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14643800000005

第5章 坎坷少年(3)

正在避难的杨廷宝、杨廷兄弟,听说奋勇军赶跑了清军总兵谢老道,杨鹤汀也骑着高头大马回到了老家,还做了南阳的父母官——南阳知府,小哥俩的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于是直嚷着要舅舅赶紧收拾东西,快点送他们回老家去。

几天之后,逃亡在外的杨氏家人,纷纷从四面八方陆续回到赵营。劫后重逢,杨家年长者在高兴之余,不免有恍如隔世之感,可是杨廷宝带着一帮不懂事的弟弟妹妹们,早已沉浸在鞭炮声中,无忧无虑地过起了新年。

不久,南北“议和”成功,孙中山先生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大总统一职由袁世凯担任。但袁世凯在执掌了民国政权之后,感到反对派特别是南方的革命党对自己的统治潜存着巨大的威胁,于是暗中密谋策划,企图用打拉结合的办法,分化革命力量,剪除异己,稳固自己的地位。

袁世凯的老家是河南项城,他觉得要想稳固政权就必须先稳固河南,于是任命亲信张镇芳担任河南都督。张镇芳是袁世凯的表弟,唯袁氏之命是从,他先以“业已统一”为由遣散奋勇军,不久又以“诬良为匪,勒索六万两”之罪名,嫁祸于赋闲京师的马云卿,并于1913年秋将其杀害。不久,张镇芳又将担任《民立报》主编的罗飞声公开枪杀于河南省会开封。

马、罗被杀,舆论大哗,激起了人们对袁氏一党的无比愤慨。杨鹤汀、马碧瑞等正直人士觉得马云卿、罗飞声都是光复南阳、新野、邓县(1913年邓州改为邓县)的有功之臣,立身正派,刚正不阿,声望卓著,却反遭杀戮,于是愤而辞职。杨鹤汀辞去了南阳知府;马碧瑞则辞去了军职,并易名为马戢武,戢武,也就是决心从此退出是非官场、弃武修文之意。自杨鹤汀从襄阳回到南阳并被推为南阳知府,到辞去该职,前后还不到半年时间。

为了安抚杨鹤汀等人,袁世凯特地授意张镇芳,要对杨鹤汀予以重用,还派人给杨鹤汀送来重金,试图拉他下水。但杨鹤汀看透了袁氏一党的险恶用心,不为所动,断然拒绝。张镇芳见拉拢利诱不成,便将杨鹤汀视若眼中钉、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后快,但鉴于杨鹤汀在南阳的威望,他不敢再次公开动武,私下签署了一道密令,准备将杨鹤汀逮捕。

杨鹤汀再次遭到通缉,刚安顿下来不久的杨家人踏上了第二次逃难的旅程,再次过上了背井离乡的生活。

袁世凯见排挤杨鹤汀等人的目的也已达到,很快取消了对杨鹤汀的通缉,一面送给杨鹤汀以河南省参议员的虚衔,一面任命杨鹤汀为河南省立中学校长。此时,杨家老少才得以重返故里。

杨家在第二次逃难期间,也正是各路军阀争权夺利相互混战之时。日渐长大的小廷宝在逃难途中,看到了荒芜的田野、倒塌的村舍,以及成群结队的难民。

尤其是许多跟他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背井离乡,破衣烂衫,挨家要饭,被讨要的人家也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哪有什么给他们的,只好驱赶他们,这些孩子长期被饥饿折磨着,面如菜色,骨瘦如柴。看到这些,杨廷宝心中老大不忍,将自己22带的干粮拿出来送给这些小朋友,廷也学着廷宝的样子,拿出了自己的一些干粮。

与此同时,小廷宝也看到因自己家庭变故而带来的人情冷暖:有些亲友在他们逃难的时候,大门紧闭,仿佛他们带着瘟疫与病毒;有的亲友却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他们,救济他们,一次次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对于少年时代的逃难经历,杨廷宝多年后在《童年的回忆》中说:

回乡的途中,那位农人带着我们两个小孩,带了几个鸡蛋、馒头,在步行的归途上,因为年幼才七八岁,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我们来到一座破庙,庙里住着几个要饭的,我们借他们的破锅和柴草,煮鸡蛋热馒头,还分着给他们吃。路途的艰辛、恐惧、惊吓,每回忆起,还历历在目。

经过两次逃难,年少的廷宝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4.宛城拜师

少年时期的两次逃难,使杨廷宝的学业一再中断。重返南阳后,小廷宝就辍学在家,没再回学校去。有一段时间,小廷宝在父亲的一位姓黄的好友家中住。

他是位有学问的老先生,让小廷宝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也教给了小廷宝不少知识。黄家有个不大的庭园,有廊有亭,建造虽不算精致,但环境还算优美,秀丽宜人,只是廷宝一个人住在这里,心中不免感觉孤独。后来,小廷宝被父亲接回家,在家自己看看书,学学以前的知识,再练习练习书画。

这时,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走进了小廷宝的生活:王可亭。王可亭是南阳城南三十里屯人,离赵营村仅有二十来里路。王先生号圜白,前清秀才出身,早年进过私塾,发愤读书,长大后满腹经纶,思想开通,与杨鹤汀亦师亦友。他虽然个头不高,但为人质朴老成,显得精明强干,在当地颇有人缘,是南阳一带的“闻人”。他性情豪爽,诙谐幽默,素有名士之风。论文,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书五经,音律书画,无不知晓,特别是讲起南阳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往往口若悬河,不能自已;论武,他是远近闻名的武术高手,刀、枪、剑、戟、棍、棒、斧、叉等十八般兵器,几乎样样通晓,尤其是善于气功和猴拳。

早在杨鹤汀与罗飞声等人创办南阳公学之前,王可亭便立下了“使世界应有23之科学,吾宛人皆居第一;世界称著之学府,皆有我宛学者之讲座”的宏愿,与宛城人张嘉谋等积极创办各种学堂,兴办教育,开发民智,提倡科学,发展实业,先后参与并创办了敬业学堂、劝忠堂、端阃女学堂,后又创办国学专修馆等,为南阳近代教育开辟了新纪元,奠定了南阳近现代教育的基础。民国时,他还担任过河南通志馆协修,主编地理志中的山脉水系部分。

当穿着灰布长衫的可亭先生走进杨家时,立即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少年廷宝。

然而内向的性格,使廷宝对于眼前这位传奇式的人物,又感到敬畏,不敢面对。

每逢可亭先生到家中做客,小廷宝就躲在角落里,听他与父亲谈天说地,吟诗作对;也有的时候,他会偷偷打开一道门缝,看可亭先生在院子里舞枪弄棍,他既希望能接近这位可亭先生,又腼腆羞涩不敢走近。

“过来!孩子!”有一次,可亭先生打完了拳,看到站在远处的小廷宝正准备溜走,就叫住了他。

“你喜欢打拳吗?”可亭先生问他。

“喜欢。”小廷宝一个劲儿地点头,可他又不好意思,头一直低着,不敢直视可亭先生。

“把头抬起来。看看你,面黄肌瘦病歪歪的,是要练练,也好强身健体。

来,我教你,先扎个马步,你看,这样对,对,就这样”

杨鹤汀得知可亭先生要教儿子习武,甭提有多高兴了,这孩子从小身子骨弱,老是生病,把奶奶心疼得不得了,要是能习武真是巴不得的好事。廷宝也兴奋得几夜没睡着,这么个传奇人物竟肯收自己为徒?!就像做梦一样!要是小伙伴们知道了该会怎么崇拜自己呀!他捏着小拳头,心想,“我一定要好好练!”

此后,小廷宝就跟可亭先生练开了。师傅认真教,徒弟认真学,很快廷宝就学会了少林拳、形意拳、猴拳刀、枪、剑、棍也学了点皮毛,日久天长,小廷宝的身板一天天结实起来了,脸色也红润了。奶奶看在眼里,笑得合不拢嘴:

“和尚,你可要听可亭先生的话呀,好好练!”

这次习武的经历影响了杨廷宝的一生,这个从小多病的少年长大后体格健壮、武艺过人。他常年坚持习武,在他从事教育工作后,每逢元旦迎新,在盛大的师生联欢会上,一定有他的舞剑、太极拳或翻筋斗等节目绘画、习武,成为建筑之外他终生的两大兴趣爱好。

除习武外,小廷宝特别喜欢听可亭先生讲述南阳名人的故事,诸如范蠡助越24灭吴,百里奚相秦,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张仲景当长沙太守时坚持坐堂为百姓看病,并写下了著名的《伤寒论》等医书;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卧龙岗上27岁的诸葛亮打天下这些人、这些事都发生在南阳,身为南阳人,小廷宝觉得分外骄傲与自豪。

自从跟着可亭先生学文习武后,杨廷宝的身体日渐变得硬朗起来,学识也不断增长。可亭先生不但文武全才,而且风趣幽默,小廷宝很喜欢他。见小廷宝兴趣广泛,可亭先生也向他讲些数理、机械、语言、音韵、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年幼的杨廷宝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他长大后曾一度想专攻机械。

1912年6月,虚岁12岁的杨廷宝第一次离开家乡南阳,一路坐马车换火车,随同父亲来到河南省会开封。

到开封后,正值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招生,杨鹤汀就让儿子去报考,又担心儿子考不上。考虑到儿子没有正规上过几年学,八股文不在行,于是又特地把王可亭请到省城,让他辅导儿子的国文等课,尤其是教授写作八股文。

这次考试是个大场面,在杨廷宝看来,这虽然和小时在私塾读书时完全不一样,但他紧张、不安的心情却和站在张先生面前结结巴巴背不出文章是一样的。

秋天,考试结果发榜,杨廷宝觉得自己考中的把握不大,不敢去看榜。但又经不住人劝说,总想看个究竟,于是惴惴不安地来到十字街头,只见红榜之下,挤满了前来观榜的各色人等,不少人急得踮起脚,瞪着大眼,仰首张望。

“呀!有我,有我!”前面一个小伙子大声叫着,兴奋得像范进中举。杨廷宝立在稍远处细观,眼睛瞄着“杨廷宝”三字,第一行没有,第二行也没有一直将正取生的录取名额看完,杨廷宝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40个正取生中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再看榜下的20个备取生名额,才在最后一行看到自己的名字。原来,杨廷宝只考了个备取生,而且还是备取生的倒数第二名。

“唉,希望是没有的了!”杨廷宝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无精打采地回到家中。杨廷宝没进过几年学堂,书也读得不多,此次能考个备取生,相对来说也算考得不错。父亲安慰他,回头找个其他中学让他读。但他总认为自己没有名列正榜,不免遗憾。

谁知,天上掉下了馅饼,时来运转,虽然杨廷宝只考了备取生的倒数第二名,但被录取了!原来在备取生中有个家里有权势的孩子,为了照顾他,当局就干脆又办了个‘丙’班,将所有的备取生都录取了。杨廷宝幸运地进入这所校。“对这件事我曾想:运气是个古怪的事,有时在人生的激流里,会把你推上岸边”晚年,杨廷宝回忆说。

就这样,杨廷宝进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开始了他人生一个新的阶段。

这所中原名校即河南大学的前身。

1.读书汴梁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1912年创建的一所中西结合的新式学校,校长是林伯襄,校址在河南省省会开封市区中心。

林伯襄,河南商城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幼时随秀才出身的父亲诵读经史,14岁参加河南省汝宁府考试名列第二。后来,他目睹西方列强入侵,产生教育救国思想,主张“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于1903年弃举子之业,与同乡知己林维镐在林家祠堂创办“明强学堂”。甲午战争后,考入河南优级师范学堂,一年后又考入上海公学,与胡适同班。1908年,修业期满返回故乡,仍在明强学堂任教。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育人谨严,威信很高,人称其为“圣人”。1910年,林伯襄应邀赴开封任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教习,翌年又被任命为河南省教育司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