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四季的角度
14911400000012

第12章 神经的热态度

炉子里的木柴烧得正欢,茶壶欢快地冒着热气,盖子被顶得“噗噗”直响。房间里暖暖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水汽,外面景色朦胧。

这个时候如果小巴把头探到窗户外面去的话,就会发现天空蓝得不像话,太阳远远地挂在天上,几片白云就像棉絮,在空中悠闲地飘着。整个山谷已经被积雪覆盖了,漫山遍野的白,明晃晃的。

小巴蜷在椅子里面,把毯子裹得更紧一些,手里的书又翻了一页,可是也没什么心情看下去。

“唉——真是无聊啊!”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砰砰——门响了。

小巴开门的时候忍耐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是阿庄,她戴了一顶帽子,两只长耳朵被压弯了盖在脸颊两边,如果不是背后没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的话,简直就像小巴的亲兄弟似的。

“今天外面棒极了,你不出去真可惜!你看那些云彩,如果它们是棉花,我一定全都摘下来塞进我的被子里,做成一条全世界最松软最暖和的被子!”阿庄的声音显得欢快极了。

看到阿庄,小巴总算开心起来,这几天他都显得恹恹的。“冬天真是让人想睡觉啊,你看朋友们都睡了,獾睡了,熊睡了,刺猬睡了。鸟儿们都跑去了南方,树叶也都掉光了。我真想不出除了在家发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事情来做。”

“看我带来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吃火锅。”阿庄抖抖腿上沾着的雪,扬了扬手里拎着的胡萝卜、玉米和白菜。另一只手把帽子摘下来,又把两只长耳朵竖起来,理了理毛发。“在这种下雪的天气里吃火锅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啦!”

“吃火锅?那我这就去准备!”小巴从橱子的最下层找出来那只很久没有用过的火锅,装了满满一锅水放在炉子上,然后又去门外抱了一大把木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只有两个人吃火锅好像有点儿寂寞呢。不如我们把小鹿大粒儿也一起喊来吧。”阿庄提议说,“我昨天在河边遇见大粒儿时,还在说冬天都没有好吃的,那些干巴巴的青草吃的人都快变得干巴巴的了。”小巴欢快地答应了,跑出门去大粒儿家叫来了大粒儿。

“真奇怪,我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吃饭的时候,小巴一边从热气腾腾的火锅里面捞出一块鲜美的香菇,一边说,“刚才在准备东西的时候我发现,这只一直放在房间里面的锅子,我端它出来的时候觉得特别得冷。可是那些木柴放在房间外面,应该跟冰雪一样冷吧,可我抱着它们的时候却不觉得冷呢!”

“这是因为金属和木头传导热的速度不同呀。”大粒儿一边吃胡萝卜,一边说着。

“传导热的速率不同?”小巴有些不明白。

“就像是水总要从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一样,能量也总要从温度高的地方跑到温度低的地方,直到它们的温度变成一样的。无论这个过程发生在不同的物体之间还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间,这个过程就叫做热的传递。”胡萝卜太烫了,大粒儿一边小心翼翼地吹着,一边向小巴解释着。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的时候,能量从一个物体跑到另外一个物体上,就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从一个物体上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的能量,就叫做热量。”大粒儿说,“铁传热的速率比木头快多了。当摸着它的时候,接触到锅的那部分手的温度马上就降低了,而木头传热没有铁锅那么快,手的温度就没有变得那么低,所以会觉得铁比木头冷得多了。”

“热的传递不仅仅包括热传导这一种方式,在液体或者气体之间,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气体或者液体的流动,最终使温度一致,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这也是热在流体当中的主要的传导方式。”大粒儿吃了一根玉米,歪着头想了想,继续说着,“就像是这个火锅里面的水。火把锅子烧热,锅再把热传递给水。锅底的水受热后上升,最后整个锅子里的水都沸腾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热在水里面的传递方式就有热传导和对流这两种。”

“这样我就明白了,就像你刚才觉得胡萝卜很烫,对着它吹一吹,胡萝卜就变凉了,是不是就是因为空气的对流?”阿庄也夹了一块胡萝卜,一边吹着一边问。

“对,这就是一种对流方式,不过因为这种对流不是自然发生的,所以叫做强制对流。”大粒儿说,“不仅如此,胡萝卜上的水汽蒸发也可以带走很多热,所以吹一吹很快就凉下来了。”

“还有一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辐射。”大粒儿又吃了一块胡萝卜,“我们身边的物体无论是什么,每时每刻都在以电磁波的方式发生辐射,与此同时也在接收着周围的物体发出的辐射。你们看,现在我们就在接收这些火焰发出的热辐射,所以身上暖暖的。”

“嗯,原来是这样。”阿庄和小巴点点头。这个时候管它是什么方式呢,吃了好吃的火锅身体变得暖暖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呢。

“还有一件更好玩的事情可以试试看。”吃完火锅的时候,大粒儿提议道。

大粒儿让小巴拿出来两个杯子,在一个杯子里面装满积雪,另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热水。然后对小巴说:“你现在先摸摸那个茶壶,是不是觉得温热的,刚刚好?”

“是呀,然后呢?”小巴按照大粒儿说的去做了。

“你左手握住这个杯子,右手握住那个。”

“唉,左手冰冰凉凉的,右手觉得很烫。”小巴迟疑着握住两个杯子,不知道大粒儿要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巴的两只手好像适应了两个杯子的温度,没再觉得像刚才那么明显的冷和热了。然后又按照大粒儿的吩咐握住那个温温热热的胖茶壶。

“咦?左手觉得茶壶是烫的,右手觉得茶壶是凉的。好奇怪啊!”小巴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两只手在茶壶上更换着不同的位置摸来摸去的。

“我们的神经对温度的判断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比它高的就觉得热,比它低的就觉得冷。这个标准一般都和平时正常的体温差不多。但是呢,神经对于温度的感受是有适应性的,你的左手握着盛满积雪的杯子,温度降低了,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了低的温度之后,就会把比较低的这个温度当成原来的标准。这时候再去摸温热的茶壶,因为茶壶的温度比手高,不仅会让你感觉到热,而且在判断的时候,会让你错误地在原来的标准上加上温差,所以会觉得热水特别烫。相反,先适应了热水会觉得温水变冷也是一样的道理。”大粒儿解释说。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感觉有时候也会骗人的呀。”小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下午的时候,三个好伙伴一起在雪地上打起了滚儿,太阳照在他们身上,暖暖的。这就是热辐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