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14910400000027

第27章 分中部城市崛起:如何挺起龙腰(9)

第四节泛中原经济区的枢纽

在中原城市群中处境尴尬的洛阳,完全可以将眼光投向更广袤的空间。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所谓逐鹿中原中的中原,最初始的地方,就是故秦之地,亦即现在以西安和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后来,历朝历代疆域扩大,中原方为今日河南之地,洛阳更一度成为世人眼中的“中国”。

如此,中原与关中,本来命同一线。正如洛阳与西安的兴衰沉浮总是同步一样,洛阳在未来,亦可以与西安一起,谋划创立泛中原经济区。

在中国历史中,洛阳与西安,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兴废同步,这显示了历史的吊诡之处。西周都西安,东周都洛阳;西汉都西安,东汉都洛阳。隋唐时期,隋炀帝一度以洛阳为中心,其大运河,即是以洛阳为龙头。而在盛世大唐,西安与洛阳并称两京,甚至在武则天时期,洛阳一度成为“神都”。

彼时,洛阳是真正的天下的中心,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洛阳与西安共进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洛阳盆地地域狭小,不利于开疆拓土;而西安八百里秦川,宜于发展,但位置偏西,交通不便。因此,只有洛阳与西安互补,方可有进有退。

唐末,长安(今西安)被兵乱破坏,自此以后,不复为首都,而后的洛阳,也随之衰落。而在宋朝迁都东京(今开封)之后,中国的首都,就一直东移,从东京到南京,再到北京。而此后,传统的东西两京西安与洛阳,便被遗忘在黄土高原之上了。

事实上,中国经济版图东移不仅是改革开放30年内的事,早在五代十国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东移,而都城东移,只不过是经济中心东移的结果。而现代内陆型大国,则有一种很奇特的发展曲线,即先是沿海区域发展,然后再达到全国发展的大致均衡。最典型的是美国,美国的发达,首先是东海岸靠近大西洋的一些州,其后,才逐步推进到全国,目前,美国各个州都已经基本达到发达水平。

同时,作为美国的中心,芝加哥等中心城市和区域,亦成为美国重要的经济极。中国的区域发展曲线与美国非常类似,都是沿海区域先发展,然后是中西部的振兴,最后,在未来时代,达到全国的相对均衡。由此可以预见,以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泛中原城市群,在未来的中国均衡时代,亦值得期待。

在现实语境中,洛阳与西安一起打造泛中原经济区,亦存在很大合理性。西安是中国北方除北京之外的最大城市,是西北、蒙西南、晋西南、豫西地区的总部经济所在地,是中国的创新中心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主城区。陕西的发展要注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现在的关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包括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商州等地级城市。

而洛阳,则是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的重镇,不仅重工业发达,其新兴制造业,在最近几年亦是整个中原区域(包括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翘楚。

其实,在中原城市群中,河南的主要经济重镇亦多集中在西部,如此,洛阳作为河南的西部重镇,联合河南西部的三门峡、山西南部的临汾,以及陕西的关中经济圈,一起构筑泛中原经济区,似乎具有很大的现实可行性。

相对于中原城市群内的洛阳与郑州争雄,并且群龙无首的局面,洛阳作为泛中原经济区的东部龙头城市,其优势更为集中。

同时,即将打通的欧亚大陆桥亦将促使洛阳成为泛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龙头城市。欧亚大陆桥指的是把欧洲和亚洲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连接起来的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欧亚大陆有两座大陆桥:第一欧亚大陆桥是从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第二欧亚大陆桥是由中国陇海和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现代“丝绸之路”,是目前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最为便捷的通道。

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和日照等港群,向西经陇海线的(由东向西)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宝鸡、天水等站,兰新线的(由东向西)兰州、武威、金昌、张掖、清水、酒泉、嘉峪关、玉门镇、柳园、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等站,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地处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最终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欧亚大陆桥是目前全球内陆经济联系的最重要通道,而位于中国国内的欧亚大陆桥部分,乃是中国中西部交通的核心要道。

在欧亚大陆桥中,洛阳至西安段,可谓是中心路段。该路段往东,是沿海区域,往西,是延绵数千里的边疆区。而在开封至郑州,洛阳至西安,西安至宝鸡一线中,洛阳亦可谓是中心城市,在未来的内陆经济时代,洛阳又将重新成为中国中西交通的中心。

目前,关中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陕西省的70%,人口总量占到全省的63%,而洛阳、三门峡以及其他豫西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亦可占河南省的20%左右,未来的泛中原经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接近乃至超越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经济的独立一极。

第五节全国第二大古都为何文化产业凋零

洛阳是中国第二大古都城市,其名望仅次于西安。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是我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历经帝王最多的古都,同时,它还是道、儒、佛三教兴盛之地。洛阳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不仅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带,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其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冠绝国内。但是,拥有如此灿烂文化积淀的古都洛阳,其文化产业却仍很落后。

2009年,洛阳文化产业总产值为96亿元,占比4%强,而国内其他古都城市,文化产业都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北京文化产业的占比已经达到12.3%,西安文化产业的占比为5.5%,而杭州则为国内最高,达到12.6%。相对而言,洛阳文化产业的比重,在国内文化大市中,比例非常低,排名非常靠后。

而纵使是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中,亦出现一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城市,如深圳,几乎无文化积淀,但是,其文化产业比重却接近7%。同样,厦门和青岛的文化产业比重亦达到7%。

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在10%~15%之间。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8400亿元,占比2.5%左右。

洛阳坐拥如此雄厚的文化资源,却没有成为文化大市,是一种莫大的遗憾。昔日的灿烂,如何变为今日的辉煌?

在某种意义上说,洛阳的文化产业缺少三要素,即现代化、商业化、产业化。洛阳需要培养富有自身特点的龙头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

同为古都,杭州就可以为洛阳所借鉴。

杭州虽然也是南宋都城、著名古都,同时还有杭州西湖这个千年文物,但是杭州的文化产业并没有停留在过去的灿烂之上,而是融入了现代潮流,在动漫、艺术等领域,杭州大展拳脚。目前,杭州拥有5个国家级动漫基地,动画片产量居全国之首,中国国际动漫节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动漫盛会”,并被加冕为“动漫之都”。

反观洛阳,则更多是在“吃过去饭”,其文化产业的收入,更多来自传统的风景旅游点的门票收入。未来,洛阳亦需发展如动漫、新闻出版、文化创意等现代文化产业。

同时,洛阳的传统文化资源亦需要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方面,杭州的宋城集团可以为洛阳所借鉴。

宋城集团将杭州的传统与历史浓缩为舞台剧《宋城千古情》,并获得了中国舞蹈界最高专业奖项“荷花奖”。至今已有2200余万人次观看过《宋城千古情》,该剧每年拉动220万人次的夜游市场,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目前,洛阳成立了马金凤豫剧艺术演出公司,其龙头产品《河洛风》和《十万宫廷乐舞》崭露头角。在未来,该公司可以借鉴宋城模式,加大商业化运作,将传统的文化资源与现代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争取在演出收入方面获得大的突破,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演出品牌。

同样,洛阳的文化资源急需产业化。洛阳的众多古都遗址,以及龙门石窟、白马寺等著名风景点,以及“三符”(河图、洛书、八卦)、“三教”(儒、道、佛)、“三学”(经学、玄学、理学)、三彩(唐三彩)等传统文化资源,都需要以产业化的模式,成立商业化的组织。

而洛阳的龙头项目牡丹花会、河洛文化节等,需要走出洛阳,成为全国性的文化品牌。前几年,连战访问大陆时,就称自己是“河洛郎”,在未来,河洛文化节可以打造成为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重要品牌。

同时,洛阳应该有自己的文博会。作为全国著名的文物大市,洛阳的馆藏文物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而且有大量的文物流散于民间,通过文博会,可以汇聚洛阳的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更为重要的是,洛阳需要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作为河洛文化的源头,洛阳更多的是一座内地城市。从人口构成方面看,洛阳缺乏对外地人才的吸附能力,而一个城市的文化发达程度,却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与“容纳异己”的能力息息相关。北京、深圳和杭州,都以开放、包容著称,故其文化产业发达。北京容纳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在曾经一度流行的“画家村”里,很多当时的边缘人士后来都成为国内名家,很多著名的歌手亦曾经在北京街头的酒吧驻唱。杭州能够成为动漫之都,也与其包容性有很大关系。正因为杭州的包容性,蔡志忠、朱德庸等人才会来杭州定居。而深圳,更是广泛容纳三教九流。只有拥有开放的胸襟气度,方可成就文化产业的繁荣。而上海虽然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强市,但是由于其排外思想严重,社会并不开放,上海的文化产业也不发达,这一点,当使洛阳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