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特种部队之俄罗斯篇
1475900000007

第7章 “隐而不殆”——俄罗斯信号旗特种部队

历史发展

闻名遐迩的俄罗斯“阿尔法”特种部队已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但是,对于俄罗斯还同时存在的另一支“信号旗”特种部队,可能就不太知道了。其实,“信号旗”的历史也不算短,而且有过辉煌的战绩,现在与“阿尔法”特种部队一起,肩并肩地在车臣担负着剿灭非法武装的重任。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阿尔法”特种部队在国内反恐怖战场上屡立奇功,令猖獗一时的恐怖分子闻风丧胆,这也令前苏联领导人很受鼓舞。尤其是“阿尔法”特种部队勇夺阿富汗首府阿明宫的成功,使前苏联领导人更加觉得,建立一支专门执行境外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十分必要。不久,随着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前苏联领导人决定正式建立一支专门用于境外的特种部队,这支特种部队就是现在的“信号旗”特种部队。

1981年8月19日,前苏联部长会议和前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在克格勃系统内秘密组建一支“绝密支队”,专门用于在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决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同意,并委托克格勃“C”局具体负责组建特种部队。新的特种部队取名为“信号旗”,由攻打阿明宫的英雄,海军少将埃瓦尔德?科兹洛夫负责指挥。在组织编制上,“信号旗”列入克格勃“C”局,即境外秘密谍报局。

除少数人外,没有人知道“信号旗”特种部队的存在。它的名称是“前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部队番号为35690,后来改为5555。“信号旗”特种部队通常以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战斗时,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每个班的人数从10人到30人不等。情况紧急或需要时,几个班就可迅速联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较大规模的部队。

如同“阿尔法”特种部队一样,“信号旗”特种部队接受的首次严峻考验是在阿富汗。在阿富汗战争中,“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秘密破坏行动和搜集情报。为此,参战的“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多次深入敌后,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分化瓦解,散布假情报,以及解救人质,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1年至1991年间,“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前苏联境外进行侦察破坏活动,以及其他特种行动。具体包括:打击恐怖组织和游击队,保护前苏联境外居民和机关,破坏敌人的重要战略设施,如交通枢纽、核电站、水电站、化学和石油企业,保护前苏联的战略目标,帮助友好国家解救人质,扣押敌国飞机和军舰等。

1991年后,“信号旗”特种部队开始用于对付核恐怖主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经过10年的秘密训练和摔打,“信号旗”已经成为一支作战能力很强的特种部队,“毫不逊色于美国的捷尔塔特种部队和英国的SAS部队”,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后二者。1993年6月,几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一艘核动力船,“信号旗”特种部队奉命赶到。几名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了核动力船,另外几名蛙人以特殊方法潜到了船舷两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船上的外围警戒。紧接着,几名空降兵从天而降。十几分钟之后,几名恐怖分子被押到了岸上。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海上风速达到每秒15米,而一般情况下,在风速为每秒10米时,就连专业跳伞员也要停止训练,“信号旗”队员硬是在这样的海上风速条件下完成了准确降落动作。

前苏联解体后,“信号旗”支队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开始转入打击恐怖分子、武装犯罪和大规模有组织犯罪,并多有杰作。1992年,10名“信号旗”特种部队队员在莫斯科“三个车站”地铁站内10秒钟之内就制服了14名武装暴徒,缴获100万假美金。1993年“信号旗”特种部队在叶卡捷琳堡郊外成功地预先制止了一起恐怖爆炸事件。

1993年10月,“信号旗”和“阿尔法”特种部队违抗圣命,拒绝攻打“白宫”。叶利钦对此大为不满,于年底********改组“信号旗”特种部队,将其转隶俄罗斯内务部。这一举动,引起多数队员的不满。112名军官递交辞呈报告,150多名队员转调其他安全部门。而有一些队员则干脆彻底转到了地方工作,开始经商赚钱。

此后,“信号旗”特种部队曾一度销声匿迹。到了1994年,俄罗斯国内恐怖事件接连发生,造成全国的极度恐慌。出于国内反恐怖和反间谍斗争的需要,俄罗斯政府决定重新组建“信号旗”特种部队。当时,联邦安全总局决定在其反间谍处组建一个新的特种行动支队,下辖若干分队,然后派往全国各地执行反恐怖和反颠覆破坏行动。于是,转到其他部门的原“信号旗”的队员纷纷被从内卫部队和安全局及边防军部队中召回,他们被安排到重新组建的“信号旗”各分队担任指挥员职务。为了确保核设施安全,“信号旗”还专门组建了一个代号为“韦嘉”的分队,聘请反核恐怖专家担任顾问,专门守护俄罗斯的核设施。

1994年秋末冬初,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以后,重新组建的“信号旗”特种部队被派往硝烟弥漫的车臣战场。在战争环境中,“信号旗”同样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多次执行了极为危险的特种作战任务,多次解救人质,可谓大显身手,为消灭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立下了赫赫战功。

2004年9月3日,信号旗部队在别兰斯市第一中学解救人质的行动中遭遇了惨重伤亡,7名队员在这次行动中牺牲,但从此信号旗被公之于世,越来越多人开始知道这支传奇特种部队的存在。

队员选拔训练

“信号旗”队员的选拔十分严格,不但政治上要合格,绝对忠于祖国,效忠国内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而且要具有优秀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熟悉某国的风土人情。对于候选人员首先是调查他的档案,然后进行面谈。条件符合要求的候选人报克格勃领导审批。之后是为期两个月的试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这些候选人被正式录用,成为“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一员。

到1991年初,“信号旗”特种部队已发展到1200多人,其中90%的队员是军官,士兵和准尉只能在保障分队里服役。由于时间紧张,“信号旗”首批队员首先从“天顶”和“瀑布”特种部队中挑选。以后主要从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军、中级军事院校优秀毕业学员中遴选。年龄限制在22-27岁之间,一般为15-20个候选人之间才能选中一个,到35岁退役,前后只有10年服役时间,而且前5年主要用于训练。

挑选“信号旗”特种部队队员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外语知识。一般候选人要懂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外语要精通,第二门外语应能借助词典翻译书面材料。如同“阿尔法”特种部队一样,“信号旗”特种部队的队员都是“超人”,个个骁勇善战,人人身怀绝技,这主要是严格训练的结果。入选“信号旗”之后,所有队员都要重新进行基础教育培训、特种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虽然“信号旗”所有队员都受到了高等教育,但还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训练,才能成为“秘密战的职业队员”。训练科目包括一般体能训练、徒手格斗、射击训练、驾驶、地雷爆破、使用电台、小分队战术、侦察、空降、攀岩、游泳、医疗救护等。以上各种技能只有通过号称“炼狱”般的4个训练阶段才能完全掌握。

第一阶段是基础体能训练。在该阶段除了进行各种体力测试外,还要进行极其严酷的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参训队员要全副武装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10-15公里的越野和急行军,并要穿越茫茫原始森林和沼泽地带。此外,参训队员还要在充满腐烂尸体、水蛇、火坑和陷阱的泥水中匍匐前进。

第二阶段是生存与耐力训练。在该阶段中,参训队员要学会在漫无边际的荒山野岭中就地取食求生,必要情况下,参训队员还要吃野草、蜘蛛、老鼠来维持生命。同时还要学会在有敌人追击的情况下巧妙地隐藏自己。在耐力训练中,参训者要连续行进15小时以上,而按照医学专家的实验,人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最多只能坚持行走8-12小时。

第三阶段是特殊环境下的训练。由于信号旗的队员要前往国外执行任务,因此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训练。在信号旗的训练中心,可以看到一些完全按照某些国家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来进行设计的建筑。而参训队员要根据将来任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国家”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队员就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训练中,队员还被要求讲该国语言,甚至还要会讲一些地方土话。

最后一个阶段是作战技能训练。实战训练阶段主要进行徒手格斗、射击、驾驶、地雷爆破和电台使用等训练。经过训练,队员要精通各种实战技巧,做到百发百中,并学会驾驶各种战斗车辆、使用国外各种武器,此外还要会自制简易的爆炸装置,熟练使用各种电台及通讯工具。

如果说“信号旗”特种部队在国内主要是训练的话,那么在国外就是真刀实枪的战斗,那时队员们凭借的绝对是平时练就的基本功和潜能。通常情况下,“信号旗”队员在国外执行任务的时间大都为半年,有时会稍长一点。“信号旗”队员被派往国外都是秘密进行的。在那里,他们迅速且仔细地熟悉和了解某个日后将要消灭、炸毁或保护的使馆、领馆、核电站和通信枢纽等设施。这时,他们所用的不是地图,也不是看录像,而是实地勘察。有时,“信号旗”队员被派到古巴、尼加拉瓜、越南等国,与其侦察破坏部队进行联合演习,而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则充当军事顾问,在原东德和罗马尼亚与同行搞反恐怖演习。

3、武器装备

信号旗特种部队由于职能与阿尔法相似,因此在武器装备上也与后者基本相同。其主要装备包括:马卡洛夫式手枪、微型冲锋枪、AK-74M型5.45毫米无声突击步枪、PK/PKT通用机枪以及SVD狙击步枪等支援武器。

此外,由于信号旗部队主要在境外执行任务,还有一些武器装备,如VSK94狙击步枪、SPP-1水下手枪、PP冲锋枪与OSV-96大口径狙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