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预防:目的是使“易感人群”不发生或少发生糖尿病。主要措施包括:防止和纠正肥胖,热能和体力活动要相适应,不可过剩,也不可过少;饮食结构合理,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食物,尽量避免服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如唾哇类利尿剂,苯妥英钠、皮质类固醇等。妇女妊娠期间要加强血糖监测,纠正不正常的高血糖。
二级预防:目的是早发现无症状糖尿病和耐糖量低的人,对人群进行糖尿病的普查,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如饮食疗法、体育锻炼及药物治疗等。体育锻炼是治疗早期轻型糖尿病的有效措施,能提高胰岛素利用率。体育锻炼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效果不佳者,可加用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目的是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感染等;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卒中、下肢坏疽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各种并发症关键是控制高血糖。目前对较重的糖尿病主要用“强化治疗”,即对各种治疗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搭配,适当加大药物(胰岛素)剂量,以取得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应纠正的心里误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只要糖尿病患者能保持乐观的情绪,配合医生调控好糖代谢,那么,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参加正常工作,并享有和正常人同样的寿命。但是,糖尿病患者必须纠正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1.饮食心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身体不能充分利用糖,糖从体内排出增多,这种代谢异常,能够使人产生一种错误的信息,并且会误认为糖摄入不足,需要进食,因而经常有饥饿感。然而,患者进食后血糖会更高且无法利用,影响全身其他功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根据实际情况,遵从医嘱,不能想吃就吃,否则只能加重病情。
2.治病心理: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也没有彻底的根治办法,因此,许多患者失去治疗信心,表现为意志消沉,不按时服药,忽视了治疗。患者的这种心理对控制糖尿病极为不利,容易使病情加重。
3.药物依赖心理:
许多患者认为,糖尿病只能通过胰岛素或其他药物治疗。这些患者每日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但病情控制得并不理想。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受药物、饮食、劳动量、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血糖不会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如果每日使用同样的药量,有可能造成低血糖,或不能使高血糖降至正常。患者学会根据血糖水平、饮食、劳动量来调整药物剂量,不能一味地过分依赖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综合保健措施,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糖尿病绿色防治8法(以下前5步骤要)
当你不小心患了糖尿病,那么可以尝试以下一些绿色行为,能够有效的防治糖尿病呢:
1.用梳子从双手掌心手腕线拇指与食指交界处各刮疹20~30次,每日l~3次。
2.用拇指与食指提捏双手手背中央的血糖点与手腕线小指侧的阳池穴各3~5分钟,每日1~3次。
3.用橡皮膏在双手掌心大鱼际穴(拇指下面的隆起部位)上各贴一个“+”字形,每日更换1次。
4.用衣刷或牙刷轻轻地刷擦脚底大趾下面的胰脏区(双脚的两个半圆形合成一个圆形),每次3~4分钟,每日1~3次。
5.用橡皮膏在双脚底从第3趾根部至后跟边缘竖贴一长条,在涌泉穴、足心、后跟各横向贴一条,再在第1,4趾上绕贴一圈,每日更换l次。
6.茶叶10克,用冷开水400毫升浸泡2~5小时,每日3次,各饮用50毫升。
7.玉米须100克,加水3O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1克,每日饮用3次。
8.何首乌、枸杞子各30克,黄精50克,浸于米酒1000毫升中,装瓶密封7日后,每次饮1~2小杯,3次/日,空腹服用。
冠心病——“非常心跳”玩不起
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见。冠心病的发生往往与家族遗传基因缺陷有关。另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年龄、超体重等,都是造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轻者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只在体检心电图时发现。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冠心病,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的心前区憋闷疼痛,可向左肩臂向后背放射,或胸骨后的烧灼感、刀割感。还有部分也行常表现为心口窝(剑下)疼痛不适,而被以胃病误治。一般在吞下含硝酸甘油几分钟内可缓解。数天或数星期发作1次,也可1日内多次发作。
传统中医医学认为,冠心病属“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等范畴,认为是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以致心滞、寒凝气滞、瘀血和痰浊阻碍心脉,从而影响气血运行所致。
如何早期发现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非常的心跳,我们都要尽量避免,那么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或是征兆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冠心病:
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
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
饱餐、寒冷、看惊险电影电视时感到心悸、胸痛。
在公共场所、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用。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性生活时感到心跳、气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
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
排除冠心病猝死的生活方式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或发生猝死,大多都有诱发因素。只有排除以下这些不良的导致猝死的生活方式,才能使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1.饮食过饱
这就是说,进食过饱一方面会使体内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胃肠道,使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另一方面,因为进食过饱腹压增高,能够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引起心纹痛发作、心肌梗死和诱发心源性猝死。
2.情绪激动
如果你经常有情绪暴怒或是过喜,那么告诫你可要当心了,这些都可以升高血压或使血压剧烈波动,从而诱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
3.运动不当
这就是说,运动量过大或过于激烈的运动,很容易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尤其是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参加运动。
4.着凉受寒
寒冷的刺激,能够容易使人体外周的血管收缩,血压就会突然上升,从而诱发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而猝死。
5.恶意酗酒
酗酒时,大量乙醇进入体内,会诱发心绞痛的加重,造成血压的升高,神经调节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心血管病人发生脑中风和猝死的机会。
6.排便用力过猛
通常用力过猛,就使腹压显著增高,血压突然上升,从而引起脑中风、心纹痛、心肌梗死和诱发心源性猝死。
7.沐浴水温过高
通常,在温度过高的浴室里,尤其是在闷热的浴室里洗澡,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波动过大,很容易诱发脑中风和心源性猝死。
8.分娩
对于那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分娩时由于疲劳过度、用力过猛以及血压的突然升高,而造成波动,易诱发心源性猝死。
9.性生活
心血管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病情较重或病情不稳,就会猝死。可适当地过性生活,如果是在病中而仍然性生活过频,用力过猛,均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
10.药物自救
通常有冠心病的人,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保持大便的通畅。这就是说要随身携带装有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物,在疾病发作之初就可以立即服用,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中年人应特别关爱自己的心脏
资料统计表明,中年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这些患者多为男性,且大多无冠心病史。往往第一次发病即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看着这些本属于“中流砥柱”的年龄,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的患者,却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因此我们不禁要提醒中年人:请一定要爱护你的心脏。
事实上,造成中年人心肌梗死发病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发病率不仅持续上升,有早发趋势,从而使得急性心梗发病年龄逐渐提前。中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劳累的关键时期,就事业而言,许多中年人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无暇顾及锻炼,加之现代社会交际应酬也愈来愈多,从而常使一些中年人受烟、酒的危害很大。
同时,商海浮沉,对金钱利益的患得患失,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很容易使人产生压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长期刺激,都会使神经体液调节紊乱,从而导致高血压病、冠心病。加上在家庭中,中年人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也会经常处于疲惫状态,这些过于劳累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此外,中年人认为自己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年代,对自身的健康不够重视,常常忽视疾病的征兆,不能做到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些都是造成中年人心肌梗塞发生的常见原因。
因此中年人在预防冠心病方面,应特别引起警惕,要做到控制饮食,增加体力锻炼,戒烟戒酒,避免各种不良的情绪影响,控制体重等。但是还要注意定期体检,一旦发现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病情,要积极治疗,千万不要满不在乎。
来吧,将冠心病拒之“体”外
关于冠心病的预防,我们或许有很多的方法和措施,但是这是给你提供一套综合的拒绝惯性的生活细则:
1.饮食方面,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核桃、豆类、食用菌、玉米、红薯、香蕉、胡萝卜、禽蛋、猪肝等。如果体内摄入的维生素不足,会抑制氨基酸代谢,升高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形成和使病情恶化。
2.要多吃富含维生素E和C的蔬菜、水果、豆类、菜花、芝麻油、花生油等。因为维生素E可以促进改善高血压所致的心脏病症状,阻止破坏冠状动脉血管的“祸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维生素C则能消除动脉血管内膜和组织间的脂质,避免脂质沉淀硬化,有利于动脉损伤的修补。
3.将膳食中脂肪获取的热能控制在25%以下,少吃甜食,食盐量以每日3~5克为宜,戒烟,对酒类刺激食物尽量少食。
4.食物应注意多样化,饥饱要适中,以七八成饱为宜,粗细粮搭配吃,l份植物油配以0.7份动物油,三餐应这样安排:早餐要营养丰富,中餐要吃饱,晚餐要食少、不宜饱食。
5.增加钙的摄入,对心脏病患者十分有宜。脱脂奶、全奶粉、豆腐干、海带、芝麻酱、虾皮、发莱等,含钙丰富,应经常食用。
6.每周至少吃2次鱼类,因鱼油中含有有益物质能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免遭侵害,大大降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7.增加饮食中镁的摄取,可防治心脏病。海带、紫菜、芝麻、大豆、糙米、玉米、小麦、菠莱、胡萝卜叶、芥菜、黄花菜、黑枣、香蕉、萝、核桃类干果等均含有丰富的镁,应时常选食。
8.由于精神紧张、易怒、忧郁等会增加心脏病发作机会,故平常应作伸展运动,意念放松,调匀呼吸,气入丹田,静观默想过去或未来的美好时光,以摒除不良情绪对心脏的损害,至少每天这样做1小时。
9.参加适当锻炼,通常是散步、打太极拳、上下楼梯等。每周3次,每次30~120分钟,能明显减少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
10.要做好口腔的保健工作。坚持每天饭后3分钟刷牙,每次进食后用水漱口,以防治口腔和牙齿病。有关专家的研究发现,口腔、牙科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发作机会明显增多,许多心脏病发作患者都存在口腔和牙齿不卫生状况。
保护心血管的13要素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而这类疾病的发病率与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为此,医学家们提出了保护心血管的十三要素,只要人们认真去做,就可避免或减少患心脑血管病。
这十三要素是:
1.每日坚持有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方法得当的锻炼是健康长寿的首要因素。
2.锻炼时绝对不能使自己口干舌燥,要及时饮水,千万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因为那时身体已经部分脱水了。
3.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每日都要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4.少吃各种动物脂肪。
5.久坐不动者每日三餐只需一顿吃得丰盛些。
6.每周至少吃2~3次海产品。因为海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保护心脏及血管。
7.每周吃红色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等)不得超过2~3次,尽管红色肉类是铁的极好来源,但它们也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多吃则不利于心血管的。
8.尽可能少喝酒,如果不能彻底戒酒,也应竭力节制。
9.增加钙的摄入,每日至少要喝1杯牛奶,可增加体内钙的含量。
10.尽量少吃含钠食物,多吃含钾食物,使血压保持在安全范围之内。
11.多吃含丰富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花菜、甜瓜等。
12.使体重保持在与自己的性别、形体、身高相称的最佳状态。这样可以廷缓老化过程,并减轻对骨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