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杨力讲易经心理智慧
14905000000018

第18章 将缺点改变成亮点:打开战胜心灵弱点的钥匙(3)

心理忠告:

人活着就离不开气,呼吸需要氧气,处事离不开正气,做人少不了骨气。骨气是一种挺直腰杆的、敢于碰硬的勇气。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们应该学学文天祥,与其苟活一世,不如轰轰烈烈的离去。人活一口气,狼牙山五壮士气壮山河。人为尊严和自由而战,我们应该学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第30讲:承担责任,永不逃避——至临,无咎

1920年的一天,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男孩自知闯了大祸,在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对父亲说:“可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我可以先借给你钱,但1年后你要还给我。”从此,这位男孩只要一逢周末、假日,他便到外面辛勤打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亲手交给了他的父亲。这个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解决问题”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易经》临卦中说:“至临,无咎。”意思是说君主亲自监临民众,不会有灾祸,说明处位正当。这是告诉人们真正聪明睿智的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迎难而上,这才能利于前进。永不逃避是一种冷静和理智的完美结合,它能使一个人在人世沉浮的突变中沉着应对,处事不惊。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生活中,我们常把明天作为今天逃避的心灵寄托,而当明天一旦来临,逃避心理又在为另一个明日“起草稿”,这样的人生不失败又能如何?若以从现在开始就停止你的抱怨、拖延、逃避。因为抱怨会赶走机遇,拖延会颓废生命,逃避会让你永远守着今天而看不到明天。

李红本来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最近他向医生坦言自己曾经闪现过轻生的念头。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不习惯面对变化。当他得知公司可能被指派自己去干他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时,他心头潜在的焦虑、恐惧与厌世情绪随即会涌现出来。他的工作能力其实大家都还是认可的,本来可以去竞争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位,可是他由于胆怯自卑而失去了竞争的勇气。

李红正是由于那种逃避竞争、习惯于退缩的心态,使他陷入绝望的深渊之中。这种扭曲的心态和错误的认知观念使他放弃了所有的努力。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其实并非易事。有很多人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念头。

生活中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尽善尽美,每一天都会遇到麻烦。有的人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我怎么又犯了错误呢?”其实,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为了虚荣,却是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比如转移批评、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等。

人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道路上纷纭复杂,坎坷曲折,决不只是绿叶簇拥的红花,更多的是荆棘杂草中远征的苦涩;人生在积累了大量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只有从容地迎接命运的挑战,诸多人生的难题才能圆满的被解答。勇担责任是人生的一种坦然,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先不要试着去逃避,如果能勇敢地去面对,也许会发现事情原本很容易解决。逃避尽管能帮助人暂时的摆脱责任和压力,但毕竟不是最终的解决问题之道。

每个人的一生总要碰到很多问题,碰到问题就不能躲躲闪闪,回避问题,因为无论怎样恐惧问题,怎样回避问题,总有一天会无处回避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逃避心理呢?

1.确立明确的目标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过大,而产生逃避心理时,我们可以这样做:列出明天你所能预见的工作;按照工作的重要性做出划分和排序;将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请人代办,或者延期再办;依照排序,有条不紊地把工作完成。

2.试着去做一直以“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

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练习毛笔字,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写出的字不是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你还可以在家里尽情地跳舞,尽管你跳得不好,但是没有人会在乎,关键在于你此时获得了一份好心情。

3.努力尝试新事物

你可试着去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多置身于一些新的环境,尝试一些新的工作,邀请一些观点不同、性格不同的人到家里来做客。多和你不大熟悉的客人交谈,可以锻炼你的适应能力,慢慢克服逃避心理。

4.经常参加一些运动

经常有一种踏实的生活方式,包括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和放松的方法。不能因为工作的繁忙而使打乱自己的生活,慢跑和骑健身车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有人说,一个人在心理状况糟糕的时候,不是走向逃避和崩溃就是走向担当和希望,有些人之所以一再地不如意,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选择了逃避。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不心理,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为美好的人生。

心理忠告:

测试:你有逃避心理吗?

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回答“是”打1分,“否”得O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1.你是否认为自己是可靠的?

2.你是否会因未雨绸缪而储蓄?

3.与人约会,你是否会准时赴约?

4.你小时候是否经常帮忙做家务?

5.你在上学的时候是否经常拖延交作业?

6.你是否永远都将正事列为优先,再做其他休闲?

7.你是否会千方百计地逃避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8.外出找不到垃圾桶时,你是否会把垃圾带回家?

9.自己犯了错,你是否会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

10.收到别人的信后,你是否总会在一两天内就回信?

11.如果考试未考好,你是否会为自己找个漂亮的借口?

12.当遇到麻烦时,你是否会想方设法为自己开脱责任?

13.碰到困难的事情,你是否会知难而退或者一推再推?

14.与人相约,你是否从来不会耽误,即使自己生病时也不例外?

15.你是否相信“既然决定做一件事情,那么就要把它做好”这句话?

如果你的总分在10~15分之间,表明你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没有逃避心理;如果你的总分在3~9分之间,表明你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很有责任感,只是偶尔有些逃避心理。如果你的总分在2分以下,表明你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你会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责任。

第31讲:自我克制,削弱欲望——君子以惩忿窒欲

一个小孩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一个神仙走了过来,小孩向他伸出双手。

“孩子,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你还要乞求什么呢?”神仙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满足,我要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要乞求爱情、荣誉、成功。”小孩说。

于是神仙将爱情、荣誉和成功,送给了他。

一个月之后,神仙又从这里经过,没想到那小孩仍然在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唉!尽管我拥有了比别人多得的东西,但是我仍然不能感到满足,老人家,请你把满足赐给我吧!”小孩说。

神仙笑道:“你需要满足吗?孩子,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学着付出吧。”

一个月后,神仙又从此地经过,只见这个小孩正在把他身边的金子施舍给路人。他把金子给了衣食无着的穷人,把爱情给了需要爱情的人,把荣誉和成功给了惨败者。现在,他一无所有了。

看看人们接过他施舍的东西,满含感激而去,小孩笑了。

“孩子,现在,你感到满足了吗?”神仙问:“满足了,满足了!”小孩笑着说,“原来,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啊!谢谢您,您终于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满足”

实际生活中的需求是有限的,而物欲上的贪婪则是无限度的。有些愚蠢的人,完全脱离生活上的需求,陷入物欲上的极度贪婪之中,结果只能是走上自绝于社会的道路上去。诚然,人生在世是不可能无欲无求的,如果那样,人类社会永远也不会进步到今天这个地步,正是因为人类有了更多的欲望、更高的追求,才有了今天人类世界的异彩纷呈。

但是,欲望就像火一样,一堆火可以照亮世界、温暖人身,也可能星火燎原,烧尽所有的森林和草地。只有懂得利用火并对火加以控制,才能让它为人类更好地服务而不至于造成损失和灾难。欲望也是如此,人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奋发图强的动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灵感,但如果对欲望不加控制,最终会被欲望反噬,一切美好的愿望也就成了泡影。

见到利益的时候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越多越好,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不能贪心不足。人过于贪婪会丧失道德,又会被他人利用,忍贪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国君如果太过贪婪,那么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贪心不忍,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人由于贪欲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果是利也没有得到,害反而先来到了。

人生在世,很多美好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无缘得到,而是我们的欲望太多,往往是刚接近一个目标时,又转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追逐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依然还在最初的目标附近徘徊。损卦中说:“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应当惩戒愤怒,堵塞不良欲望。我们必须能自我克制,制约自己的不平衡心里,削弱自己的个人欲望。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就一个人而论,最重要与最大的胜利是征服自己,最可耻、最卑鄙的莫过于被自己的私欲所征服。”孟子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修身养性和保全自己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凡是能够减少欲望的人,就能保持身心健康,这种人很少有失败。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做诗,自得其乐。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他给自己起个别号,叫五柳先生。后来,陶渊明越来越穷了,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

但是过不了多少日子,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军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惯那些倚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他也不去见督邮了,索性把身上的印缓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陶渊明回到柴桑老家,觉得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陶渊明不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成为了千古美谈。品格高尚的人,注重的是自我修养,而对于身外之物毫不介意。俭朴的生活,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浩然正气。人一旦贪欲过分,就会方寸皆乱,谋虑一乱,欲望就更加多了。贪欲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导致将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临头了。

在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人生要在纷繁多变的世界里,守持清心寡欲的中庸之道,能够“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样才能做到处世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宠辱不惊,以豁达宽容之心笑看人生。最终能够避开灾祸,去留无意,迎来吉运。

心理忠告:

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渴望成功,但又总埋怨成功路上诱惑太多,自己陷入诱惑的深渊实为身不由己。其实禁不住诱惑实际上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由此观之,面对诱惑,既应有所取又应有所舍,既应有所投入又应有所自持,既应有所热忱又应有所节制,从而能在诱惑的包围之中,头脑清醒,心态平衡,不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