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
1485600000018

第18章 技巧 小说创作的实与虚(二) 刘庆邦

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二) 文刘庆邦

我先讲第一个层面,从实到虚。实是什么?实是现实,是存在,是生活,也是一个人的阅历、经历和人生经验的积累。实对创作来说,是源,是本,一切文学创作都是从实出发,都是从实得来的。如果离开了实,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从谈起。换句话说,一切虚构都是从实处得来,没有实便没有虚。我打个比方,飞机起飞,先要在跑道上跑一段,并逐渐加速,才能起飞。这个跑道就是实的东西。鹰的翱翔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不会凭空起飞,起飞前需要有一个依托,双爪在山崖上或枯树上一蹬,翅膀才能展开。树和山崖就是起飞的基础。人的生命和做梦的关系,也是一组实与虚的关系。每个人做梦,都是对生命个体的一种虚构。梦的边界是无限的,可以做得千奇百怪,匪夷所思。但梦有一个前提,梦者必须有生命的存在,如果没生命了,就再也不会做梦了。树和树的影子,必须是先有树,再有树的影子。在不同时段,树的影子有时长,有时短;有时粗,有时细,变化很多。但它万变不离其树,树的存在才是树影赖以变化的根本。我这里反反复复说明实的重要,是想提醒从事写作的朋友们,还是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生活积累上下够工夫。老子说过,实为所利,虚为所用。我们利用砖瓦、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建设了一座房子,房子里面的空间,是为我们所用的。而我们要想得到空间,得到虚的东西,建筑材料作为实的东西,还是第一性的。

我举的第一个例子是我的一部中篇小说《神木》。通过这部小说,我来回顾一下,是怎样把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一块材料变成小说的。这部六万多字的中篇小说首发在《十月》文学杂志2000年第3期,之后,《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都转载了这部小说。这部小说还先后获得了第七届《十月》文学奖和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作为一部小说,如果它的影响还很有限的话,后来被李扬拍成了电影《盲井》,其影响就扩大了一些,扩大到全世界去了。《盲井》获得了柏林第53届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之后,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又陆续获得了20多个奖。随着电影影响的扩大,英国、法国、意大利都为《神木》出了单行本。如果连电影也没看过,我说一个电影演员,大家应该知道,王宝强。王宝强就是演《盲井》其中一个角色出道的。在此之前,他和一帮人天天守候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期待着能在某部电影中当一个群众演员,当上了,可以挣一个盒饭,十块钱。当不上,就要饿肚子,挺盲目的,也挺可怜的。导演李扬发现了他,把他拉进了剧组。他得了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奖之后,应邀演了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很快火了起来。2010年春天,我在美国西雅图参加国际写作计划期间,美国人专门为我放了一场《盲井》。在看电影期间,一些美国胖老太太吓得直哆嗦。看完电影,她们好像仍心有余悸,问我:真有这样的事吗?这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的回答是:有真也有假,有实也有虚。

这是发生在煤矿的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一个案例。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各地在地球上戳了很多黑窟窿,开了很多小煤窑。一些农民纷纷放下锄头,拿起镐头,到小煤窑打工,挖煤。他们每天冒着危险,累死累活,却挣不到多少钱。因为窑主对他们盘剥得非常厉害,他们挖出的煤,换来的钱,大都流进窑主的保险柜里去了。可是,窑工一旦在窑下发生死亡事故,窑主会给窑工的家属一点补偿,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有人看到拿死人换钱比较容易,可以让窑主出点血,就起了杀机。他们一般是两人结伙,把另外一个黑话称为点子的打工者骗来,给点子改名换姓,其中一人装成点子的亲爹亲叔或亲哥,把点子骗到窑下,装模作样地干几天,就把点子打死了。按照分工,装成点子亲人的人负责哭,哭得声嘶力竭,颇像那么回事。另一个人负责和窑主交涉,要求报官,还假装让死者老家的村长来,支书来。一般来说,窑主不愿意报官,不愿意公了。公了要罚款,要吃喝,要送礼,还要停产整顿,会造成许多麻烦和更大损失。而私了就是直接拍钱解决问题,要省事省钱许多。他们号准了窑主这种心理,表面上虚张声势,目的是诈钱,私了。通过私了拿到钱,他们把死者的骨灰盒随便找个废井筒子一扔,接着物色下一个点子,继续拿人命换钱。那些死者死无葬身之地,都是真正的屈死鬼。之所以案发,是两个家伙撞到枪口上了。辽宁西部某煤窑的一个窑主,原是干公安的,下海当了窑主。他开的煤窑正在打井筒子,还没有见煤,就出了死亡事故。当打死人的家伙向他要钱时,他极不情愿,也有些怀疑,就用审案的办法把对方审了一下。这一审,一个惊天大案暴露出来。案子一个连一个,类似的案子已在陕西、河北、内蒙古、山西、江苏等地发生了许多起,四十多条无辜的生命被剥夺。那时我还在《中国煤炭报》工作,煤炭报为此发了一篇几千字的长篇通讯,题目叫《惨无人道的杀戮》。这个案例让我受到强烈震撼!这是弱肉强食,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通过这种案例,可见人的心灵被金钱严重扭曲,导致有些人对金钱的追求到了一种何等丧心病狂的程度。这是多么可怕的社会现实。

心灵受到震撼之后,我有些按捺不住,想把这个案例写成小说。并不是说我的社会责任感有多么强,也不是说我批判现实的意识有多浓,一个简单的想法是,我不满足于把这种案例仅仅停留在纪实的报道上,想换一种方式,让它传播得更广泛一些,更远一些,为更多的人所知。当然了,我会借小说表达自己的一些思考。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把一些案例变成小说的情况并不鲜见,关键是看怎么变。如果仅仅是拉长情节,增加细节,把新闻语言变成文学语言,把篇幅从几千字抻到几万字,虽然也算变成了小说,但这样的小说有什么意义呢,实质上和报道有什么区别呢!人家看小说,与看报道所得到的信息量是一样的,有什么必要再点灯熬油地看小说呢!我一直认为,文学与新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曾讲过另外一个专题,就是文学与新闻的区别。我把区别分为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新闻是写实,文学是虚构;新闻是信,文学是疑;新闻是客观,文学是主观;新闻是写别人,文学是写自己;新闻是逻辑思维,文学是形象思维;新闻使用的是大众传播语言,文学语言是心灵化的、个性化的等。基于这些认识,我必须把这个素材打烂,重组,用一条虚的线索,把整个故事串连起来,带动起来。可我冥思苦想,怎么也找不到那条虚的线。在没有找到虚的东西之前,我决不动笔。我知道勉强动笔也没有方向,不会有好结果。反正素材在那里放着,又不会烂掉,对它不舍不弃,继续想象就是了。

事情过去了一年多,有一年秋天,我到河北某个煤矿采访,看到路边有些中学生放学后背着书包回家,他们或一个人骑一辆自行车,或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或者步行,在我乘坐的汽车外一闪而过。看到那些中学生,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心说有了,我那篇小说可以写了。找到虚构的线索之后,我禁不住有些激动,以至手梢都有些发抖。这条虚构的线索是什么呢?我要安排一个高中生去寻父。两个坏家伙把一个老实巴交的窑工打死了,死者正是这个高中生的父亲。过年了,父亲没有回家,一点儿音信都没有。高中生等着父亲挣回来的钱交学费,交不起学费,学就没法继续上。无奈之下,高中生只好中断学业,背上铺盖卷儿和书包,并带上全家福照片,走上了一边打工一边寻父之路。在我的想象里,两个坏家伙把高中生的父亲打死之后,在物色下一个点子时,在火车站与这个高中生不期而遇,就把这个高中生带走了,带到偏远的地方一个黑咕隆咚的煤窑里了。于是,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在这里拉开了大幕……

在原始的素材中,没有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出现,完全是我虚构出来的。他是整篇小说的虚构点,也是故事情节的生长点,有了这个孩子的加入,可以说把整篇小说都盘活了。首先,我是从现实故事结束的地方,另起炉灶,开始我的小说意义上的故事。这样,小说就摆脱了现实的樊篱,与现实拉开了了距离,进入了海阔天空的虚构空间。其次,我拿孩子未受荼毒的、纯洁的心灵,与两颗阴暗的、歹毒的心灵相对照,小说的明暗关系就鲜明一些,不至于铁板一块。更重要的是,在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让两个家伙产生分歧,发生内讧,一切按我的逻辑行事,而不受现实逻辑的束缚,我建造心灵世界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现(待续)。

[ 作者系北京作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