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14643800000052

第52章 后记

记得十五年前我还在南京大学读书,初夏的一个傍晚,与同学一起越过中山路、丹凤街和进香河路,第一次走进东南大学的校园。路上,同学向我讲述了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工学院的一些历史掌故,其中我听到了曾在南京工学院任教并担任过副院长的杨廷宝先生的故事。杨廷宝先生的名字就是这样第一次印入了我的脑海。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杨廷宝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后来,我对南阳的杨氏家族也有所关注,并进一步了解到更多关于杨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如杨鹤汀、杨士莪等,当然还有南京大学的杨士英教授。

与南阳的冯友兰家族(老家在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一样,杨氏家族在当地颇负声望。特别是自杨鹤汀之后,许多杨家子弟都致力于求知报国,从豫西南小城走向全国乃至海外,从国内的北京、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乌鲁木齐、西安、成都等,到美国、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并且在各自领域业有专攻,学有所成,所作所为更是可圈可点,备受称评。

谈到南阳的杨氏家族,杨鹤汀老先生自然是不能绕过的重要人物。他自幼熟读经史,成年后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提倡革命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还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南阳知府,并将子、孙辈都培养成了国家有用之才,其长子杨廷宝、长孙杨士莪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

杨鹤汀的长子杨廷宝,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和画家,与梁思成并誉为“北梁南杨”,又与梁思成、刘敦桢、童等并称为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四杰”。在执业的近60年和执教的40年中,杨廷宝先生一方面亲自设计和参与指导规划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为我国培养了第二代、第三代优秀建筑师,甚至影响着第四代、第五代建筑师的成长,其中杰出的就有戴念慈、吴良镛、齐康、钟训正、郑孝燮、潘谷西受家教影响,杨廷宝先生性情温和,待人宽厚,质朴中又透出刚健。可以说,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原人所固有的宽厚博大的胸怀。作为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对事业孜孜以求;作为一个教育家,他诲人不倦。熟知的人不仅对他的作品和画品称评甚高,对他的人品更是景仰备至。弟子潘谷西曾以“勤于思,慎于言,敏于行”来概括和评价他;另一位弟子齐康说:“杨先生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因为他曾造过一百多幢房子。”

杨廷宝的长子杨士莪,是我国著名的水声科学家,他牵头组建了我国的水声研究所,带领一批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声定位系统。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思想上,他的敏锐性和洞察力都让人折服,是业界公认的战略科学家。此外,杨家的许多后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各自领域里也都有突出的成就。

杨鹤汀、杨廷宝、杨士莪祖孙三代,在百年跨度里成就了一个家族的理想与传奇。这样的书香世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薪火相传,堪称大家气象,为人典范,为世楷模。

虽然我对杨廷宝父子的研究领域所知不多,但对杨氏家族却充满了景仰之情。也许正是这个缘故,所以在出版社向我约请撰写这部书稿时,我虽有一些犹豫,但最后还是不揣浅陋地接了下来。

其实,写这部书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再学习的过程。在写作及修改的近两年当中,虽然工作繁忙,家务缠身,但我仍抓紧点滴时间,从材料的搜集,到构思与撰写,再到采访与修改,我都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敢稍存马虎。

在撰写过程中,我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杨鹤汀、杨廷宝、杨士莪祖孙三代人的相关资料,诸如传记、作品集、画集、回忆录及论文等。每当阅读之时,我都备受感动,特别是像杨廷宝这样一位建筑宗师、学部委员、省部级干部,却始终谦虚地保持做人低调、做事认真的风格,令人钦佩。

在责编冯俊杰先生的引荐下,我同他于2013年1月下旬先后赴西安对杨士莪先生、赴郑州对杨廷寊先生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

在采访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杨士莪先生在百忙中抽出一个上午的时间接待我们,并以一个谦逊的长者之态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而且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丝毫没有一个大专家、大学校长的架子;已是82岁高龄的杨士莪先生,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他向我回忆了自儿时起的一些故事及趣事,并用浅显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水声学的基础知识。一个上午的采访,我们意犹未尽,获益良多。这既是一次对杨家近距离的了解,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杨夫人魏少芬阿姨更是热情地邀我们共进午餐,充分地体现出了一个书香世家的朴实与厚道。

采访当中,杨士莪先生说,他的父亲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对子女们的教育很少,他们的教育主要是由母亲负责。但一个家族的文化,一个家庭的教养,一个学者的为人处世,却在杨家子孙身上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

而在郑州的杨廷寊先生家中,我们同样感受到了中原人所固有的质朴、热情和厚道。年近90的杨廷寊先生和二女儿杨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杨老身体很好,精神也不错,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只是他的耳朵略有些背,有些问话需要女儿杨莘重复和解释。很多事情由于年代已经久远,杨老记不确切,一时不能答出,但马上就让女儿给我们拿出他写的《八十忆往》一书,然后又翻出由他与杨家子弟整理的《杨氏家谱》,并领着我们观看家中书画和照片。

而本书另一作者苏克勤先生,也先后赴郑州对杨廷寊、赴南京对杨廷宝的长女杨士英教授进行采访,并两次到杨廷宝的故乡南阳赵营村对杨家族人进行实地采访;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我们还多次向杨士英教授咨询,得到了她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我们对杨家的采访过程中,杨家上下的温和与热情,令人感动难忘。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但了解了杨氏家族成员成长的历程,同时也与杨氏家族的成员更加亲密起来。现在,每当忆及在杨家采访的点滴,仍然立刻会有一种温暖洋溢在周围。在此,谨对在百忙之中曾接受我们采访的杨廷寊老先生和他的女儿杨莘阿姨,杨士莪院士和魏少芬阿姨,杨士英阿姨以及南阳杨氏族人杨士霖等,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草稿初成后,与出版社编辑多次沟通,交换意见,几经修改,始成此作。由于作者才疏学浅,现在呈现出来的内容,肯定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诚望方家和其他读者不吝指正,以便今后修正。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在撰写和出版时,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冯俊杰先生给予了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也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二〇一四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