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煮酒论史:史记中的哲学与智慧
1484700000030

第30章 强者阴影下的生存 (1)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史记·项羽本纪》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在骤然降临的厄运面前,时常作深刻的反思。如白起和蒙恬,前者认为自己杀降卒,后者认为自己绝地脉。于是稍觉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李广到老仍不得封侯,亦自省到曾经杀过降卒。这些或表明,为命运寻求解答已成了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所以,司马迁自己因李陵事遭宫刑之辱,也同样椎心泣血,反思不已。其所得结论是:祸莫大于欲利、为明主不晓、以为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一句话,基本上没有他自己的过失。如参之以白、蒙等人的思过状,司马迁的反思或者还没到位。司马迁固然不可能如白、李、蒙等以兵器遗患,但其文字一样能杀人于无形。

历史上有两位“楚怀王”,一位是与屈原同时的昏君,名字叫做熊槐,目光短浅,外上当于张仪,内迷惑于郑袖、上官,最后硬是被小儿子子兰哄到秦国,再也没有回来。另一位则是于项羽同时的名义领袖,名字叫做熊心。在秦汉之交,楚怀王熊心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但他的历史作用却不能一概抹杀。

春秋战国后期,兼并战争四起,烽火狼烟连绵不断,就在这征战攻伐之中,秦国的力量日渐强盛起来。到了秦王嬴政的时候,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他吞六国而一统天下,建立了秦王朝。

为了达到私有天下,传至万世的目的,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割断历史,实施愚民政策;销毁兵器,铸为金人,防止民众暴动;凡是私自藏匿、传授《诗》、《书》的人一律斩首;凡是称赞过去诽谤当今的人就灭其九族。在秦始皇的残酷统治下,全国百姓个个胆战心惊。

秦二世时,民众再也不堪忍受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羽的叔父项梁在江东响应,很快便渡长江,过淮河,直捣中原。

二世二年3月,项梁在下相汇合项氏家族以后,进军下邳,窥视彭城。这个时候的项梁军,养精蓄锐有日,建设整备完成,兵强马壮,名将如云,只待一声令下,即可开赴进击。

彭城在下邳的东面,就是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彭城地处淮泗地区的中心,曾经做过楚国的首都,连接魏国与楚国地区的东西通道和连接齐国和楚国地区的南北通道交互汇合于此,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秦帝国时代,彭城与咸阳、荥阳并列,被视为天下三大交通枢纽之一。当时,彭城由楚王景驹的军队占据。察觉到项梁军的意图,景驹下令大将秦嘉屯军彭城东部,意图阻止项梁军的西进。景驹是楚国旧贵族,陈胜兵败下落不明后,由独立活动于淮北地区的张楚军将领秦嘉拥立为楚王,继承张楚陈胜,举起楚国地区起义军的帅旗。刘邦和张良,一时都集聚在楚王景驹的旗号之下。

项梁受楚王陈胜之命的名义北上,身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秦嘉拥立景驹为楚王,与打着张楚旗号的项梁之间对立,冲突不可避免。项梁召集部下将领说:“张楚陈王首先起兵反秦,战事不利,下落不明。现在秦嘉背叛陈王,拥立景驹,大逆不道。”于是领兵由下邳西进,攻击秦嘉军。秦嘉军在彭城东战败,北向撤退。项梁军追击到薛郡胡陵县(今山东鱼台东南),再次击败秦嘉。秦嘉战死,秦嘉所统领的楚军向项梁投降。楚王景驹西向往砀郡方向溃逃,死于混乱当中。项梁合并了秦嘉军后,暂时停驻在胡陵,整顿收编景驹的旧部,准备西向与秦军作战。这个时候,消灭了张楚陈胜政权的章邯已经领军北上,开始进攻魏国,秦军一部抵达砀郡东部的栗县(今河南夏邑)。项梁派遣部下朱鸡石和余樊君南下迎击章邯军,楚军战败,余樊君战死,朱鸡石退回胡陵。

二世二年4月,项梁领军北上进入薛郡薛县(今山东滕州南),得到楚王陈胜确是已经死去的消息,决意撑起陈王后继的大旗。他诛杀败军将领朱鸡石,为陈王发丧祭祀,以张楚上柱国的名义,召集楚国各地的起义军汇集薛县,共同协议重建楚国政权、推翻秦王朝的大事,这就是历史上的薛县会议。薛县会议的首要议题,就是在陈胜死后如何重建楚国政权。

范增以为项梁仅仅“世为楚将”,名声还不够大,必须“复立楚之后”,方能一呼百应。在薛县会议上,谋士范增进言项梁说:“陈王的失败,自有他失败的道理。秦灭六国,楚国最是无辜。自从怀王受骗进入秦国没有回来,楚国人至今念念不忘此事。楚国南公曾有预言:哪怕楚国只剩三户人家,也定会灭亡秦国。陈胜起兵反秦,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王,号召力有限,政权不能持久。将军起兵于江东,楚国各地起兵的将领争先归附将军麾下,是因为将军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他们期待您能拥立楚王的后代,恢复楚国的天下。”

项梁接受了范增的建议,急令搜寻楚王的后裔。此时这位王族后裔熊心——也就是楚怀王的孙子,还在民间为人牧羊呢,终于被项梁找到。于是,二世二年6月,项梁在薛县与各路楚军将领共同拥立熊心为楚王。为了顺从楚国人怨恨秦国无信、怀念无辜而死的楚怀王之民望,仍然号称楚怀王。

就这样,熊心还是被重新拥立为“楚怀王”,君临天下了。虽然范增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但碍于项梁势利强大,不论是熊心,还是范增,也只好恭恭敬敬,悉听遵命。

楚怀王政权建立以后,项梁自号武信君,出任楚军统帅,部下各路楚军约有十万余人,名副其实地成为六国反秦军的主力。

当时,秦军主力在砀郡、东郡一带,薛县邻近砀郡,容易遭受秦军的攻击。新都盱眙在东海郡南部,地处楚国腹地,前有淮河大泽阻断,可以避开战事;后有会稽、九江两郡楚国故地,可以作为依托。会稽是项梁起兵的根据地,九江是番君吴芮和英布起兵的地盘,都是楚国势力强大的地方。项梁选择盱眙为首都还有一个原因,盱眙紧靠东阳县,东阳是楚将陈婴的家乡,东阳吏民起兵以后,自发集结在陈婴手下,民心稳定,政权基础牢靠。项梁任命陈婴为上柱国,辅佐楚怀王南下盱眙建都,将政权安定下来。

薛县会议结束了陈胜败亡以后楚国地区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在楚怀王的名义下,将楚国地区的反秦武装力量统一起来,继承楚国的法统,正式复国重建了楚国政权。薛县会议的参加者,除以项梁、项羽为主的项氏家族外,还有陈婴、英布、蒲将军、范增、桓楚以及吕臣、吕青父子等人。刘邦和张良也脱离景驹阵营,参加了会议,跻身于拥立楚怀王的功臣之列。

薛县会议是重建楚国政权的会议,不过,因为楚国是反秦的首事之国、反秦各国的盟主,薛县会议还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恢复韩国。自陈胜起兵以来,为秦所灭的战国六国中,楚、齐、赵、魏、燕国都已经复国,唯有韩国未能实现复国的夙愿。恢复韩国的建议,是由张良向项梁提出来的。得到项梁的同意后,张良在民间找到韩王的后代韩成,拥立为韩王,张良任韩国司徒。二人共同领兵前往旧韩国的颍川地区,致力于韩国的复国运动。

六国的复国运动分散了帝国秦军的攻击目标。章邯在快速消灭陈胜张楚政权后,将下一步进攻的目标指向了刚刚复国的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