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民间歌舞五光十色,风格各异,品种繁多,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根据西藏 所辖康、卫、藏、阿里四个地区民间歌舞分布的情况,从音乐的角度上讲,大体可分为"鲁"(静态的歌,泛指节奏不规整的歌谣,如山歌、牧歌)和"谐"(动态的歌,泛指节奏规整的歌舞曲)两大系。从舞蹈的角度上讲,大体可分为"谐"—歌舞;"卓"——舞蹈;"噶尔"——乐舞;"羌姆"——跳神即宗教舞四大类,现将人们常见的 几种有代表性的品种作简要的介绍:
果谐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圆,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载歌载舞,顿地为节, 连臂踏歌的集体圆圈歌舞,常见于农村的村广场、打麦场上。节日里,场地上摆着一缸青稞酒,人们围着酒缸拉圈起舞,男女各站一边,分班歌唱,从左向右沿圈踏步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之后,"谐本"(歌舞的组织者)带头发出"休休休"或"曲曲曲"的叫声,合着节奏踏步开始舞蹈,这种节奏性舞步叫"谐个"(歌头)。跳完"歌头"紧接着进入快速集体歌舞,有的舞群中出现男方跳一段后,女方又跳一段,男女双方歌舞竞赛的场面。跳完数遍后,又由"谐本"带头呼喊"休休休",或者说一段快板词,边说边跳,统一步伐,在一齐双脚跺地中热烈结束。
堆谐
"堆谐"有两层含义:一是"堆"为上或高地之意。因而"堆谐"是泛指后藏昂仁、萨迦、拉孜、定日县以及阿里部分地区的农村圈舞。二是泛指这种"堆"区的民间舞传入拉萨之后,经过城市各阶层人士加工规范化了的藏族踢蹋舞。17世纪中叶,5世达赖规定每年藏历七月初在拉萨举行一年一度的"雪顿节"(酸奶宴节,后来发展成为藏戏节),让各地藏戏团云集拉萨献演。后藏"堆"区的窘巴藏戏团的剧目中,穿插表演过这种活泼热情的踢蹋舞,由于艺人的传播和民间的相互交往,这种舞蹈流入拉萨后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并进行了加工。这种加工在音乐上出现了一段有乐器伴奏的慢板抒情歌曲,在舞踏上主要是突出它的四二节奏后半拍起步,三步一变"这基本变化组合,脚下发出各种连点踏步音响,抒发人们活泼热情的情趣,由于配上了扬琴、六弦、笛子、京胡、串铃等乐器伴奏,音乐上突破了原歌词中段、句、音乐的严谨限制,把"堆谐"规范成为"绛谐"(慢歌)→"谐个"(歌头)→"觉谐"(快板歌舞)→"谐休"(尾声)四部分组成的完整无缺的乐曲结构。"堆谐"的音乐已经程式化,它的歌头、尾声舞曲基本是固定的可以通用。目前已形成了表演性的歌舞。
朗玛谐
据考证,这是18世纪末,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颠曾班久,在内地各地名胜游历,广泛接触内地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歌舞音乐之后,带上扬琴返回拉萨,将内地音乐的某些音调融合于原上层人士兵喜爱的"朗玛"之中,是吸收了内地音乐文化发展起来的,原西藏"内大臣"们所喜爱的一种华贵典雅的歌舞音乐。"朗玛"首先流传在拉萨,是以歌为主、歌舞结合的,它的歌和舞分为两大段:即"绛谐"(慢歌)和"觉谐"(快板歌舞)。朗玛的音乐比舞蹈更为丰富,运用与流传比舞蹈也更广。人们走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的街头巷尾,林园湖边,不时会听到从内室阁屋、"林卡"篷帐中飘出的阵阵悠扬深情的歌声,这种自弹自唱抒情典雅的歌曲往往是藏族人民喜爱“朗玛谐”。果卓 即人们经常说的"锅庄"。"果卓"仍是圆圈歌舞的意思,"锅庄"一词由来已久,赵尔巽等撰写的《清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乐八中记有"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曰大郭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如十字"。这种对四川藏区锅庄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见于昌都的寺庙锅庄。所谓披各种黄蓝紫色带子,实为彩色哈达,是一种在吉庆场合下跳的礼仪锅庄舞。"锅庄"分为农区锅庄和牧区(牧民舞)、林区(工布民间舞)锅庄三种,都有不同的风格。"锅庄"和舞姿矫健奔放,男性着肥大的统裤犹如雄鹰的粗毛腿健壮有力,舞姿多模拟禽兽特别是大鹰的形态动作,如鹰展翅、鹰跳、鹰盘旋等等。女性动作优美开放、重姿态和情绪表现,歌词中有"雪山哟,快闪开,我们要展翅飞翔。江河哟,快让路,我们要迈开舞步……"的豪情报壮语,是藏族人民剽悍气质在舞蹈中的形体表现。康谐 "康谐"指弦子舞。盛行于青海、云南、巴塘、昌都等藏区,西藏境内也颇为流传,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在巴塘和昌都每逢节日"耍坝子",男女聚集翩翩歌舞。一般是男操"白旺"(牛角胡)站立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唱词为"谐体民歌",也可即兴 创作男唱女和,借以抒发内心情趣。舞者随着胡琴晃动发出的阵阵"颤音",舞蹈上相应发出一股股"颤法",多以模拟孔雀姿态动作为其形体特征。舞姿圆润、舒展,曲调悠扬流畅,它的"拖步"、"点步转身"、"晃袖"、"叉腰颤步"告示动作,长袖飘飞很有特色。其中《孔雀吸水》是经过加工了的传统双人舞节目,是藏族人民祈愿吉祥幸福的形体写照。
羌姆
西藏的宗教舞蹈"羌姆"(跳神),是在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与当地"苯"教的对立斗争中形成的。在佛教西藏化的过程中,莲花生采取西藏土风舞与佛教内容结合的方法,开创了一种驱鬼逐邪的寺庙宗教舞,经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形成后世喇嘛寺院的跳舞。
藏戏
藏族民间传统戏剧,简称藏戏。藏戏是个很古老的民族剧种,在全国仅有的几个少数民族传统戏剧中,历史也是最久 远的。它的起源和萌芽,可以追溯到一千三、四百年前。据藏文史书记载,公元六世纪时,即松赞干布时期,已进入奴隶制藏族社会,民间艺术形式不仅产生,而且相当发达,如与舞蹈相结合的"鲁"体民歌和苯教"摇鼓作声"的巫舞某晒?主进藏以后,松赞干布十分欣赏大唐的服饰礼乐,把传进来的汉族乐舞,结合藏族本身的歌舞艺术,专门训练? 6名美女,为公主表演歌舞,在此基础上又兴起了一种鼓舞,其舞蹈、表演及歌唱都开始有一定的规范。到八世纪,藏王赤松德赞受其母金城公主的影响,崇尚佛教,延请印度高僧莲花生来藏搞佛教西藏化,建桑耶寺,在落成典礼上将佛学教义和苯教巫师祈神仪式以及土风舞相结合,出现了类似内地古代傩舞的哑剧性跳神舞蹈。到公元十四、五世纪,藏族社会已从奴隶制发展支封建农奴制,生产经济有所繁荣,人们生活有所改善,于是藏族多种民间艺术更加勃兴起来,这时后藏地区出现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他为募捐集资,营造铁桥,利用这种在寺庙活?刀?收集了大量的故事和民间传说,并吸收了当时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特别是说唱的形式的艺术营养,加以戏剧化,用以表演故事,塑造人物,因而受到群众欢迎,使之流行起来。到17世纪五世达赖时,更把这种演出艺术与宗教仪式彻底分离,形成以唱为主的独立戏剧艺术形式。后又经无数民间艺人,群众中艺术爱好者,及以上层知识分子的不断丰富提高,才形成今天这样独具风格,有着强烈民族特点的剧种。它的流传范围,从山南、日喀则、拉萨等地区逐渐扩大到整个西藏,并流传到四川的巴塘、理塘和甘孜等地区,以及印度、不丹等邻近国家的边境藏区。它对甘、青、川边安多藏区很晚产生的囊达藏戏也有一定影响。藏戏传统剧目总数接近20本,但有一些本子现已流散失传,仅存名目,或略知故事梗概。这些传统剧目,从取材角度,可分为历史传说剧《文成公主》《热琼娃》;民间故事改编的神话爱情戏《诺桑王子》;神话传说剧《苏吉尼玛》《根却波》;儿童英雄戏《白玛文巴》;直接取材于现实材料的社会生活剧《朗莎姑娘》;人情世态剧《卓娃桑姆》《顿月顿珠》《敌得格得》《曲吉朗桑》;宗教故事剧《直美滚顿》《云乘王子》《德巴登巴》《絮白旺秋》《敬巴钦保》;还有改编藏族古典小说的《郑宛达娃》;改编外来著名印度的《罗摩衍那》的戏《若玛囊》等。流传至今“八大藏戏”之一的《文成公主》是写禄东赞在长安以自己超群的才智,经过"七试婚使"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得公主的故事,以此反映唐蕃联姻这一千古佳话。藏戏在我国是难得的艺术发展较为完整的一种少数民族剧种,为中华民族戏剧宝库增添了一块闪耀着奇光异彩的瑰宝,在中国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雪域西藏,一年中最绚丽多彩、激动人心的就是那些民族传统节日了。几乎每一个月都有一、二个节日这些节日,或者是一些民俗习惯活动久而久之地演变成了民众的节日。
藏历年节:藏历,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历书之一。它的纪元是用夏历的五行和十二生肖来计算,也是60年一轮、3年一闰。藏族人民过藏历年节,一般是在正月初一日开始,延至三,五天。
花灯节:藏历正月15日为花灯节。原是宗教信徒集会的日子,人们做许多酥油灯朝圣供佛。以后又增添灯塔、灯架,还用酥油花塑造出各种人物、花草、鸟兽,以供观赏。
沐浴节:藏历7月上旬,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中,都有一个群众性到河旁洗澡的活动,人们称之为“沐浴节”。沐浴节,因为要持续一周左右,也称沐浴周。
雪顿节:藏语中的“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即吃酸奶子的节日。现在雪顿节的活动内容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藏戏节”。时间一般在藏历6月底7月初。
赛马节: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民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一般在每年藏历7月底至8月初举行。赛马期间,牧民们还搞一些物资交流。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丰收的节日。一般在庄稼成熟之际举行。活动内容有赛马、射箭,唱藏戏等。
萨噶达瓦节:藏历4月15日,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成佛日;又传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拉萨藏民都要集会和游园。
藏木林吉桑节:原意是“世界供佛日”,每年藏历5月15日过节。民主改革后,每年5月1日到15日的半个月里,拉萨藏族群众走出庭院,到“林卡”(即公园)散步、载歌载舞、野餐,形成群众性的“逛林卡节”。
牛节:牛节是夏尔巴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据说每年春草泛青时,夏尔巴把牛赶到山上喂养,到秋风起草木落时,男女老少上山把牛接下来,为牛接风洗尘,给牛戴鲜花,喂青草和盐巴,祝它门一冬膘肥体壮。这种遗风,不光是为让牛繁衍兴旺,而且还有一种对人的美好寄托: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