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
14910400000016

第16章 浙鲁粤转型:腾笼换鸟,还是立地成佛(4)

深圳文化产业崛起的根源,在于深圳是内地唯一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并突破地域界限的城市。

深圳是中国的一个异数和奇迹,自开埠以来,深圳即聚合了全国各地的人口,成为融合中国地域文化的熔炉。深圳是中国数千年来,第一座没有任何地域性的城市,其万千气象甚至比民国以前的上海和香港还要恢弘。

经过数十年发展,深圳形成了自由开放、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刚健简单、热情博大、包容性强的城市性格。而在内耗和受管制方面,深圳则远少于其他城市。

一个开放、包容、热情、充满冒险精神和想象力的深圳所释放出来的创造力,势不可当。

同样,杭州文化产业的崛起,亦值得深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杭州的崛起,亦因为其大气与包容。

作为江南文化之都,杭州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作为长三角的副中心,杭州并无上海那样显赫的政治地位,因而少了许多社会管制。上海的最高长官往往属于政治局委员级别,因此加强思想控制和社会管制,成为上海历来主政者的风格,而杭州则不同,既是大都市,亦是开放、大气、包容的城市。

杭州多年来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杭州市场导向改革起步早、推进快,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实力强,充满发展活力。强大的经济基础,为文化产业的资本来源、工业制造提供了保障。同时,杭州作为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榜首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得主,以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其对国内人才的吸引力不可小觑。蔡志忠、朱德庸、姚非拉等华人世界顶级漫画家均落户杭州。可以说,杭州是长三角中比较大气的一座城市。

日照东南。

浙江的文化产业,正是需要从“日照东南”发展为“日照中天”,从浙江一隅走向全国。要实现浙江文化产业的崛起,一个杭州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多个战略支点。在未来,宁波、温州、台州、湖州、嘉兴等经济重镇的现代文化产业急需得到快速发展。

与浙江毗邻的上海有“两中心”战略(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编者注),江苏有沿海经济区,安徽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西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福建有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些发展战略均为国家战略。而处在“围城”中的浙江,是全国仅有的少数几个没有国家级战略的省份,其唯一的优势,即是体制改革的优势,而体制改革,体现得最明显的领域,就是文化领域。凡是体制领先、社会管制少、民间活力充沛的地方,其文化产业就发达。在未来,浙江的文化产业,特别需要放开对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的管制,并在扶持部分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整个浙江,需要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整体社会氛围,如此,才能造就博大恢弘的气象,汇聚天下资源,砥砺天下志向,融合天下文化。

在本次浙江采风中,笔者惊喜地看到了一些好的动态,如台州有一个南官村,自己办起了民间讲座,当地称之为“民间文化、民营经济、民主政治”的“三民主义”。同时,在观看《宋城千古情》的演出时,也发现了一个变化,即新版的节目增加了很多内容,比如关于现代杭州的介绍以及梁祝的故事。这个节目,既涉及了传统的宋文化,又融合了杭州当地的江南文化,亦拥抱了现代文化,将三种文化融为一体,自成大家气象。

山东:向南向北的困惑

日照山东,潮涌崂山。

既山且海,山东的未来发展,正如其复杂的地理环境一样,既多元广博,又富有争议。

青岛模式,可谓山东发展模式的典型。青岛的国有企业一反国内其他国有企业暮气沉沉之常态,生机勃发,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啤、双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可以说,青岛模式,是山东的“国企模式”的典型。

祸福相依。青岛的未来能否走远,还在于青岛能否发展大众产业,使青岛变为“轻岛”,重工业和国有企业的比重应该稍微下降,大众工业和民营企业则需要实现飞跃。

而摆在山东面前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其游离于环渤海经济圈之外,特别是在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山东俨然成为独立的一级经济区。海洋经济在山东方兴未艾,青岛、日照、威海、烟台、东营等城市群起争雄。未来的山东,是向北还是向南?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节青岛何时成为“轻岛”

崂山巍巍,海水汤汤。

在青岛的母亲山崂山之上,有一石刻铭文,称崂山为“中国道教第二大圣地”。

在这个自称“第一”成为习惯的时代,自称“第二”,既透露出山东人的淳朴谦逊,也体现了山东人的大气。不过,称第二者,既表明自己目前已成就斐然,亦表明自己对未来心存犹豫——有大志,但是却不知道能否飞跃为第一。

崂山铭文,可谓是对青岛目前情况的隐喻。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逐渐崛起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更成为山东经济的火车头,集中体现了山东模式的所有优点。在经济总量方面,2009年,青岛生产总值已达4890亿元,进入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十大城市之列,并且成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在具体产业方面,青岛的家电、船舶、食品饮料等行业蜚声中外。而在企业领域,青岛更是诞生了一大批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品牌,海尔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巨头,青岛啤酒为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其他如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亦是群星璀璨。青岛的中国名牌约占山东全省的1/4强,是中国名牌产品拥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未来,青岛的目标,是进入中国城市第一方阵,完成新的飞跃。轻装简行,方能致远。

目前,青岛的重工业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并不活跃,这两大局限,使青岛步履沉重。

从青岛变身为“轻岛”,未来长路漫漫。

一直以来,青岛的重工业比重长期超过70%以上,轻工业萎靡,在一度成为中国纺织之都的青岛,纺织工业竟然消失无踪。这10年来,青岛的轻工业开始发力,至第一个10年的中期,也就是2005年和2006年左右,青岛的轻工业达到顶峰,轻重工业的比重大约为各自占一半。但是,其后几年,重工业又开始出现反弹,至2009年,重工业的比重又远远超过了轻工业。

巧合的是,青岛民营经济的发展曲线,几乎与其轻重工业的发展曲线重叠。一直以来,青岛的民营经济并不发达,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民营经济的比重尚不足20%。其后,随着全国范围内的企业改制的推进,以及对民营经济的松绑,青岛的民营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至2006年达到高峰,民营经济的比重破纪录地达到了69.9%。而后几年内,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国进民退”浪潮,青岛民营经济的比重亦重新开始下跌,至2009年,青岛民营经济增加值只有1865亿元,其比重重新跌破50%。

在2009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青岛有六和、新华锦等3家民营企业入选,而在地处长三角的杭州,则有82家企业入选,其数量是青岛的数十倍。

民营经济的欠发达,直接影响到青岛的经济活力。众所周知,青岛是山东经济模式的典型代表,以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并不很发达。其发展模式,被称为“大象经济”。

大型国有企业对于青岛的早期崛起,功不可没。但是,在当下市场化日益完备、开放行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青岛国有企业的局限亦开始显现。特别是在开放竞争领域,青岛的国有企业在与外地同行业的民营企业的比拼中,几乎全面处于下风。在一度被青岛引以为豪的家电行业中,青岛的两大龙头增速都缓慢,而在广东,诸多民营家电巨头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0年,青岛的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万亿,成为中国九大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之一。就“大”而言,青岛已经无需证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岛发展重工业、大型国有企业的苦衷,亦为世人所知。毕竟,一个重工业项目,如石油化工等所创造的利润,非轻工业可比,而大型国有企业对于经济总量的贡献,亦非民营中小企业可比。在经济总量尚不是特别突出的情况下,青岛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大型国有企业,情有可原。

然而,时势已变。

实现1万亿元的工业总产值对于任何中国城市来说,都是一个坎,是衡量其是否已经成为一流工业城市的重要指标。在完成工业上量的突破之后,青岛需要完成从大向强、从重到轻的转变。

今后,青岛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

其一是,改造大型国有企业。目前,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比较严峻,在国有企业势力重新膨胀、各项改革部分停滞的情况下,重启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如管理者收购(MBO)等,不太现实,但是,可以对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性改造。

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周围,培养一些民营企业,如配件商、上下游供应商等,以大型国有企业,拉动部分民营企业的成长。

其二是,在传统的产业结构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在新兴产业领域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

青岛的传统产业,有其仍然需要保持独到的优势,青岛获得真正改变的机会是在新兴产业。在未来的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海洋经济产业领域,青岛可以放手民营企业,在不削弱国有企业的情况下,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完成事实上的增量式改革。

大型国有企业尚能做好,何况民营中小企业?

重工业能独占鳌头,难道独缺轻工业?

第二节日照:善借大势才能后发先至

日照山东。

山东之东,日出的方向。敢于叫“日照”者,必是有非凡气魄。

作为山东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日照建市21年,即崛起为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富有经济活力的城市,成为中国著名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在2010年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日照的经济增长率位列全球经济增长率第八位;同时,日照市位列中国城市未来潜力排行榜的第六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的情况下,日照市2009年的生产总值总量是2005年的两倍,4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实属国内罕见。

能成非常之事者,必有非常之谋。日照能够遽然崛起于大海之滨,与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在山东,日照可谓异数。日照位于胶东半岛的西南角,南与长三角的江苏接壤,北方是广阔的大陆腹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起点,东北方是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青岛,东方则是日本和韩国,既可以说日照是得四方眷顾,亦可以说日照是处于四面夹击之中。

君子善假于物。日照在四面强邻之中,借用他方之长,而非为他人所制,将四周的强力叠加为自己的力量,由此走出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虽然直到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之后,山东半岛才提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构想,但在现实中,这一发展却早已是默默地实施了很多年。

如何在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脱颖而出,如何避免与半岛其他城市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之中,特别是避免与青岛正面交锋,是日照的第一要务。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相比珠三角和长三角,其产业分工更为明确,但是,仍然存在同质化的危险。如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以及滨州七大城市,在港口和机场的建设方面,就出现了各自为政、互不相让的格局。同时,半岛蓝色经济区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之间,亦存在近距离竞争。

在日照与青岛之间,亦存在一些竞争,如在港口经济方面,日照是除青岛之外的山东第二大港,风头直逼青岛。日照要成为“水上运动之都”,其帆船锦标赛,大有与青岛奥运会帆船比赛双雄对峙之势。

不过,虽然存在竞争,日照在处理与半岛蓝色经济圈的其他城市之间关系时,还是比较到位的,特别是日照与青岛之间,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互补。

早在2004年,日照与青岛即签署了两地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向区域一体化跨出了第一步。青岛在成为日照农产品和海产品的重要市场的同时,又为日照提供金融等方面的服务。目前,日照吸引到的青岛投资达150亿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到2009年,日照的服务业的比重,从35.8%调整为34.2%,没有上升,反略有下降。这些比重到哪里去了?除了工业增速加快外,很大原因是日照的部分服务业,由青岛代做了,青岛的农业比重降低,而服务业比重上升了。

在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区之前,山东省内在2008年即提出了建设“鲁南经济带”的战略部署。而日照,则是鲁南经济带的唯一出海口,连接着欧亚大陆桥和山东、山西等广阔内陆腹地。为此,日照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以期成为内陆腹地的战略前沿。吞并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日钢”)之后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钢”),有望成长为与首钢、武钢、宝钢等分庭抗礼的巨头。日照的航运事业,亦可崛起为太平洋西海岸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