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14643800000033

第33章 风雨旅程(2)

虽然受批挨斗,他关心的仍是为之奋斗终生的建筑学!中国的建筑领域这些年受到了种种冲击,除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以及一些纪念性建筑以外,几乎可以说鲜有大的工程项目。后来,等到国家建设总局通知齐康去开会说要恢复建筑系时,杨廷宝这才放下心来。事实上,直到1978年,南京工学院才真正恢复了建筑系,成立建筑研究所。

吴良镛回忆说,在“文革”后期,当杨廷宝又能有自己的声音时,他马上又挺身而出,坚决反对民族建筑文化中近乎虚无主义的倾向,明确提出要有民族风格的主张。

虽然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杨廷宝在这多事的岁月里备受冲击,为了祖国的建设和自己的心爱事业,他的干劲一直都没有稍减。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身体一向健康的父亲却在60年代初离开了人世。

2.鹤飞九皋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南京与儿子杨廷宝同住的杨鹤汀分外地高兴,创作了七绝《咏毛泽东〈沁园春〉词》以纪。诗云:

万里长征胆气豪,十年游击战术高。

秦皇汉武数不尽,自古英雄几解骚?

解除了种种阴霾,老人安享着人生的片刻宁静,1950年,他作《春日偶成》等诗描写这段生活。诗曰:

我年七十四,偷闲学圃夫。小院多隙地,晨起理荒芜。

瓦砾一一检,基肥匀匀铺。拔去窗前草,栽成阶下蔬。

分种葱和蒜,移植瓜与瓠。春韭两三畦,蕃茄五十株。

须要勤灌溉,不必事辘轳。园艺列专科,技术亦特殊。

季节应注意,经验忌浅肤。无怪樊生请,孔氏信不如。

这位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老人,从内心深处称颂新中国政治清明,欣慰各项建设蒸蒸日上。1952年,他虽已年逾古稀,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在毛泽东主席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之后,立即将长孙杨士莪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不久又送次孙杨士芹参加了空军。他甚至申请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豪情满怀,创作《请入医疗队抗美援朝》以寄己志,准备亲上战场,保家卫国,但上级考虑到他年纪较大而未予应允。诗云:

我生七十六年春,敌友两方认识真。

抗美援朝伸正义,保家卫国是当仁。

海空孙辈已投效,医疗队中愿步尘。

为问从军志所在?快驱强寇安东邻!

1953年春,远在东北的杨廷宾借出差之机来宁看望父亲杨鹤汀和长兄杨廷宝一家。之前,他曾回过一趟南阳老家,看望阔别整整18年的母亲李氏,此时,李氏已72岁高龄,所幸身体还硬朗。在成贤小筑,杨廷宾与父亲和哥哥互叙别后十余年的情形,感慨万分。杨鹤汀见几个孩子都走上了正途,踏踏实实地做着有利于党和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工作,心里特别欣慰。他经常跟孩子们讲:“要学一技之长,吃坐穿最没出息。”因此,他的子女们都学有所长。

杨廷宾是杨鹤汀次子,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于南阳,七岁入家塾,与叔伯兄弟们一起师从皇甫先生读“四书五经”,后入南阳城内新式小学。不久,杨鹤汀到省城开封经营织布厂,杨廷宾随父到开封并入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因喜爱美术于1926年夏考入北京中法大学附设的西山中学。其间,他与王正朔、王冶秋等人结为异姓兄弟,王正朔老大,张恩泽老二,王冶秋老三,董云汉老四,杨廷宾老五。是年杨廷宾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杨廷宾从西山中学毕业,考入徐悲鸿任院长的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廷宾积极投身学生运动,一度1953年杨廷宾至南京探望父亲遭到反动军警逮捕。1935年毕业后被天津一家广告公司所聘,后回南阳老家担任南阳女中美术教员。

在搜集到第一批拓片直寄上海后,当即收到先生的复信,对拓片内容与拓片印制质量表示满意,并指示如何注明拓片印石的出处及发现年月注写于每张拓片下角空白处,此后每次寄去,先生皆有所指示。当我因事离开南阳移交给王正朔同志继续为鲁迅先生搜集画像石拓片。”

“因事离开南阳”是指杨廷宾到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工作。他离开后,为鲁迅寄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的工作交由好友王正朔、王正今堂兄弟等人负责。鲁迅先生在1935年12月21日的日记中也曾写道:“21日,晴。得南阳汉石画像拓片六十五枚,杨廷宾君寄来,先由王冶秋寄泉州。”同日,鲁迅在给王冶秋的信中还写道:“今日又收到杨君寄来之南阳画像拓片一包,六十五张,此后当尚有续寄,款如不足,望告知,当续汇也。”1936年1月28日,鲁迅先生写道:“28日,晴。午后得南阳汉画像拓片五十幅,杨廷宾君寄。”据黄廷珦先生回忆,从1935年至1936年10月9日,也就是鲁迅先生去世的两月前,杨廷宾、王氏兄弟等,先后为鲁迅搜集并汇寄南阳汉画像石拓片241幅。

1936年春,杨廷宾经南阳同乡、考古学家、甲骨文字学家董作宾之介,入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技术员,并参与了第十三次殷墟考古发掘。抗战全面爆发后,历史语言研究所相继迁往长沙、昆明。途中,杨廷宾与刘曜(尹达)、王湘(王元一)等五人同赴延安。

到延安后,杨廷宾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不久转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三个月后分配到西安附近三原县安吴堡青,王冶秋后来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冯文彬、刘瑞龙、黄华等人共事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40年,国共两党关系紧张,安吴堡训练班撤回延安,杨廷宾就职于延安青年干部学校,不久调到中共中央出版局发行部,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创作了大量木刻作品,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为中共七大召开所创作的毛泽东主席像、朱德总司令像,以及发给七大代表火柴盒上的毛主席像。此外,他还创作了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苏、美、英等二战统帅及延安各界抗日军民的肖像,这些肖像成为后来研究延安历史的重要材料。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杨廷宾与萧三、陈学昭同赴张家口,翌年奉调至哈尔滨在牡丹江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报社党支部书记、副社长等职。1948年任牡丹江市委委员兼区委书记。是年10月,调任松江省总工会秘书长,1950年8月至1953年5月间担任东北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1953年5月至1960年5月间担任哈尔滨一二二厂副厂长,196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分院副院长、黑龙江省科委副主任。

1964年3月,杨廷宾被任命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党支部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文革”期间,一伙造反派叫嚣着要冲进画库“揪出黑画”,而这个新中国第一座国家美术馆画库里,珍藏着数以万计的国宝,包括古代经典、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美术红色经典等。杨廷宾闻讯迅速赶到事发现杨廷宾为中共七大代表使用的火柴盒创杨廷宾木刻的《朱德同志》场,挡在画库门前断然高喝:“我是国务院周总理任命的馆长,谁要砸画库,就从我身上踏过去!”一帮乌合之众被镇住了,危机消解。此后,美术馆“造反派”斗争很激烈,杨廷宾作为唯一未被揪进“牛棚”的当权派,兢兢业业地主持工作,使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艺术珍品历十年浩劫而完整无缺,功不可没。1970年因病骨折休养,担任中国美术馆顾问,1983年离休,2001年4月与世长辞,享年91岁。此是后话。

幼子杨廷寊,1924年生于南阳,1930年入省立南阳第五中学附属小学,1936—1938年在南阳宛南中学、宛西联中上初中,1942年从南阳中学高中毕业,入川到重庆,先在沙坪坝中央大学旁听,后入江津白沙大学先修班。1947年夏考入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参加上海爱国学生运动被通缉,被迫离开上海,辗转南京,回到家乡南阳。后被党组织派到鄂豫陕边区的淅川县,参加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工作,局势稳定后,他根据上级指示,筹办一所包括初高中并附设师范班的学校,因此于1949年9月创办了淅川中学,任校长。1951年起参加治淮工程,转战在治淮水利工地近30个年头,曾任南湾水库宣传部副部长兼《南湾工报》总编辑、宿鸭湖水库指挥部政工科科长、板桥水库扩建工程指挥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水利厅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充实公检法队伍时,调河南省高级法院工作,担任档案科科长、《法院志》办公室负责人等职。

赋闲于南京的杨鹤汀,虽然年事已高,但从未停下来,除整理自己的诗文作品外,他利用自己的中医特长,将医圣张仲景的两部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译成了白话歌口诀,便于后人学以致用,在中医学的继承和普及,弘扬中国传统医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后来,南阳市卧龙区政协文史委还将其《伤寒论浅歌?序》和《金匮浅歌?序》刻成碑立在了南阳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院内。

由于杨鹤汀通晓传统中医,平时又善于自我保健,所以身体一直很好,没有生过什么大病。1961年,杨鹤汀突然觉得身体不适,他以为是上了年纪的正常现象,未放在心上。但杨廷宝、陈法青夫妇不放心,再三劝老人家到省工人医院检查检查。老人拗不过,才到医院去检查。谁知,检查结果出来,竟然是食道癌,已到晚期。

杨家一下子紧张起来,又不敢告诉老人,只说有点小毛病,还要化验一下,将他骗进了工人医院,接受临床治疗。此后老人的病情一直未有好转。杨廷寊和杨廷宁也来到南京,守在医院,日夜服侍老人。1961年9月21日,杨鹤汀因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4岁。

杨廷宝将父亲安葬在南京城南中华门外雨花台近侧的望江矶公墓,墓前石碑上镌刻着“南阳杨鹤汀之墓”七个大字。

1967年8月5日,夫人李氏病逝,享年84岁,葬于赵营。

1994年,南京市共青团南路进行道路扩建。9月2日,杨鹤汀的骨骸被子女们迁回南阳,与夫人米氏、李氏一同安葬于当地的卧龙墓园,终于叶落归根,回到生养他的故乡。

3.以民为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杨廷宝虽然受到批判,但他还是力所能及地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充分体现他一贯倡导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从1956年起,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教学、科研、建筑设计等各项工作都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尤其是进入“大跃进”时期,全国上下大唱高调,在城市建设上也要跃进。但杨廷宝不为外省的“十大工程”所动,潜下心来,带领公共建筑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坚持研究,力争为国家多做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工程,为人民群众真正谋利造福。他立足于国家建设的实际,从国家建设的大局出发,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牵头并主持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对国内综合医院这一较复杂的建筑类型,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了解其内容及功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杨廷宝认为,应遵循“医院是建筑中功能最复杂的一种建筑类型,并且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理念,他要求研究人员分别选择大、中、小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进行调研,将调查对象分为城市医院、县医院、农村卫生院等不同类型予以研究,尤其是要以农村医院为重点。出于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杨廷宝不顾古稀之龄,亲自带领学生深入调研,足迹遍及华北、华东、华南、西北等地。每到一处,他顾不得旅途中的鞍马劳顿,亲自踏勘调研,调查各地医院、卫生院的建筑分布、功能结构,并会同医务人员进行讨论。当时,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经比较完备,但设施条件却远远不够。杨廷宝特别关心各医院尤其是偏远山区乡村卫生院病人的生活,经常向医务人员及病人仔细询问卫生院内自来水的使用情况啦、病人饭菜如何加热啦等问题。在他看来,开展医院建筑的研究不仅是一项普通的科研课题,更是一种对病人、医院以及社会的责任。在调研过程中,杨廷宝与学生们同吃同住,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回到南京以后,他每天都泡在研究室里,一方面认真总结调查研究的情况,另一方面悉心指导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与他们共同切磋,促进他们在科研上成长。在研究工作中,杨廷宝对青年人严格要求,同时又诚挚地关心和爱护着他们。研究室和谐而严谨的研究氛围激励着每一个人。

身负研究领导任务的杨廷宝,当时身处逆境,上有压力,外有干扰,整个课题也因各方面的干扰而断断续续,差点半途而废。但只要政治运动稍歇,有了机会和时间,他马上又张罗大家回到研究室,继续开展课题研究,还不断地鼓励大家:“希望大家顾全大局,坚持把国家确定的医院科研课题,善始善终,如果半途而废,那所写的文稿,所拍照片和收集到的资料,就将变成一堆废纸,实在可惜。”

在杨廷宝的支持下,这群年青的老师和学生忍辱负重,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了下来,按原定分工计划和步骤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完成了研究工作。

他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边研究,一边为试验基地的江浦县人民医院提供设计施工图纸,然后边总结经验,边写稿发表。