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韩非子全鉴
14668000000029

第29章 说林上(2)

【注释】

①《康诰》:《尚书》篇名。

【译文】

绍绩昧喝醉后睡着了而丢了他的皮衣。宋国的君主说:“喝醉了酒就会丢失皮衣吗?”绍绩昧回答说:“夏桀因为醉酒丢失了天下。《尚书·康诰》里说的‘不要彝酒’,彝酒便是常常喝酒。常常喝酒的人,如是天子就会失去天下,如是平民就会失去性命。”。

【原典】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才智可以利用。”于是就放开老马让它自己走,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返回的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蚂蚁洞口的土堆能达到一寸高的话,地下就会有水。”于是就按照蚂蚁洞来挖地,终于找到了水。凭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聪明,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不知道用他们的愚蠢之心去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也是错误的吗?

【原典】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①。中射之士问曰②:“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注释】

①谒者:古时宫廷中掌管通报传达的官员。②中射之士:宫中的侍卫武官。

【译文】

有个人进献长生不死的药给楚顷襄王,传达官拿着药进来。侍卫武官问道:“这药可以吃吗?”传达官说:“可以。”侍卫武官就抢过来吃了。楚王十分恼火,派人去杀侍卫武官。侍卫武官让人劝谏楚王说:“我问传达官,他说可以吃,所以我才把它吃了,这证明我没罪,罪在传达官。再说那外客进献这长生不死的药,我吃了而大王却要杀我,那就成了死药,这样看来,那就是客人欺骗了大王。杀无罪的人而表明有人欺骗大王,还不如放了我。”楚王于是没有杀他。

【原典】

田驷欺邹君,邹君将使人杀之。田驷恐,告惠子①。惠子见邹君曰:“今有人见君,则其一目,奚如?”君曰:“我必杀之。”惠子曰:“瞽,两目,君奚为不杀?”君曰:“不能勿。”惠子曰:“田驷东慢齐侯②,南欺荆王,驷之于欺人,瞽也,君奚怨焉?”邹君乃不杀。

【注释】

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以善辩着称,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②慢:通“谩”,欺骗。

【译文】

田驷欺骗邹国的君主,邹国的君主要派人杀他。田驷恐惧了,就告诉惠子。惠子拜见邹国的君主说:“如果有一个人来见您,却闭上一只眼睛,您会怎么样?”邹国的君主说:“我一定杀了他。”惠子说:“瞎子两只眼都闭着,您为什么不杀?”邹国的君主说:“瞎子不得不闭双眼。”惠子说:“田驷在东面欺骗齐国国君,在南边欺骗楚国国王,就如同瞎子不得不闭眼一样,习以为常了,您为何还要怨恨他呢?”于是邹国的君主没有杀他。

【原典】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鉏曰①:“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注释】

①犁鉏:人名,一作黎且,曾在齐国做官。

【译文】

鲁穆公使自己的儿子们有的到晋国去做官,有的到楚国去做官。犁鉏说:“从越国借人来救溺水的孩子,越国人虽然善于游泳,这孩子也必定是活不了了。失火而从海里取水来救,海水虽然很多,这火也必然灭不掉了,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晋国和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和我们靠近,如果受到齐国攻击,鲁国的祸患恐怕难救了。”

【原典】

严遂不善周君①,患之。冯沮曰②:“严遂相,而韩廆贵于君③。不如行贼于韩廆,则君必以为严氏也。”

【注释】

①严遂:战国时韩哀侯的大臣。周君:此处指战国时的西周君主。当时的西周,仅为地处韩国西边的一个小诸侯国。②冯沮:西周国的大臣。③韩廆:韩哀侯的相。

【译文】

韩相严遂和西周国君不和,西周国君很忧虑这件事。冯沮说:“严遂任相,而韩廆受到韩国君主的器重。您不如派人行刺韩廆,韩哀侯一定会认为这是严遂干的而把他除掉。”

【原典】

张谴相韩,病将死。公乘无正怀三十金而问其疾。居一日,君问张谴曰:“若子死,将谁使代子?”答曰:“无正重法而畏上。虽然,不如公子食我之得民也。”张谴死,因相公乘无正。

【译文】

张谴任韩国的宰相,患了非常严重的病而将要死去。公乘无正拿了三十块金币去探病。过了一天,韩国的国君亲自去慰问张谴,说:“如果您死了,叫谁来代替您的职务呢?”张谴回答说:“公乘无正重视法治而敬畏君主,虽说如此,但他比不上公子食我更得民心。”张谴去世后,韩国的国君便让公乘无正做了宰相。

【原典】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①,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②,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注释】

①乐羊:战国时魏文侯的相。②孟孙:即孟孙氏,鲁国的卿。麑:小鹿。

【译文】

乐羊担任魏将去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却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君主烹杀了他的儿子,并送给他一些带汁的肉,乐羊坐在军帐中吃这肉羹,吃完了一杯。魏文侯对堵师赞说:“乐羊为了我而吃了他儿子的肉。”堵师赞回答说:“他连儿子都吃了,还有谁不能吃呢?”乐羊从中山国返回,魏文侯奖赏他的功劳而怀疑他的忠心。孟孙猎到一只小鹿,派秦西巴把它装上车押送回去,小鹿的母亲跟在后面啼叫。秦西巴不忍心而把小鹿放掉还给了母鹿。孟孙回来后,来要小鹿。秦西巴回答说:“我不忍心,就还给了它的母亲。”孟孙非常生气,就把他撵走了。过了三个月,又把秦西巴召回来,让他做了自己儿子的老师。孟孙的车夫说:“过去您要惩处他,现在又召来作为儿子的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孙说:“他这个人不忍心残害小鹿,何况对我的儿子呢?”所以说:“智巧、伪诈比不上笨拙、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有罪备受信任。

【原典】

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卫君怨吴王。曾从子曰:“吴王好剑,臣相剑者也。臣请为吴王相剑,拔而示之,因为君刺之。”卫君曰:“子之为是也,非缘义也,为利也。吴强而富,卫弱而贫。子必往,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乃逐之。

【译文】

曾从子是擅长鉴定宝剑的人。卫君怨恨吴王夫差。曾从子说:“吴王夫差喜欢宝剑,我是鉴定宝剑的人,请让我去替吴王夫差鉴定宝剑,在拔剑给他看的时候,趁机帮您刺杀他。”卫君说:“你之所以做这件事,不是遵循义,而是为了利。吴国强大而富有,卫国弱小而贫困。你一定要去,恐怕会为吴王夫差所利用来对付我。”于是就把他驱逐了。

【原典】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①,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铏②,则必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盛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则必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也。称此为求,则天下不足矣。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注释】

①箕子:商纣王的叔父,曾任太师。②土:一种用于盛汤的陶制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