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4683500000025

第25章 教育,还是招数(1)

1.上帝安排的音乐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以上所讲意在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因为你要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你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几年,在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怎么看待?它们属于哪种性质、哪种档次?这些都需要我们准确地判定,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我认为周弘先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很大。而且,他的努力正在改变一批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中国目前太需要这个了。

但是,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都要打孩子。结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他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挑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这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唉,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的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周弘先生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就算心理承受解决了,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能把赏识做到周弘先生那一步简直太了不起了。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关于这一点,周弘先生也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家长,好像是个作家,结果把孩子赏识得一塌糊涂。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我们也有这样的例子。我们给家长推荐周弘先生的书,有位父亲看了,结果呢,他六岁的孩子开始出问题了,老师在上面讲课,无论讲什么他都在下面说你讲的都是狗屁,其他孩子回答问题他也说狗屁。

我对孩子的爸爸说:你的赏识有问题。赏识必须要找到具体所指,避免笼统地夸奖,帮助孩子发现做好的地方。比如,孩子做了一件事,这件事里有一部分做得很好,你就要具体指出来,用配对的语言,如这个地方很不容易做到,你竟然做到了。决不能泛泛而论,如太棒了、你太聪明了,等等。

孩子写了10个字,你说:你这6个字写得真不错。这样孩子就会用6个写得好的字与4个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说:呀,你今天写得真是不错,而不说哪几个字不错,孩子就会以为所有的字都写得不错。你要是每次都这样说,时间一长,你的孩子就觉得自己永远都对,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容不得半点批评。

而且,你的赏识不分场合、事件、轻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你赏识他,做得不好呢?你怎么办?这才是关键。

你看,一个好的方法,使用它的人如果没有脱离蒙昧状态,必定会制造不良的后果。

一些家长就连需要赏识的事件都认不清,更别提怎样赏识了。当你连赏识的事件都辨认不清的时候,怎么做到正确地赏识呢?人们一般都将赏识当成了只有正面一种方式,这是对赏识的误解。赏识,既可正着来,也可以反着来,既可赏识他的优点,也可以从他的缺点中找到赏识的契机。我觉得赏识是个无底洞,可以把它发展,广泛化地运用。当一位妈妈跟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做题时故意把题做错,从而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也算赏识。

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当一个孩子发现成人竟然错的时候,他会很激动的。我给五岁的孩子进行人体结构知识的输入时,故意画一个没有脖子和身子的人,四肢直接长在头上,我说看,这是老师的自画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说老师,你没画脖子。他们一下便对人体结构发生了兴趣。

示弱不但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而且,还要专门赏识孩子弱的地方。比如,我的儿子,停学之前,他在班里搞人际关系不行,老受同学欺负。后来上了学,我就特别害怕旧剧重演。我跟他讲:妈妈觉得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很有办法,这一点甚至比爸爸都厉害,你爸爸一到生人圈子里,总是不能很快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你肯定能让周围的人跟你成为朋友的。没多长时间,他告诉我,说连班里最坏的同学都来找他聊天。

上帝安排的音乐

在某种情况下,就得采用正面的赏识。有个名叫王双喜的孩子,11岁了,被父母折腾得糊涂到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程度,根本不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就像他的手一直被绳子绑着,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样。有次课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他的孩子都能创造出独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盘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王双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在纸上连一根线条都画不出来。

到了叙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为这种时候最能表现自己了……比如,那个吸盘香水瓶,你还没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喷气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就会喷出一股臭气。孩子们一个个上来,滔滔不绝,他呢,无论怎么劝还是不动窝。劝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面。

这个孩子是我们想的办法最多,下的功夫最大的一个孩子,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最近有一次,班里搞时装设计与模特大赛。孩子排成队,一个挨一个轮着上,轮到他了,我们都担心他不上,可能是氛围的缘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腰里头,慢腾腾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赶上慢节奏音乐,是那种轻轻的、柔柔的、懒洋洋的音乐。他的姿势呢,就像被谁打了一顿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两腿叉开,脚慢慢地蹭着,仿佛刚尿了裤子,跟音乐非常协调,正好合上那种节拍,好像那音乐就是专门为他创造的一样。

现在想起来,要是他碰上的不是这段音乐,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乐呢?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这样一个机缘。磁带走到那儿正好就是这段音乐,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当时,我给任课的老师挤了一下眼睛,对方马上心领神会,就说哇,王双喜终于放开胆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哗,一通掌声,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来。

当然,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王双喜那天碰上一段快节奏音乐,动作没有做好,要是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他,反而让他更加自卑。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次课设计香水瓶,他什么都没画,没办法,任课老师帮他画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所有的画已经贴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很吃惊,随口说了句:呀,王双喜今天画得真棒。班里有个孩子大喊:是老师帮他画的!王双喜一下趴在画板上,再也没有抬头。

模特大赛下来,王双喜一下子放开了,开始往孩子中间钻,甚至还跟同学打架,放学时,一声不吭地帮着老师收拾教室。他的妈妈也一下子满脸阳光灿烂,孩子的学习也开始好转,画画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笔都不画的,也不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问:王双喜,老师问你,有一头毛驴过河,身上驮着一袋盐,不小心掉进水里,上来以后感觉变轻了,为什么?他一脸茫然,答不上来。旁边有个老师提醒,说王双喜,驴身上驮的是盐,不是糖。他这才明白过来,说可能是盐化在水里了。我又问:后来,这头驴又要过河,这回驮的是棉花,也掉进水里,上来感觉变重了,又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终没有想出来。

像王双喜这种孩子,一放开,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他在治疗他的创伤,在自我修复。除了打架,见了所有的老师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个男孩,坐在老师腿上,让抱着,他觉得中心的老师都应该对他好,如果哪个老师不够重视他,他就会闹情绪。

开始这样是允许的,但时间不能太长,必须断奶,断的过程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闹情绪时可以假装没看见,然后找个机会不经意地关注他一下,使他能与其他孩子一样平等。他刚跟同学打架时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现在已经开始制止了,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现在,他已经和其他孩子一样了,不再需要单独的关注。

你今天真酷

赏识本来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为什么在中国作为一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人害怕赏识会让孩子骄傲,会变坏。我们从不把骄傲与自信、自主这些联系在一起。我们很少有一批像西方那样彻底研究孩子的专家。不像西方,他们有这个传统,对孩子的了解、对教育的把握早已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灵魂里了。所以,要我们国家,真正的教育推行起来很难,因为没有基础,要建立这种东西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我们这代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才能在观念上有一些改变,然后,下一代人,甚至再下一代,才能有大的成效。

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里面有个七岁小男孩,爱上了面包师的女儿。那个姑娘已经20多岁了。为了能见到她,他每天放学都要到面包店买一个面包。有一个镜头,男孩在走进面包店之前,将两块糖塞到嘴里,使两个腮帮鼓起来,再戴上一副大人的墨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可笑极了。但是面包师的女儿没有丝毫嘲笑,很平静地说:噢,你今天真酷,晚上请我吃饭吧?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没有时间。姑娘就说:噢,求你了,求求你了。小男孩拿出大男人的架势,说:行吧。

一个卖面包的姑娘,不是个教育家,连教师都不是,却知道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做,根本没有任何吃惊与嘲笑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赏识,是吧?

有一次,这个姑娘到男孩家开的餐厅送面包,男孩前去打招呼,发现姑娘眼睛哭得又红又肿。他问怎么啦,姑娘不吭声,放下面包走了。这时,有个人说:肯定是和她男朋友闹矛盾了。小男孩着急地说:我是她的第一男朋友!我将来要跟她结婚!他的妈妈,这时候走过来,说:先去洗澡,把耳朵洗干净,结婚还早呢。

你看,在发达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做,这就是传统。要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好一点的,会嘲笑一通,把能表示好笑的表情全做出来。差一点的,就会大吃一惊,继而严厉地训斥:怎么这么小就想这种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