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14645700000011

第11章 领导统一大业(3)

德军在进攻巴黎之前,必须先击破法军主力麦克马亨之军。那麦克马亨的大军究竟在哪里呢?因为战场在法国,所以麦克马亨大军是退入巴黎城内了还是正向东推进,准备迎击德军?

8月25日,德军终于探知麦克马亨主力军正从拉姆西北出发,打算赶往麦次救援巴山将军。德军指挥部得知了麦克马亨大军的动向后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大军向右方做了个180度的大迂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毛奇大迂回战术”。

原来虽然麦克马亨率领着法国的主力军,但因其与巴山将军失去了联络,丧失了救援巴山大军的机会。本想退守巴黎,却遭到了巴黎议员的指责,所以不得不再向莱茵河推进,在中途时因犹豫不定,坐失了良机,拿破仑三世因病魔缠身,无力决断,丧失了许多制胜先机。

9月1日,20万的麦克马亨大军在色当城外被40万的德国军队包围。

40万德军从四方丘陵奔腾而来,形势猛烈地攻击了驻扎在平原上的20万法军,法军虽然在勇敢抵抗,但德军的618门大炮,击毁了不到300门的法军大炮;训练有素的法国骑兵在普鲁士步兵的密集围攻下也溃不成军。

黄昏时分,法军退入了色当城内,德军把该城团团包围。丘陵上德军的大炮都瞄准色当城,炮弹如雨点般攻击色当城,法军仍勇敢抵抗。

不久,一位手拿望远镜的士兵看到色当城上竖起了白旗。威廉一世派一位上校任军使赶往色当城。上校到达色当城后,被带进一家民宅,在民宅中等待他的正是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问明了上校的来意后说:“过一会儿,我会派一位使者携带着我的亲笔信函送交普鲁士国王。”

德国上校立即奔回德军本营,向威廉一世报告情况,在座群臣皆惊叹:“这真是一次极成功的战役!”不久,帐外传来马蹄声,法国军使来到,同时有位法国将军携带法皇亲笔信函随行。

威廉亲王展读来函,信中写道:

兄弟阁下:

我在军中无法自尽,因此只能把我的佩剑呈给阁下。

阁下的善良兄弟

拿破仑

9月1日于色当

威廉一世在椅上写了一封回函,让法国将军带回色当。

当时已近黄昏,丘陵上的德军军营已燃起营火,唱起国歌,庆祝法皇投降。但俾斯麦心想:“战事虽结束了,但真正的战争才正要开始。”色当城陷后两天,巴黎组织了新政府,也就是所谓的第三共和。

第一共和出现在路易十四被杀后,第二共和出现在路易十八下台后,如今第三共和在拿破仑三世下台后组成,这个共和政府失去了所有的军队,首都又被敌人包围,全国处在一片混乱中。现在俾斯麦所要做的是和这个临时政府议和,对手正是他最讨厌的议会政治家们。

但是在内部俾斯麦所面临的最大困扰是普鲁士的常胜军,战争刚开始,俾斯麦就反对军队围攻巴黎,他知道其中的危险性。他的目的是统一德国,并非征服法国,所以他认为只要对法国略施惩罚,除掉统一德国的阻碍就可以了,但是过分羞辱法国,招致怨恨,不是他的本意。

麦克马亨大军在色当城已投降,如今只要攻下麦次城,俘虏巴山大军,法国就等于完全失去了抵御能力。所以他停止军事行动,进行和谈。但是德军的将领们在普奥之战中丧失了进入维也纳的机会,这次大家决心一定要攻陷巴黎。

所以当拿破仑三世在色当城投降后,毛奇元帅立即率领大军转向巴黎,两周后到达巴黎郊外,把法国的国都层层包围了。俾斯麦需要克服的第二大难题就是外国的干涉,英国是最难应付的。当初英国因法国阴谋并吞比利时对法国激烈反对,如今眼看着拿破仑三世投降,法军几乎全军覆灭,英国人的想法改变了。而且新闻报道了被围困在麦次的巴山大军因饥饿而煮食皮靴的事,让维多利亚女王心生同情,所以英国便向普鲁士请求给麦次城内运粮,同时告诉普鲁士,英国不承认法国割地给普鲁士作为和平条件。

普鲁士断然拒绝了英国的无理要求。4天后,麦次城内的17000多名法军无条件投降。至此,法军真的全军覆没了。

当时奥地利曾经暗中计划从侧面偷袭普鲁士,但是俾斯麦多年来的亲俄政策发生了功效,俄军阻止了他们。俄军一方面牵制奥地利出兵,一方面在10月31日,突然声明终止克里米亚战争和平条约中有关黑海义务的条款。这个举动对英国是个晴天霹雳,该和平条约是克里米亚战后,俄与英、法、意三国所缔结的。小国意大利可以不在乎,法国也已经战败,但英国很难招惹。此时此地公开做这种声明,无异是对英挑战,英国虽然无法独力与俄作战,但为了顾全颜面,也绝不会默认俄国单方面废弃条约的无理声明。

俾斯麦见英国陷入了窘境,便提议召开伦敦会议,召集欧洲各国代表在伦敦集会,共同讨论有关黑海的问题。1871年1月17日,伦敦会议召开,各国代表首先郑重声明条约的神圣,任何国家都不得擅自废弃。然后经过具体讨论,决议接受俄建议改订1856年的黑海协议,英国也在各国代表声明条约神圣的决议下挽回了颜面。

这些都是俾斯麦的筹划成功,他卖给了俄国一份人情,使英、奥没法从背后偷袭德军,而后德国也能倾全力对付法国。如何处理法国问题是俾斯麦所要面对的第三件难题。拿破仑三世已被德军俘虏,巴黎新政府的政治家并没有代表全法国的实力,俾斯麦究竟要与谁议和呢?

他想到的一个办法是让拿破仑三世恢复帝位,但数次交涉后发现该法行不通,于是他又想成立一个受全法国国民支持的政府,就是让法国尽快实施总选举,选出民意代表,成立议会政府,但巴黎议会的政治家并不同意他的建议,最后的办法只能是和这些巴黎政治家进行谈判,签订合约。

普法战争一开始时,俾斯麦就成立了一个临时外交部,随着国王和军队四处移动。在他的领导下有部长、书记官、电报员、新闻官、传令兵和伙夫等。他与这些部下共同生活在军中,他对属下很爱护,这让大家很感动,所以每个人都不眠不休地全力为他工作。

色当城陷两周后,他在巴黎近郊劳斯查德男爵的别墅中饮宴时,法国新政府的代表法布尔来见他,这位有雄辩之才的政客本来要和俾斯麦商谈停战的条件,但他滔滔不绝,好像忘了他的目的。他谈到爱国心,还有法国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他说:“我们不惜倾尽囊箧,也绝不愿割舍任何一块祖国领土。”

俾斯麦却冷漠地说:“斯特拉斯堡是我家大门的钥匙,我一定要保有它。”

法布尔说俾斯麦的这项举措会严重损害法国人民的荣誉心,留下无穷后患,最后甚至声泪俱下。但俾斯麦并不为所动。

第二天早上,两人再度会见,法布尔要求俾斯麦给他15天的考虑时限,同时将法文文书交给了俾斯麦。

俾斯麦立即将一份德文文书交给法布尔,说:“阁下,这是我们的回答。”

俾斯麦的做法打破了以往的外交惯例,过去全世界都习惯用法文外交书,但俾斯麦自从统一北部德国后,就想要向世界确定德语的地位,所以打破惯例,用德文进行外交交涉。他想要用德国文化向历史悠久的法国文化挑战。

法布尔看了俾斯麦的外交书后,便开始逐条进行讨论,用尽他所有的智谋和辩才,想做有利于法国的协议。俾斯麦却丝毫不作让步。

三次讨论后,法布尔疲惫不堪地拖着沉重的脚步返回了巴黎,他的口袋里带着一份苛刻的停战条约。不久,法布尔派人回复俾斯麦,表示巴黎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当时法国政治家杰鲁访问欧洲,策动各国进行武力干涉。巴黎的临时政府希望借此造成对法国有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