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顺顺利利分娩
14907800000022

第22章 关注孕产妇常见疾病:做健康妈咪(4)

2、采取正确的姿势给宝宝喂奶:产妇可坐着或躺着给宝宝喂奶,只要自己感到姿势轻松和舒适即可。最好能坐在低凳上,如果坐的位置较高,如坐在床边,可将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最好能在膝上放一个枕头,以抬高宝宝,这样还可承受重量。

3、日常生活中注意护腰:在睡眠时,可经常更换卧床的姿势,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更不要过早跑步或走远路。同时,要注意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如果感到腰部不适,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部的不适感。平时要注意腰部保暖,尤其是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冷风吹袭,否则受凉会更加重疼痛。

产后腹痛找原因

产妇在产后的头几天里,子宫仍会出现一阵阵收缩,但宫缩间隔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产妇一般对这种产后宫缩痛感觉不出。但有些产妇尤其是经产妇和急产妇,在产后仍感到一阵阵腹痛,哺乳时更严重,甚至难以忍受,同时腹部能摸到变硬的子宫。这种疼痛称为产后子宫收缩痛。

子宫收缩痛多见于经产妇和分娩过程短的产妇,有些择期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宫缩痛也较明显。而产妇急产时,可能由于子宫收缩过强而引起子宫肌层缺血缺氧,导致疼痛。而没有经过产程直接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对这宫缩痛更为敏感。当在给婴儿哺乳时,婴儿的吸吮刺激可反射性引起宫缩,使产后痛更明显。

产后宫缩痛可在产后1~2日出现,一般持续2~3日便自行消失,不需处理。如果疼痛剧烈难忍时,可给予下腹部热敷,必要时服用止痛片,疼痛可以缓解。此外,喝红糖黄酒、红糖山楂水,或吃山楂罐头,也可有显著疗效。

产后慎防关节痛

不少产妇在产后常会出现腕部、手指关节及足跟部疼痛。究其原因,是因为体内内分泌改变所致,使妇女的手部肌肉及肌腱的力量、弹性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关节囊及关节附近的韧带张力减弱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产妇关节的松弛和功能的减弱。

产妇在产后如果过早、过多地从事家务劳动,或过久抱孩子,或接触冷水,就会使关节、肌腱和韧带负担过重,引起手腕部及手指关节痛,并且很长时间都不好。足跟部有较充实坚韧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行走活动时的震动都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产妇在产褥期,由于活动减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废用性退化而变得薄弱。当产妇满月后下床活动时,足跟部脂肪垫的薄弱就使之对体重的支持和运动时震动的缓冲作用大为减弱,脂肪垫也会因此而产生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以致造成足跟部的疼痛。

由此可见,产妇要预防产后手足关节疼痛,关键在于产后多注意休息,不要过早、过多地用手干重活,尤其是不能经常用冷水洗手,或使手、足部受凉、受寒。

月子里手腕痛怎么办

人们对“做月子”一直很讲究,在这段日子里,产妇很少下床活动,当然就更不能做家务了,生怕伤了身体。但是,满月以后,产妇就要做一些一般性的家务了,如洗衣服、洗宝宝的尿布等,于是不少产妇就开始出现手腕痛,尤其在拇指和腕部活动时疼痛加剧,给许多产妇带来心理负担,常常认为这是月子落坐下的病。实际上,这种产后手腕痛在医学上被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狭窄性腱鞘炎并非什么细菌或病毒性炎症,而是在日常中频繁使用手部,使肌腱在腱鞘内来回滑动,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肿、增厚、粘连所致。比如,产妇长时间用冷水洗尿布、洗衣服,或经常抱孩子等,都容易引起本病。另外,产妇体内的激素变化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要防止手腕疼痛,就需要产妇平时避免重复一种劳动的时间过长,当手腕有酸胀感时要及时休息,天凉时不要用冷水洗衣服。一旦出现手腕酸痛,要减少活动和冷水刺激,出现肿胀时更应注意。局部疼痛可用红花油轻轻揉擦,每日4~6次,加用热敷;重者可用封闭疗法,用强的松龙5毫克加1%的普鲁卡因1~2毫升,给予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2~8次,基本可治愈。对上述治疗无效、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产后尿失禁的预防

尿失禁是产妇的常见问题。导致尿失禁的原因是女性尿道相对比较短,生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使得膀胱、子宫等组织的肌膜受伤,弹性受损,尿道松弛,从而失去应有的功能。当产妇腹部用力、腹压增加的时候,尿液久会不自主地流出,尤其当咳嗽、打喷嚏时最容易发生。

要预防产后出现尿失禁,产妇在产育期应避免过早劳动,病注意预防便秘。同时,在家要有意识地经常做一些缩宫运动,慢慢恢复盆底肌肉的收缩力。一段时间后失禁便会自行缓解、消失,如果情况仍未好转,则需要到泌尿科或产科求诊。

产后汗多添烦恼

产后4~5天内,产妇常常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夜间,不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热的盛夏,都是如此。尤其是睡后和初醒时,出汗现象更为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从怀孕到分娩近40周的时间里,孕妇身体各部、各个器官的负担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血容量增加更为明显。一个正常孕妇在整个孕期,循环血容量约增加1000毫升,其中所有血液除了在分娩时有少量失血丢失外,其余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排泄,从而达到怀孕前身体所需的血容量。大量汗腺的分泌排泄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大量出汗可使机体所含水分减少,血液由怀孕时生理性稀释性贫血状态,通过体内水分减少,调节到孕前正常状态。孕期及产后期妇女的新陈代谢变化大,尤其是汗腺分泌异常活跃,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突出的表现就是常常看到产妇内衣及被褥被汗水浸湿。

妇女在产褥期出汗多,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特别处理,数日后便会自行好转。产妇要随时用温湿毛巾拧干后擦汗,并勤换内衣及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风直吹,防止感冒,注意随时因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另外,还要充分休息和摄取营养,尽量使身体早日恢复。

产后阴道痛要预防

有的产妇在分娩时,并没有做会阴切开术,阴道和会阴部也没有破裂,但产后却仍然会感到阴道部位疼痛,尤其是大声说话或笑时。这是由于,一个好几公斤的婴儿从狭窄的阴道娩出,即使不会严重损伤阴道,也会使阴道组织因扩张和伸展过度出现瘀血和损伤。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慢慢减轻。不过产妇也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来缓和这种疼痛情况:

先将疼痛部位洗个温水浴,也可用纱布包裹碎冰,对不适处进行冰敷。疼痛剧烈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作用温和的止痛药。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做对不适处产生压力的姿势,睡眠也要取侧卧位,不要长久站立或坐着。在坐着时,也最好垫个软枕头,或者坐在中间有凹陷橡胶坐垫上,以缓解不适处的紧张感。

产后尾骨痛的防治

产妇产后,常会感到脊柱最下端处疼痛,这是由于分娩时骨盆偏于狭窄而胎头较大,在穿过产道时将尾骨挤破了,肌肉也因此而受到损伤。最明显的表现是,当产妇仰卧、坐位或如厕用力时,都会有疼痛感,尤其是坐在较硬的东西上时,疼痛更严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产妇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来缓和疼痛情况:

当疼痛时,产妇可以在患处做热敷,以放松局部肌肉。取躺位或坐位时,要避免疼痛处接触硬物,最好用柔软的垫子或橡皮圈垫住,满月后仍不见好转要及时去看医生。

一般来说,这种疼痛通常在产后1~2个月会自然痊愈。临近产期时,如果胎儿超过4公斤,或骨盆狭窄的产妇,最好手术助产,或做剖宫产。

预防产后耻骨疼痛有办法

疼痛部位是在阴毛的上端,最主要的表现是蹲或拿重物时,乃至排便时都有疼痛感。严重者,行走迈不开腿,甚至用不上劲。

骨盆是由骶、尾骨、骼骨、坐骨、耻骨融合而成的,左右两块耻骨在骨盆前正中连接,形成耻骨联合。耻骨联合中间有纤维软骨,上下附有韧带。女性在怀孕时,体内分泌的激素使得耻骨联合部位逐渐分开,韧带也随之松驰。当分娩时,激素就会使耻骨联合的软骨溶解开,尤其是第一胎,产妇会因用力猛烈而把耻骨头和韧带,因此产生疼痛。

当出现疼痛时,产妇可以用以下方法缓和疼痛:

一般来说,这种疼痛会随着产后激素作用的减退而逐渐恢复。但如果在怀孕时就有耻骨疼痛,当时就应减轻活动,多卧床休息。如果胎儿达到4公斤,分娩时最好考虑剖宫产,以免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和韧带损伤严重。

疼痛严重的产妇应该卧床休息,并用弹性腹带固定骨盆,对恢复很有帮助。同时,要多吃虾、牡蛎等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肝肾类药物。并减少上下楼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动,如果需要走路,也要放慢速度,步子不可太大,以免加重耻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