他还和别人有点笔仗。李银河最后也参与了进去,写文反对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主义有利于促进民族自强,但是它太容易走向极端了,因为它本质上就是具有排外性和扩张性的,并且被煽动起来的是一种仇恨,这非常可怕,危害性极大。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就是民族主义走向极端的例子。

任何一个稍有理性的人,对此都是不会赞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这方面蛊惑的时候冷静思考。民族主义蛊惑有一个特点就是,蛊惑的人并不是在讲道理,而是通过疯狂地宣扬一种情绪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用王小波的话来说,这叫作借酒撒疯。如果我们看过希特勒的演讲,对这一点就能有所体会。演讲的时候希特勒是那样慷慨激昂,连头上为数不多的头发都有板有眼地晃动着。据说在他演讲的时候,台下的妇女甚至会大小便失禁,他的蛊惑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在这样的蛊惑下,感性的人在他面前根本不能思考,只能跟着他的指挥棒走,最后做出的事情连自己都会觉得奇怪。过分偏激的做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恶果。王小波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苦口婆心地劝大家要有理性,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蛊惑宣传。这个观点,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听听!

东西方文化的自激现象

相比传统文化来说,王小波个人显然更喜欢西方文化。在考虑人们的快乐方面,西方文化往往是从利害角度入手的,旨在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传统文化则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从相亲相爱中得到快乐。王小波曾写过一篇名为《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的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想来想去,王小波还是觉得西方文化要更好一些,一直以来他也乐于从利害关系入手去思考问题。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西方文化有着种种不足,在该种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容易沉迷进物欲之中,导致无休无止的争夺,相反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则没有这种弊病,反而还有很多好处,值得向全世界推广。在文章中王小波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梁任公从欧洲回来,就是这么认为的,觉得东方人有资格给西方人上一课。现在很多人也持这种看法,觉得整个世界陷入物欲横流之中,已经病入膏肓了,只有中国文化、孔孟思想能够拯救现在的世界。

王小波对这样的看法是很不以为然的。西方文化沉迷物欲,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的确是件麻烦的事情,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也的确在于西方人永无止境的贪欲。用王小波的一个词来说,就是“自激”。简单地说,就是事情做得过了火。西方文化喜欢从物欲之中获得快乐,于是欲望满足之后还想满足更大的欲望,这样无休无止地满足下去,到了最后就会失控,产生一系列的恶果。

鉴于这个原因,很多人就觉得,西方人有必要吸取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些东西,改改自身的这个毛病。但是王小波就说了,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会发现这种自激也到处存在着。我们觉得仁义道德是好的,不断地提倡它,于是最后便走火入魔。譬如说,儒家文化历来一直提倡忠孝节烈。看看这方面的记载,就会发现我们到底自激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在孝行方面,什么郭解埋儿(编者按:应为郭巨埋儿)啦、卧冰求鱼啦,多得数不胜数,就算是现在还有人宣扬这些孝感动天的事情,孝当然是好的,但是不断地将它推崇到一个制高点,最后往往就会产生糟糕的问题。在妇女节烈方面也是如此。

王小波的文章容易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一直是非常猛烈的,有人还指出他在这方面有偏颇之嫌。但事实上,他并不是在批评传统文化,他批评的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过分推崇的态度。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在他看来,过分了都不好,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过分。

在追求快乐的这件事上,王小波的意见是:“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地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就让大家都得会儿消停。”这才是我们对待这个问题该有的态度,当然,“这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点文化修养,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同时对别人的事少起点哄”。在王小波看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两种文化产生的灾难,要做到这一点当然很困难,“但这是唯一的希望”。

维护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看王小波的杂文我们不难发现,他所希望的就是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理性,有文化修养,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在自由的科学、哲学和艺术之中得到的。王小波的杂文一直在宣扬自由,维护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反对专制。虽然他很少用到自由这个词,但他杂文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此,因此去世之后很多人怀念他,都把他称为自由主义者。

在王小波看来,自由主义也是知识分子唯一可取的立场,他甚至有点极端地反对对自由的压制。因为这个缘故,他就觉得,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很卑鄙的做法,因为这不仅扼杀了很多已经存在的思想,并且还扼杀了很多有可能出现的思想,使社会趋于乏味和枯燥,甚至有点危险。换做是他的话,他就说,假设历史上曾有一位大智者,一下发现了一切新奇、一切有趣,发现了终极真理,根绝了一切发现的可能性,他就情愿到该智者以前的年代生活。

王小波的很多小说表现的也是这个思想。有人在评论他的小说《黄金时代》的时候就说,王小波是在通过写性的自由来表达人的自由。他正是通过写性的自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在《白银时代》里面,自由更是被当作最大的主题加以表现的。他倒并不反对有人提供出一整套伦理观、价值观供人参考,这件事并不坏,事实上大家还应该这么做。但是如果说强逼着别人按照这样一套伦理观和价值观去行事的话,那么这就是王小波特别反对的了。

在杂文中,王小波有这样一个比喻,据说人的脖子上有一道纹路,以前刽子手砍人脑袋的时候,就要打量他脖子上的纹路,以便迅速有效地将人的脑袋砍下来。王小波用这个比喻是想说明,被打量着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别人去建立一整套伦理观和价值观当然没有问题,建成之后要用它去打量人,这就让人感到危险了。倘使那是一套有害的哲学,那么大家都要倒霉!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也在于此,西方更注重以个人自由作为概念出发,在东方则是从全体的集体利益作为概念出发的。相比之下,王小波显然更倾向于前者,并且觉得那才是合理的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